Ⅰ 求入黨積極分子看完基層優秀黨員教育片後的觀後感3000字左右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Ⅱ 看教育片觀後感十八大
觀看了警示教育片後,我心裡頗不平靜,想了許多。
結合我過的當前形勢,國家經濟正在高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上升,群眾開始注重物質上的追求和享受。新形勢和信任務對我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的挑戰,我黨必須加強黨風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樹立黨的光輝形象。
廉政建設、反腐倡廉是黨風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廉政嚴明的黨風下,黨員幹部能樹立良好的行業作風,切實履行好職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廣大群眾走向更高品質的生活。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的不正之風和嚴重違紀是黨風建設的最大障礙。這一現象深深打擊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真正有能力、有利於政黨建設的黨員幹部不能在正確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才能,嚴重妨礙了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展。只有掃除這一阻礙,才能加強黨心和民心的凝聚力,樹立起黨的威信,才能更好地領導人民群眾。
選拔黨政領導幹部時,要做到「公平、公開、競爭、擇優」,要做到「立黨為公、用人唯賢」。不可帶有色眼鏡選拔,更加不能為自己的私慾而遠「賢人」。我黨應該加大監督力度和完善選拔體制。
教育片中,那些落馬的官員,大部分是由於自身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雷鋒曾說,「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黨員幹部是人民的公僕,而不是擁有特權的人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建設者,而不是先天下之樂而樂的享受者。他們的任務是帶領國民群眾完成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是追求高品質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自己的權利慾望。
黨員幹部必須要敢於說「不」。當今社會,物慾橫流!黨員幹部要抵制來自社會的各種誘惑,認真、自覺地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不斷提高自我的素養,要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保持思想與黨的思想高度一致。
黨員幹部必須堅持上「學習」這一必修課。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完善自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完成黨委以的重任。不學習思想就無法進步,不學習就會落後,不學習就無法保持黨與時俱進的增強創造力。
黨員幹部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如果我們淡忘了艱苦奮斗的作風,熱衷於享受就會讓不法份子有機可乘。最終將無視黨紀法規,貪污腐敗,走向犯罪的道路。黨員幹部應當以警示教育片的官員為戒,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恪守黨的宗旨,做一名具有時代性的優秀黨員幹部。
黨員幹部要始終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深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明白高品質的物質享受容易讓人懶惰,容易讓人的思想滋生腐敗。保持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能打擊歪門邪道的滋生,也能激起自身的工作鬥志。
廉政建設、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不懈的任務,黨員幹部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學習、發揚中華傳統美德、敢於同惡勢力斗爭,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員幹部要堅持黨的性質,實踐黨的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Ⅲ 入黨教育片《早日站在黨旗下》觀後感
如果你真的想入黨,要先研究黨史,對黨了解,自己做判斷,不能要別人幫自己完成自己該做的事。不然就算是入了黨,也不過是一名名義上的黨員而已,成不了布爾什維克,也就不會遵守黨的紀律,履行黨員義務,反而成為黨內的病毒,危害黨乃至社會。—— 一名黨外布爾什維克黨的忠告。
Ⅳ 看完《黨員先鋒》影片寫觀後感600字
《南京》用真實的人物和當時的錄音影響資料,再現了日軍轟炸南京, 攻陷南京,屠殺南京的現場。通過當時在南京的幾位外國人的親身經歷, 完整的敘述了一個城市淪陷的經過,以及戰爭中, 日本軍隊喪心病狂的罪行這是一部紀實電影, 陸川通過在那場戰爭中存活下來的人的記憶寫實的拍攝了這部電影, 是在暗示戰爭是每個人都想逃避的東西,侵略者也好,被侵略者也好。 隨著坦克的炮聲,南京城牆塌了,意味著南京人民的苦難開始了...... 印象最深刻兩個的地方,一是戰俘們麻木的死去。 眼神,同樣還是眼神,告訴我們,這些人的靈魂已經死了。 所以他們才會木然的被活埋。有人說,幾萬戰俘啊,為什麼不反抗? 是的,他們沒有反抗,木然的被屠殺了,這個似乎很難解釋,但其實很好解釋, 當人心死了的時候,就已經死了。他們已經絕望了,認命了, 死已經是計劃中的事情了。你還指望他們反抗?但是,這樣下去, 這個國家就無望了,就亡國了。所以,在最壓抑的時刻,雷鳴般的一聲「中國不會亡」! 告訴我們,這個國家,心沒有死!沒有麻木,沒有認命!所以, 我們一直打,一直打,我們沒有投降,雖然南京被血洗了,雖然半個中國丟了, 但我們沒有停止抵抗,因為我們中還有大部分人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中國不會亡」。 這是整個影片的一抹亮色!第二個令我印象深刻,甚至幾乎潸然淚下的, 是那100位姐妹主動站出來,去充當慰安婦,她們用自己的生命, 換來整個難民營的苟且偷生,救下了無數的人,她們的行為, 可堪當「慷慨赴死」四個字,而且這四個字的後面, 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屈辱。導演表現這個段落的時候, 用的是一隻只纖細孱弱的手,就是這些手,勇敢的擔當起了本不該她們擔當的屈辱和責任。 無疑,她們是最偉大的一群。 還有拉貝:我只說他盡了全力了, 為了那些他救不了的人,他給中國人民跪下了。感動...... 影片一開始,展現了一個高中橄欖球隊教練失敗的人生。屢戰屢敗,優秀球員轉校,有人要將他趕出球隊,屋子年久失修,開著隨時拋錨的老爺車,妻子想要個孩子,檢查下來卻是他有問題。真是人倒霉涼水都磣牙。在一個人四面楚歌的時候,他會怎樣? 泰勒是個有信仰的人。在痛哭一場之後,他到聖經里去尋求答案。清晨他到樹林中獨自祈禱,「主啊,你是我的神,你若不給我孩子,我也認了。你要怎樣來使用我?如果你有別的心意,請你給我一個啟示。」這樣的禱告,每個基督徒都會做。當我們的人生遇到患難和挫折時,我們常會如此尋求。 學校里有個虔誠人。他常常摸著學生的儲物櫃,為每個學生禱告。這天早晨他走進泰勒教練的辦公室,用啟示錄3章的經文對他說,「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泰勒要的啟示,神就這樣傳達給他。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我知道,這是神的行事方式,在聖經里,他也常如此行。他要興起一個人,會用各種方法。 泰勒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這是一支必輸的隊伍,人心渙散。但虔誠人講了個故事,兩個農夫求雨,只有一個人去地里做好准備,你想哪個是真正相信上帝的人?這個故事,也是我領會到的一個真理,真信心,會帶出信心的行為。若我說信,而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卻不是信心,那我的信就是假的。 泰勒開始為那場神賜的「大雨」准備。他重新思考,球隊的意義是什麼。球隊的意義不在於贏球,而在於盡一切所能,榮耀上帝。泰勒開始用這樣的信念帶領他的球員。他關心的不再是球賽的輸贏,而是怎樣帶出一支榮耀上帝的球隊。無論是贏是輸,要拼盡全力,為基督而活。這真是活生生的信仰。他變了。在家裡找出臭味的根源,在球場關心球員的思想品德,幫助球員懂得遵行上帝的誡命,尊重家長,一切,都不一樣了。 印象深刻的是,隊長布洛克說,我們不行。泰勒要他背著隊友爬50碼,他說,我做不到。泰勒要他盡全力。然後,蒙起他的眼睛,大聲喊叫,一步步激勵他向前。當布洛克精疲力竭地倒下時,他已經爬完了全場,來到底線上。我想那個教訓,對布洛克一定很深刻。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恐懼限制,卻不知道,唯有神曉得我們的底線在哪裡。 泰勒教導球員麥特尊重父親,開始麥特不接受這樣的信仰,泰勒並不強求。但當聖靈動工時,麥特以及其他球員,彼此認罪,悔改歸向神,整個學校開始了一場復興。鏡頭閃回,那位虔誠的老師撫摸著一個個儲物櫃,為這些學生禱告,求主興起一代信他的人。這禱告,沒有落空。麥特去向他父親道歉,這位成功人士正在開會,他的商業夥伴說,「如果可以,我願意砍掉右臂,換我兒子對我說那幾句話。」一個人的改變,帶來他周圍關系的改變,這樣的改變,也影響到其他人。 泰勒教練意外的是,這改變也給他帶來一個禮物。他的老爺車不見了,代之以一輛新車。有人留言說,「你滿足了我們的需要,請讓我們也滿足你的需要。」泰勒掉淚的時候,我也感動落淚,主啊,我知道,你就是這樣看顧愛你的人,他們什麼好處也不缺。你顧念我們,真的顧念。(遠處是麥特的父親,也一樣地感動,微笑對兒子說,別告訴其他人。) 還有一個小子,新入學的大衛,看到他名字,我就想他身上肯定有戲。大衛面對歌利亞,正是以小勝大。這個大衛喜歡英式足球,對美式足球是外行。他父親鼓勵他參加球隊。他卻一直信心不足。沒踢就覺得自己踢不進去。泰勒的助理教練,那個黑人,居然用寬門窄門的經文來訓練他往球門中間踢,真有點搞笑。不過,看到這些人真正用經文來過日子,我覺得真是親切。 就這樣,一個改變了的教練,一支改變了的球隊,從必輸無疑,一場場打入復賽。但是,復賽第一場就輸了。泰勒很難過,他們那麼努力,他希望能讓隊員贏一場。結果,跟他們比賽的球隊,由於舞弊被取消資格,他們又重新進入比賽。最後,居然打進了決賽。對手是人數比他們多三倍的巨人隊。這真是一場歌利亞和大衛的對決。打到最後,疲憊的球員,在教練的大喊之下,拼盡全力,為榮耀上帝而戰。他們做到了。他們贏得最後兩秒鍾的得分機會。小個子大衛上場,他的任務是踢出51碼的球,還是迎風的。他毫無信心。教練在禱告,讓對方叫暫停,對方教練果然叫了。泰勒再次告訴大衛,「你相信上帝如果要讓你進球,他就能做到嗎?」大衛說,「如果他想,當然可以。」「那麼,你就盡你的全力,把結果留給上帝。」大衛殘疾的父親,為了鼓勵兒子,用力站直,旁邊人想扶他,他說,「不要碰我,我是為我兒子站起來的。」 大衛看著球門,「上帝,請幫助我踢出這個球。」高處國旗飄揚,風向轉了。教練大吼,「現在,現在。」大衛一記遠射,球高高拋起,毫無懸念地進進球門。他們以一分之差贏得了州冠軍。 回到休息室,泰勒問每個人,「上帝有沒有做不到的事?」每個球員說「沒有。」「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一生中都記住這一刻。」 當我們跟上帝在一起時,任何事都有可能。 泰勒的妻子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要告訴他。「你剛剛加入了爸爸隊的行列。」 她的檢查,也有小波折。先是嘔吐不適,但因為幾次假情報,已經不好意思再去,而且丈夫也說了,問題在他身上。這次呢?醫務人員抱歉地告訴她,不是的。然後她出來,站在車旁,陽光照在她臉上,「主啊,我仍然愛你。」我的眼淚也流了下來。是的,即使我最祈盼的不能成就,主啊,我仍然愛你。 可是,呵親愛的主,你常常這樣試驗我們的信心,又為我們預備了更好的。醫務人員發現搞錯了,再跑出來糾正。我看到她的難以置信,激動,擁抱,我跟她一樣高興。因為主耶和華顧念我們。 這是一部呈現活潑信心的電影。雖然有些部分可能稍顯稚嫩,但底蘊和內涵,質朴得感人。許多構思精巧,演技精湛的片子,給我的只是感官上的滿足。但《面對巨人》給我的感動和激勵,是在靈裡面,在信心上。感謝主的恩典,賜下這么好的電影,這么活潑的信仰生活,堅固我們。願上帝祝福這些弟兄姊妹,再拍出更多更好的片子,激勵更多的人,將榮耀歸於他的名。
Ⅳ 黨史國情教育影片觀後感 找個寫手!
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到科教興國戰略的形成,我黨一直把思想文化作戰擺在重要的位置。民族魂、民族精神更是各個時期的領導人不斷強調的問題。沒有思想的堅固堡壘,任何作戰行動都付諸空流,中國共產黨人從一開始就明白這一點,不斷強調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確實是其他政黨難以做到的一點。今天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也很好的繼承了這一良好傳統,我覺得能夠有幸在黨組織下參加這樣的活動,更要懂得珍惜,作為一名普通的預備黨員,我想,我也是在創造歷史,我也是在繼往開來。
其次,我深刻地體會到我黨的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得來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一系列武裝反動,在混亂的年代為人民開路。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劉伯承等一批元帥運籌帷幄,在無數個不眠夜的燈下統領大軍為百姓作戰。工農紅軍從1928年起,不斷在全國范圍內擴大,結合了不怕死不敵人的愛國戰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顧一切只為革命的勝利。最難忘的是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橫渡金沙;鐵索橋再險,同樣可以征服;飢寒交迫再苦,同樣可以忍受。是的,我們犧牲了很多戰士,可是我們最終以一支部隊的名義克服天險,走完長征。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長征就點燃了一種精神,照亮了一個民族,我覺得,無論將來我們走到哪裡,長征將會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斷唱響耳畔。
我們的歷史也有創傷,那慘烈的日軍30萬人南京大屠殺至今仍是我們心頭無法抹去的陰影。1937年日本的侵華行為,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他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他們慘無人道的行徑毫無天理。可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被嚇倒,反而拍案而起,在全國范圍內與日本鬼子斗爭到底。在艱苦的環境下,在被動的局面下,我們黨充分集中才智,密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歷經8年終於捍衛了國家的尊嚴。這當中,多少優秀的愛國愛黨人士犧牲,多少無辜的善良百姓受害,可是,中國共產黨挑起了責任,強忍悲痛,義無反顧。
在黨過去的不到百年的歷史上,經濟發展不常提及。由於歷史的原因,過去我們確實無法一心一意發展生產力。可是現在不同了,歷史已經被我們改寫,在新時期,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證明,我們的經濟同樣可以向革命一樣煥然一新。有理由相信,我黨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長遠戰略為計,以遠大目標為航,在今後的100年譜寫更加輝煌的奇跡。
Ⅵ 怎樣寫關於教育主題電影觀後感
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黨的女兒》觀後感
字體: 小 中 大 | 列印 發布: 2007-5-31 09:52 作者: 倪天翊 來源: 中興鎮中心小學 查看: 45次 評論: 0條 好評: 0分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影片《黨的女兒》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三名共產黨員有重要情報匯報給游擊隊,在半途中,一名共產黨員走失了,她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逼她說出另外兩名共產黨員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說,因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她周身每個細胞都浸透了這種精神。
她知道,只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
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是啊,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斗,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今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新世紀的少年應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因此,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
地道戰》這部影片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影片智能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誠的老鍾叔,還有那個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凶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都在我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動聽的音樂也如天簌,緊緊縈繞耳際,揮之不去。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邊響起,它鏗鏘有力,極富有感染力,使我聽後頓時熱血沸騰,冥冥中產生了一種沖動,一份渴望,一絲感動,愛國情結又一次在心中湧起。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在這個意義重大的年份,媽媽和我利用暑假的一天,一起又一次的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地道戰》,讓我們有一次重溫了舊日歷史的殘酷,再現了日本侵略軍在中國這片富饒廣袤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盪」,高家莊英勇的男女民兵,從四面八方齊集村口,准備戰斗。我根據地人民為了保護自己、消滅敵人,採用了不少巧妙的戰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據地人民民兵隊長高老忠和民兵隬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1943年夏,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打得澆花流水。日軍在遭到抗日隊伍的英勇反抗後,對高家莊的抗日武裝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設法要撲滅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敵人發現了,我的心隨之也提了起來。他們不敢貿然進去,競用幾台抽水機輪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氣也在鼓風機的煽動下,直撲地道!別擔心,他們有他們的打法,咱們有咱們的招數,幾經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聽,解說員那富有磁性的聲音「水是珍貴的,應當讓他流回原處,煙是有毒的,不能放進一絲一縷。」鬼子已經沒有了花招,咱們要開始動手了!整個高家莊,村裡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國主義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處都是復仇的槍口和子彈,冀中的平原上,到處是抗是武裝,燒殺搶掠、作惡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戰斗的滾滾洪流下,變成一群無頭蒼蠅!敵軍大敗,原本耀武揚威的他們,現已聞風喪膽,以前狼煙四起的高家莊,現已歡呼雀躍:以前氣勢洶洶的鬼子,現已抱頭鼠竄……我們勝利了!振奮人心的歌兒又響了起來,那催人奮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節奏讓我感慨萬千。頓時,我覺得我自己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驕傲
《太行山上》觀後感
電影《太行山上》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電影。這個觀後感是我在世界之窗瀏覽器論壇天南海北區回答別人的帖子,起因是許多人不看的理由是我們國內現在的戰爭片拍的不好,不真實等等...你看人家《兄弟連》、《野戰排》...這是國產片總體的事實,但是《太行山上》並非如此,觀後感發在這里,是希望更多人去看片子。
事實上如果不是恰巧在電視裡面看到這個片子的介紹,我99%不會去影院看的
但是這部片子確實比以往拍的那些好,也真實
想來導演也在反思,大家可以想想,如果連我們都知道反思,都知道要借鑒好萊塢,集真實和娛樂於一體,票房和文化雙收,難道導演們就不知道么
片子幾個情節,寫的不好,當拋磚引玉吧
情節一:朱德一行數騎跋山涉水去找閻錫山,揭開八路軍抗日序幕,巍巍太行山下幾銼悸眙耵穸骯眩婧苷鷙常強柯硤閔秩酒盞男磯嗥涌殺?- 而且,朱德在策馬之中曾經稍停頓了一下,往旁邊看了一眼,然後再次縱馬賓士,那一頓,居然讓我感覺到了一絲帶有機智的英雄氣息 - 這是很多主流電影很難給出的 - 我們眼裡的開國元勛們,睿智大家都知道,但是英雄氣概都被僵化了、概念化了,這一次居然這么自然的透出來
情節二:雙方拼刺刀,日本人在退刺刀裡面的子彈(真實情況) - 這里即沒有貶低日本人,而雖然這么拍了,也沒有歌頌他們的武士道 - 自然主義的真實體現,不評價,只敘述,對錯由觀眾自己去評說吧 - 而這里拍出來的,則是殘酷的拼刺之前的一瞬,中國軍人對於他們退子彈,表現的絕對不是佩服或者是震驚,而是敵對,是接踵而至的你死我活的格鬥。
關於退子彈,在我個人看來,面對即將到來的,職業軍人也同樣懼怕的死亡和失敗,退子彈只能算是武士道的笑話 - 既然那麼講究公平,乾脆飛機大炮都別用了,全軍拼刺刀吧。
情節三:朱懷冰部與八路軍沖突被俘,釋放他的時候,他看到一個他原來很瞧不起的農民游擊隊員(當然現在已經是八路軍),他說,你不是崔...崔..., 那人認真回答:崔二蛋 - 影劇院里的觀眾都笑了,朱懷冰代表了一批國民黨人,他們自持受過高等教育,更咬文嚼字假清高,也不屑於那些農民游擊隊,不屑於游擊戰,而農民游擊隊的對待戰爭的那份自然和從容,也是這批人無法體會得到的 - 於是就會有這樣的場面出現...
情節四:賀邴勛(梁家輝飾),郝夢齡兩個各代表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軍人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氣節 - 他們同時登場,各占重要篇幅,表現出來的則都是中國人,沒有國、共之別
... ...
如果說片子有什麼遺憾,那我覺得是特技差一些,以及個別小的細節,總體還是很不錯的
最後說一個插曲,是在另外的地方看到的討論,就是為什麼共產黨的賀邴勛團長撤退了(生),而國民黨的郝夢齡師長沒有選擇撤退,而是戰死了...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為什麼明末的將領選擇的都是死國,如史可法、文天祥,難道他們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么?文章分析,因為他們處在那樣一個大背景下 - 政府無能,沒有更多的人抵抗,大勢已去,這些有抵抗精神的人,骨子裡面還帶著失望和絕望,就是撤退了,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了,所以索性戰死。共產黨將領的退是因為他們還有希望,知道還可以卷土重來,國民黨將領的死戰,則是因為他們已經失望了,現實中已經沒有希望了...不知道是否導演用這個來說明什麼,也許是我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