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神奇女俠1984》在中國上映了,觀眾對該作品的評價如何
《神奇女俠1984》終於上映了,蓋爾加朵扮演的黛安娜依舊超級酷沒有讓粉絲們失望,競技場上的特效、打鬥也很燃很熱血。
其中影片最受國內觀眾詬病的,是神奇女俠最終解決危機竟然靠的是嘴遁·大道理之術,而非一場精彩的打鬥,讓人十分不過癮。而且神奇女俠這個角色在如此大的敘事格局之下,竟然只完成了個人情感上的成長,這與影片反派層面的內涵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這部劇真的是“槽點”滿滿啊。那麼你認為呢?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電影的結局:
2007年元旦,新年的鍾聲響過之後,在時間旅行的途中,亨利被一顆來自1984年的子彈擊中,當場斃命,他的年齡永遠停止在了43歲上。但克萊爾的等待卻還在繼續。但是未踏入中年的亨利依舊活著,依舊可以穿梭在時間里,去和逐漸老去的女主角克萊爾見面。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電影的劇情簡介:
身為圖書館管理員的亨利原本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但自從患上一種被稱為是「慢性時間錯位症」的疑難雜症後,他的生活就註定不再普通。這種病無法治癒,並且隨時隨地可能發病,而發病的臨床症狀就是時空穿梭。
經歷了上百次時空穿梭後,亨利已經漸漸習慣了這種非常規的生活,直到在一次穿梭的時候,他遇見了一位叫克萊爾的女孩。男主角亨利愛上了女主角克萊爾,兩人墜入愛河無法自拔,最後克服層層阻礙,共同邁進婚姻殿堂。
然而婚後,亨利和克萊爾的生活依然被時間旅行所困擾。事實上,亨利也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來,為此他四處求助醫生,但毫無效果。克萊爾覺得自己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而此時,她與亨利的徹底分別也終於不可逆轉地降臨了。2007年元旦,新年的鍾聲響過之後,在時間旅行的途中,亨利被一顆來自1984年的子彈擊中,當場斃命,他的年齡永遠停止在了43歲上。但克萊爾的等待卻還在繼續。
(2)1984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由羅伯特·史文克執導,艾瑞克·巴納和瑞秋·麥克亞當斯等聯袂出演,改編自奧黛麗·尼芬格創作的一本同名小說。影片於2009年8月14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是根據奧黛麗·尼芬格的同名小說《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改編而成。而將本片改編為電影破費周折,小說版權在2003年就被當時還是夫婦的布拉德·皮特與詹妮弗·安妮斯頓買下,一直處在籌拍期,但隨著兩人的婚姻破裂,該片的拍攝日期也是一拖再拖,最後布拉德·皮特取得本片版權,並順利拍攝完畢。
影片的原定女主角是詹妮弗·安妮斯頓,隨著她與布拉德·皮特兩人的勞燕分飛,女主角最終確定為瑞秋·麥克亞當斯。而布拉德·皮特也宣布不再飾演男主角,換為艾瑞克·巴納 。
㈢ 神奇女俠1984結局是什麼
這個結局當然是主角神奇女俠獲得勝利,過多的劇情不能透露
㈣ 電影雷雨1984年結局的場景
電影雷宇一九八四年結局的場景是非常的壯觀的這個場景是在野外拍攝的拍攝的非
㈤ 中國出版的《1984》是不是刪減了,我感覺好多東西都到最後沒交代
沒有刪減。
中央情報局的前外包員工29歲的愛德華·斯諾登出逃香港,揭露出美國政府大規模監視公民通信的棱鏡計劃,之後他高度戲劇化的逃亡之路,以及由此而生的無盡爭論,《一九八四》再一次喚起了老讀者與新青年的共鳴。
奧威爾的大名遂在媒體評論中(尤其美國媒體)不斷出現,催生了美國讀者對《一九八四》的巨大需求,該書在亞馬遜網上書店的銷量因此暴漲百分之七千,成為第二暢銷的經典小說,僅次於有當紅同名電影支撐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而中國知識分子與奧威爾結識60多年,他的代表作品《動物庄園》和《一九八四》,在中國傳播近30年,不論現代或者當代隨時代更替經歷了不同的理解階段。
在1940年代,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同英美蘇等國組成同盟國,作家蕭乾以《大公報》海外版的特派記者的身份被派往英國倫敦,當時的喬治·奧威爾恰巧也在英國,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遠東部長,負責印度等東亞國家的廣播任務。英國的出版社邀請蕭乾寫英文作品,其一就是《蝕刻》。
蕭乾在後來回憶中說:「《蝕刻》的出版,為我帶來了不少朋友,其中特別應提一下的是《畜牧場》(即《動物庄園》)及《一九八四年》的作者喬治·奧維爾。他讀後給我寫了一封十分熱情的信。當時他正負責對印度廣播,並在組織一批關於英國及蘇聯文學的廣播。那是1941年納粹開始侵蘇,英國由反蘇突然轉為一片蘇聯熱時。他約我也做了有關中國文學近況的廣播。他在信中說:「我要使他們知道現代中國文學是多麼生氣勃勃。」
㈥ 電影:人生(1984)導演:吳天明。編劇:路遙 求一千字的觀後感!急,三天內寫好。
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老電影了,第一次在大學的課堂上看二十幾年前的電影,有點新鮮,收獲也頗豐。對於人生的規劃、人生的態度,身在大學中的我們似乎還是那麼茫然,明明知道世界的現實和無奈,卻仍然做著自己的童話夢。
命運的選擇總是那麼殘酷,人生的十字路口,迷惘,徘徊,讓你體驗選擇的痛苦與艱難。有夢的年輕人追尋夢想,在無數次的掙扎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學會坦然。他來自陝北,來自那個據說擁有黃土高原的地方。朴實的農村教師,善良、淳樸、真實,他走著屬於自己的路。她,默默地關心支持著他,只因為自己和他的差距,她只是靜靜地關注著自己喜歡的人。可是,生活總是那麼戲劇化。我們的男主角卻因為一次不幸遭遇而認識了她,兩人的愛情在面臨一次次的考驗中最終還是夭折。在人生的交叉口,他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就如她堅持著自己的愛情。選擇很多,但關鍵的只有幾步。可惜我們年輕有才的高加林在慾望的驅使下最終選擇離開了曾經深愛著他的隻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這是一個不夠圓滿的結局,但我又為劉巧珍感到慶幸,慶幸她沒有因為愛情而盲目,慶幸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當平步青雲的高加林面對中學好友黃亞萍的熱烈追求時,他的內心泛起了波瀾。亞萍和自己脾胃相投,有那麼多的共同語言,但巧珍的關心和對愛情的執著又讓他心存愧疚。面對現實的誘惑,終於,高加林成了俘虜。在那個畸形的年代,貧窮、落後的時代造就的疤痕深深烙印在人生路上的似乎註定只能是傷痛。也凸顯了特殊的年代和環境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人性思想對現實功利性的指導作用。
電影如人生。虛構的情節總是那麼真實,所以才總能讓人產生共鳴。喜劇的作用在於能讓人開懷一笑,而悲劇的深刻則是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給人看。沒有人能夠拒絕選擇,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拒絕誘惑。在那個已經遠離我們的生活年代,類似的事情不斷發生,歷史不會重演,但有些情節和片段卻總是在重復。就像我們不願意重蹈覆轍,卻總是會不停犯錯。有些錯誤我們可以一笑而過,有些段落可以是過眼雲煙,但是總有一些事情會讓我們刻骨銘心,就像何巧珍和高加林的愛情一樣,雖然沒有結局,卻已經成為他們人生濃重的一筆。
人生如戲。但是戲可以重演,人生卻無法重來。年輕的我們,以後面臨的選擇那麼多,誘惑那麼多,又有多少人能把這場戲演得完美?不由得又想到了戲裡面的主人公,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愛得轟轟烈烈的何巧珍,獨立而不失自我,當她面對愛人的背板,面對愛情夢想的破滅,她並沒有自暴自棄,她選擇了帶著對高加林的祝福離開。而當她深愛的人因為人生的不如意再一次被貶回農村,一句「加林如今成這樣了,我心疼他。」深藏著多少寬容和無私的愛。
沒有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出生,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把握命運。《人生》,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電影本身,更在於其令人產生共鳴的深刻思考。
㈦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女俠1984》(Wonder Woman 1984)
還沒上映呢,沒什麼好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