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幫我找十部著名電影的觀後感
1《風月俏佳人》《風月俏佳人》又翻譯為《漂亮女人》、《麻雀變鳳凰》
不管哪種翻譯
這確實是我看過所有灰姑娘模式的電影中比較合情合理的一部
除了那個HAPPY ENDING,不愧是一篇愛情佳作
同許多麻雀變鳳凰的的電影一樣
男女主角的身份相當懸殊
愛德華是英俊多金的公司總栽,舉手投足盡顯高貴,並在商界上行事冷酷,
薇薇安是為生活所迫的街頭記女,舉止粗俗,思想卻很自尊自愛自重
若不是路痴的富翁把車開到了虹燈區去問路
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人永遠都不會有交集
對了,這不是韓劇
所以接下來的劇情沒有落入不合理的俗套
薇薇安沒有一穿上華服就變成優雅的淑女,粗俗就是粗俗,自然又張狂
愛德華也沒有愛美人不愛江山,一頭栽入情網不可自拔
她總是被男人騙,缺乏良好的環境,不懂得人生的追求
而他從小缺乏人性的關懷,不懂自己要什麼
他們在金錢的交易中慢慢產生真感情
但社會地位的巨大差異也成為他們感情最大的阻礙
直到最後他願意包養她做情婦,她斷然拒絕
他問她:你到底還想要我怎樣?
她說;i want the fairy tale(我要童話故事)
他說:impossible relationships(不可能的關系)
哦,又差點忘記這是一部愛情喜劇
影片中的笑點也是相當多的
我特別贊賞朱莉婭·羅伯茨的演技
她把富有個性、低俗卻不低賤的風月女子演得入木三分
以前我從不覺得她漂亮
在這電影里我卻覺得她十分性感迷人
我對影片中的兩段台詞頗有印象
一是薇薇安的朋友來看她的時候對她說:
「當你有錢時,要改頭換面很容易。」
確實如此
人靠衣裝這句古語不是假的
最初濃裝艷抹、奇裝異服、金色假發的街頭女郎
一穿上高檔時裝、戴上貴重珠寶,竟也平添幾分氣質
這世界上,所謂的上流階級和下流階層是客觀存在的
看看他們的環境差異
一邊是錦衣華服、豪宅佳餚,講究的是優雅得體、風度翩翩,過的是打打高爾夫,看看歌劇的舒適生活。
另一邊是破房陋巷、敲詐勒索或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們大多為生存忙碌,舉止粗俗不堪。
人們大都因為先天的環境因素成為上流或下流階級的一份子
他們之間的距離難以逾越。
所以也就出現影片中
當薇薇安穿著下三爛的衣服進高檔時裝店被店員嘲笑驅趕
而當她換一個行頭帶著刷不完的信用卡就得到公主般的服務的那一幕
以及薇薇安的記女朋友
她粗俗的舉止在上流階層人們看來簡直是一個惡心的人
但對薇薇安而言,她卻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
窮人羨慕著富人的生活,富人鄙視著窮人的粗俗。
現實就是這樣,絕大多數的窮人永遠徘徊在貧窮邊緣,無力改變現狀
窮人也大可不必天天想過上上流階層的生活
多少平民女子嫁入豪門,幸福的沒有幾個
環境不能改變,但心境可以改變
就算做記女,也可以做個低俗卻不低賤,自尊自重的人
如果實在沒條件變成富豪,平民與富豪還是各自生活為妙
不用遭受白眼,不用遭受非議,生活自由自在
每個階層都有好人壞人,就看命運和機會的選擇
電影和生活不一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童話故事的結尾。
二是愛德華在戲院里對薇薇安說的一段話:
「人們第一次看歌劇的反應非常的戲劇化,
不是喜愛它,就是討厭它,
若是喜愛就一直都喜愛,
若是討厭它,他們會學會欣賞它
但永遠不會成為他們靈魂的一部分。」
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我不喜歡的事物
也許我哪一天學會了接受與欣賞
但不會愛到骨髓里
這就是一種緣分的道理。
這是一部我挺喜歡的愛情喜劇電影
也許大家都看過了吧?
PS:
1、我覺得結局如果沒有在一起,影片會更經典~
2、在電影里,酒店的大堂經理真是好人啊!好久沒看到這么善良的人。
3、後來我查了些資料,原來影片里朱莉婭·羅伯茨戴的那串價值25萬美圓的珠寶是貨真價實的,真是很漂亮呀~
4、男女主角看的歌劇是《茶花女》
5、高檔時裝、豪華餐廳、午後馬會、戲劇、珠寶、鋼琴、豪華辦公樓...這些都快成了富人的標志了。
6、其實每個人都是有虛榮心的,這也是灰姑娘模式電影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Ⅱ 觀看至少兩部抗日題材的電影,並寫出讀後感
——《為了勝利》讀後感
1931年9月18日是中華民族的國恥日,看了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名為《為了勝利》。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看這種完整敘述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紀錄片,感觸頗深!
我們絕不能忘記這一天,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後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退讓的沉痛教訓。在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中,中華民族覺醒了。從那時起開始的抗日戰爭,鮮明地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團結意識、民族英雄氣概、民族自強信念、民族創造精神和民族奉獻精神。正是這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鼓舞著中國人民誓死抗爭,直至奪取抗戰的輝煌勝利,並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歷史證明中華民族一定會勝利,正義一定會勝利。
以前我們認為只要我們自己明白這段歷史就行了,從現在的情況看不是這樣。日本政府的種種錯誤行為,從歷史教科書到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切讓我們明白不僅僅我們自己要了解和明白這段歷史,同時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了解這段歷史,都明白這段歷史。讓共同反對戰爭,反對日本的歪曲歷史的行為成為全球人們共同的行為。不能讓日本的錯誤行為蒙蔽了其它國家愛好和平的人們,不能讓日本的錯誤聲音掩蓋正義的聲音。
77年過去了,中華民族遭受侵略、壓迫、奴役的命運一去不復返。今日的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們既面臨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也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和新挑戰,全體中華兒女始終要居安思危、自強不息。
讓所有中華兒女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吧,中華民族從此是戰無不勝的!
《閃閃的紅星》讀後感
今天早晨,老師帶領我們在教室看了一部電影——《閃閃的紅星》。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愛國電影,電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堅強、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像他爸爸那樣的紅軍戰士,親手殺死壞蛋們。
我痛恨貪財的地主和殘忍的日本軍,他們不分晝夜地搜刮無辜的老百姓們,只要老百姓有一點兒違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嚴刑拷打。
當潘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鄉親們而被日本軍用大火燒死時,鄉親們哭了,我也哭了,日本軍全是豬狗不如的人!不,他們不是人!潘冬子的媽媽在臨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紅》和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最讓我難忘的,是紅軍們再次來到潘冬子家的情景。當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映山紅的花海時,鄉親們都從花海里竄了上來,手捧映山紅,涌到紅軍面前,那熟悉的歌兒再次回響在我的耳邊……
潘冬子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那閃閃的紅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並親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裡歡呼!鄉親們終於消滅土匪,討還血債了!
看完電影,我深有感觸,也深深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戰士用血肉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共同建設偉大的祖國!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_500字
中國共產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今天,我我觀看了一部以一九七三年紅軍長征作故事背景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這是一部老電影,它的小男主人公名叫潘冬子,生活在江西柳溪村裡。冬子的父親是一名紅軍戰士,在村中對抗奸角土豪胡漢三,卻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紅軍赤衛隊員所救,從此冬子對赤衛隊隊長修竹極度崇拜。柳溪村在赤衛隊的保護下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常,紅軍要遠赴長征,冬子父親也要隨行。父子分別時,潘父贈送一顆紅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勵。父親離開後,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衛隊員駐扎,大漢奸胡漢三在此時僱用了一批冷血殺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佔柳溪村,冬子只好與母親隨赤衛隊遠走避開。赤衛隊在一次策劃反擊中,潘母為救所有人犧牲了。後來,潘冬子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戰勝了胡漢三,成為了一名小紅軍。
我望著電視,久久不願移開雙眼,我同情潘冬子,但又佩服他的勇敢和智慧。我看著胸前的紅領巾,這才知道了他的來之不易。這神聖的紅領巾是多少人辛苦的汗水!我忽然想起一年級入隊的時候……
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決心遵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勞動,准備著為中國共產黨貢獻出一切力量。
我由衷的向大家推薦這一部電影!
Ⅲ 電影推薦豆瓣9分以上
豆瓣9分以上的電影推薦:
1、《我不是葯神》(2018,豆瓣9.0)
《我不是葯神》這部作品,有超過369萬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0的高分,其中57.7%的觀眾打了五顆星,34.7%的觀眾打了四顆星,幾乎是零差評。
裡面關於社會和人性的探討,以及生命和金錢之間的抉擇,至今想起來仍舊令人淚目。結局中徐崢飾演的程勇被判入獄,他在車上望著大路兩旁的送行人,當時押解的警察特別囑咐把車開得「慢一點」,讓我們在法理和人情之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Ⅳ 求兩篇電影的影評。急用。隨便什麼電影都行
影評:《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傷痕
嚴格地說,《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銳,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衛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著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後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為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為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沖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台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眾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里,《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眾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回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嘗點滴甜蜜。
《致青春》對於沉重部分的把握,不會影響到只圖來影院找樂的觀眾的心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內心充滿歡愉者,會通過這部電影得到歡愉;內心曾有荊棘者,也會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過渡方面,有操之過急之處。在角色戲份分配方面,後半部分也有些吝於刪減,但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簡單的四個字可以評價:超過期待.
《小時代》
從客觀角度說,《小時代1.0》的成片質量沒有預想的那麼差,我的意思是,還有一點可看之處,影片比較大的亮點似乎也就集中在視聽影像上的現代化和唯美化,唯視覺系論,《小時代》確實做得還是可圈可點。再一個亮點就在於「HOLD住姐」謝依霖幾乎包攬了全篇90%的笑點。這一點,功勞不全在郭敬明,而在與謝依霖本身。
商業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滿想像力和力度的宣發能力,鋪天蓋地的水軍式傳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給足排片面子的強大噱頭,讓這個提前到8點的超前預售場,呈現了非常好的飽滿狀態。但是這有一點僥幸,那就是晚上8點場確實是黃金時段。不管怎麼說,這個電影會向郭敬明的小說那樣,不管質量如何,票房會爆。大眾唯一關注的是「爆多久」的問題。這個問題關乎影片的質量、敘事和口碑。無論是《北西》、《泰囧》、《致青春》還是《合夥人》,票房之所以輕松飄紅過5億大關,全部是觀眾口耳相傳的口碑效應堅挺下來的。也許《小時代》 的首輪觀眾會比上述幾部電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檔,首周票房,《小時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創一個記錄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說的那樣輕松過10億,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眾群太集中,影片對於70、85前的另一主流電影觀眾來說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氣,無法達成社會性集體追憶話題;3、影片敘事成為最大硬傷。
《小時代》影片本身有著非常大的硬傷,那就是在於故事本身,並延續到了影片的視聽影像表現手法上。郭敬明並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是一個善於將文字用無邏輯的擰巴手法而讓大眾認為這是一種藝術,這個大眾專指90後一代中鍾愛他文章的人群。用一個比較不討人喜歡的名詞就是「腦殘粉」。事實上我們不能控訴《小時代》這樣一部不太電影的電影賣錢,我們應該控訴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的某些因素讓我們的審美變得扭曲和異樣,讓我們的認知不那麼高尚,所以《小時代》才能賣的了錢。郭敬明於歷史人物一樣,只是在一個對的時刻出現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變法的性質沒什麼區別。
一、這到底是誰的時代?
郭敬明在《小時代》里打出的口號中有一句是「這就是我們的小時代」。這句話表明,郭敬明想通過他的故事來給年輕人呈現一個年輕人的時代,實際上,這個時代,虛假得很,文藝的很,陽春白雪的很。
電影本身所傳遞的「時代」概念,僅僅是依託「時代姐妹花」、「上海時代中學」以及林蕭、宮茗等人嘴裡的獨白吐出的「時代」來完成的,整部電影對於「時代」概念的解釋是依託於粉絲對於郭敬明本身的信仰來達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極度奢華而浮誇,如果假設心理學有這種理論,他是用這種奢華來彌補他生理的劣勢。郭敬明的生活與當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訴別人這時年輕人的「時代」,本身就是悖論,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女孩子篤信這種情節。
郭敬明在小說亦或是電影中,所呈現的那個時代,離年輕人的時代相去甚遠。生活無憂,性格憂傷,仰望四十五度。那隻是郭敬明一個人的時代,他把自己的時代,自己的生活誇張而浮華的寫出來拍出來,讓那群還不懂的生活和現實的年輕女孩子們意淫成自己的時代,這種做法,不論是於文學、於商業甚至是於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一點,沒人知道為什麼。
《小時代》小說和電影里到底講述了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一點,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說法都不能夠完全的讓人服眾,而宣傳過程中小四粉們說郭敬明寫出了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這種說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過度個人崇拜基礎之上的。從小說中描寫的浮誇世界來說,不管是草根的林蕭、高傲的顧里、與世無爭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對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輕女孩子們可以一一的比對,把自己想像成此間的人物,但是小說中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為、習慣、身世、思想、言語似乎都太「陽春白雪」的厲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麼說話和辦事,只有宛如這樣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實的寫照。也許現在的學生們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們的生活波瀾不驚,時代的進步讓這一代的年輕學生缺少對信仰、文化以及審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們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亂碼的一代人。於是郭敬明抓住了點,寫出他們想要的人物,於是,女孩子們開始瘋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實際上,他只是抓住了時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園民謠,借著時代的契機,文藝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時代》確切要講述一個時代的話,那就只是郭敬明個人特殊人生經歷的寫照,來虛構這樣一個時代的假象,藉助於年輕學生對於認知上的處女地,活生生的賺著錢,還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神。
《小時代》里的時代,並不是真的,它與當下的時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社會真的是上帝創造的。郭敬明是《小時代》的上帝,但是那個世界裡,沒有人,只有幾個既定了人物命運而沒有生命的俊男靚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麼講故事的
《小時代》電影115分鍾,全片圍繞著顧里、林蕭、南湘和宛如四個人之間的友情故事,外加與簡溪、顧源、席誠、宮洺、崇光和衛海一群型男之間的愛情故事展開的。片子沒有涉及親情故事,因為這種類型故事不賣錢。友情故事成為核心,愛情故事成為調味料。故事的主線則是林蕭的菜鳥上位記。
電影中的重點是愛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現愛情和友情上面,因為缺少了戲劇的推動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構成,使得整部電影中的愛情和友情感動人的地方幾乎沒有。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郭敬明「全神」視角的想法,在他的筆下,他說「你們要有愛情,於是就有了愛情;林蕭你的愛情是這樣的,於是林蕭的愛情就是這樣的」,他筆下的人物是缺少靈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這些人物不管什麼性格,都是太文藝,高高在上,說話做作,這些人物本來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殼光鮮,實際上空如草莽。
從故事講述的角度說,郭敬明犯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電影敘事的均衡性。為了讓影片展現出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硬生生的將那麼多人物塞進了電影里。他使用寫小說的手法在拍電影,這本身就是一種悖論。電影的講述方式是戲劇性的,是視聽性,而小說的審美藝術在於讀者的二次想像。直觀藝術遇到幻想藝術,本質的區別導致電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說那樣零散不堪。
實際上《小時代》的小說三部曲就是一種介乎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下意識文學作品,可讀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間。這一點對於正在埋頭苦讀,生活中沒有色彩的中學生來說,就是一味良葯。郭敬明在電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種近乎橋段拼湊的手法在講故事。《小時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敘事方法不可能在兩個小時之內講完一件能夠吸引人,且帶來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寫劇本的時候,還算是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電影的敘事是按照情節點組合而成的。
影片敘事的情節點,按照戲劇性的要求,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情節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要解決,另一個重要的技術要點是,不能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兩點,郭敬明都沒有做到。影片中雖然是以林蕭的工作過程作為主線,但是每一個關乎工作的情節點似乎都沒有融入到主線中去,從劇作的角度說,這些情節點都還是僅僅在表現一種情緒狀態,而非一種事件的推動力。在整個故事的講述中,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都過於「假定性」,幾乎沒有給足動機和理由。在小說的閱讀中,觀眾尚還可以花時間去仔細考量,而時間短暫的觀影過程中,這種假定的,沒有邏輯推動性的人物情感變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會覺得,本來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脫光了對著鏡頭詭異的表情做結尾,對於這個電影來書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宮洺所說的從林蕭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雙鞋子,與前文有沒有直接性的聯系。
郭敬明還犯了一個比較大的致命錯誤,那就是給出了線索而沒有去結尾亦或是說明。林蕭面試幻想與宮洺的親密接觸,到了終了也沒有交代林蕭是真的愛上了宮洺還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宮洺送給林蕭的戒指,中間出現了兩次,一次簡溪發現,一次聖誕節矛盾爆發,本是一個好的戲劇線,結尾處也被陽春白雪的雪地溫馨場面給弄沒了,到了也沒給出理由來。
另外一個於電影本身的問題就是人物的命運變化是幾乎沒有的。人物既定命運,沒有前史,性格形成沒有誘因,一切以假定性為主,是郭敬明小說創作的手法,從他的《幻城》到《小時代》,裡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幾乎都是沒有行動性說明的。郭敬明就是一個上帝一樣的說:「顧里應該是這樣的,於是顧里就這樣了,南湘是這樣的,於是南湘就這樣了」,《聖經》的開頭都這么寫。整個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蕭的畫外音來交代的。在不是大師的導演手中,如此多的運用畫外音,確實是一個不會講故事的導演和編劇的最好證明。從側面說,郭敬明不會講故事,讓他真的成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著郭敬明小說或是電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難書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當上帝,那麼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一點問題。
郭敬明還是不會用電影的方式講故事,電影成片中所出現的邏輯性錯誤,以及指導演員表演情緒表現上出現的誤差,都讓人看的出,這位從不那麼地道的作家轉戰大熒幕的稚嫩和蹩腳。
你選擇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麼美的畫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時代》的畫面絕對拍的是近幾年國產中小成本電影中最講究的。
初看《小時代》,每一個人都會被這種美輪美奐的畫面所吸引,甚至驚嘆。郭敬明對於畫面的構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賦,《最漫畫》的畫風和風格相對於電影來說更具有優勢。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將鏡頭語言運用的相當復雜多變,這似乎是郭敬明急於想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個專業的,懂行的導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現的太明顯了,這些華麗的鏡像背後所反映的並不是郭敬明多麼專業,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電影《小時代》中幾乎可以成為一個攝影專業的教材了,推拉搖移跟,遠全中近特,長鏡頭,蒙太奇,逆光,剪影,對焦,散射,慢鏡頭,快切,似乎電影拍攝和剪輯上應該有的技術都在電影裡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時代》中用了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影像方式來表現這個更加現代化的故事。這種現代化也僅僅是表現在了四格畫面,還有快切的MTV剪輯手法上。並沒有形成一種風格性的手法在電影中貫徹下來。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奢華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與敘事之間的裂痕,而且裂的離譜。慢鏡頭和搖臂的使用在電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點,相對的來說,郭敬明在電影中將視覺影像放大化的意義,主要還是為了表現出整部影片在視覺上的奪人效果,因為對於他的粉絲來說,小說的故事本身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種奢華而浮誇的感覺,他就是要用這些與故事本身脫離很大的視覺沖擊力來再現一個小四迷們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虛假「小時代」的盛景。這一點,他做對了。
也許於小四迷來說,敘事本身帶來的愉悅感早已被更有敘事性的小說所消化掉。
商業上《小時代》成功了,這一點完全歸結於郭敬明發達的商業頭腦,《小時代》不管是從小說包裝,卡司挑選與配備,影像風格,還是從口號上,都做到了完全商業的無以復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絲積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這種商業吸金稱之為「青春的覺醒」。然而,《小時代》本質上的虛偽性和假定性,讓這部電影必然與小說一樣,不可能青史留名。電影本身所傳遞的價值觀和社會性折射,都與當下隔著王屋太行,借著滿山的風景,告訴你一個美麗的謊言。《小時代》是尊重讀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說確實也是為讀者服務的,寫進了讀者的心坎,電影《小時代》也是尊重觀眾的,消費《小時代》確實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圖》值得那個票價的。但是《小時代》的本質是虛偽的,它遠不能拿著「青春」來叫嚷,它所謂的「青春」和「時代」,都是水中月霧中花,你以為就在眼前。
國產電影剛走上一個重視故事,重視電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這群自詡為神的人攪合了。
Ⅳ 迄今為止,豆瓣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你知道有哪些
談起動作片,相信不少影迷心目中都已屬於自己的一份榜單。 每一部都是豆瓣9.0以上,你若一部都沒看,真是可惜了。
1、《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9.4
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教科書式的經典影片之一。它成功塑造的電影人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的人物或是情節,都不再像以往電影情節處理上單獨側重於兇殺和槍戰,而是在犯罪模式的框架中,加入了對殺手和小女孩人性與情感的探索,將人文情懷和懸疑犯罪有機的相結合到一起,是讓這部電影好評的關鍵。
Ⅵ 推薦幾部超好看的電影、帶一句觀後感
《六樓後座》——黃真真導演的。有點荒誕的青春,一堆年輕人與真心話大冒險的故事
《無間道》——三部都很經典,看得很心酸,卧底卧到最後連自己也分不清是真是假。
《重慶森林》——裡面的王菲真是讓人愛到不行。
《霸王別姬》——張國榮演的程蝶衣不可超越,陳凱歌的巔峰之作。
《肥貓流浪記》——嘿嘿,很老的一部,不過很感人。
《我腦中的橡皮擦》——哭得我稀里嘩啦
《天使愛美麗》《刺蝟的優雅》《放牛班的春天》《這個殺手不太冷》
喜劇推薦《三傻大鬧寶萊塢》《小姐好白》
Ⅶ 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有哪些
一部好看的電影,人氣和評價肯定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動作電影更能帶動觀眾的激情,讓觀眾看的熱血沸騰。像一些影評評分高的電影,知名度肯定也是非常高的,觀眾的喜歡程度也會很高。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些影評9分以上的動作電影。
1,《無間道》,評分9.2,參評人數798134
高評分的動作電影還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描述了。經典的動作片給人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就是不一樣,影片中槍林彈雨的場面、拳拳到肉的打鬥場面,讓人看的特別過癮。我特別希望電影圈能夠多呈現一些這樣經典的動作電影,這樣就不會有劇荒的危機了。
Ⅷ 四部精彩又經典的電影,評分都在9分以上,你知道有哪些嗎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了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
這當中,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Ⅸ 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都有哪些
影評9.0以上,好看到爆炸的動作電影,重磅推薦!
這幾部電影打鬥乾脆利落,劇情演繹精彩萬分,鏡頭畫面製作精良。千萬不要錯過。
第一部:溫情殺手感人至深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值得一看啊,上面5部我推的看不看無所謂,這片要是沒看過真的就不算動作迷了,結尾哪段真讓人腎上腺素直線爆曾。
Ⅹ 豆瓣上9分以上的電影有哪些
豆瓣上的9分電影有很多,我挑選的電影都是入選豆瓣榜單Top250的電影,是很多人票選出來的,這些電影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經過了時間的檢驗,特別值得一看。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是美國的《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在豆瓣上也是打出了9.4的高分。這部電影同樣拍攝於1994年,即使過去了二十多年,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這部電影是一部勵志電影,男主阿甘看似木訥的背後,其實也蘊藏著大智慧,它傳遞的思想是只要努力去奮斗,夢想就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