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大話西遊》這部電影
《大話西遊》是不可復制的經典,也是周星馳最具代表的作品。粗狂的西北曠野,斑駁廢舊的古城堡,影片中一幅幅狂野不羈的畫面,將一代代人帶進了那個奇幻而瑰麗的西遊世界。
《大話西遊》在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成為一種文化上的圖騰,而且至今不失去其先鋒位置。
主要介紹
《大話西遊》是由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和西安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愛情悲喜劇系列電影,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朱茵、吳孟達、藍潔瑛、莫文蔚等主演。
《大話西遊》系列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電影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
影片於1995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和內地上映,直到1997年後才開始在內地各個高校和網路上流傳並迅速走紅。影片上映20年之際,《大話西遊3》於2016年9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貳』 如何評價《大話西遊》這部電影
喜劇明星周星馳曾經上訪談被別人問過,你現在還會去結婚嗎?他說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還能結婚嗎?順便補充了一句話,我覺得一萬年太久,我們等不到,我們只能選擇只爭朝夕。
對我們來說這是真的,周導的電影我們看一部少一部,我們不知道還能夠看多少有周星馳的電影,從頭到尾一直刻苦銘心的是那個經典的(大話西遊)。對於我們是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的。
還記得去年(大話西遊)電影重新上映,說是加了14分鍾以前沒人知道的情節,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可是這些又怎麼樣,我們全沖著這個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記得的電影而去看,可能以前沒有那個經濟條件,只是從手機電腦上看到,現在有機會在電影院上看到。
我們帶著小時候的思想和現在長大的眼光去看待這個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重新去體會一下這個電影的意義,裡面最後有一句台詞,"你看那個人好奇怪,他好像條狗"。可能這句話我們到現在還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到底說的是什麼。
所以(大話西遊)這部電影可能再也不會有,可是已經深入了我們的心中,永遠的記住並且告訴我們,我們要敢愛敢恨。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沒有多少能夠被人們永遠的記住。
『叄』 大話西遊這部電影的評價如何
大話西遊這部電影是經典中的經典。
愛情與成長《大話西遊》繼承了傳統喜劇的神聖使命並把它推向了極致,大量運用後現代的拼貼、戲仿、雜糅等手法,並使用狂歡化的語言來實現對傳統文化進行了顛覆。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典型的後現代圖畫:無中心、無體系、無深度。
男生渴望至尊寶般的美好愛情,又希望擁有孫悟空那種保護愛人的能力,可是戴上緊箍咒就要放下愛情,愛情與能力的不能兩全,可能就是與我們想像的大相徑庭的蛻變吧。
『肆』 電影大話西遊的感想
這是香港政府高官張敏儀頒獎給周星馳時說的「我很高興頒這個獎給你,因為你令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笑。」大話西遊就是這樣一部,不知當年剛出來為什麼沒被香港人認可,幸好後幾年內地人給予了很高評價。
搞笑是無厘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大話西遊中周星馳給我們塑造的至尊寶這一形象成為觀眾心目中的經典,他的「我KAO,I服了YOU。」,「為什麼你不做蘋果要做葡萄」,「曾經有一分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你的劍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猶豫了!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都成為台詞中的經典。
想我這種喜愛喜劇電影的人,看著這些電影真是一種享受,我最愛的一件事便是溫習周星馳的電影(特別是後期的)幽默中又帶給人思考。
大話西遊帶給我的不僅是喜劇還有它其中所講述的主題「愛情與仇恨」,《大話》中所體現的愛情是我見過的最奇怪的,也是最合理與最感人的。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至尊寶在戴上金箍圈時問觀音的那個問題:「我還是不明白,恨一個人可以十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這樣恨下去,為什麼仇恨可以大到這種地步呢?」至尊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並不是出於偶然,而是當他超脫了一切,看穿了萬物時的頓悟,正如他所說的:「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在我死去的那一剎那,我開始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的那麼清楚……」至尊寶看清了什麼?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編劇乃至周星馳最想向我們表達的,我想那就是關於仇恨的思考。其實在影片中並非愛情而是各式各樣關於仇恨的矛盾沖突占據主要位置,至尊寶始終陷入在各式各樣的仇恨交織的網中,並最終導致其愛情的悲劇性結局。眾多矛盾中白晶晶與春三十娘之間的沖突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片中並沒有交代原因卻相當著重渲染了她們間矛盾的嚴重程度,正像片中至尊寶所質問春三十娘的「有這么大仇嗎?這么多年來你還不肯放過你師妹!」因為她們的仇恨才有了白晶晶的中毒跳涯揮刀自殺,才有了至尊寶為救白晶晶而倒轉時空回到五百年前,更有了後來至尊寶被春三十娘所殺從而翻然醒悟了卻情緣變回齊天大聖。紫霞與親生姐姐青霞之間一開始更是充滿仇意,「前世跟我斗得太厲害了,所有佛祖就把我們兩個卷在一起變成一根燈芯,要我們苦練修行化解這段恩怨,可惜事與願違,現在比以前斗得更厲害了」,至尊寶夾在中間相當不好做人。唐僧的羅嗦使無論是至尊寶還是孫悟空都對他痛恨無比,最終孫悟空才幹出把唐僧送給牛魔王的弒師行為、至尊寶痛打高唱「ONLY YOU 」的唐僧,甚至連觀音都曾對唐僧起過殺意。牛魔王與原來是兄弟的孫悟空為了紫霞而反目成仇;就連豬八戒與沙和尚之間也是吵鬧不斷……
至尊寶雖然做的是山匪,但他是個善良的人,他對生活無所求,他不想做猴子不想當齊天大聖,他只想找到真正的愛人。因此他曾不顧一切地要拿到月光寶盒回去救白晶晶,卻由於陷入了各式各樣的矛盾仇恨中始終不能得到,甚至失去了真正是上天安排的愛人——紫霞,直到患難之交菩提子等人無辜被殺,至尊寶對這個世界失望了,對這個充滿仇恨的世界徹底地失望了。因此死後他向觀音問了那個問題,而觀音回答道:「所以唐三藏取西經他就是想指望這本經書去化解人世間的仇恨。」 這使至尊寶明白了一切,甚至明白了唐僧整天婆婆媽媽嘮嘮叨叨所要表達,也明白了唐僧之所以要捨生救他的意義,正所謂「 生亦何哀,死又何苦」。因此他戴上了金箍並不是像我的一些天真的朋友所想的僅僅是為了復活,而是他真正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艱巨的任務,從而拋開一切情慾去西天取經,為得就是感化世人消除仇恨,讓世界充滿愛!由此可見,周星馳在這部片子中呼喚的是愛的主題,想教育觀眾相互間不要充滿仇恨,應該相互理解、相互關愛,就像唐僧對待那些小妖一樣。:)
故事的結局也寄託了周星馳的美好願望:紫霞與青霞終究歸好,姐妹情深在關鍵時候表現了出來;白晶晶與春三十娘共伺一夫;唐僧不再 嗦,說話簡潔明了;甚至豬八戒與沙和尚也相敬如賓,友好禮貌……這些是《大話西遊》所向我們揭示的,只希望我們的世界也能少些仇恨,多一些愛!
現在想來 喜劇看大話西遊足矣。雖然周星馳大話西遊受歡迎後在香港人迷惑的目光中進入文化聖殿——北大講堂講學,他也自己老老實實地承認對「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等觀眾加給他的光環一知半解。但他給我們的夠了,我們永遠的周星馳,我們永遠的大話西遊!
『伍』 如何評價電影《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全片都充滿了對錯過和遺憾的掙扎。
執著於對過往的彌補,也是這部影片的重要線索。
影片也給觀眾拋出了一個引人深省的假設,如果能回到過去,你會怎麼做?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是周星馳飾演的至尊寶為了救自己的愛人白晶晶,一次次地穿越,一次次地失敗。
承載著穿越時空功能的月光寶盒,看似給了至尊寶希望,卻一次次讓他絕望。
至尊寶的遺憾也符合生命不可重來,時間不能倒退的現實。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會跟著月光寶盒,一次次地設想回到過去,重新選擇的可能,並寄希望於美好結局的出現。
『陸』 電影大話西遊全集觀後感
大話西遊 好像已經是經典了吧
小時候看就覺得那是很久之前的電影
關於這部電影的內涵還有什麼人代表什麼就不說了
那麼多思想高深的人在我前面站著呢
反正當孫悟空拉著紫霞的手不想放但是又因為頭痛而不得不放手後撕心裂肺地嘶吼時
沒幾個感性的人能忍住眼淚吧
就像別人說的也許我只看懂了第一層
後面更高的兩層我沒看到 沒看懂
但我情願單純地把大話西遊看成是一部惡搞電影
幹嘛要把所有事都研究的那麼透徹?
小時候看的時候只會呵呵的傻笑 只記得這電影爆笑
現在想到這電影的時候就只有紫霞的死和悟空的悲鳴
明白了更深一層 反而不快樂
不止這電影 很多事都這樣 人也是這樣
幹嘛要把什麼事都弄的清清楚楚才罷休呢?
也許知道真相 比被蒙在鼓裡更難受..
老電影
每年的電影千千萬
能一直播放流傳下來成為「老電影」的必然有其經典處
誰明白了這些「經典」也就會喜歡上那電影了吧
呵呵..大晚上的有些抽 ..
『柒』 你對大話西遊的觀後感
突然之間看懂了《大話西遊》
一直都不太喜歡《大話西遊》,所以總共只是完整地看了兩遍。看第一遍的時候應該在1997年前後,那時覺得與周星馳其它片子相比,《大話》並不是十分地搞笑,而且與小時候很喜歡看的《西遊記》相比,《大話》的角色設定更是與童年時的印象大相徑庭,因此看過一遍以後便封存,從此沒有再去碰它,偶爾接觸,也不過是影片介紹里的一些零星的片段。我一直都不理解為什麼《大話》會被譽為周星馳所有電影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部,直到今天。
隨手翻出塵封已久的《大話》,百無聊賴之際,便心血來潮,把上下兩部都從頭到尾認真地細細品味一遍。我不曉得現在應該把《大話》劃分為什麼類型的電影,但至少不會是多年來一直以為的喜劇,因為第二次看的時候,我一次都笑不出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沉重。
人與妖,五百年後的宿怨
記憶之中,影片並沒有詳細交待五百年前孫悟空如何辜負了白晶晶,但至尊寶的感情世界,卻是從五百年後的被追殺開始。命運似乎在跟兩人開了個長達五百年的玩笑,白晶晶苦等五百年,為的是手刃那個負心人的轉世,殊不知在決定至尊寶生死的一剎那,還是忍不住出手相救,甚至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賭注。生死關頭,白晶晶終於徹底明白五百年來,她等待的始終是那個讓自己魂牽夢縈的人,不管是前生,還是後世;想親手殺死那隻猴子,不過是極力掩飾心中對他的思念。只不過不管是自欺還是欺人,到頭來傷得最深的,還是自己。
終於,兩人在生死攸關的一刻,終於明白了自己以及對方的心意。本來患難見真情,理應有個美好的結局,但命運並沒有成全這對苦命的戀人,一次又一次的誤會,讓白晶晶再次心灰意冷,最終選擇了自盡。
「如果不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那做人又怎麼會開心?」
白晶晶明白這句話深處的含義,所以在得知至尊寶再次背叛她後萬念俱灰而選擇死亡;至尊寶同樣明白這句話深處的含義,所以千方百計利用月光寶盒去嘗試阻止事情的發生。終於,他回到了五百年前,回到了前世所在的那個時空。不過諷刺的是,至尊寶註定與要「辜負」愛他的人,只不過前世的他辜負了白晶晶,而後世的他為了白晶晶,辜負了紫霞。
人與仙,五百年前的孽緣
我相信至尊寶一直都愛著白晶晶,至少,在他得知內心深處牽掛的人是紫霞之前是那樣的。
紫霞的出現,令至尊寶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或者說,應該是回到了起點。從至尊寶遇上紫霞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要在兩個女人中苦苦掙扎。無論最後他選擇了誰,剩下的那個,註定要受到傷害,雖然故事的結局是三個人都沒有如願以償。
紫霞是如此單純,即便得知心愛的人愛的不是她,也像飛蛾撲火一樣,明知會受傷,依然義無反顧地去追求那點光明,那點溫暖;至尊寶是如此無奈,以為回到五百年前遇到了白晶晶,便可以再續五百年後那段緣分,卻不知道正如白晶晶所言,「你經過了五百年,回來要找的人不是我」;白晶晶是如此執著,五百年來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如果不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那做人又怎麼會開心?」不過區別在於,五百年前她選擇殺了五百年後她所愛的那個人,五百年後,她又為了這個人而往生,即便她嘴裡說著再也不會為了這個男人心痛。
原來三角形並不是小時候老師跟我們說的那樣穩定。
感情的事,從來都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先後之別,唯一不同的,只是愛與不愛。但愛一個人的感覺如何,大概是各有滋味在心頭。
誓言與謊言
誓言與謊言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是說的人信以為真,而後者是聽的人信以為真。
「曾經有一份至真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我會對你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全片中,這段話至尊寶說過兩次。第一次是紫霞用劍指著他的喉嚨之時,第二次則是帶上金剛圈,拋棄人世間的七情六慾成為齊天大聖之前。如果說第一次純粹是為了保全性命而被迫欺騙紫霞的話,那第二次,便是面對紫霞在他心裡留下的那滴眼淚而感到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你,你都一定要騙我,無論你心裡多麼不願意,你都不要告訴我你從來沒有喜歡過我」。假如至尊寶或者孫悟空真的再有機會面對紫霞,他會怎樣回答?是誓言,抑或是謊言?
命運與選擇
無論是至尊寶還是孫悟空,抑或是紫霞、白晶晶,始終都沒有逃脫命運的安排。五百年後白晶晶為了至尊寶自盡,至尊寶為了救白晶晶回到五百年前;五百年前至尊寶為了白晶晶而選擇了傷害紫霞,卻又偏偏因為紫霞而死在白晶晶的劍下;五百年後至尊寶千方百計否認自己是孫悟空轉世,殊不知回到五百年前他自願化身為孫悟空,成為了傳頌千古的齊天大聖,只是這原因並非世人所想的那樣為了保護唐三藏去西天,而是很簡單地希望從牛魔王手上救回紫霞。
故事的結局自然是孫悟空也沒能救回紫霞。但即便能夠救回又怎樣?作為孫悟空,他已經不是那個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至尊寶,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發自內心地去愛一個人,即便連想也不能想,想承認也無法承認。白晶晶揮劍前,至尊寶曾經說過「殺了我吧,我不希望你在看著我的時候,心裡卻想著別人」;也許,當孫悟空救下紫霞後,也會說「殺了我吧,我不希望以後你在看著我的時候,卻牽著別人的手」。從戴上金剛圈的那一刻起,至尊寶已經不復存在,而他,也註定要失去紫霞。於是便有了那個上天下地無所不能,滿天神佛也忌諱三分的齊天大聖,雖然有著萬人敬仰,卻無人能夠一探其內心的孤獨,那是靈魂深處的孤獨。
不得不說,至尊寶乃至孫悟空,已經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很多年前曾經聽一些前輩說,男人只有經歷了生活的磨練才會變得成熟。但成熟的代價是什麼?也許就是站在命運十字路口時,我們必須學會選擇,甚至選擇放棄,選擇犧牲。有一句話,成熟,並不表示會得到什麼,但總意味著失去什麼。現在想想也不無道理,只有當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才懂得什麼叫珍貴,什麼叫珍惜,只是這種成熟,痛徹心扉。
等待和希望
有時不禁在想,也許孫悟空在一直等待,等待著那麼一個人,能夠摘下頭上那個金剛圈,細細撫慰那看似堅強但其實早已千瘡百孔的心。盡管在那以前,他始終是齊天大聖,守護著唐三藏,守護著天庭,守護著人間。但無論一千年也好,一萬年也好,總有一天,他會等到那個人,等到那個真正值得他放棄一切榮譽與光環,守護一生的人。
《基度山伯爵》里最後有一句話:「在上帝揭示答案之前,人類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這四個字里:『等待』和『希望』。」
尾聲
算來真的好長時間沒有動過筆了,以致心中雖有千言,筆下卻無一墨。從來都沒想過一部只看過兩次的電影會給自己帶來那麼多的感慨,可能也跟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有點關系吧。有些人來到這個世上,註定要比別人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以致他們無法像普通人那樣,過得簡單,活得平凡,但歸根到底,也許他們只是想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甚至不惜傷害自己,來保護那些想保護的人而已。所以如果看到身邊有一些工作比別人努力,成就比別人大的人,先不必羨慕,也許這種風光的背後,有著數不盡的滄桑和無奈,而支撐他們的,也許只是一些最純潔、最簡單、最不切實際的信念和夢想。
「看,他好像一條狗啊!」
真是諷刺,那明明是只猴子……
『捌』 看完《大話西遊》後的你的觀後感
記得5年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超搞笑。記憶非常深刻。
但是5年後無意的看了這部電影,我居然哭了。它告訴我這是一個悲劇,一個能讓人體會到絕望和無奈的電影,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無可奈何是多麼的平凡。
(一)
並非所有的周星弛電影都是喜劇,都只有無厘頭和搞笑。
《喜劇之王》其實不是喜劇,他講述的是小人物的奮斗史,彌漫著無奈、艱辛甚至人生的悲涼。
《大話西遊》其實也不是大話。相反,它是精心設計的人生寓言,關於得失、關於夢想與犧牲、關於宿命的寓言。
「大話」外衣下的內核,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二)
《大話西遊》,以笑開始,以淚結尾。
開始是典型的周氏無厘頭。各方神仙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紛擾擾,熱熱鬧鬧,插科打諢,不一而足。
英雄蓋世的齊天大聖轉世後卻在落草為寇的日子裡逍遙自在,樂不思蜀。
開始,他不知道自己的宿命;後來,他已經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卻依然在躲避。
所以,他躲春十三娘,躲白晶晶,躲鐵扇公主,當然,更多地是躲紫霞。
躲,原來只是游戲。只是後來變得越來越凝重。
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當至尊寶義無反顧地戴上金箍時,去營救師父和即將拜堂的紫霞時,重說一遍以前的謊言,卻是另外一種滋味。
他已經明白他將失去什麼。人的七情六慾、愛恨悲歡。還有紫霞。
他已經正式告別了躲避的日子,從出世轉為入世。
他成為了英雄。
當然,英雄是有代價的。
不能再有七情六慾,不能再奢望愛情。
「你看,那人好奇怪哦。」「真的。他好象一條狗。」
一條溫馴而委曲求全的狗。
(三)
幾個難忘的片斷。
白晶晶訪問了至尊寶的良心,卻在拜堂前悄然離去。「我看了你的良心,卻發現那裡有別人留下的印跡。原來你經過五百年,要找的人不是我。你我都要相信,這就是傳說中的緣分。」
至尊寶在春十三娘的寶劍下袒開胸膛。「我聽說,只要劍足夠快,人死時眼睛還能看到東西。我的一個朋友說在我的心裡留下一點東西,請你把我的心挖出來,讓我看一看,這東西到底是什麼。」結果,他看到了紫霞留下的一滴眼淚。
重傷的紫霞在至尊寶的懷里說,「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腳踏七彩雲朵來娶我。我猜中了開頭,可是,卻猜不中這結局。」痛徹心扉的至尊寶看著紫霞向太陽滑落,卻無能為力。
從情緒的渲染來看,最後夕陽武士和戀人的那一節無疑達到頂峰。
夕陽,古堡,黃沙,戀人。
夕陽武士和轉世的紫霞在城頭僵持不下。懷抱英雄夢的夕陽武士嚮往浪跡天涯的日子,去意堅決,為此,他甚至拒絕當眾給紫霞一個吻,因為那有損他的英雄氣概。
年青人都有一個英雄的夢,為此,不惜放棄很多東西,即使最後可能為放棄的代價而終生遺憾。
而紫霞,開場時笑容燦爛、天真爛漫的紫霞,此時只有滿眼的淚水和滿臉的陰霾。
冷眼的旁觀者,最初不願意成為英雄而最後不得不成為英雄的齊天大聖,最有資格發表關於英雄的感慨。
於是,他附身(或者說,推動)夕陽武士,走向紫霞。當夕陽武士和紫霞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他黯然離去。
不要輕易放棄幸福。即使這幸福已經只是別人的幸福。
音樂響起。
齊天大聖回望黃沙中擁抱著的夕陽武士和紫霞,留戀,不舍,然後轉身。
眼裡有濕潤而閃亮的東西。
(四)
兩張由輕松轉沉重的臉。
紫霞的表情。
紫霞開始亮相時的表情是燦爛而陽光的,沒有一絲的陰雲。她相信宿命,相信愛情,相信未來,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
「我現在宣布,這座山所有的東西都屬於我,包括你。」天真爛漫而毫無機心。
即使面對奉命追擊、勸誡的二郎神,她也是浪漫而充滿幻想的。誰能拔出她的寶劍,誰就是她的真命天子。管他神仙不神仙的!
當至尊寶面對牛魔王、鐵扇公主倉惶逃竄時,在她看來,也是「連逃跑都這么帥!」
面對牛魔王,她定下七天的婚約,只為了賭一賭意想中的蓋世英雄、真命天子會不會出現。
『玖』 大話西遊觀後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當再看大話西遊時,總會讓人莫名憶起一段痛徹心扉的台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正如盧冠延一生所愛中所唱,「痛愛,讓人悲哀,在情世上命運不能更改」。
不管情後多麼懺意的領悟,這一切都將落入紅塵苦海,或應該相信這是今生的無奈。破舊的城牆下,至尊寶看到武士與女劍客對峙的那一幕,他看似平靜其實內心早已百轉千回。
那場面再沒有誰比他再熟悉了,如果當日他簡單的吻她一下,哪怕是無心的吻,恐怕最後的結局不會是這么的傷感,有時候總會讓人莫名的嘆息,恍如隔世間的愛戀都磨滅在曾經未來得及還上的那個「吻」。
可是,分開了是不能夠再相愛的,就好像所有的事早已有了定數,無論多麼的努力,無論你的愛情有多麼的感人,也是無法和命運作抗衡的,命運里早已沉埋下了兩條碰不到一起的平行軌跡。
『拾』 介紹一部你感受最深的愛情電影或電視劇,說說你的觀後感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一部你感受最深的愛情電影作為主題,寫出觀後感,可以以《父母愛情》為例,寫出該劇的發展經過,表現出自己觀看後的心理情感,正文:
一直很喜歡這類解放期的父輩們的愛情故事,朴實真實溫暖,我們沒有經歷艱苦歲月的年代,無法理解他們眼中的愛情,看完父母愛情,對那個年代的愛情很崇敬。
放在解放前,江德福和安傑(梅婷 這對男女可真是八竿子夠不上關系的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年輕有為、干練果敢的海軍軍官,一個是從小養尊處優、嬌媚華貴的資本家小姐,解放前資本家是被打倒對象,被萬人唾棄的。
但20世紀50年代的滄桑巨變讓他們倆人走到了一起。江德福在舞會上結識美麗的安傑,雖然他冒冒失失,又是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組建了成分不相匹配的小家庭。問題是不相匹配的何止是出身,還有各自的閱歷、學歷以及人生態度,在之後的歲月里,他們打打鬧鬧,吵架拌嘴,儼然成了家庭常態。
安傑其實一開始是看不上江德福的,嫌棄他大老粗,但因為解放後資本家被打倒家庭沒落,需要江德福的軍人身份來幫助家裡,兩人從生活的習慣,認知,知識,教育(包括對孩子的教育),生活態度可以說經歷了大半輩子的磨合。
江德福受安傑影響改變了很多,安傑也在經歷生活後改變很多,從什麼都不會的大小姐到什麼都會,一生跟著江德福的步伐。喜歡安傑不論在怎樣的生活環境下,保持自己講究生活的態度,自尊心強不服輸的性格。
父母年代的愛情是平凡朴實偉大的,是最美的愛情。羨慕那種同甘共苦走完一生的愛情。向父母那個時代的愛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