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小學生井岡山電影觀後感

小學生井岡山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06 21:59:24

Ⅰ 紅色足跡井岡山精神觀後感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龍鳳成祥,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回,世代不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

Ⅱ 電視劇井岡山觀後感

電視劇《井岡山》的觀後感:

以「井岡山精神」為審美表現核心對象,既抓住了關鍵,也符合藝術表現精神形態的一般規律。無論是如海的蒼山,還是如血的殘陽,無論是井岡翠竹的聲聲吶喊,還是黃洋界上的隆隆炮聲,無論是朱毛紅軍的人物造型,還是井岡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力求還原歷史的真實風貌。

藝術地再現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在學習歷史、感知歷史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尊重歷史,「史」中覓「詩」,把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盡可能完美地統一起來。

稍嫌不足的是,幾位領袖人物因配音時演員的語調、語氣和語質缺乏能夠充分體現其獨特精神氣質和思維特徵的鮮明特點,多少有點削弱了領袖人物完整統一的「視聽形象」本應具有的強大藝術魅力。

電視劇《井岡山》的簡介:

《井岡山》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36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該劇由金韜導演,邵鈞林編劇,王霙、潘雨辰、王伍福、黃鵬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1927年時,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面臨嚴峻考驗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為挽救危局,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故事。

Ⅲ 井岡山讀後感1500字

前一段時間,我和爸爸還有許多叔叔阿姨前往井岡山,開始嚮往已久的「紅色之旅」。
井岡山是革命根據地,被譽為「革命的搖籃」。我們這次去,就是為了學習革命精神,緬懷革命先烈。
(一)第一天,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吃完飯出發了,到了井岡山已經是中午了,午飯後,我們坐上游覽觀光車,前往第一個景點:黃洋界哨口。
上山不一會兒,就會看到第一條防線:黃洋界哨口防禦工事。是一條壕溝,紅軍戰士們,曾趴在壕溝上,向山下射擊,擊退了國民黨。再向山上走,就是黃洋界哨口營房舊址,實際上是後來重建的。蔣介石打上山來後,把房子全燒掉,人全殺光,一個也不留,黃洋界哨口營房也慘遭毒手,被燒得一干二凈,在營房不遠處,有一堆巨石和滾木,紅軍戰士曾用這些東西向山下咋國民黨軍,配合哨口防禦工事,用一個營的兵力抵禦了國民黨好幾個團的圍攻。不過現在的巨石、滾木都是假的。走到山頂,一塊石碑出現在我們眼前,正面是「黃洋界哨口」五個大字,另一面是毛澤東寫的詩詞,許多人都來照相。
接下來去龍潭,龍潭共有五潭,由於時間不夠,我們只參觀了最大最壯觀的碧玉潭。走在山路上,只覺得身上彷彿也映上了綠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樹,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又如一塊綠地毯,似乎是大自然給井岡山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做的綠衣裳。轟隆隆的水聲驚醒了陶醉在山景里的我,沒錯,這就是瀑布的水聲,真是「人未近而聲先至」啊,再向前走,這才到了碧玉潭瀑布。湍急的水流發出隆隆的聲音,水爭先恐後地傾瀉下來,讓人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像一縷縷白煙朧朧朦朦,又似一團團雲霧飄飄灑灑,那濺起的小水珠落到我的臉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覺充滿了我的心扉,這般美景怎能不使人陶醉?
然後,我們來到了百竹園,十分奇特,看起來是圓的,實際上是方的,叫做方竹,又叫招財竹。百竹園旁就是紅軍造幣廠,說起來是「廠」,實際上只有幾間平房,設備極其簡陋,而且全靠人力操作。就是在這里,紅軍造出了「工字銀元」。還有小井紅軍醫院,這里有一位名人名叫曾志,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協民先後為革命英勇犧牲,她死時也把自己一生省吃儉用的一筆錢捐給了希望工程。
第一天的行程結束了,我回到賓館,好好休息,迎接第二天的旅程。
(二)第二天,我們將在井岡山市內參觀。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一進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八個朱德親自寫的大字,被刻了下來。正前方是一個大廳,裡面有立體的井岡山模型背景,背景前放著一個巨大的油燈,油燈上寫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說,革命之火,哪怕很小,也可以讓全中國都燒起革命之火。大廳右側是六個展廳,一至四展廳主要講述解放戰爭中許多大事件,展示了解放戰爭中曾用過的幾把槍支彈葯,和一些文件,都是關於解放戰爭的,還有幾個毛澤東和戰士們的蠟像。五六展廳是偉人、烈士的介紹及文學、書畫作品。
接下來,我們去了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這里雖然是重建的,但和當年頗有幾分相似,十分簡陋,一間房只有一張床,一個桌子,鋪的蓋的只有一張並不厚的單子,除了毛澤東,還有陳毅、朱德等都曾住在這里。據說當時吃飯十分困難,可以用一首歌謠來表示當年的艱苦條件:「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光光。」字里行間,無一不流露出革命者們的樂觀主義精神。
最後,我們又去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一進大門,109級台階擺在眼前,共分兩層,一層49級,一層60級,49級台階代表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60級台階代表建紀念碑時是紅軍成立60周年也就是1987年。走過台階,是一個展廳,裡面有各個著名烈士、偉人的詳細介紹。展廳大門兩邊是通向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雕塑園的兩條路。紀念碑遠看是一個「山」字,意思是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近看像一團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細看,像無數尖槍,寓意「槍桿子里出政權」。 雕塑園里有許多革命者的雕塑,比如,王佐、袁文才、毛澤東、賀子珍等為解放人民做貢獻的人,他們的事跡讓人感動。
井岡山就像一本書,讓人怎麼看也看不夠,又如一首歌,讓人怎麼唱也唱不完,你的美麗將在我心中永駐。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還要來井岡山。

Ⅳ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觀後感 作文600字(要原創) 一路收獲一路歌 (就是成長的故事,也一定要原創)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觀後感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千里迢迢來到了紅色搖籃,毛主席創建的紅色根據地——井岡山.
早就聽說井岡山很美,但在印象中, 對井岡山感覺始終是黃洋界炮聲過後的戰場,是紅軍迂迴行走的小路,是風展紅旗如畫的搖籃,是淳樸憨直的革命老區.我也常自問:如果沒有毛澤東和他的紅軍, 井岡山,一個羅霄山脈中段的幾座普通山峰,能否馳名天下 沒想到當我踏上這片神奇土地的時候,出現在我眼前的濃郁的傳統人文與如詩如畫的風光,如同一曲雄壯而又秀美的交響曲,深深地感染著我,親身感受到它的不 凡.
我們重點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 統,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間的整個過程.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著,目睹著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為 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此刻,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我的腳步因此變得沉重而緩慢了,不願放過這博物館 里的每一個細節.可以說,參觀後得到的東西遠比我想像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爭的腥風血雨,又看到了根據地建設的欣欣向榮.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裡只 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辟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海拔不過千餘米的井岡山,與 三山五嶽相比,並不算巍峨挺拔,但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不斷來探訪.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現在我終於有了不虛此行之感,因為我終於明白了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
井岡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記錄著英雄們當年改天換地的凌雲胸懷,他們這支最初僅有幾千人的隊伍,20年後壯大成為數百萬人的大軍.眼前 肅穆的綠嶺青山,似乎就在表達著對這些井岡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蔥的井岡山,紅色的根據地,每一株樹木都講述著一個故事,每一條小路都記錄著一段歷史.
此 次井岡山之行,讓我受益匪淺,留下了三點深刻印象,一是堅定信念的精神;二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三是勇於勝利的勇氣.我要將此次井岡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 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勤於思考,勤於學習,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認真工作態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進步,讓我們弘 揚井岡山革命精神,做創先爭優的楷模.

一路收獲一路歌
有天在 QQ 上和以前的一個學生聊天,他說,老師,我已經 20 歲了。當時心下一驚,掐指一 算,是呀,從 2000 年畢業,到如今已經是從業 11 年的「老」教師了。回首人生中最美好的這段青 春年華,心中感慨頗多。 剛畢業的時候,我自己還是個大孩子。任教的第一所學校,被大家稱作「桃花源」——前不著 村後不著店,旁邊是一片果園。學校很小,學生多數來自農村,條件當得起「清苦」二字——沒有 暖氣的冬天, 班級支起老式爐子, 在家中飯來張口的我們, 在嗆人的濃煙中學會生爐子。 一天下來, 煙熏火燎之中,臉上彷彿總有層厚厚的煤灰;在家裡連花都沒澆過的我們,扛著工具在學校的一片 小菜園里刨地種菜,自給自足;沒有電腦,沒有背投,最高科技的教具是錄音機…… 雖然如此,但是回憶當初,印在腦海里的,不僅僅是條件的「苦」 ,更有收獲的「樂」 。教具少, 自己動手做——語文課上的拼音卡片、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頭飾,數學課上的鍾表、口算卡……老師 少,我們還要上音樂課,錄音機幫大忙,甚至還學會指法混亂地彈完一首曲子;活動課,一個人管 三個組,瓶畫、壁掛,甚至還和學生一起用酒精燈做彩色蠟燭……這樣五彩繽紛的經歷,磨練了意 志,鍛煉了能力,讓平面的生活立體起來。而這樣孜孜不倦的追求,來自於知足樂觀的陽光心態。 泰戈爾說: 「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是啊,只有把工作當作一種享受,把愛 注入到工作之中,才能體驗到自己的職業幸福感。 如果問起老師的對於自己的職業最大的理想是什麼,我想很多老師會說: 「讓學生喜歡我」 。自 己做學生的時候,總是覺得真正懂得學生心意的老師太少。褪去了學生的青澀,自己成了為人師表 者,就發自內心地想讓學生喜歡自己,想真正的融入他們之中。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面對著的是和 我們截然不同的新一代少年,從年紀上,我們相差二十多年;從思想上,他們雖然還稍顯稚嫩,但 有時可能比我們還要超前;從對事物的認識上,他們遠比我們要單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 值,贊賞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和成績,放大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點,是讓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必經之 路。 「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這句話常常浮上心頭。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從 小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 在三年級的時候, 曾經在一些大孩子的蠱惑下, 參與了偷盜自行車的行為。 當時剛聽說這件事時,我心裡沒譜——萬一處理不好,很難保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後來,我發現 他在受到表揚後表現會更好,我便不經意的在班級誇誇他,同學們也常常寫稿子到廣播站表揚他的 進步,就這樣,這個曾經讓老師頭痛不已的「搗蛋鬼」 ,逐漸地成了積極的「勞動小能手」 。次年, 我改教一年級。當時教的學生,已經升上五年級。可是每當看到他們時,總會感到一絲絲溫暖—— 當我的嗓子嘶啞的時候,會有同學輕聲問候;當低年級的工作需要幫忙時,會有大孩子主動走上前 來。那天,當我領著小小的值日生,在班上打掃衛生時,是那個曾經的「搗蛋鬼」 ,悄悄走進來, 幫著我掃地、擺桌子…… 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小本子,一張獎狀,如果論其價值,真的是輕如鴻毛。可是, 在一個後進生的心理,面帶微笑的鼓勵話語,寫滿表揚的評語和象徵榮譽的獎狀,卻如同甘露般珍 貴,如珍餚般美味。作為老師,我告訴自己,要做孩子們人生中的橡皮擦,擦去那些錯誤的、不快 的陰影,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明白自己該珍惜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拒絕什麼,該摒棄什麼。 使他們學會選擇,能選擇,引領他們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孟子曾經有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 (《孟子•盡心上》),這話說的是要象及 時之雨對受教育者加以化育,使之能更好地成長。人們通常把教育工作者比喻為 「園丁」,我知道, 必須要將這樣「潤物細無聲」的藝術融入教學,才能與學生共同成長。只有付出了熱愛,必才能收 獲尊重。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年又一年,我一路經歷著風雨和磨練,一路收獲著感動和美 好——是領導,引領我在專業道路上不斷成長,認清方向;是同事,幫助我從青澀的「菜鳥」成長
為駕馭課堂、管理班級的多面手;是學生,教會我只有付出,才能收獲的真理;是家長,伴隨我逐 步走近家庭教育……是誰說過,生命就像一場馬拉松。讓我們懷著對教育事業滿滿的愛意,在教育 這條漫漫長路上,且歌且行,且行且歌!

Ⅳ 求一篇原創紅色電影觀後感500字。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觀後感
人生就像一個圈,一個老天爺畫好的圈,從起點繞一個圈後又會回到起點,這是趙子龍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被困鳳鳴山時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一次被困鳳鳴山子龍披上了甲,一戰成名,從此成了常勝將軍,第二次被困時身心俱疲的子龍卸去了甲,人生就在這一披一卸之中畫了個圈。
時勢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爺手中的棋子。從趙子龍與羅平安最後一次對話中可以看到了他內心的疲憊,這疲憊是因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勝將軍之名是甲、建功立業之念是甲,子龍雖早有卸甲之念,連年征戰的時局卻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卸。最後在鳳鳴山與後一輩的曹嬰一戰中,子龍終於悟到了自己只是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經老得可以棄去的棋子,而這一切都是人生定數。明白了這一點後,他終於可以不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這甲雖卸得晚了一點、悲壯了一點,但可以讓子龍在人生最後時刻很從容,無所負擔。上馬提槍,單人單騎,沖向的不僅僅是敵陣,也是奔向長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園。
不知道羅平安在給子龍卸甲後有沒有領悟到這一些,我想他在敲響最後一次戰鼓時應該是明白了。而年輕的曹嬰此戰之後一定也會與初時的子龍一樣給自己披上了一件難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後能否象子龍一樣領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爺爺曹操以及諸葛亮等人都只是滾滾歷史車輪上鑲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帶來尊嚴,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後的威風凜凜,卻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難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Ⅵ 誰有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觀後感

這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一段無法讓我們井岡兒女忘記的歷史,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讓我們用心品味了一遍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使我感觸很深,也許就是那對明天美好生活的嚮往,讓無數井岡英烈前赴後繼的吧!生於紅色搖籃井岡山,滿懷一片赤子之心,讓我們在那撼人心魄的力量中夢回那個血與火的年代。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秋收起義,一桿紅旗,直指井岡,從此,中國革命在一個名叫毛澤東的共產黨人的領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始了。「送郎去當紅軍,堅決打敵人,消滅哪反動呀在家有田分,哎呀我的郎我的郎。」送郎當紅軍,日日望君歸,盼望著革命勝利的那天。 「三灣來了毛委員」 「八角樓的燈光」 「十送紅軍」……這些透露著革命氣息的內容都在舞蹈史詩中得到了深動的展現。可以說舞蹈史詩《井岡山》形象化地再現了中國革命史中這段至關重要的歷史,寓教於樂,讓每一個觀眾都彷彿經歷了一次革命的洗禮。 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是一部具有藝術震撼力的佳作,是一部壯麗的紅色史詩,它以恢宏的氣魄、宏大的場面,可以說是用革命的浪漫主義對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完美詮釋。它演出了井岡山的靈魂與夢境,讓我們真切地觸及了那個戰火紛飛的井岡山,它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幸福的井岡山,那是土地革命後鄉親們綻放的幸福笑容。舞台上的井岡山,它是那樣的美麗生動、那樣的血肉豐滿、那樣的呼之欲出同時又讓人身臨其境,即便最挑剔的觀眾也無法漠視這樣一台富有生命力的精品之作。節目分為《序》、《引兵井岡》、《星火燎原》、《偉大創舉》、《尾聲》5個部分,採用舞蹈、聲樂、戲劇、朗誦、情景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全景展示了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藝術再現了井岡山斗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經典演繹了廣為流傳的井岡山紅色歌謠,深情頌揚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震撼人心的的力量是井岡山精神,動人心魄是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演繹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整個音樂舞蹈史詩氣勢恢宏、色調凝重而又絢爛,以歷史為緯,生命的爛漫為經用宏大的藝術構思立體的再現了井岡山的革命歷史,對井岡山精神作了富於質感的、全新的藝術詮釋。整部音樂舞蹈史詩都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的革命情懷,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感染,並起到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作用。 我們歌頌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我們在新的時代賦予了井岡山精神新的內涵,同時我們年青人也必須接過井岡山的旗幟繼續前進。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就是新時代的井岡學子用他們的生命和青春書寫的一份誓詞,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願奉獻包括我們生命在內的所有的一切。 昨天。井岡山下,一面面鮮艷的紅旗迎風招展,遙遙在望。井岡山上,鼓聲震天,軍號響亮。保衛井岡我軍民齊上陣,老幼同參戰,巍巍五百里井岡就成了一道鐵壁銅牆,堅不可摧。 昨天革命者用鮮血抹紅了國旗,今天我們用生命的激情演繹著不朽的精神畫卷,一群井岡山大學生的青年學子用他們的如火的青春激情上演了一場紅色經典,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中那耳熟能詳的紅色旋律,山水輝映的井岡美景,紅色搖籃的英雄,獨具特色的魅力,就這樣讓井大的青年學子壯烈而又浪漫地把一部史詩,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裡。讓我們把視線轉向腳下的這片紅色的土地,井岡山這天下第一山,那麼厚重,那麼令人懷念。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今天的井岡山舊貌換新顏,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花團錦簇,好象人間天堂一樣。作為井岡學子,我們用什麼來讓世人銘記井岡山呢?一座藝術的豐碑巍然屹立,上面鐫刻著「井岡山」三個光芒四射的大字。是的,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我們記憶井岡山最好的教材也是最生動的教材。 澎湃激盪的《黃河大合唱》,激勵中華兒女保家衛國奮勇抗日。60多年來,那氣勢磅礴、極具中國氣派的旋律響徹中華大地,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60年了,1949——2009,就讓我們用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獻禮共和國60年華誕。也讓井岡山也響徹中華大地,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吧!

Ⅶ 紅星閃閃觀後感200字

觀後感首先就是把《紅星閃閃》第一集主要內容加以概括,再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最後聯系實際生活,抒發下真情實感。

正文

今天早晨,老師帶領我們在教室看了一部電影——《閃閃的紅星》。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愛國電影,電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堅強、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像他爸爸那樣的紅軍戰士,親手殺死壞蛋們。

我痛恨貪財的地主和殘忍的日本軍,他們不分晝夜地搜刮無辜的老百姓們,只要老百姓有一點兒違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嚴刑拷打。

當潘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鄉親們而被日本軍用大火燒死時,鄉親們哭了,我也哭了,日本軍全是豬狗不如的人。不,他們不是人!潘冬子的媽媽在臨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紅》和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最讓我難忘的,是紅軍們再次來到潘冬子家的情景。當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映山紅的花海時,鄉親們都從花海里竄了上來,手捧映山紅,涌到紅軍面前,那熟悉的歌兒再次回響在我的耳邊……

潘冬子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那閃閃的紅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並親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裡歡呼!鄉親們終於消滅土匪,討還血債了!

看完電影,我深有感觸,也深深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戰士用血肉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共同建設偉大的祖國!


19

Ⅷ 紅色電影觀後感50到300字

觀《小兵張嘎》有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摔跤,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觀《小兵張嘎》有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摔跤,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我做好了這個「電風扇」。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我做好了這個「電風扇」。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Ⅸ 有井岡山有感500字,快快快

參觀「井岡山」有感

「井岡山」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一個充滿了紅色情懷的地方。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先後率領秋收起義等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這里創造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次農村革命根據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了建黨、建軍、建校等一系列偉大革命實踐活動,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中國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岡山享有「中國革命搖籃」的盛譽。
乘上列車開始了井岡山朝聖之旅。經過一夜的舟車勞頓,於2011年8月25日晨到達井岡山,匆匆吃過早飯,坐上汽車上井岡山。一路上,導游滔滔不絕地講解著南昌起義的革命壯舉和毛主席在井岡山的傳奇故事。第一個目的地--黃洋界,1928年,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次圍剿,紅軍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勝多的經典勝利,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鞏固時期。今日雖已再聽不到隆隆的炮火聲,但是當年保衛戰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舊威風凜凜地矗立在懸崖邊上,還有毛主席所作的詞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燙金大字鮮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澤東舊居,所見屋前毛澤東平時讀書、看報時坐過的大石頭以及屋後毛澤東常在樹下觀看紅軍練兵的兩棵常青樹。1929年1月底,紅四軍主力三千多人向贛南進軍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留下紅五軍七百多人堅守井岡山。後來終因敵眾我寡,井岡山失守。2萬多敵人竄入大小五井,提出「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的燒殺口號。大井村的房屋幾乎全被焚毀。井岡山人民按原貌修復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時,將保存下來的殘牆鑲嵌在新牆中以作歷史的見證,並對屋後兩棵常青樹精心施肥培植,對毛澤東同志坐過的那塊石頭也加以保護,並將其命名為「讀書石」。舊居旁約10米處一棟民房是朱德、陳毅居住地舊址。
經過一夜的休整後,第二天又陸續參觀了觀龍潭瀑布,接著我們參觀了井岡山博物館。這里記錄著我黨當年井岡山會師之後的光輝歷程,陳列著我黨當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們使用過的物品,尤其是還有當年我們初中語文課《朱德的扁擔》中的那條扁擔。當年井岡山的革命幹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七十多年過去了,但當年的優良革命傳統、密切聯系群眾的好作風,作為我黨歷史上的一個光輝典範,不僅沒有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代代相傳,更顯得熠熠生輝。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我們重溫了入黨誓詞。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要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這一根本道理。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滌盪心靈的井岡山之旅,不僅讓我們全體黨員領略了井岡山如詩如畫的秀麗風光,更讓我們實地了解了當年革命斗爭的艱辛,堅定了我們對黨的信念,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無私奉獻。「井岡山」是珍貴的精神寶庫,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補充的「營養」。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井岡山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爭中的錘煉和升華,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斗爭中培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井岡山精神使我們對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苦樂觀有了新的認識,每一個人的靈魂都被井岡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深深震撼。井岡山之行無疑給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課,井岡山精神激盪在我們的心中,對黨的信仰更加堅定了。這正是我們此次紅色之旅的意義所在,她留給我的是永遠的紅色記憶。

Ⅹ 井岡山第三集觀後感

寓言是一顆魔豆,雖然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短,但能變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故事。但是,每個故事裡都講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龜兔賽跑》。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井岡山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主角招聘 瀏覽:640
大胖子僵屍韓國電影 瀏覽:467
國外哪個電影尺度大 瀏覽:641
國語大陸販毒電影大全 瀏覽:965
古代鬼片大全電影神話劇 瀏覽:838
女迪迦戴拿同時出現的電影大全 瀏覽:561
電影龍蝦圖片 瀏覽:330
喜劇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13
幫我訂一張唐人街探案三的電影票 瀏覽:912
民國電影男女主都是演員 瀏覽:687
英文原版電影外網 瀏覽:605
電影毒戒什麼時候上映 瀏覽:40
什麼是都市電影 瀏覽:784
奧特曼賽羅奧特曼賽羅奧特曼大電影2014 瀏覽:637
電影女演員帶的表 瀏覽:620
女主角很強的電視劇或電影 瀏覽:336
中國最新動畫片大全電影大全下載地址 瀏覽:774
泰國男同電影復雜的愛 瀏覽:164
這部電影很有趣我們都喜愛它的英文 瀏覽:654
胖女孩電影完整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