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300字
在姐姐的百般推薦下,我在星期六第一次捧起了這本《百團大戰》,而捧起了就不願放下了。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它告訴了我日本鬼子的兇狠惡毒,共產黨的奮勇殺敵,漢奸的令人憎恨,國民黨的詭計多端。
從南京大屠殺到縱火燒重慶,從七七事變到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隊一直執行著一個計劃——「三光」計劃。他們把「殺光、搶光、燒光」當作一件普通的事,甚至有許多日本士兵認為,他們來中國做出這樣的殺人行為,是在崇高的名義下,為國家,為偉大的職責而戰斗,絕不會因為執行任何暴虐的行為而感到寢食不安。
而當時中國的軟弱無能,也是日本鬼子能這樣放縱地在中國人的領土上為所欲為,我心裡很氣憤。在日本鬼子對重慶——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素有「天險」之稱的文化名城進行了長達五年半慘絕人寰的轟炸,使重慶成了斷壁殘垣時,中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重慶一次又一次的面目全非,重慶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家人,無家可歸。當日本軍團強行把維系整個抗戰的生命線——緬甸公路關閉三個月時,我們中國人只能聽從日本人的,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一個個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而現在,我們中國強大了,這在釣魚島事件中最能體現出來。日本沒敢碰駛入釣魚島境內船隻的船長一下,在談判後心甘情願地完璧歸趙,把船長安全地送回祖國,沒敢多說一句話。
同學們,在勿忘國恥的同時,我們一樣要記住:落後就要挨打!
㈡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10月5日,我觀看了歷史劇電影《長津湖》, 影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主要講述了志願軍九兵團臨危受命入朝參戰。
團隊在極其嚴酷、艱危的環境下,克服了難以想像的重重困難,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頑強地堅守陣地、機智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夜裡難以入眠,一個個壯烈、感人、觸目驚心的畫面一次次地浮現在我眼前。
在對美軍陸戰一師的圍殲戰斗中,楊根思帶領著他的連隊,身上穿著單薄的棉衣、腳下踩著厚厚的積雪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成功的穿插到了1071高地。
美軍以坦克開路,掩護步兵對小高嶺發起猛烈攻勢,楊根思的連隊機智勇敢殺敵,一次次擊退了美軍的進攻,但由於美軍的武器裝備太強大,連隊的戰士們接連不斷地倒下了。
最後只剩下楊根思一個人,多處負傷的楊根思看著即將沖入陣地的幾十名美軍,抱起了一捆大炸葯包義無反顧地沖下山去,與美軍同歸於盡。看到這里,止不住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當敵方轟炸機群瘋狂報復掃射時,為了將犧牲降到最低,雷公一個人開著載有標記彈的卡車一路被轟炸著向前,身上全部被火灼燒著,硬是撐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將車遠遠地開出去,最後壯烈犧牲。
彌留之際,他唱起家鄉的歌謠,微弱的呻吟著:「我疼啊,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看到這里,我控制不住地哭了出來。
長津湖戰役,我軍以劣勢技術裝備戰勝優勢技術裝備美軍,是整個朝鮮戰場局勢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志願軍官兵打破了美國人試圖在1950年的聖誕節前夕「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的計劃,迫使當時世界最為強悍的軍事超級大國,經歷了一次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
這次戰役的勝利,我們志願軍將士憑借的是的高超的戰略戰術、胸中的萬丈豪情、英勇無前的戰斗作風、鋼鐵般的意志、無堅不摧的信仰。
有許許多多將士在長津湖戰役中壯烈犧牲了,那不是一串串數字,那是有血有肉的靈魂,他們都和我們一樣嚮往著美好的生活。
可他們為了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了祖國人民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用他們血肉之軀在中國邊境立起了一道鋼鐵長城,用錚錚鐵骨照亮了祖國的萬里山河。
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他們的精神樹起我們民族的精神豐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如今這平安盛世,正如他們所願。讓我們銘記歷史,致敬英烈!珍惜現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工作!
㈢ 求淮海戰役電影觀後感2500字左右
前幾天和同事們一起觀看了紀錄片《淮海戰役》,給人以極大的思維沖擊,都說商場如戰場,從這次經典的重大戰役中讓我學到了兩個道理:
一、棋在局外,勝利的趨勢不可阻擋
淮海戰役的過程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無論是粟裕的忠言直諫、後勤的宣傳動員,還是國民黨軍隊的派系矛盾、臨戰退縮,其實都不是主導戰役的根本。仔細分析下淮海戰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經過了遼沈戰役的勝利,共產黨的軍事實力已經和國民黨軍隊不相上下,後勤供給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時的中國,不論是實力對比還是民心向背,共產黨都占據了上風,應該說勝利已經是一種必然。
由此想到我們的項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據就是對於整體局勢的把握,行業的大環境、地塊的發展趨勢、建築規劃設計、集團品牌口碑積累,種種局外因素已經決定了項目的走向,成功絕不是依靠幾次開盤活動、幾個創意廣告就可以的。
二、人改變不了結果卻可以影響進程
共產黨軍隊在淮海戰役過程中的表現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在商場上學習的,雖然勝利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可以取得這樣精彩、高效的勝利則是每個環節都做到了極致的成果,是我們在項目營運中要積極運用學習的。
情報=市場調研
情報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產黨取得勝利的法寶之一。地下黨滲透到國民黨內部高層,把情報做到准確詳盡,無疑為共產黨奪取勝利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基於情報數據的全面、正確、及時,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計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戰役部署=項目計劃
從首先打黃伯韜兵團,再打黃維兵團以及最後圍殲杜聿明率領的三個兵團,每一步都是共產黨主動選擇的結果,而國民黨則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動。可以說取得戰役成功的完美計劃是經過周密思考,反復推敲,精心組織的。
團隊作戰協作=項目人力+行政+財務
淮海戰役過程中最明顯的對比就在於團隊作戰協作,人事調配上,共產黨軍隊可以做到臨陣換帥而軍心不動,國民黨軍隊卻派系林立、勾心鬥角、相互誣陷爭寵;後勤保障上面,共產黨軍隊統一調配、自力更生而毫無怨言,國民黨軍卻是為爭搶補給大打出手、戰爭中還私藏物資兵力;戰斗管理上,共產黨軍隊紀律嚴明、前仆後繼不顧生死,國民黨軍卻不聽指揮、見死不救。正是這一系列的對比才使淮海戰役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如此懸殊的勝負差距。
戰時宣傳=廣告
共產黨軍隊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老百姓宣傳共產黨的理想,採取一些政策和口號諸如「打土豪、分田地」等來取得中國廣大窮苦大眾的熱烈響應和擁護。從現在的營銷角度來看,無論是宣傳的手法還是內容都是符合當時老百姓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心靈渴求的,這種成功的宣傳為淮海戰役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客戶者得天下。
軍隊政治思想建設=企業文化建設
共產黨是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剝削階級,解放被剝削階級,共產黨的軍人為了理想,可以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利益甚至寶貴的生命,集體利益永遠高於個人利益。正是由於軍隊思想的巨大差異,導致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標,而且目標是積極向上的一群人才能發揮最大的能力,開創出驚天動地的偉業。
總之,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示,給了我們必勝的信念!集團公司對於徐涇項目的發展是充滿信心的,我們要迎接挑戰和壓力,用整個項目團隊的力量去影響進程,取得徐涇項目的成功。
㈣ 電影《大決戰》觀後感700
大決戰》觀後感-共兩篇
(之一遼沈戰役)
我們看了影片《大決戰》的第一部。影片向我們展現了四十多年前,國共兩黨空前規模的一次具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大決戰。決戰的開戰是遼沈戰役。影片通過對南下攻克錦州、黑山阻擊戰、攻克沈陽、營口圍殲衛立煌軍團,表現了林彪、羅榮桓的英勇機智和毛澤東軍事思想我勝利。影片通過一位農民在嫂用漆箱子築戰壕,充分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忠心擁護和熱烈支持。
影片使我們看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千辛萬苦,和那時人們為了解放全中國做出的巨大犧牲。我們應當永遠學習這種奉獻精神。
(十一月六日)
大決戰》觀後感
(之二淮海戰役)
著名的淮海戰役,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殲敵人數最多而且是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淮海戰役是解放軍的六十萬對國民黨的八十萬人。充分的表現了解放軍戰士的英勇無敵,指揮官的聰明果斷。在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狗急跳牆竟殘忍的想用化學武器。最後還被阻止了,這說明蔣介石發動內戰在國民黨內部也是不得人心的。陳毅說淮海戰役是用小車推出來的。人民群眾為了支援前線,發出了「傾家盪產,支援前線」的口號。
影片《大決戰》使我們看到那個時代歷史,使我們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教育。
(十一月七日)
㈤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100字
2021年10月2日,我觀看了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入朝到第二次戰役獲勝的歷史的電影——長津湖。整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震撼、真摯,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電影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飾7連連長伍千里)、易烊千璽(飾伍千里的弟弟伍萬里)、段奕宏(飾營長談子為)、朱亞文(飾7連指導員梅生)。
李晨(飾7連排長余從戎)、胡軍(飾7連炮兵排長雷公)、韓東君(飾狙擊手平河)、唐國強(飾毛澤東)、周小斌(飾彭德懷)、張涵予(飾司令宋時輪)、林永健(飾鄧華)、黃軒(飾毛岸英)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中長津湖這場戰役,以及志願軍艱苦抗戰的故事,表現出志願軍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戰斗的精神。正是這場戰爭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影片時長2小時56分鍾。場面震撼,情節動人。讓我有些感動或者有些想法的地方,如下:
1、伍千里抱著哥哥骨灰伍佰里回家,還不曾在家待夠一天,就來了命令,父母無話,眼中卻充滿了不舍。軍人,命令是天,為了大家舍棄小家,正是由於軍人這種品質,才能保證執行力以及保家衛國的使命。
2、伍佰里成為新兵,在入連儀式上的編號,也就是第多少名入連的數字。貌似《士兵突擊》裡面的鋼七連,畢竟給我們留下來大多的記憶,影片中7連消滅了美七師的「北極熊團」。不過影片中的7連是否是《士兵突擊》里的7連,需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3、當美軍戰斗機轟炸火車的時候,真的是捏了一把汗,空軍對陸軍可謂是絕對的優勢。此時,只希望志願軍盡早撤離,沒有絲毫傷亡。
㈥ 圍繞:愛新疆,愛兵團,寫讀後感
新疆菩提好。
㈦ 百團大戰中的一個精彩片段的觀後感
在無數與日本將士的戰斗中,「百團大戰」更為耀眼,它就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永永遠遠地鑲嵌在祖國母親的心坎上,成為祖國母親永遠的記憶。「百團大戰」它歷時五個多月,粉碎了日軍所謂的「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
的「囚籠政策」,並擊斃,擊傷,俘虜了日偽軍共達46480人,還繳獲了各種搶5942挺。各種炮50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煤礦5個,倉庫11個,多麼振奮人心的數字要,「百團大戰」怎能不耀眼呢?
我們一定要牢記先烈們的英魂,向先烈們學習,雖然現在我們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著戰火的硝煙,但我們要面對的還有很多,征服h1n1,征服不期而來的自然災害,我們要面對的還要登上月球,讓中國的足球走向世界,記載著高科技的火箭無數次劃過神州大地的夜空,把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送往浩瀚的宇宙,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既然有這么多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完成它,我們何不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鮮花,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努力吧!好好學習,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