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紅旗譜老電影完整版

紅旗譜老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6-05 20:46:19

⑴ 哪部紅色經典影片是你心中的NO.1,為什麼

《小兵張嘎》是傳奇但並不神奇,面對這部影片表現出的誠意,現在的抗日神劇應該感到汗顏。這部影片中,對於殘酷環境的真實刻畫,各位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都給我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對於情節的描寫,只有深入戰爭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得如此真實。比如抗日戰爭時期,情況危險,嘎子叫一聲“村長”都會被制止。再有給偵察員老鍾叔送飯,不能從大門出去,只能從家裡的暗道走才行。

2005年,中央電視台舉行了一個座談會,把電影《小兵張嘎》中,還健在的主創人員都請來歡聚一堂。影片中“胖墩”的扮演者吳克勤是北京人,他負責聯系嘎子安吉斯。

那天正好下雨,安吉斯電話中說北京雨太大,車不好走,結果就爽約了。不知道真是因為雨太大,還是他不願意來。當年留在彼此內心的傷痕,不知何時才能痊癒。失去這次相聚的機會,他們還會有機會見面嗎?

⑵ 紅旗譜的電影簡介

電影片名:《紅旗譜》
上映:1960年

類 型:劇情片
出 品:北京電影製片
導 演:凌子風
編 劇:胡蘇 凌子風 海默 吳堅

⑶ 《紅旗譜》故事簡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3)紅旗譜老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⑷ 紅旗譜的介紹

《紅旗譜》是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由中央電視台、中視傳媒和天津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紅色電視劇。該劇由桂雨清編劇,胡春桐、王寶坤執導,吳京安、巍子、陳筱諾、村裡等主演12。《紅旗譜》講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冀中平原農民不屈不撓、反抗壓迫的故事1。該劇於2004年9月12日中央一套黃金檔播出3。

⑸ 紅旗譜的內容簡介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還沒接觸過這本《紅旗譜》的時候,覺得這本書肯定特別的無聊,講的很老很老的一些事。《紅旗譜》這部書主要講了三代農民的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歷史性的變遷,深刻的描述了中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的曲折歷程。其中,朱老鞏單槍匹馬,赤膊上陣,與惡霸地主馮蘭池斗爭結果卻家破人亡。朱老明最後也是傾家盪產而告終,朱老忠和嚴志和作為新的革命農民代表,他們吸取了教訓,在斗爭中找到了共產黨,終於走上了正確的斗爭道路。隨之,新一代的革命者也誕生了,他們在斗爭中逐漸成為了無產階級戰士。那個年代註定動盪不安,《紅旗譜》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和地域的基礎上,塑造了性格鮮明地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為醒目,他是一個生活在20世紀初葉,新舊兩個時代交替時期的農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通過這部書,我也能學習到語文的一些知識,書中人物的形象鮮活,愛恨分明,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描寫刻畫生動的展現了北方農民的豪放粗獷的性格特點。

通過對這本書的了解,也讓我對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入黨有了更高的熱情,所以,我們應該多讀紅色經典,了解歷史,了解黨。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學習,培養自己堅忍不拔的個性,學會理解,學會忍耐,學會珍惜。緊緊擁護在黨的周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⑹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⑺ 紅旗譜的劇集評價

電視劇《紅旗譜》的改編創作是成功的,它忠實於原著的基本精神,又做了合情合理的拓展,總體把握是比較好的,在歷史的涵蓋和人物的層面上比電影《紅旗譜》更為厚重豐滿,故事性更強,人物性格更為鮮明。該劇展示了上個世紀前期,以朱老忠為代表的冀中平原農民為反抗地主階級、國民黨反動派和侵華日軍的奴役和壓迫,從個人反抗到跟共產黨翻身求解放的史詩般經歷,體現了共產黨人與廣大貧苦農民心貼心,為農民的翻身解放舍家棄業、捨生忘死的高尚情操,闡釋了中國農民「不跟共產黨走跟誰走」的歷史命運。在當前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人生觀、道德觀教育方面,該片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認識價值。
電視劇《紅旗譜》人物眾多,脈絡清晰,個性分明,演員表現認真投入,吳京安扮演的朱老忠和巍子扮演的馮貴堂,雖然角色反差對比很大,但都表演得真實可信,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沒有過分的戲劇誇張;幾個女主角,如春蘭、秀梅等,表演上力求歷史環境的真實,而沒有去追求時尚的現代感。另外,該劇的製作也比較講究,服裝、化妝、置景、畫面構圖和鏡頭光影色調等,吻合歷史的真實,渲染了時代的氛圍,主旨在增強故事人物的歷史厚重感,細節處理非常有特色,這些都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央視審片組評) 朱老忠闖盪過江湖,拉過桿子當過土匪,乃是一位不斷自省、正在成長,身上有各種毛病的英雄好漢,而吳京安,彷彿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有豐富的革命經驗,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老革命」、「老黨員」。所以,在他的身上,難覓朱老忠從一個無業遊民、流氓無產者,逐漸轉變成一個成熟的共產黨人的成長過程;他的身上,除了一團和氣,就是一身正氣,唯獨欠缺的就是朱老忠本應有的俠氣、匪氣和江湖義氣。
此外,吳京安認為朱老忠最鮮明的個性「不是完美,而是朴實」,事實上,朴實不過是農民這一社會階層,所具有的「共性」。這一對角色的誤讀,使他在朴實的「底色」上,下再大的氣力「著色」、「潤色」,也不過是塑造出了一個僅有朴實和憨厚的「大眾化」的「普通農民」。這不僅使這個紅色經典中的「大紅人」大為減色,還使原著中那個血氣方剛、肝火旺盛的血性漢子像是患了貧血一樣,顯得底氣不足、蒼白無力 。(金羊網評)

⑻ 紅旗譜的故事梗概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8)紅旗譜老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⑼ 電影紅旗譜主角叫什麼名字

電影《紅旗譜》,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主演:朱老鞏(崔嵬 飾);嚴志和(蔡松齡 飾);賈湘農(魯非 飾)等。

二十世紀初,冀中平原民不聊生。地主馮蘭池(葛存壯 飾)為霸佔官產,砸鍾毀證。農民朱老鞏(崔嵬 飾)為民挺身,無奈抵不過強大的封建勢力,氣病身亡。幼子虎子(陳帆 飾)——朱老忠(崔嵬 飾)逃離家鄉。25年後,正值壯年的朱老忠帶領全家從關東返回家鄉。深知盲目尋仇解決不了任何問 題。不久,他結識了地下黨領導人賈湘農(魯非 飾),並同嚴志和(蔡松齡 飾)、伍老拔(李建國 飾)等人一起走上革命道路。在朱老忠的帶領下,他們在鎖井鎮和地主階級展開了斗爭。志和的長子運濤(趙聯 飾)南下黃埔軍校,參加了北伐戰爭。蔣介石背叛革命,運濤被捕入獄,革命陷入低潮。朱老忠帶著江濤(趙萬德 飾)去探望,從運濤那裡知道了更深刻的革命道理。返鄉後,他們串聯鎖井四十八村的農民,要在平原上捲起風暴。

閱讀全文

與紅旗譜老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