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黨愛黨紅色電影觀後感6年級500字
「咱鐵頭能行!」
在冀南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有一個叫鐵頭的男孩。他有個雙眼皮、大眼睛、圓臉盤,薄嘴唇,年紀才十四五歲。他天天盼望著加入八路軍當騎兵,拿著馬刀,騎著大馬,在戰場上與騎兵一起拼殺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報的過程中,憑自己的智慧與勇敢,小鐵頭赤手空拳奪過了日軍中隊長的大洋馬,參加了八路軍,加入騎兵;在李指導員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為一名英勇的八路軍騎兵戰士。
鐵頭和其他戰士一起抓漢奸、殺鬼子、攻城池,屢立戰功,使他在戰火中、馬背上迅速成長。趕走日本鬼子以後,他又騎著大洋馬隨著浩浩盪盪的解放大軍一起夜渡黃河,向南挺進,繼續為解放事業做貢獻。
這是紅色經典《小鐵頭奪馬南征記》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這本書,我被小鐵頭大智大勇徹底征服了,彷彿回到了那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看見許許多多像鐵頭的一樣擁有強烈愛國之心的革命先輩;為了趕走侵略者,創建新中國,無論多少困難擺在眼前,他們都毫無畏懼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他們對敵人充滿著仇恨,但對自己的親人同胞都充滿熱愛。如機智勇敢的小嘎子,臨危不懼的王二小,英勇善戰的小飛虎隊……他們都跟鐵頭一樣小小年紀,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爭年代勇敢地打擊敵人,保衛國家。正是他們的奮斗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幸福的陽光下成長;雖然不能體驗當時的情境,但應該多閱讀一些像《小鐵頭奪馬南征記》的「紅色經典」了解歷史,親近英雄,思考責任,真正了解胸前的紅領巾是紅旗一角的含義,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代代相傳;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排除萬難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國家多做貢獻。「咱鐵頭能行!」我堅信新時代的中國少年都能行!
❷ 關於黨的電影觀後感
東京審判》觀後感
不見了往日的城市的喧嘩、沒有了爾虞我詐,我懷著悲壯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
本部電影梅汝傲法官出色的表現令在場的每一個同學贊嘆不已。其中的幾個場景令我記憶由心。
「啪」的一聲,梅法官毅然地發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砸在地上,水花濺了一地,破碎的玻璃片分散在四周的角落裡,永遠也無法重合,這個舉動震撼了在場的各國法官、也震驚了我們每一個觀眾,他用自己的決心表達了為中國人民討回公道、非將戰犯置於死地的決心。試問今天,有多少人有這種勇氣,智慧敢於和強大的外國勢力抗衡。
各國的出場順序本無關緊要,梅法官竟為此爭論不休,甚至以辭去法官職務為代價,最終使外國法官妥協。試問今天,已經有多少人能在國際場合為了這種所謂的「小事」和別人發生沖突,敢於站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曾智偉飾演的日本兵也很使我感動。
國家正處兵荒馬亂之際——長島原子彈事件剛使日本人民損失慘重,國家首領又被送上軍事法庭。每一個日本青年都對外國勢力充滿了無限憎恨,而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已下跪、切腹、甚至大罵日本軍國主義,殺死自己的兄弟,與另一個日本青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明辨是非的精神在當今的社會中幾乎銷聲匿跡。
愛國主義在各類教科書、媒體上已無數次反向,共鳴。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我很迷茫。
記得小學去春遊,同學看到路邊一群說著似乎是日本話的孩子破口大罵,又記得在網上看到無數侮辱日本的帖子,感覺很悲哀。試問,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嗎?我們生處和平年代的孩子,從未親生體驗過被別國人侮辱、殘害的悲痛,上一代的是是非非似乎已離我們很遙遠。而今,我們懷著未賦新詞強說愁的心情去指責外國那些對過去發生的事同樣很迷茫的新生代,倘若我們是他們,會怎麼想呢?怨怨相報何時了,上代的恩怨需要有一個了結,但決不是新生代的我們,我們不應生活在滲透仇恨的時代,我們應以健康向上的面貌來迎接每一天,這是國家所期望的。
相信看完這部影片,很多觀眾會重燃愛國之情,也相信很多觀眾也增加對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決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結果。
愛國主義絕對不是無盡的仇恨,對他國的鄙視,而是要我們學習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國勢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在關鍵時刻站起來,大喝一聲:「「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❸ 關於黨的觀後感200字
黨的十八大,為中國描繪了一個偉大的宏偉藍圖,美麗中國的夢想。談到夢想,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任人宰割。從那時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夢想。《我的中國心》這首雄壯激盪的歌曲,每次聽到這首歌時,作為中國人都會不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它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國家真正獨立了,億萬中國人都將自己的理想自覺地熔鑄到波浪壯闊地社會主義建設洪流中,執著地尋求祖國強盛之夢。想起那個年代,中國人民不怕苦、不怕累、拚命干、講奉獻。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我們有太多感動、太多悲壯、太多艱難、太多榮耀,它們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1978年12月,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作出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從此,我國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掀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篇章。斗轉星移、春來秋去,轉眼間30多年過去了,30多年來,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為全國人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人均收入均翻一番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夢想,「中國夢」是小康夢,小康夢即人民幸福夢,我們將為之而奮斗。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騰飛與繁榮富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作為一名財政幹部,我們應當充分了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策和領導。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黨的十八大精神,自覺履行我應該履行的責任與義務,從我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的思考問題,客觀的分析問題,有效的解決問題,勇於創新,不斷完善發展自己,將個人夢想與共產主義事業的夢想相結合,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美麗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時,我們也應深信不疑,中國前進的步伐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正在崛起的中國,必將在世界舞台上向世人證明,21世紀是一個中國的世紀,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信心堅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一定會實現,一個美麗的中國,將在世界的東方屹立。美麗中國——我們同行。
❹ 求一部愛黨愛國的電影,然後要關於這部電影100字的觀後感,急!!!!!!!!!
-------觀《舉起手來》有感
這部電影以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動作向我們呈現了一的歷史史實。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從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踐踏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百年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壓,被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侵華戰爭,多少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被蹂躪,直至日本到現在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為什麼?因為中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府的軟弱無能,自不量力,更是因為中國的落後,貧窮才處處受人欺壓。「落後就要挨打。」中國歷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證了這句話嗎?
歷史為我們敲響警鍾:知恥而後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齡人,讓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祖國而奮斗!
❺ 一部關於黨的電影觀後感
建國大業 觀後感
❻ 黨史電影觀後感
有關黨史的電影有很多,觀影完後具有深刻感悟。比如《黨史國史》,這部影片包括10部集建黨90周年來各方面珍貴歷史影像資料,有大閱兵,共和國大典,共和國軍隊,共和國外交,共和國之歌等內容。
黨史的電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開天闢地、建黨偉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四渡赤水、大渡河、金沙江畔、突破烏江、萬水千山、百團大戰、重慶談判、延河戰火、挺進中原、濟南戰役、解放石家莊、大決戰三部曲、風雨下鍾山、戰上海、建國大業、開國大典的歷史,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有了充分的了解及認知。
看完黨史電影後,我們能夠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提升黨員教育質量,增強黨性修養、築牢宗旨意識,做到知史以涵養為民初心、懂史以增強治政能力、用史以引領奮斗征程。當時電影具有教育意義,對青少年的教育具有進步意義。
❼ 黨片觀後感
《領潮——廣東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觀後感
今天,部里組織觀看了由省委組織部和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東電視台聯合攝制的大型電視專題片《領潮——廣東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
該專題片主要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我省黨的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看過此專題片後,我對廣東省改革開放這30年黨的建設和廣東的變化深有感觸,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黨的建設輝煌發展的三十年,通過收看電教片,不僅增強了作為一名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堅定了對黨的信念,並要將這一信念轉化成做好工作的動力,為黨的各項建設作出貢獻,以下是我看該專題片的具體感受總結如下:
歷史大轉折 黨建新起點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省委解放思想,提出「對外更加開放、對內更加放寬、對下更加放權」的發展思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廣東特色的新觀念。始終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少爭實干,多干少說,幹了再總結,從廣東改革開放的實際出發,扎扎實實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政策用足用活。在黨的建設上,廣東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開展整黨活動,積極推進新老幹部的合作與交替。廣東各級黨組織正是依靠解放思想這個銳利的武器,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更新觀念,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帶領全省人民,圓滿完成了為全國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的重任,使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綜合改革的試驗區和排頭兵。
體制大轉軌 黨建新突破
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東省委逐步形成了總體部署、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格局。適應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廣東省委「把全省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堅定、開拓創新、團結實干、廉潔為民,能夠勝任跨世紀歷史重任的堅強領導核心」作為黨的建設的重點,把「三學」、「六抓」、「三健全」作為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1995年開始,對處於軟弱渙散和癱瘓狀態的農村基層組織進行3年的集中整頓。從1996年到1998年,在全省黨員中廣泛開展了「學理論、學黨章,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雙學雙為」活動。90年代中期以後,廣東省委以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為突破口,採取擴大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層次和范圍,規范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程序和方法,加大了推進幹部制度改革的力度。進一步擴大公示制、「兩票制」、「投票表決制」的試點范圍,並逐步向面上推開;繼續完善委任制、幹部試用期制和部分領導職務聘任制;嚴格執行定期考核制度、完善實績考核辦法;研究探索領導幹部任期制,試行領導幹部待崗制,繼續加大幹部輪崗交流的力度。進入新世紀後,廣東省委認真開展「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黨員領導幹部和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
經濟大騰飛 黨建新輝煌
黨的十六大以來,廣東省委堅持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抓靈魂,抓制度,抓基礎,抓民心,抓作風,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每月舉辦一期廣東學習論壇,每年突出一個主題開展調研,循著「集中學習——分頭調研——集中研討——指導工作」的思路,將調研成果形成重大決策指導實踐。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普遍推行考察預告、差額考察、票決制、任前公示、試用期制等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常委會、全委會票決制,省委及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121個縣(市、區)黨委討論幹部任免均實行常委會票決制,對重要幹部的任免實行全委會票決制。加大公開選拔幹部和競爭上崗力度,實行省市百名廳處級幹部聯合公選。組織「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先後選派三批共13萬多名幹部進村駐點,為群眾辦好事實事40餘萬件,解決扶持資金50多億元。加大社區黨建工作力度,社區黨組織的覆蓋面達到97.3%。目前,50人以上、100人以上「兩新」組織有黨員的比例分別達到72%、64%。機關、國企、高校和事業單位黨的建設穩步推進。以「十項民心工程」為載體,解決困難地區、困難群眾的突出問題。
30年來,廣東黨的建設在創新中與時俱進,全省各級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❽ 中國共產黨四十周年電影觀後感
嗨嘍!
1《建黨偉業》觀後感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
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
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2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
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並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