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司馬遷觀後感

電影司馬遷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03 10:16:30

① 看了《鴻門宴》這部電影,求寫觀後感一篇

1,鴻門宴發生在劉邦破關入咸陽、嬴嬰投降之後,項羽入關滅秦之前,此時項羽還沒有分封天下,所以「西楚霸王」和「漢王」還都不存在,狹義上的「楚漢戰爭」更加還沒有開始,所以,鴻門宴不是什麼楚漢戰爭的「轉折點」。
2,滅秦以前,劉邦、項羽兩大集團的關系是友軍,他們共同的敵人是強大的秦朝;而滅秦之後,形勢轉變,劉邦、項羽兩大集團的關系從戰斗夥伴變成了爭奪秦朝留下來的天下神器的競爭對手,雖然此時這種轉變還只停留在政治范圍里,但是廣義上的「楚漢戰爭」已經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請注意,「滅秦」這項歷史功績是劉、項兩大軍事集團合作,分兩個步驟完成的:第一步,劉邦破關,接受秦廷的投降,「秦朝」作為一個一統天下的帝國王朝消失了,但是這個時候「秦國」還存在,投降的嬴嬰雖然是俘虜,卻還是秦王的身份;第二步,項羽入關,徹底屠滅秦嬴的王族、宗室、大臣,焚毀宮殿都城,挖掘陵墓,盡收秦國的珍寶、財富、美人等資源,運回楚國。這樣,從東周時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秦國」作為一個諸侯國,也告徹底滅亡。嬴氏王族盡滅,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一統天下建立帝國的「秦」永遠不存在了。
而如前所述,在「滅秦」的兩個步驟之間,夾著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就是鴻門宴。鴻門宴從時間上可以看作整個「滅秦」事件的中間點,從意義上則是整個「滅秦」事件的分水嶺。在鴻門宴以前,關中秦地的主宰是劉邦集團,而在這以後,關中秦地的主宰是項羽集團。而我們把視野擴展到整個秦楚之際的政治軍事局勢來看的話,鴻門宴更是集中地標志了「反秦起義戰爭」和「楚漢戰爭」這兩大歷史段落的分界。
所以,鴻門宴不是楚漢戰爭的轉折點,而是比楚漢戰爭更宏觀的秦楚之際政局軍局的轉折點。而所謂「項羽的事業」正式與秦楚之際的天下大局相對應的,也分為「反秦」和「定天下」兩個階段,也正是在鴻門宴前後,項羽分封天下諸侯,事業達到了頂峰,也同時埋下了日後危機的隱患。所以,認為鴻門宴是項羽事業的轉折點是可以的。
3,鴻門宴雖然不是楚漢戰爭的轉折點,但它對於楚漢戰爭來說,具有比轉折點更加至關重要的意義。
首先,鴻門宴是楚漢戰爭的開端點。上文有提到楚漢戰爭這個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楚漢戰爭是指楚漢雙方正式宣戰的軍事斗爭,也就是以漢王劉邦在洛陽為楚義帝熊心發喪,正式宣布號召諸侯討伐項羽為標志開始的,從漢元年彭城大戰開始到漢五年垓下會戰結束歷時四年多的那場戰爭。廣義的楚漢戰爭,則是指從上文所提到的劉、項兩大軍事集團的關系發生轉折的時候開始的,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一切領域的斗爭在內的一場綜合性的理性戰爭。楚漢戰爭,特別是廣義的楚漢戰爭,是以鴻門宴為標志展開的。
其次,鴻門宴是整個楚漢戰爭的縮影。史書記載參與鴻門宴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項羽,劉邦,范增,張良,項伯,項庄,樊噲,陳平,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十一人。如果包括引起鴻門宴事件卻沒有在宴會上出場的重要人物,還有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這樣一共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在整個鴻門宴事件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他們的行為,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互動,或多或少都影射著此後五年間將發生的種種事情。特別是核心人物,也就是入帳上坐的宴席主賓,為項羽、劉、范、張、項伯五人。可以說,這幾個人就是決定著楚漢戰爭的進程和結果、未來天下的命運的楚漢兩大陣營最最核心機要的人物。
根據史籍記載,鴻門宴上,項羽、項伯並列坐上席,范增坐次席,劉邦面對范增坐三席,張良面對項羽、項伯坐末席。五人之間,展開了各懷心思、各有圖謀的一場杯酒眼神的暗戰。其中,范增、張良兩人作為項、劉的謀主,是整場鴻門宴的策謀者和提調者,一個見機出招,一個見招拆招,運用各自手中的棋子和資源,就在方今天下的主宰項羽上將軍的面前鬥起了法。劉邦與張良心照不宣,項羽的心思卻與范增相悖。范增處於強勢和主動地位,招招都用陽謀,剛進用強;張良一方處於弱勢,應變用陰謀,強調心理戰術。結果反而強弱易勢,強的一方沒有達到目的,弱的一方卻大勝而歸,全身而退。而項伯這個項羽的叔叔、劉邦的親家,兩邊都討好的灰色人物,卻在關鍵時刻幫了劉邦,攪了項羽的局。這一切,都預示著日後的大事,都與楚漢戰爭的進程若合符契。結果,劉邦與張良君臣配合天衣無縫,順利躲過了大劫難,取得了鴻門宴斗爭的勝利。當司馬遷寫完這一筆的時候,從文字的暗示中,人們已經可以預見到楚漢戰爭的最終結果了。

② 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的讀後感

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
偉大的時代我們常聽人講「唐詩、晉字、漢文章」,這就是說每一個時代各有它的特別卓絕的藝術。假若藝術活動乃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頂點的話,這三種藝術也可說都是那每一個時代的各別的精華了。在這每一種精華里,逢巧都有一個集中地表現了的偉大人物,這就是杜甫、王羲之和司馬遷!
我們當然可以從各方面去看司馬遷,但即單以文章論,他也已是可以不朽了!試想在中國的詩人中,有誰能像司馬遷那樣有著廣博的學識、深刻的眼光、豐富的體驗、雄偉的氣魄的呢?試問又有誰像司馬遷那樣具有大量的同情,卻又有那樣有力的諷刺,以壓抑的情感的洪流,而使用著最造型的史詩性的筆鋒,出之以唱嘆的抒情詩的旋律的呢?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再沒有第二人!
司馬遷使中國散文永遠不朽了!司馬遷使以沒有史詩為遺憾的中國古代文壇依然令人覺得燦爛而可以自傲了!司馬遷使他的筆下的人類的活動永遠常新,使他的筆下的人類的情感,特別是寂寞和不平,永遠帶有生命,司馬遷使可以和亞歷山大相比的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顯得平凡而黯然無光了!
我們說司馬遷的時代偉大,我們的意思是說他那一個時代處處是新鮮豐富而且強有力!奇花異草的種子固然重要,而培養的土壤也太重要了!產生或培養司馬遷的土壤也畢竟不是尋常的。
在這種種氛圍、種種作料、種種色彩、種種音符之中,而出現了司馬遷。
大凡一種文化成自統治已久的中央地帶的,多是古典的;而成自地方的,成自異域的,則是浪漫的。齊、楚的地方文化代周而起了,稍試其鋒於秦,而完成於漢。齊人的倜儻風流,楚人的多情善感,都叢集於司馬遷之身。周、魯式的古典文化所追求於「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者,到了司馬遷手裡,便都讓他樂就樂、哀就哀了!所以我們在他的書里,可以聽到人類心靈真正的呼聲。以《詩經》為傳統的「思無邪」的科條是不復存在了,這里乃是《楚辭》的宣言:「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發憤以抒情!」司馬遷直然是第二個屈原!
老子也罷,「黃、老」也罷,齊也罷,楚也罷,他們的哲學基礎是自然主義。這一點也成了司馬遷的思想的骨子。自然主義和浪漫精神本是這一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如果用一句話以代表司馬遷的人格,只有「自然主義的浪漫派」一個形容!到了東漢,那自然主義的色彩是保留了,而浪漫精神的熱焰已熄,所以那時產生的人物便只可以有班固、桓譚、王充了。這浪漫文化的復活,便是後來的魏、晉。然而濃烈和原始,卻遠不如司馬遷了!司馬遷是像屈原一樣,可以和孔子(雖然在追慕著他)對立的!

漢武帝在許多點上,似乎是司馬遷的敵人,抑且是司馬遷所瞧不起,而玩弄於狡猾的筆墨之上的人;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們有許多相似處,而且太相似了!漢武帝之徵服天下的雄心,司馬遷表現在學術上。「天人之際」,「古今之變」,「一家之言」,這同樣是囊括一切的,征服一切的力量。武帝是亞歷山大,司馬遷就是亞里斯多德。這同是一種時代精神的表現而已。漢武帝之求才若渴,欣賞奇才,司馬遷便發揮在文字上。漢武帝之有時而幼稚,可笑,天真,不實際,好奇,好玩,好幻想,司馬遷也以同樣的內心生活而組織成了他的書。漢武帝的人格是相當復雜的,而司馬遷的內心寶藏也是無窮無盡!
馳騁,沖決,豪氣,追求無限,苦悶,深情,這是那一個時代的共同情調,而作為其焦點,又留了一個永遠不朽的記錄的,那就是司馬遷的著作!

③ 關於項羽,司馬遷的生平事跡的讀後感,各一篇

武功蓋世,風雲際會,一舉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蒼生,英雄莫敢俯視。但大起過後即大落,大喜過後即大悲。從笑傲天下,碑睨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烏江,項羽不愧為悲情英雄。
項羽,字子羽,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貴族家庭,他不願讀書,不學習擊劍,更不願學識字,只學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這為他能成為統帥,完成他滅秦的夙願成了堅固的基礎。年僅二十四歲,擁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如此遠大的抱負,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的人往往不能成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共鳴

閱讀全文

與電影司馬遷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