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寫美好人生的觀後感啊!
《美麗人生》———最初看到片名,我以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人快樂、幸福、充實的一生,畢竟,這樣的一生才算美麗。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確如此。影片主人公是一個風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給他的妻子與兒子帶來了快樂。然而,影片的後半部卻是講述他們一家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主人公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打擊與傷害,用各種謊言善意地欺騙兒子,並告訴他:「一切只是個游戲,游戲結束後,我們便可以回家。」最後,主人公為了尋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給兒子留下的並不是集中營灰暗的回憶,而是個美麗的「游戲」。
二戰結束後,有許多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人回憶往事都痛苦不堪,還有更多的人出來後患上了憂鬱症,原因就是集中營的非人生活實在太過痛苦。而主人公卻用一個游戲的名義掩蓋了這種痛苦,讓其兒子的心靈免受傷害,盡管他自己為此付出了生命。
影片中,導演用了不少誇張的手法與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現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為劇情的發展作了很好的鋪墊。
美麗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個美麗而幸福的家庭,他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美麗的。片中的兒子有一個美好的
童年,有一個風趣的父親,父親帶給他快樂,使他的人生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他的人生也將是美麗的。片中的母親有了一個快樂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兒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麗。人生的美麗也不單指快樂,更強調人生的意義,人生便因意義而美麗。聰明、勇敢和善良的人們都能締造出美麗的人生。
點評:美麗的游戲後面是殘酷的人生!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這篇觀後感層次清楚,感情真切自然!在概括了影片的主要內容時作者就埋下了一條線———主人公用善意的謊言欺騙兒子,從而讓兒子幼小的心靈避免了陰暗與血腥的傷害。後文就循此線索抒發著自己的感受,「感」在「觀」中,「感」「觀」結合,凸顯中心,把自己的感動與震動釋放在抒情與議論的文字中,這既是影片的魅力,更是這篇觀後感的魅力所在!
在很早的時候,我媽就跟我提起過《美麗人生》,胡事的概要也講過,只是一直沒有看過。我非常感謝孟老師為我們播放這部電影。
在戰爭題材的電影里,東方似乎一定會有一種奇怪的意識,就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總會出現那麼一個人,他的出現總是由掌聲和鮮花相伴,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民族添彩,只因某某人在戰場上綻放出這樣那樣的光。
對這樣遙遠的戰爭故事,難道不覺得太政治了么?戰爭並不是英雄們背負的,戰爭不是單屬於英雄的故事,不單屬於士兵的故事。有時候我在那些所謂的戰爭作品中找不到時代,倒是頗像一部偶像劇。我們對戰爭的感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什麼?
我也看過一些國外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比如《希伯利亞理發師》又比如《黑皮書》。戰爭過於殘忍,因為在戰爭中所仇恨的對方,同樣也在戰爭中因此而清晰得從心底到指尖地痛苦,又在扳下槍扣時從手指把麻木傳到心底。在戰爭里,前任何一個人的死亡都太微不足道。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恐懼驅使我們忘記了一些東西,放棄了一些東西,比強孩子們忘記了純真。但我們絕對不要放棄愛與人道,在戰爭面前它可能是最脆弱的,但也可以是最堅固的。
戰爭面前我們都要受傷,我說了戰爭不僅是士兵的故事,它是一場暴風雨,每個人都要淋濕,可是我們看到有的人沒有被淋濕,因為有另一個人幫他擋住了全部的雨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美麗的童年,完整的童年,可是戰爭奪走了他們的完整的童話,讓他們在灰色背景的世界裡完成他一輩子的使命。這不公平,對誰都不公平。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用生命拯救了一個孩子的純真。他的死亡,他的一切行動都在控訴戰爭帶給我們的創傷。這樣精神上所帶來的創傷,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些傷痕在說:
「不要再有戰爭了!」
在課文中也有這樣的話,是《親愛的爸爸媽媽》里所出現的。
在世博會的墨西哥館里我記得有介紹墨西哥的歷史,戰爭。「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去閱讀它們,它們就永遠地消失了。」大屏幕上是這樣寫的。但是欠們所應閱讀的,不是憎惡。
在閱讀《蘆花盪》時,那個分析「老頭子將敵人置於死地時萌發出的愉悅心情」到現在還使我痛心著。這種仇恨,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停止?戰爭中需要我們記住的不是英雄們殺敵後的快感,而是告訴我們這些身處在和平土地地上的人們,我們所享受的安逸帶來的一切的可貴,和平的可貴,自由的可貴。
戰爭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國家,沒錯。而東西方戰爭作品的差異也就在於,在東方文學作品中,我們最後宏揚的是本國的威嚴,大家是站在各自的國家發揚本國精神。而西方的戰爭作品裡,它年表達出的倫理,人性是不分國界的,它給我們所帶來的是每個國家在戰爭中,在平凡人之間,閃耀的「人」的本質。
⑵ 法國電影美好人生的觀後感
這個必須從父愛角度寫啊。
再說網上有許多關於這個電影這方面的影評,你可以先看一看
⑶ 關於《紅色中國》的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寫作思路:從文章的寫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正文:
今天我觀看了《紅色中國》這部電影,這個故事片是以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慶典命名的,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整舉行了震動了整個北京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牆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部影片是中國歷史的真實展現。
當我看到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國領導人登上北京城牆上時,我真的感覺到很感動,那是多麼振奮人心的時刻,我想這個時刻真的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尤其是當毛主席操著地方口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我想作為任何一名普通的中國人都會真的感覺很自豪。就是我自己坐在宿舍面對著冷冰冰的電腦屏幕的時候我激動,喜悅的心情是無法掩飾的,真的感覺到很自豪。
在影片中毛主席的形象是那麼的朴實,一身中山裝,外加一件棉襖,還有就是條圍巾圍在胸前,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此的偉大與可親,認真嚴肅中又透出點小幽默,簡單朴實的道理中卻透出了大智慧。
這部影片是我自己在宿舍看完的,其中的很多鏡頭對我很受鼓舞,有的鏡頭我甚至不斷的倒回去看了好幾遍。我想作為一個不知道什麼是飢餓,什麼是寒冷的生活在新中國幸福年代的人兒而言是無法深切的體會到革命先烈們當時為了爭取新中國的成立所迸發出的那份不怕炮彈,不怕犧牲自我的激情。
欣賞完《紅色中國》我的心情真的是激動萬分,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觸到革命的偉大意義所在,正因為有了前輩們不怕犧牲,不怕槍林彈雨的偉大精神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他們,是他們昨天的犧牲與大無畏才有了今天我們的美好人生。
但是他們卻與這些幸福無緣,因為當好日子即將來臨時他們卻已經老去甚至逝去。我想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珍惜現在的美好,同時用我們的智慧為別人創作更多的美好。
⑷ 《美麗人生》是一部打動過太多人的電影,如果寫觀後感的話,應該從哪些角度入手
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談《美麗人生》:
一、故事背景
影片開篇提到故事發生在1939年,這一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這是一場迄今為止人類社會規模最大,波及范圍最廣也是破壞性最大的傷亡最慘重的戰爭。61個國家地區,20億人被捲入戰爭,其中5120萬人死亡。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貴的種族,其他種族都應當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領導和統治;世界上最「低劣」的種族是猶太民族,應當對之實行種族滅絕。影片主人公圭多就是其中眾多「異教徒」之一,也是5120萬死亡民眾的一個縮影。
兒童和老弱病殘以洗澡為由被送到毒氣室遭受殘害,小朋友卻能逃過一劫,為什麼?因為他不愛洗澡,抗拒洗澡。這在影片前半段有交待,朵拉要小朋友洗澡,小朋友拒絕,圭多還幫助小朋友躲避媽媽懲罰,這就讓後來的結果不突兀,觀眾也自然接受接受,巧妙。
⑸ 卡耐基美好人生的讀後感 跪求 啊
《美好的人生》讀後感 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教育家和演講口才 藝術家,他的作品不僅影響著當年經濟蕭條的美國的大眾,還影響著如今世界千 千萬萬的人,我便是其中一個。 早在 20 世紀上半葉,當經濟不景氣、不平等、戰爭等惡魔正在磨滅人類追 求美好生活的心靈時,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性的理解,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 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著作喚起了無數陷入迷惘的人的鬥志,激勵他 們取得輝煌和成功。 在他眾多的著作中, 我特別喜愛 《美好的人生》 這本結合簡單的社會現象, 。 論述了自己鮮明的觀點。他用簡單明了的理論和生動活潑的事例,詳細地分析了 人們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尋找快樂的人生,並且對其進行大量的分類,總結觀 察人類特點和方法,同時提供相應的有效的策略。內容涉及上下級之間、同事之 間、朋友之間以及家庭之間等各種社會關系的處理,很實用,也很有意義。《美 好的人生》 猶如一盞明燈, 指引著人們去改變態度從而改變人生, 使我受益匪淺。 這也讓我想起曾經中國男足的主教練——米盧的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學著改變自己,學會以快樂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把這作為自我提 升的第一項。書中說: 「不要忘記,快樂並非取決於你是什麼人,或你擁有什麼, 它完全來自於你的思想。」從此我逐漸學會了,當改變不了環境的時候,可以改 變自已去適應環境;當改變不了事實的時候,可以改變態度去面對事實;改變不 了過去卻可以把握現在;不能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我對生活微笑,生活也 會對我微笑。這是我讀《美好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點。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年華?如意之事不常有,不如意之事十八九。在漫長的人 生旅途中,一個人總會遇上不順心、不如意以及現實中為難自己的事,這些事一 旦成為現實我們不必沉湎於痛苦之中, 總在感嘆自己倒霉, 而應該笑著面對現實, 坦然接受一切, 甚至利用它改造它。 現實就是我們怎樣察覺它, 越客觀、 越准確、 越積極,現實給我們的心理挫折與打擊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我們也就能適應觀察 而積極主動的生活。這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一點一點的激勵著,鼓勵著我,催 我上進,促我成功。 人總要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失敗,但不要把它當作退縮的理由。人生最重要 的不是用所擁有的來衡量,而是如何從你的損失中獲利,我想這才是我人生。卡 耐基先生說過: 「真正的快樂不見得都是愉悅的,它多是一種勝利。」說的很對, 有時候快樂發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鑄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悅,但卻鍛煉了你, 使你的內心得到了充實,所以這也是一種勝利。結合生活再去回味書中的道理, 更別有一番滋味。於是,當挫折再次來臨,我就不在畏懼和彷徨,我一邊想辦法 度過難關,一邊想自己不會白白經歷坎坷和不公,這些東西會讓自己變的成熟, 自己會在其中成長起來。於是,困難越來越「可愛」,生活也越來越美好。這邊 是一個美好的人生的一個重要特徵吧。 人生的完整性在於知道如何面對缺陷, 如何勇敢地屏棄不現實的幻想而又不 以此為缺憾。人生也不是一場拼字游戲比賽,不管你拼出多少單詞,一旦出現了 一個錯誤,你便前功盡棄。人生更像是一個棒球賽季,即使最好的球隊也會輸掉 1/3 的比賽,而最差的球隊也有春風得意的日子。我們的目標就是多贏球,少輸 球。當我們接受不完整性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時,當我們不斷地進行人生滾動並 能欣賞其價值時,我們就會獲得其他人不僅能渴望的完整人生。我相信這就是上 帝對我們的要求:不求「完美」,也不求「永不犯錯誤」,而是求得人生的「完 整」。 無論在多麼明媚的陽光下,總會存在一點暗色,不管你是否覺察?虛弱的陽 光確實是無力渲染,這就是真實。不要覺得美總是高高在上的!心無所貪,凈土 則生。有所作為才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大度地去寬容,真誠地去為別人的快樂 而高興。 於是,我真的感覺自己可以擺脫一些生活的瑣屑,可以集中精力去面對生活 中那些真正需要自己付出的事情。生活於是一點一點變得美好起來,心情也變得 一點一點快樂起來。這是個良性循環,生活也就變得越來越簡單快樂,自己的態 度也越來越樂觀。一切開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很欣喜的感受到了自己在向前 進,向著跟高的人生高度攀登。這一切的改變是那麼真實,放佛一隻螞蟻在向上 爬,雖然慢,但是真真切切的! 看完這本書,給了我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它讓我堅信,快樂和美好是一件 很簡單的事,只要你我選擇了正確的態度!生活中總有數不清的快樂和美好在等 待著我們的挖掘。世界不是缺少沒,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⑹ 日劇新番<good life>(美好人生 我的傻爸爸)好看嗎請附上簡要影評,劇情輕松還是緊張還是溫馨還是糾結...
我不知道
關鍵在你站在什麼立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