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150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150

發布時間:2022-06-08 10:10:13

㈠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 要500多字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
看了好幾遍這部電影了~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只是把它當做喜劇片,特別是村長帶著女主角剛剛進村時候的那一段,面對攝像機的近距離問候特寫,一種無厘頭的感覺,邊看邊笑,一笑而過。看到中間的時候,則是在覺得好笑之餘,更多的是看到了山區之貧瘠,教育之落後,最後落的一感嘆,中國內陸部分山區的教育的卻是需要改善啊。看到最後的時候,,則是,落的深情款款的淚,為了故事的本身的真實,為了山區教育的落後,為了破羅老師的慘死,甚至最終,因為電影中許老師的勇於投身於山區教育的精神所感動,而毅然決定去某個偏遠地區支教。
「天那邊」用一個非常常見的題材,反應出了很多實事的反思,年輕的愛情,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高尚的情操與品德,城鄉的失調與差距„„這些社會問題的暴露,原來也會那麼的真實與震撼!
影片講述的兩大學畢業的城市青年男女,為響應國家鄉村教育志願來到一個叫水咕嚕鄉咕嚕村水咕嚕小學的地方做為期三個月的志願教育服務。當然,其中,不妨實說的是,男女主角最初之所以選擇來支教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宏偉崇高的目標,對女主角許曉盟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能掙脫父母對自己嚴厲約束的一個借口,而對男主角江可可來說,這更是一場為贏得愛情而參與的游戲。最初,他們也曾被鄉村優美自然的風景所感動,而當這一切都失去了新鮮味道的時候,鄉村的條件,艱苦的生活,沒有希望的田野,於初出城門的他們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糟糕透頂。於是,江可可選擇逃離,選擇了放下為了愛情而掙扎在簡陋鄉間的游戲,回到了天邊的宏城。而許曉萌則是毅然選擇繼續留下來實現那為期三個月的支教諾言。
許曉萌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因為她的愛心,責任感,與那份為孩子們無悔的付出„„她休克在與江可可分別得那場雨中時,我知道,那一次的跌倒,承載著深愛的遺憾,緬含了無盡的傷心!落淚的不僅是那蒼茫的天空,還有許曉萌暢快的宣洩;破碎的不知是閃電劃破的天幕,還有那一份行將彼岸愛情的終結!走了,留下了,許曉萌終究不是江可可,我們從兩人的性格中讀出了許多的差別,也許江可可並沒有錯,因為他反應了這個時代多數大學生的特點;亦或許許曉萌太偉大了,因為她代表著更為珍貴的覺悟和博大的理想。歸根到底,兩人的矛盾,只是兩種價值觀的體現,只是不同選擇的使然!我們希望能出現千千萬萬個許曉萌,
可我們卻總把期望寄託在了別人的身上;
天那邊的風景,
我們不乏欣賞的藝
術,卻少了適應的勇氣!覺醒的一代人,是否錯在大學生?也許不盡然
...

天的那邊,沒有醉酒探戈,沒有戈壁沙漠,沒有爛漫風情,有的只是,山間,
那淡淡的質朴,那淡淡的真誠。天的那邊,於一些人來說,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
擇,
然而,
有的人選擇了永遠的留在屬於自己的那片天,
有人選擇了天那邊為了
某個信念而付出一生,
誰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不是每一次的熱情都能用一生來承
諾,不是每一時沖動就真能把一生做賭注,可是,她做到了,在天那邊,她尋到
了,她用她那獨特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目光尋到了自己,尋到了真正的自己。

天的那邊,只是選擇,只是選擇罷了!或許,天的那邊,僅僅只是屬於某一
個人,抑或,某一些人。

㈡ 天那邊 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大學畢業生情侶去山區支教的故事。
故事開頭,兩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許曉萌和江可可在去往水咕嚕鄉的火車上,在和別人的電話中透露著兩個人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和對山區支教的盲目樂觀。第一次離開城市,她和他顯得那麼的開心。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那麼的自由,這里有湛藍的天空,泥土的芬芳,淳樸的村民,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世外桃源。
支教的日子開始了,許曉萌和江可可唄安排到教室後面聽代課老師「破鑼」講課。羅老師講課用的方言,讀起詞語和課文總是令人忍俊不禁。一天是好奇,兩天可以堅持,但是三天就不行了,家境富裕的江可可已經有點忍受不住這里生活,沒有電視,沒有ktv,沒有酒吧,甚至沒有肉吃......許曉萌一心想著給孩子們上課,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冷落了江可可。終於,江可可受不了了,在一個下雨天,不顧女友的挽留毅然返回了都市。看到這里,眼角有點濕潤,為他倆之間的愛情的終結。其實,也不怨江可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或許,就想事後的許曉萌說的,他們之間本來就有距離。
江可可走了,許曉萌也病倒了,在天橋上羅老師和許曉萌說了很多,羅老師的過去也漸漸清楚。初中畢業的他想當兵,然後當個將軍,可是徵兵沒證上,他就去了水咕嚕小學當起了老師,後來慢慢喜歡是了當老師,喜歡他的18個小屁股。
許曉萌留了下來,她要堅持夠3個月。
許曉萌漸漸開始了新的生活,一個完全獨立的生活。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融進了大山,融進了大山裡孩子們的世界。
三個月的支教生活結束了,許曉萌終究不是大山裡的人,她還是要離開。走的那天,很多人去送了小萌,她哭了……
回到城市的小萌繼續從事教育工作。有天,村長帶著村裡的野果子來看小萌,許小萌把洗出的照片給村長帶回去給羅老師,這時許曉萌才從村長口中得知羅老師為修小學上山唄泥石流捲走了......眼淚不經意間滑落,羅老師的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有歡樂,有爭吵,有無奈。全心全意為孩子的「破鑼」為孩子買本子,做飯,還有修繕學。多麼善良淳樸的人啊,照的那張像卻成了遺像。
整部片子看完,讓人唏噓不已,感觸良多。羅老師的堅守和默默付出,許小萌的堅持和理想,18個小屁股的天真可愛......感動之餘卻又些許的悲哀,農村的學校是如此的破舊,孩子們要去上學卻沒有老師願意留下來教他們。我們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想著去大城市拿高工資,去享受生活,可是那些山區的孩子們也要有好老師來教他們的,這時候往往就是當地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放棄外出機會來教這些孩子。我很佩服許曉萌,那麼率真那麼堅持,在條件艱苦的山區在男朋友獨自離去的情況下去依然堅持完成3個月的支教任務,並且在羅老師去世後又回到小村子當老師。有時候想想,如果有這樣支教的機會我會不顧父母的反對,不怕農村的艱苦條件幹上三個月嗎?我可能不會,實話實說。現實中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徐本禹,胡忠、謝曉軍夫婦的故事不止一次的使我感動落淚。
水咕嚕鄉,水咕嚕小學,那片天,那些人,那些故事,我的心靈得以凈化,靈魂得以升華

㈢ 急求電影《天那邊》的觀後感

許小萌的男友江可可的行為我可以理解,自小就在國外長大的他,不屬於鄉下,不屬於鄉下的孩子們,不屬於整天吃蔬菜的人。他有他的人生理想,雖然他去支教是打著愛情的幌子,但他真正教學起來,又很活躍,很現代化,只是他的思想不屬於這。然而,我相信他愛過,而且很愛很愛許小萌,只是這份愛情已經有些變味,有些讓他承擔較多的心理壓力。 羅老師及村長的「不信任」而不給他們課教,是怕孩子們受傷。羅老師能為了一隻雞要跟江可可拚命,因為那些家畜都是孩子們的希望。 當許小萌問學校惟一一位羅老師為什麼不跟她講學生們的家庭生活情況時,羅老師的話語讓我似乎有所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這里,而不是在支教的學校。 「我怕我講了,對你講也是個麻煩。其實,我也是有一點私心的,你們的水平太高了,教的也太好了,將來小屁股們的水平也太高了,我對付不了啊。上回支教那個的白老師,又是美式教育,又是英式教育,還有社會主義特色教育,搞的好好,小屁股們歡喜的不得了,二個月就走了 ,到現在,小屁股們想起來還哭。你們來,我不是不歡迎的,只是三個月 半年,你不能待一輩子啊。你了解再透的情況,到時候你走的時候,你心理不會痛快,小屁股們的心裡也不舒服~ ... 」 我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並沒有劇中本家許小萌那麼優秀,但我也是有信心教好他們。試想,當孩子們剛剛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並且接受了一個陌生人,而這個已注入孩子們心裡的陌生人又要走了,對很多不懂的孩子們又是怎樣的打擊呢?而這種打擊又是接二連三的,這又何嘗不殘忍呢?而很多志願者來這支教的初衷就同許小萌一樣,為了實現人生的理想,為了自己課題的實驗和實踐。所以,導致為了不得不要自我保護時就產生了排斥行為,因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在這里待一輩的鄉村教師,能給孩子們帶來知識,一直陪伴孩子們,送出一批又一批大學生的老師。而我們會在遠離親人、遠離以前的生活圈的鄉下待一輩子嗎?這種「排外」,導致了孩子們同樣不能接受到豐富的知識,不能受到正規的教育,就這樣一直落後著,有差距著,走出大山的慾望也將受阻且淡去。 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一個國家的明天,教育的好壞就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國家招考一批教師是很明智的做法。我們只要盡己所能做到最好,不求回報的付出,那麼我們也不會失去來這的意義,不會失去志願者三個字。 然而,不允許支教而被分到各單位的我們,同樣受到了被「排外」的待遇,沒有交給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我們能做的事。而說成「我們剛開始工作都是從端茶,掃地做起,你們來之後,我只對你們的安全負責,其它的我不管之類」。他們認為我們只待一年就走,不想給單位增添負擔,不想自找麻煩。依此看來,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越來越稱為某些的犧牲品,成為吞噬我們一年青春的怪物。 對此,我們想去推翻,想去改變,想做些有挑戰性的工作,想真正為我們富有蘊涵的大西北帶來東、南部的先進,讓我們的祖國更美好。因為我們年輕,我們有這份激情。但也許這份激情即將會淡去~我們的力量太小,我們的閱歷太少,我們做不了屈原,也不需要做屈原。 最終,我要說的是,不管我們受到如何有內涵的「排外」,我們始終是自己,要做自己,懷著當初的那份熱情,繼續尋求新路,做好我們自己,盡己所能,給這里帶來美好。這種待遇,誰說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和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呢?

㈣ 天那邊電影觀後感

《天那邊》敘述了漂亮的美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她的男友江可可豆前往到偏僻的山區地帶「水咕嘟」中小學開展歷時三個月山區支教的故事。

剛一開始,許曉萌和江可可豆她們信心滿滿,感覺自身毫無疑問能成功堅持不懈三個月的山區支教主題活動。她們從熱鬧的大都市來以後,對貧困落後的田園生活還有一些不適合。

尤其是江可可豆,離開互聯網與各種各樣游戲娛樂解悶的場地,他便有一些手足無措。可是許曉萌一直銘記著自已作為山區支教工作人員的身上的義務,她要將專業知識專家教授給這兒的每一個學生。


「水咕嚕」院校中擔任老師和校領導的羅老師。他原本想要去參軍,但是軍隊不會受到他,他就在村內漸漸地的執教。盡管他中學也沒有大學畢業,可是他卻通過自學了高中知識並傳授給學員。

他安穩、用心,喜愛執教工作,擁有明顯的責任感,對學員關愛有加。盡管半途他有點兒私心擔心許曉萌她們執教教的太好,那時候她們離開了以後自身無法在更好的教學生而不許許曉萌教課。

但他到了後邊英勇的認可了自個的不正確,並積極主動的相互配合許曉萌的課堂教學工作中。羅老師甘心情願的留到高山裡邊守護著一批又一批的學員,這類守衛的精神狀態確實很令人打動。

㈤ 450字天那邊觀後感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

一個進山支教的志願者,一群樸素的孩子,一個淳樸的老師,一個相當貧窮的村莊…一個為了理想,一個為了愛情,一次理想與現實的較量,一次愛情與信念的賭注。
對於電影我了解的、懂得的並不多,但我卻知道一些來自於身邊的小小感動,感動有時是莫名的,讓你想流淚,而流淚的多少能夠洗滌一些什麼渾濁的東西?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的淚水刷刷流著,被那一幕幕場景所感動。自己以後同樣也會走上教師這條路,試想自己又會如何、又當如何呢?
這部電影中:劉醒龍把老師比作「天行者」,也許正是應了《易經》里德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看到《天那邊》這個題目,不禁讓我想踮起腳尖,仰望天空,俯卧大地。是啊!天那邊又是什麼呢?暮色蒼茫有有無中,地平線消失之遠啊!
天那邊還是天,但是那同一片天空下的土地,卻是不同的世界,貧富差異、階級等級、圈子層次,這些都能在我們的努力下融合,真正成為同一片天嗎?
這部片子給人以飄雪輕松地感覺,整部片子都是在喜劇的氛圍中蔓延的,但這種笑又不得不是沉重的,就如西方人口中所說的「鉛笑」。影片選取在意瀟湘之地,一個山明水凈的小小山村。《天那邊》用一種溫情帶喜的敘事方式,講述了兩位來自「中心地帶」皇城根兒的大學生馱載著自己的理想幸邊支教的故事。
「相當順利,相當興奮,相當開心」的大學生江可可,懷揣著對大學生許曉萌「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旦旦信誓,為了愛情來到這個偏遠的也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只是沒有娛樂,沒有好吃好喝的湘地小村。一開始,他們的愛情是多麼令人羨慕啊!然而在「跳一段酒醉的探戈」,最後終將「腳趾頭無從是從」而惶然離開。江可可的都市麵包式的愛情,讓回眸鄉土的許曉萌休克。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這段愛情呢?是嗤之以鼻,還是感慨不已。原本以為會是美好的結果,卻落得那般:不歡而散,天各一方,成為陌路人。是該責怪江可可的背信棄義,對愛情的不堅定?還是要說是許曉萌的錯誤的執著。她不該用去鄉村支教來檢驗他們的愛情的堅貞,她應與江可可回去嗎?到底是誰的錯,埋葬一段美好戀情。這看起來,難以分辨。也許我們要用辯證的思維來思考。江可可是一個紈絝弟-子,從小生活在國外,優越的環境,身邊有著萬般的寵溺,從沒受到委屈與艱苦。家境條件優越的他又怎能忍受得了那麼貧困艱苦的生活環境。電話沒有信號,也沒有電視,就連唯一可以消遣的電腦也被電燒掉,沒有好的物質條件,這對於他來說是無法生存的。因而,在那樣的殘酷的現實面前,他選擇放棄愛情回到原本的他的都市生活中,也並不奇怪,但不可否認他對許曉萌的愛是有的,只是…而許曉萌,雖也有一顆唉江可可的心,卻用三個月的支教來進行考驗,或許對於大多數女孩子來說,這並不奇怪,很多女孩也會那樣做。可一遇到殘酷的現實,她所堅信的愛情卻經不起波折。最終還是散了,淚灑而終。通過這部電影中愛情,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知道了愛情的脆弱,愛情在現實面前到底值多少,愛情還是輸了低下了頭,現實始終還是佔了上風。同時又提醒著各位,讓我們明白在愛情上我們要萬分慎重,不然會傷得很深很深,愛情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美好。
從另一側面看,這部影片可以說是一次城市與鄉村的二元對話,是一次意味深長的「中心地帶」與「邊遠地區」的對話。影片以兩個「北京來的帶著都是文明的」外來者」在列車上近距離的用手機背對背通話來勾勒出都市人眼裡的鄉村黑白粗筆。實際上江可可、許曉萌代表了兩種聲音和兩種身份的言說。江可可是一個都市文明對鄉土文明的懼進者,他所謂的羅曼蒂克愛情是建立在都市文明的麵包之上的。在其屢次偷雞,被狗咬傷的一聲喊叫和著山區變得狼嚎,則是都市慾望的流露顯現,也就決定了他會離開,像不得不獵物的乏獵狗一樣悻悻地離開。而許曉萌則是一個都市文明的包容著,她的理想訴求是建立在鄉土人情之上的。鄉村與城市的差距竟如此之大,不知隔了多遠多遠,貧富差距、階級等級、圈子層次…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國走的是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直說著實現共同富裕,卻久久不見實現,相隔之遙遠。中國是日益富強起來了,但農村還是那樣貧困,農村的教育更是如此之落後,農村孩子不能受正規教育,更不用提好的教育水平了,這是為什麼?我想說:我們的政府很有錢,有錢到幾千億外匯儲備被美元貶值得燒掉,有錢到可以給陝西發現周老虎的自然保護區投資幾千萬建立老虎保護基地。GDP年年都在告訴人們在增加。但卻看不到農村人得到多大的實惠,可能我們國家的包袱太沉重了,但是作為生活資料的提供者來說,他們為什麼要承擔一切的不幸?中國社會竟是如此,在社會主義的旗幟下,社會要走向共同富裕,卻…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何時才能隔得近些,成為比鄰,而不是反向發展,何時真正擁有在同一片天空下。
值得一提的是許曉萌的奉獻精神,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不是每個人都那麼的偉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許曉萌是值得人們佩服的,試想:現在大學生不計其數,又有多少人像許曉萌那樣賭上自己的一生。就拿我自己來說:以後也會走上教師這條路,可我卻不可能如她那樣奉獻,太現實了,我做不到。故事的最後,是以照一張全家福照片結束,一張沒有羅老師,只有一把鮮花的合影。我潸然淚下,感嘆農村教育,感嘆中國的教育。何時。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重視才提升起來,發揮其應有的責任,讓鄉村向城市靠攏。
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想到了許多。城市與鄉村的差距之大,中心地帶與邊緣地帶的距離,先進的都市人民與無知的鄉村人之間的距離,現實與愛情的沖突…許多許多。天那邊還是天,何時真正成為一片天?

㈥ 天那邊觀後感

《天那邊》觀後感 剛看完一部電影《天那邊》,不知道是處景生情呢,還是有著相同的處境和感受?說不清楚,看的過程中我的眼睛濕潤了好幾次。 片尾說謹以此片獻給——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教師和大學生志願者們 許曉萌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她和他的大學戀人江可可一起報名,志願去了山村支教。許曉萌第一次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選擇,但是她真的走了,去了一個她從未去過的地方,去那裡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們到了大山深處的村子。開始了支教的生活。 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一切都讓人感到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確,這里遠離了城市喧鬧,遠離了塵世的紛亂,有的是湛藍的天空,有的是泥土的芬芳,一切看上去都像是世外桃源。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短暫,只是一瞬間,便從許曉萌的指尖滑落。她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了許曉萌人生軌跡的人,他就是羅老師。 支教的生活是艱苦的,沒有好的住宿條件,沒有電視,電話沒有信號,沒有任何娛樂,只有背朝大山,腳底泥土,沒有可口的飯菜,吃頓肉都是那麼的艱難,從小家庭條件優越的江可可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的跟著她直奔向大山,可是這樣的生活一天能忍,兩天能忍,三天能忍,最後可可還是選擇了離開,我沒有一點看不慣,沒有一點覺得他們的愛情經受不住考驗的感覺,其實我還真能體會和理解可可的心情和處境,他選擇離開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幸福的權利。 可可走後,她哭了……。病倒住進了醫院。安慰許曉萌的人,正是羅老師。也許到了這個時候,許曉萌才真的長大了,她也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可可的離去,讓她感到孤獨,但是孩子們的存在很快填充了這種孤獨。 許曉萌漸漸開始了新的生活,一個完全獨立的生活。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融進了大山,融進了大山裡孩子們的世界。 3個月的支教生活結束了,許曉萌終究不是大山裡的人,她還是要離開。走的那天,很多人去送了曉萌,她哭了…… 在天的那邊,許曉萌開始了新的生活…… 回到城市曉夢繼續她的教育工作,可是得知了山村的羅老師為了修建學校上山背黃土遇到泥石流不幸遇難了的消息後,小萌離開城市優越的生活,義無反顧選擇了支援山區的教育工作…… 其實我還滿感動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不是每個人都那麼的偉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我還是滿佩服的,一個大學生放棄很多來到這個偏遠的山區支教,故事的最後是照了張全家福,一張沒有羅老師,只有一把鮮花的合影,看的我黯然淚下…… 雖然和影片相比我的生活相對優越許多,可是…… 知足應該長樂,但是,我始終內心孤獨,始終還是融入不到這里,我的心不在這,可能有一天我還是會跟可可一樣選擇離開…… 我不知道,說不清楚,反正看完這部電影挺難受的。 不知道要表達些什麼了…… 《天那邊》觀後感 2008-08-05作者: 生花蛋子 聯系作者 最近吧,幾乎天天一部電影。昨天妹妹推薦看《天那邊》,講一個和我一樣年齡階段的女老師到偏遠山村支教。妹妹開始說是諷刺的,這樣的評論才諷刺,因為明明是感人為主。要說諷刺,也就那個信誓旦旦陪同而去的江同志滿口愛情最後忍受不了偏遠的落後與寂寞中途折回這個情景是諷刺的——諷刺都市愛情的脆弱、幼稚,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在困難前不堪一擊。 我很喜歡小許,那麼執著那麼率真那麼堅毅那麼獨力。我也曾經想過如果有支教的機會我會義無反顧,到那些缺乏先進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育方式的落後地區貢獻自己的青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我知道,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我會瞻前顧後考慮很多,哪怕只去三個月。所以,像許小萌那樣因為校長破羅的不幸去世而回到水咕嚕小學奉獻自己一生的事情,對我這樣的人而言更是天方夜談了。其實,類似的故事在生活中是有的。記得頭年在布政參加一個展現農村中小學教師風採的演講,我在網上一搜,搜到了好多類似的事例——到山區支教的老師因為感動於山區人民的質朴善良,感受到落後地區對教育的渴求,而心甘情願在支教地駐足,奉獻一生。 想來,好感動。感動於那種無私,感動於這些教師還能在這個浮躁浮華的社會保留人性的高尚和純正! 聽朋友說,鄞州區今年開展支教活動。去支教的輪到我們這年齡段的。好多26、27的至今還是單身,到那邊以後至少一年,耽誤了青春。一時怨聲載道。而且,他們那邊有範例——一對夫妻因為支教後感情疏淡而離婚了。唉,支教本是好事,但真正要實施真的會受到現實太多的阻撓。可以理解,有點悲哀。 想去天那邊,想像小許那樣,想帶上一個好的小江,帶上一個不會中途折回的小江。想和那裡的孩子生活,想帶給水咕嚕快樂。想在那山青青水盈盈的地方,在那遠離城鎮煩躁的地方,找到心靈的棲息地,找到特別勇敢的自己! 這有兩篇觀後感,看看那篇合適你。

㈦ 觀看《天那邊》有感 作文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許曉萌。她和他的戀人江可可來到偏遠的山區支教,他們要在這里呆上3個月。他們都是從城市裡來的大學生,農村的支教生活剛開始對他們都很新鮮,但是時間一長,他們都面臨了不同的困難。生活的困難,還有村裡唯一的一位羅老師,以及那些孩子們都在無形中闖進了許曉萌的生活里。面對這些困難,她幾乎倒下了,但是她還是給了自己3個月的時間,如果雙方都能堅持3個月,她就會嫁給江可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許曉萌對這些學生的了解,她發現她越來越捨不得離開這里了。而就在這個時候,她的男朋友江可可走了,許曉萌沒有能留住她。大雨讓她病了,住了幾天的醫院,那一刻,許曉萌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她不再是個需要男朋友和父母疼愛的小女孩了,她要自己面對困難。3個月後,許曉萌回到了城裡。突然有一天,村長來了,給她帶了許多特產,也帶來了羅老師去世的消息。為了給學校建房,羅老師上山的時候被泥石流沖走了。許曉萌回到了村裡。放棄了城裡的優越生活,她覺得她是屬於教育事業的,而這份教育不是在別的地方,只在哪個她曾經呆了3個月,但是卻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村裡。記者們知道了這件事,紛紛來采訪她。但是她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在照相的時候,孩子們主動在許曉萌旁邊放了許多花,這些花代表了去世的羅老師。影片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誤以為是喜劇片,因為片中夾雜了許多湖南方言和各種搞笑的鏡頭。但是,看到最後,我卻笑不出來了。片中的許曉萌只是一個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知道還有多少無私奉獻著,為了教育事業奮斗在第一線的戰友們。他們的教育方法可能會很落伍,他們的教育觀念可能跟不上時代了,他們的教學手段可能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就憑著那一份赤誠,他們寧肯放棄優越的生活和曾經的愛情也要留下來,留在那個遠離塵囂的窮鄉僻壤。是什麼改變了他們?那裡的孩子不好學、不上進,那裡沒有先進的教學儀器,那裡的家長觀念落伍,那裡的生活單調、無聊。可是在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落後的地方,是什麼促使他們留了下來?是村民的淳樸?或是那裡的空氣清新?抑或是為了一份榮耀?都不是!我想他們留下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孩子,為了教育。也只有這一個目的,才讓許曉萌留了下來,才讓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老師放棄了青春長期奮斗在第一線。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這篇作

㈧ 電影天那邊哲學觀後感

看了《天那邊》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鄉村支教的不易與艱辛,看到了師范學校大學生畢業後,去邊遠鄉村當支教的諸多麻煩與問題,被村民們不信任的感覺,被農村教師欺騙,惡劣的環境使故事中的男主角「江可可」近乎崩潰,在大城市中享受著優越的環境,不適應艱苦的條件,而離開。
女主角則不同,雖然江可可的離開給予了她沉重的打擊,但孩子們的熱情讓她很快地將孤獨感填滿,父母的疼愛、家庭的呵護,讓這個女孩差一點在困難面前倒下。可最終她沒有,她用她頑強的意志力與堅定的信念堅持了3個月,而後回到大城市中,一日,村長來城裡看望她,當許曉萌問及羅老師的情況時,村長嘆了一聲:「羅老師因為修教室,到山上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了。」
這部電影主要為敘事的手法,在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教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令人捧腹的片段,而趣中帶著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也更真切地反應出中國邊疆地區農村生活的現實情景,襯托出了邊疆農村地區學校的落後與知識的偏倚。以江可可的角度出發,可以反應出許多中國大學生生活自立能力的不足與吃苦耐勞精神的缺陷。
環境描寫上突出了邊遠農村建設的失敗,破舊的土房,不堪入目的傢具。以同學們不洗手就吃飯,家長更是教導孩子們錯誤的理念,足以表現出邊遠地區人民文化水平的落後與淺顯。
這部電影是一部教育類的影視作品,不僅是學生該看,國家建設者更應該關注這個作品。全篇都有可思考的問題與題材,個人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教育系列影視作品。
初一:余泡泡2000
《感恩教育》觀後感 _感激身邊的一切_350字

山峰感激身上的每一粒塵土;江河感激懷里的每一滴水滴;麥穗感激陽光的照耀,也感激暴雨的洗禮:楊柳感激春風的和煦,也感激秋霜的凜冽。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同樣也應感激打敗我們的人,我們感激身邊的一切。
感激父母
母親如春天中的細雨,滋潤著花兒,灌溉著大地,我們吮吸著細雨茁壯成長;父親如秋天裡的微風,吹黃了大地,吹金了稻穀。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用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了我們幸福。
前有周總理失父痛涕,今有田世園捐腎救母。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懂得「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感激自然
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綠色只有道旁樹,但早已被灰塵淹沒了光輝。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面對著高科技的輻射,兒童早已迷失了自我,讓我們返璞歸真,領略自然的風采。只需帶上一支筆,一個本子。用我那美好的眼睛去包攬巍峨的高山,遼闊的江河,用我那靈巧的雙手去抒寫大自然的饋贈,用最嘹亮的聲音高呼:「謝謝你,自然,給予我如此美的禮物!」
所謂的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幫你信賴的朋友。我感激父母無私的奉獻,我感激朋友純潔的友誼,我感激大自然的禮物,我感激身邊的一切!
上一封
初二:林榆豐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_450字
昨天,學校組織了我們學校全體師生一起觀看了電影《天那邊》,我深深地的被劇中的情節震撼了,讓我貧困地區同齡孩子的上學難的現狀讓我憂心忡忡,女主人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的崇高品質讓我熱淚盈眶。

電影《天那邊》講述了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一天,村長跑來告訴她可可離開村子。她哭了……病倒住進了醫院。安慰許小萌的人,是學校的羅老師。也許到了這個時候,許小萌才真的長大了,她也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三個月後,她走的那天,很多人去送了小萌。回城後,一天村長來看她,告訴她羅老師因為修教室,到山上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她的心被震動了,決定回到那裡,回到農村支教,把青春獻給大山。。。。。。。。

雖然希望工程已高了學多年,但是,邊遠地區的學生渴望讀書訴求和辦學條件的差距讓我深深地震撼了,同時我為我自己感到慚愧,臉紅。自己的讀書條件和電影中的孩子們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可是,自己還和別的同學比這比那的,完全沒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上,想想真是不應該啊!

女主人公是一個品德崇高的人,是新時代青年人的楷模,她那種獻身精神值得現代社會所有人學習。

今後,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將來做一個像許曉萌一樣的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㈨ 觀《天那邊》有感.作文

我們共擁有一個天空,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恍若身處兩個不同的國度。
這是一部很現代范、很中國風的電影,與早前如《美麗的大腳》等反映支教的影片相比,少了一些沉鬱的氣氛,多了許多幽默元素和偏遠山區鄉村農民最日常的生活體驗。一方面是中國經濟確實比以前有顯著的提高,反映近年支教問題便拉遠了我們的觀察焦距,讓我們了解到當下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崗位上的真實情況與我們想像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在學生中的影響使我們跳出支教問題,思考更多在城市成長的孩子們出現的各種問題,有助於我們認清周邊,反省自己,對外界世界有更深的、更真實的了解。
曾經,支教這個群體代表多少義務勞動,熱愛祖國、關心窮人,渴望揮灑青春——體現自我價值的熱血青年。可隨著這些年義務勞動的不斷宣傳,支教的目的與實際情況正在面臨著許多悲哀的改變。很大一部分支教大學生並不是把改善貧困地區孩子的學習條件為首要目的的,他們的初中大都是想通過支教體驗艱苦生活,磨礪自己的毅力,豐富自己的閱歷,留下重要的一筆。甚至像電影里的男女主人公是為了考驗彼此愛情的忠貞與否,抱著這樣復雜的想法去當地從事短暫的教育工作,這樣的工作目的,結果能好嗎?
影片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支教老師在短暫任期內,如果和孩子們結下深厚的感情,他走時孩子們又不喜歡當地老師,這又造成了孩子們的厭學性。而無論來的老師多麼優秀,實際他們大多數不打算永久留任窮困地區的教育情況就成了破破爛爛的「井底」,孩子們落空後唯一安居的底線,偶爾會有新來的陌生人送給他們短暫的亮光卻沒有實質的東西以提升他們的基本情況,這時支教不就成了一種「蜻蜓點水」的形式主義了嗎?另外,我還知道許多大學生在暑假實踐活動期間選擇了支教,由於暑期當地學生放假了,但為了迎接支教大學生的到來,學校實行補課不然沒有學生哪來的「支教」啊?學生在酷熱的天氣下,還得忍受大學生們短期的、混亂的教學,當地人對這些龍生鳳養的大學生還得好好照顧,以免出什麼岔子,上頭領導怪罪下來,實在是「為國為民」呀!!!
要解決這不堪的社會問題,我認為還是應該從支教老師的源頭—中國各地的大學生入手。
影片中是營造的兩個普通城市人的形象還是讓我感到十分的漠然和麻木,也可能是導演特意為之的誇張之舉,尤其是那個「高富帥」——中國真有這么嬌生慣養、追求自我還要來貧困地區支教的學生呢?中國再好也還是個發展中的國家,如果一個大學生連中國偏遠地區的的情況都不了解,未免有點太不讓人理解了,但由於我們對東部和南部較發達地區有更多了解。可能這樣誇張的人物確實大有人在。可是,去支教一個月不吃肉就瘋成那樣了嘛?這是一個讓即使生活在三線城市的我也無法理解的。這個事實也就進一步說明了中國現在有十分大的貧富差距,中國人已經不再能統一的稱呼為「處在同一水平上的群體」,這便導致了職教教師與當地人世界觀的沖突,農民工與城市政策的矛盾等等。這是一個社會發展部協調帶來的問題匣子,這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可在這之間我們如何生存呢?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處在體制之下的人比宏觀角度上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體現集體責任心的方法。
中國農村並不是都像電影所說的那麼美,那麼朴實和諧,絕大多處山村地區仍面臨著許多令人厭惡、悲哀甚至令人絕望的種種問題,他們不應成為體制無能為力的受害者,他們並不是生來就落後,他們需要我們這些城市公民揮散對鄉村的「美好嚮往」和心理安慰,需要我們用更貼心的想法和更有效的行動來捍衛他們的權利,將灰兮兮的牆壁、泥濘濘的街道、荒禿禿的農田重新粉刷、重新修繕、重新開墾。而要做到這些,就不能簡單的支教而要以更深刻的方式徹底革新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情況了吧?

㈩ 天那邊的觀後感

看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天那邊》,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山那邊」的故事,講的是一個隱落在群山中的村子,一個在村子裡成長的孩子,從小站在家門口,望著那一山又是一山的綿延群山,問他的父親:「父親,山那邊是什麼?」他的父親蹲在門檻上,抽一口草煙,面前的大山在他眼裡變得混沌,嘶啞的回答他的孩子:「山那邊是另一個世界。」孩子沉默,他仍然每天站在門前望著大山。後來孩子喜歡上了文學,文學帶他了解了山那邊的世界,他開始創作,作品帶著他,最終去了山那邊的那個世界……
而《天那邊》,兩個慣於豐衣足食還有足夠物質精神生活的都市小年輕,一個為了理想,一個為了愛情,從現代化的都市走向了落後的山村,開始了理想與愛情的考驗,一次理想與現實的較量,一次愛情與信念的賭注。
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在反映一個當代大學生的支教現象以及中國許許多多落後農村裡的落後教育,有對有志青年敢於獻身的贊揚,也讓人看到中國教育現存的嚴肅問題。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劇情不算新穎,甚至有點俗套。但這么一部沒有什麼突出特點的電影也平平凡凡地讓人並不厭倦的看完了。許曉萌身上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對自己的理想與決定堅持到底的沖勁和決心,但同時也有著現代都市年輕人易沖動的個性和看事情做事情缺乏深思熟慮的思維方式以及那股隱隱的大小姐慣性脾氣;江可可身上典型的現代都市化青年形象,信誓旦旦,信念不定,對事物以新鮮感度之,在缺乏物質化的世界裡,他無法生存,即便是堪比生命還價更高的愛情,也擋不住他投身物慾都市的腳步;破羅身上的農村人的淳樸、敦厚同時也帶著點小小的私心,這樣的純民即便是在農村,恐怕也不是那麼多了。
看這部片子時,我想起了另一部關於支教的影片《美麗的大腳》:一位都市女教師、一位北大荒農村教師和一群貧困孩子之間的支教故事,至今倪萍那句「千里迢迢」還在我腦中留有很深的印象。還有一部記不得名字的電影,一個本是被拐賣到山區里的年輕城市姑娘,在逃脫人販子的路上逃到了一個落後的小山村,並在小山村裡當起了老師,後來又離開村子的故事。這雖然不是像《天那邊》和《美麗的大腳》一樣的支教,但也給了我不少感觸。這些在當時都給了我不小的觸動和感動。現在想來,在那些貧困的山區,能留住幾位支教的老師,這確是個令人心酸的嚴肅問題。我們在雜志上、報紙上、電影上、電視上看到過的那些頌歌,在生活中的現實實例又有多少?!
我們在歌頌這些支教事跡的同時,毫無疑問也在向世人展示那些偏遠山區的貧困處境,那些資源缺乏的孩子的困境,這在那些孩子的眼裡看來,不知又是何種滋味,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這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只能讓他們增加自卑感。處於生活優勢的人,總是想靠著給予那些生活劣勢的人各種幫助來展示他們的無私,歌頌他們的奉獻,卻不曾考慮那些他們給予的對象,只覺得授予已經是偉大,卻不知那是另一種傷害。
王家衛早說過,天那邊是還是天,但是那同一片天空下的土地,卻是不同的世界,貧富差異、階級等級、圈子層次……這些都能在我們的努力下融合,真正成為同一片天嗎?

閱讀全文

與天那邊電影觀後感15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