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戒毒的觀後感
一朝吸毒,終生戒毒——談戒毒所觀後感學工信息員2010-11-05 09:38 迎著颯爽秋風,伴隨著秋天的氣息,有幸代表學院參觀了無錫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知悉了在我們無錫地區吸毒與販毒的事情,感到震驚、意外、和慶幸。
縱觀「癮君子」的落網,他們都有著共同點,每一位「癮君子」並不是生來就吸毒的,他們也同樣有著美好的曾經,幸福的過去,後來因為追求刺激,朋友的教唆,走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道德良知,欺騙親朋好友,淪落到妻離子散,為了吸毒,賣淫、騙、搶、偷,淡化了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從「癮君子」的軌跡我們不難看出,當走向魔鬼的閘門一但打開,慾望猶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無法停止。慾望來源於生理,由生理轉變為心理,一但生理上得到滿足必然會無止盡的去追求,就像一個氣球,慢慢的膨脹。如果心存僥幸,道德上喪失信念,慾望上的貪得無厭,生活上的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能在開始就耐的住誘惑,擋得住教唆,才能常到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我雖然是一個學生,但我深知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毒品的危害,必須敬而遠之,在戒毒所的領導教育下,得知交友也是一個大學問,不是和每個人都能教朋友的。很多在戒毒所中勞教的人都是因為在朋友的教唆下走上了不歸路。在外面,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吃、隨便喝,因為亂吃了別人給的東西而染上毒品的數不勝數,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誰也不會沒事去吸毒的。
經過一番講解,熟知了毒品的危害,而傳統毒品經久不衰,新型毒品又接踵而至。毒品家族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而我們國家對打擊毒品也在加大力度。無錫強制隔離戒毒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江蘇省內乃至全國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在戒毒所里,次數多的已達十幾年,年紀輕的則十六七歲也絕非罕見。看來毒品危害的范圍是相當的廣,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吸毒容易,戒毒難,在戒毒所幾次「回訪」的癮君子們不計其數,剛進來的就幾十個。為何戒了會又回來,絕大多數往往都是栽在「毒朋友」的身上,這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一個原因,而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身癮好戒,心癮難戒。」這一點在開頭就提到過,心理往往比生理更恐怖,毒品萬萬不能碰,若要吃禁果。那你心癮就永遠戒不掉了。很多朋友都是抱著吸一口以後不吸了就沒事的心理,其實則不然。經過這次教育深刻的體會到,吸毒是無法控制的,要是吸毒能靠自身的控制力去約束的,那都不叫吸毒,毒品是只要你沾上了,就不可能靠自身的控制去約束自己。在戒毒所治療區的牆角,有著深邃清晰的劃痕。那些都是戒毒者在夜晚寂寞、空虛、毒癮與之糾纏時痛苦的掙扎。在戒毒所想自殺輕身的人也是有的。所以在每個房間都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攝像頭是必不可少的。
在參觀完戒毒所後,我們還與戒毒人員進行了互動,與他們交流感受,談談他們的遭遇,現在的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站在街上已然與正常人無差別。在這些戒毒人員的心中最大的顧慮並不是出來後會不會再吸毒。而是出來後社會會重新接受他們嗎?因為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錄用曾經有吸毒史的人的。他們出來後本來充滿信心,但因為社會不接受,人們的排斥。從而使他們又墮落了下去,重返不歸路,惡性循環。在此我也呼籲人們要試著去給別人一個機會,人都會犯錯,何況他們已經勇於改正錯誤,我們應該去接受他們,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我要以銅鏡為鑒,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作為學生幹部,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抵制毒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抑制住慾望,把握有度,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自律意識、道德意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日吸毒,終生戒毒!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戒毒所觀後感
今天,我們去了戒毒所,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毒品的種類和危害。使我們明白了,毒品不但危害自己,也會危害到整個家庭和整個社會。大人的防範意識提高了,毒品的魔爪便伸向了我們這些青少年。有些人只為了面子,便吸食了第一次毒品,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我們要拒絕第一次。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毒品種類很多,范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毒品帶給人類的只會是毀滅。舊中國,我們曾受鴉片的泛濫,而被稱為「東亞病夫」,使民窮財盡、國勢險危。吸毒於國、於民、於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毒品摧毀的不但是人的肉體,也是人的意志。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據聯合國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000億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已高達2億多,其中17~35周歲的青壯年佔78%!
然而,這些在之前只是聽說,也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很遠。但今天以後我便真正領會到它的恐怖了,才明白這些販賣毒品的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拒絕第一次。不要因為某些事而一時沖動而斷送了自己以後的路。一些青年就是因為硬要面子而吸的毒。一些人在吸毒前,總想著只吸這一次,然而,毒品這東西是有癮的,不是說停就停的。也因此,眾多的人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最後便走上了這條路,最後便可能是死亡。我們要珍惜生命,保護自己。不要掉到毒品這個深淵里,否則,最終傷害到得不止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⑵ 觀看禁毒影片的觀後感三年級的怎麼寫
看了這部禁毒片之後我有些震撼,雖然說以前關於禁毒的紀錄片和販毒的案例看了不少,但終究沒有如此靠近地感受過。或許是我一直認為毒品離我們青少年,特別是學生比較遙遠。然而可能使我想錯了,因為它離我們的距離近在咫尺,一個不小心便會有人墜落。 短短的幾步路,在我眼前呈現的是一幕幕讓人觸目驚心、心痛不已、無可奈何、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真相。青少年之所以會走入歧途,往往是受到了內因和外因的作用。外因莫過於周圍的社會環境惡劣、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不恰當或者父母本來就是吸毒人員以及交友不慎。而內因則是因為本身的懦弱、受不了誘惑或是對毒品的危害並未了解透徹、盲目自信,最終為自己的年少無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些同齡人的在於,是不是一記警鍾?告誡著同樣年輕氣盛卻經驗淺薄、同樣會面臨挫折與苦惱、同樣與朋友們一起相處的我們,為了年輕的生命,遠離毒品。而我們不禁要驚呼:毒患猛於虎啊!
讓我們揭開毒品帶著的所謂舒心與愉悅的假面具,看看在臭名昭著的海洛因、色彩鮮艷的搖頭丸、一般作為葯物的杜冷丁等外表下的身份。它們有的含有嗎啡類生物鹼、罌粟鹼類生物鹼,有的是中樞神經興奮劑、麻醉葯。然而不論他們的成分及身份如何,它們都產生幾乎相同的效果:在神經中樞方面,可造成嗜睡和性格的改變,引起某種程度的愜意和欣快感覺;在大腦皮層方面,可造成人的注意力、思維和記憶性能的衰退,長期大劑量地使用,會引起精神失常的症狀,出現澹亡和幻覺;在呼吸系統方面,抑制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改變呼吸的自動控制,大劑量吸食會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它們具有極易成癮性,使得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造成嚴重的毒物癖,從而迫使癮者不斷地增大劑量以期收到相同的吸食效果。由於吸毒者往往依賴毒品過活,使得進食減少,從而抵抗力明顯下降,易感染疾病。姑且不論及讀者花費的金錢和為了積攢毒資而採取的種種近乎瘋狂的手段,單是這些健康的代價,難道還不夠大么?難道還不夠讓人望而卻步么?難道還不夠讓人清醒過來么?
如果是青少年是欲放的花朵,那麼他們絕不應該是萎靡凋零的;如果說青少年是希望的未來,那麼他們絕不應該是陰霾混沌的。如果說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陽,那麼他們絕不應該是暗淡無光的;如果說青少年是騰淵的潛龍,那麼他們絕不應該是軟弱病態的;如果說青少年是嘯谷的乳虎,那麼他們絕不應該是膽怯懦弱的!所以,讓我們高呼: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遠離毒品這個可怕的惡魔!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堅定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警惕、珍惜自己的花樣年華!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放棄不付出就會得到收獲的幻想、一失敗就尋找解脫的幼稚、不敢面對現實的懦弱、過分樂觀認為自己有足夠毅力的自大、為艷麗時尚所迷惑的好奇和為講哥們義氣而不辨是非的魯莽吧!這些,都是被魔鬼所看中所利用的致命傷。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告誡身邊每一個人不要輕易步入毒品擺設好的陷阱,不要為一件小事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可以過得更絢爛多姿,可以活得更堅韌不移,讓我們為將來喝彩!
⑶ 看了禁毒短片的觀後感100-200字
「毒品」一個多麼可怕的字眼,他總是使人毛骨悚然,它外表嬌艷,實在無比惡毒。多少鮮活的生命,多少美滿的家庭,只要一個不小心落入它的魔掌,從此便會踏上了一條充滿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充滿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不歸之路。
毒品,它是個可怕的東西,它就像個潘多拉的盒子,釋放出了所有邪惡的靈魂,卻把所有的善良都留在了盒子里,毒品是所有罪惡的源泉。
毒品,它是個可恨的商人,它用一把把沾滿血腥味的鈔票,把一個個原本善良的人送入了那一堵厚厚的牆和一扇堅實的鐵窗之中。
毒品,它是一個真真正正與死神如影隨形的魔鬼,在中國那肥沃的土地之上,肆虐的游盪著,吞噬著一個個美滿的家庭。
我們常在有關的報道和影視中看到吸食者為了戒掉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有些人因承受不了這種痛苦,不惜割脈自殺。靈魂在吶喊,耳邊卻只剩下魔鬼的聲音在回響;身心被惡靈所摧殘,雖意志在掙扎,確也無濟於事,多麼可悲的現實!一旦被魔鬼所纏上,它就會改變你的人生,摧毀你的尊嚴,捻滅你的信念,使你成為行屍走肉般的傀儡。要記住,我們千萬別去敲那通向地獄的門,毒品這個惡魔會送你走上一條難以自拔的不歸之路。
毒品碰不得。它就像是一個電腦黑客,一旦進入你的腦中,目的只有一個——控制你的思維,讓原本你主宰的大腦轉變為它駕馭的領地。
「遠離毒品,關愛未來」,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像是一口警鍾。時時刻刻在你的耳邊響起。提醒你那些五顏六色葯丸後的隱患;提高你自我保護的意識;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請珍愛自己的生命,把毒品踢出這個將要被污染的地球。販賣毒品的人,請你們自重。世界上的職業千百種,別讓這一種害人的「職業」毀了你們的將來,覺悟吧!
毒品理當被人唾棄、遺忘。它會讓一個人失去家人,失去一切人間美好的事物,讓他覺得人間已無值得他留念得了,從而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會讓一個和睦的家庭,充滿硝煙的戰火。毒品會讓人意志消沉,會促進一個民族的興亡。為防止毒品的猖獗,讓我們做好准備。
⑷ 為什麼《毒誡》的票房這么低
不夠寓教於樂
⑸ 禁毒短片觀後感
那一張飢瘦的臉盤、那一張張如魔鬼似的臉,那一具具如骨頭一般的人體,讓人看了不驚「啊」地脫口而出!這就是呈現在我眼前恐怖的吸毒者!為何要去干這種事情?這是慢性自殺!宣傳片中,我由之可得:吸毒者大部分是青少年。人,最寶貴的時期就是青年時期,這如瀑布水飛流而下一樣,如流星從黑夜中飛過!若青少年損失了此美好時刻,他們定後悔一生!吸毒者正向著地獄招手,他(她)們的心靈已被他(她)們親手損壞,不再有任何的前途。好奇心是他(她)們走上此路的根本原因,因工作而煩惱?因學習而痛苦?因家庭而受有壓力?這也是他們的最大問題?他們誤認為毒品是「快樂丸」!他們認為毒品是「減壓丸」!
由其是「搖頭丸」,又名「瘋狂丸」,「強奸丸「」愛他死……是由冰毒、海洛因、大麻、鴉片等混合而成。因吃上癮而不能自控,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此毒品會嚴重地傷害腦的中樞神經,因而使人記憶力下降,免役力消退,使人做事特別緊張等等。「搖頭丸」葯形千奇百怪,葯色各種各樣,不認識的人或許會誤認為它是小孩子的鈣片,或許誤認為它是美味的糖果。所以,有人會由此上當,把此可惡的物品吞下肚裡,不到幾分鍾,頭腦便像斷開了甩了起來,不斷地發瘋、跳舞、瘋叫、神志不清。
你即使只吃下了半顆毒品,你也迷不出死神的招喚!
從宣傳片的內容還使我更加謹慎交友,「在家靠親人,在外靠朋友」!「朋友」,什麼是「朋友」,難道「損友」也是朋友?不!不是!
吸毒者選擇了「黑暗」這條路,另一方面是受朋友的影響。一些商人因為要賺錢就大出伸手,把一些不該在社會上做的買賣偷偷地由自己的雙手推泛於他人,這是奸商,是沒良知的奸商!
談了這么多,不就是要告誡人們遠離毒品嗎?毒品使社會秩序混亂使家庭毀滅,使自身難保,使自己受到無限的痛苦……
食毒品者在我國已經逐漸地,嚴重地增多,難道還要繼續讓此現像由而發展下去?難道還要使中國人民從而艱難起來?不要,不要啦!
讓毒品遠離當今社會吧!
⑹ 戒毒電影《青春劫》觀後感,急求!
j今天下午,學校給我們播放了一部電影——《青春劫》。我看完後受益匪淺——這部電影主要寫了一個叫姜霖的小夥子因為學習壓力太重,與一位叫波仔的老同學一起吸起了毒,他開始只因好奇而開始了第一口,被自己的老同學陷入難以自拔的沼澤,最後被警察抓住,從而重視起了自己生命的重要性。這一部電影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他禁不住而與波仔一起吸毒的片段,是那麼得瘋狂,裡面看著那吸毒的感覺是非常安逸,如果閉著眼睛想著自己飛,那麼就在飛,如果逼著眼睛想著搶銀行,甚至是殺自己的父親……令我感覺到萬分的恐怖。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吸毒對社會的危害與對家庭的危害,對自己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困難……
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吸毒對人體有著三大危害 :身體依賴性,精神依賴性,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吸毒時間久了,毒品帶給你的回報是那種萬箭穿心的痛。可以偷就偷,可以乞討就乞討,甚至去故意撞車騙來的……來之不易的那麼一點點錢,還沒放熱,為了那一點點少的可憐的毒品,把錢送進了毒販的錢包里……。
從這個事例中,我有可以知道:盲目的從眾心理,不要因為別人做了而也要做,我們要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業余愛好。毒品可以讓我們失去寶貴的生命,可以讓我們失去理性,遠里毒品珍愛生命,才是正道!
⑺ 毒誡哈雷為什麼死
在《毒誡》中哈雷這個角色就是個反面教材。
當陳華在吸毒的時候,哈雷在掃毒;當陳華在搞戒毒的時候,哈雷卻在做販毒,兩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讓陳華一直遊走在黑白兩道之間。古天樂飾演的這個角色在整部影片中就像是打醬油,不光是鏡頭、台詞都不多,而且最後死的也是那麼草率。當整個香港社會與時俱進的時候,哈雷卻選擇沉淪。
影片部分都在講毒,後半部分在講誡。影片把兄弟情、愛情、親情進行了有意義的融入,讓一個真正蛻變的人變得更加鮮活。一幕幕的劇情重演這那時候的混亂香港,社會氣息反映著最真摯的兄弟情,結局處的他們三人之間的回憶,無一不在說現實改變,我們依舊不變。就像是觀眾看到是變幻莫測的劇情,但唯一不變的是一代人的回憶。
⑻ 毒誡哈雷為什麼被追殺
幫助陳華逃跑。
陳華因私下販毒而被幫會追殺,幸好在亦敵亦友的掃毒組組長哈雷(古天樂飾)幫助下,逃出生天,但卻終究法網難逃。
《毒。誡》是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出品,於2017年5月12日在中國上映的一部動作片;該片由劉國昌執導,古天樂、劉青雲、江一燕、張晉合作出演的黑幫傳奇電影。影片根據「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陳慎芝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江湖大佬改邪歸正,道盡人生最難的兩件事「墮落和覺醒」的故事。
⑼ 如何評價電影《毒。誡》
與老式港片相比,導演將視角鎖定在香港老城區和本港人身上,電影中沒有出現外地人的角色。在電影中,城市的巷道包藏著頹廢與墮落,將一眾角色困囿其中。電影所呈現的,是本港人的困頓與傷懷。一個救贖的主題,但電影中感傷的情緒卻蓋過了對覺醒、向善的表達。
年輕時,他們風光無限。
終於老去,只好用半生來贖罪。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⑽ 禁毒片 明天 觀後感1000字以上
其一: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今年是開展禁毒斗爭的第17個年頭了,今年禁毒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
為了迎接「6.26禁毒日」我們學校專門開了一個報告會,特意邀請了戒毒所的一名教官和學員來為我們獻身說法。
那名學員是一位正處在花季的少女,但她已經被毒品摧殘的體無完膚了,她每天都在與可怕的毒魔作斗爭,而她那雙腿也在毒魔的侵襲之下變得千瘡百孔。當她每次看見與她同齡的少女們穿著漂亮的裙子,自信的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都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她那雙被毒魔「親吻」過的腿已經不可能示人了。而她自己也再也無法像正常的人們一樣生活,當她自己走在大街上時,她都覺得自己是異類,而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是因為她接受了毒魔的邀請。
在她的自述中,我們知道了她是多麼悔恨自己當初的無知,她希望可以用她的親身經歷來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毒品的危害,也讓我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之外所有其他的東西都要付出代價。
同學們想想,一位花季少女,遠離學堂和親人,第二次進了戒毒所,在四面高牆中獨自忍受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還失去了自由……,那是我們無法去想像的地獄生活,所以我們要遠離這個可惡至極的毒魔,珍愛自己的生命。
而在最後,我真心的希望這位女孩可以戒掉毒癮,能夠重新開始,回到那個原本屬於她的家庭和生活,我想她一定會迎來自由的那一天的。
讓我們共同「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禁毒作文
在人生中,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善與惡包圍著,我們必須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當壞人千方百計誘惑你時,不要被一時的假象蒙騙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840年,鴉片和大麻首先來到了中國。鴉片戰爭從此爆發。鴉片是由提煉纓素而成,可作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癮,人就變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縮。中國人吃了鴉片後,屢戰屢敗,使鴉片成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處多,吸毒就等於自毀前程。1985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上勇奪兩金一銀的健將阿惠因吸毒變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嫗』。碩士研究生江濤因吸毒傾家盪產,變成了社會上的一個廢物……許多例子告訴我們毒品是可怕的,是一個害人的壞蛋。新中國成立後,海洛因又到來了,弄得走私案一樁又一樁,中國人民痛苦不堪。盡管中國建立了許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販毒分子就更聰明了,更隱秘了。
在這些信息中我們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時難啊,大家都在電視里看過,只要毒癮一來,如果沒有在吸毒品,那種痛苦將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堅強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種禁毒宣傳畫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種方法來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頭撞牆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難道他們不痛嗎?他們也是沒辦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親戚騙錢。騙不到了就去偷、搶、去殺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販子的煽風點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你就試一下而已,再說你意志力不是很強嗎?沒事的。」這樣就會有人也這么想結果就去試一試。就是因為這么一試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杜絕毒品。
其二:
150年前的英吉利人,帶著貪婪的慾望,用鴉片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既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屈辱的一頁。一日數次,從不間斷,不然涕淚齊下,渾身癱軟,最後在痛苦的煎熬中耗費掉所有的家財,落魄地死去。曾經以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的中華民族,居然在這東西的作用變得國弱民衰,任人宰割,落得個「東亞病夫」的恥辱稱號。有識之士如林則徐者,禁煙,繳煙,銷煙,終在歷史的舞台上留下應有的尊嚴。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曾經在新中國的建立後消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的毒品「貿易」,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如幽靈般地重新回來。成千上萬倍的利潤,令不少想快速致福而動了歪心的人趨之若騖,鋌而走險,海洛因,大麻,搖頭丸,越來越多的花款被走私進了中國;又有多少先福起來的人為了追求所謂的新鮮刺激,所謂的潮流,又或者過分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從而走上了家破人亡的不歸路!?
靈魂在吶喊,耳邊卻只剩下魔鬼的聲音在回響;意志在掙扎,身心卻早被噩靈所摧殘!多麼可悲的現實!一旦被魔鬼所纏上,將靈魂交給了魔鬼,便幾乎永無翻身之日;活生生的一個人,竟然成了行屍走肉般的傀儡,身不由己,為了滿足到自己一旦發作的慾望可以做到拋妻棄子,六親不認,為了籌集昂貴的毒資,可以打家劫舍,偷訛拐騙,無惡不作。
嗚呼!嗚呼!前車可鑒!前車可鑒!君豈能在金錢的誘惑下忘記到歷史的悲劇?君豈能為片刻的無盡歡愉而忽略長期的痛苦?禁毒之舉,刻不容緩,宜重宜嚴啊!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但我們絕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重蹈覆轍。這可不是小問題,而是關乎到整個中華民族未來的興衰啊!在我們走在看得見曙光的光明大道上的時候,可不能被魔鬼的呼喚所吸引,走上亡家亡國的不歸路啊!禁毒之舉,利在當世,功在春秋啊!
魔鬼是會化了裝出現的。當美好的外表,新奇的噱頭吸引著我們的視線,鼓勵著我們去嘗試的時候,多一個心眼,自覺抵制魔鬼的誘惑,否則隨時會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慘重的代價啊!
在金三角,在哥倫比亞,有朝一日當一大片一大片靚麗的嬰粟花被其他植物所取代,魔鬼不再著附其身,離我們而遠去的時候,世界定必會變得更美好……
前一段,學校組織我們看禁毒宣傳片,那一幅幅不堪入目,血淋淋的圖片令人心驚膽戰,毛骨聳然.從一幅幅圖片里,我知道了許多觸目驚心的事實.有人因吸毒而導致家破人亡,有人因吸毒而瘋狂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為了有錢買毒品,他們偷,搶,甚至殺,嚴重地危害了社會治安。我看見吸毒的人個個在生死邊緣掙扎,他們骨瘦如柴,像狗似的蜷縮在地上,生不如死,他們的慘象是多麼可怕啊!
看了這些宣傳片,我感觸很大,有很多青少年因一時的無知、好奇,在所謂的「朋友」誘惑下,吸上了毒品,誤入歧途,以至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毒品,就像一隻無形的魔手,甚至比任何猛獸更可怕。它不斷摧殘人們的身心、摧毀人們的意志,為了不受毒發之苦,他們去偷、去搶、甚至去殺人,走上犯罪道路,斷送了美好的一生,這值得嗎?毒品不但使吸毒者受到傷害,還令他身邊的家人朋友為他傷心。難道毒品的危害還不夠大嗎?我知道的阿麗姐姐,她很美麗,但因為一次好奇,吸上了毒品,從此過著毒品賜給的行屍走肉的生活。父母的傷心、也沒有使她回頭。是社會的關懷使她毅然走入戒毒所,重新迎接她新的生活。誤入歧途的朋友們,趕快離開這個可怕的旋渦吧,靠自己的堅強的意志,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為了我們的明天,請珍惜生命,拒絕毒品,不要貪圖一時痛快,毀掉終身幸福!
各位青少年朋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不要做罪惡的犧牲品,讓我們斬斷魔爪,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吧!這奼紫嫣紅的,就是罌粟花。葯學家從它的果實中提煉出嗎啡、海洛因,是因為它們能為人類解除病痛。
陽光下也會有陰影。造福於人類的科學成果,在居心險惡者手中,也可能成為殘害人類的禍種。正如這組從鮮花演變到骷髏的造型。
毒品,通常指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前面提到的鴉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等,是毒品;而某些醫療應用葯物,如嗎啡、杜冷丁,當它們被非法濫用時,也成為毒品。請大家看展板和展櫃里的實物。
毒品為什麼能夠害人呢?為什麼一旦沾染上就難以戒掉呢?
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都會產生雙重依賴。
一是身體依賴。毒品,比如被濫用的阿片類葯物,進入人體後,會使人的機體發生適應性改變,建立起新的葯物作用下的平衡。一旦停止用葯,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疼、腹瀉等症狀,痛苦萬分。吸毒者為了緩解痛苦,就必須定時攝取毒品,並不斷加大劑量。吸毒者因此再也離不開毒品。
二是精神依賴。正常人腦內和體內的一些器官里,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當人體攝取毒品後,內源性阿片肽受到抑制,阿片受體只能靠不斷攝取阿片類毒品才能調節精神平衡。毒品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還會出現一種精神效應,使人對毒品產生強烈的渴求。
人體一旦出現身體和精神依賴,就是通常所說吸毒成癮了。即使經過脫毒治療,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功能,至少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更為嚴重的是,要消除對毒品的精神依賴十分困難。許多吸毒者經戒毒治療後仍一而再、再而三地復吸,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是目前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毒品對人的摧殘,觸目驚心。它會對人體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害。這是吸毒者大腦、肺部發生病變的情況;這是一組把吸毒者變成行屍走肉的真實寫照。
靜脈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的吸毒方式,最容易傳染各種皮膚病、性病,甚至艾滋病。據統計,吸毒者因使用不潔注射器而被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感染率高達22%和68%;截至1998年3月,我國檢測發現9970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66%是使用不潔注射器的吸毒者。
大家看,這是一個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者的雙腳,他的皮肉一層層地脫落,眼睛裡流出的是渾濁的膿液,小腿爛得像流淌的火山熔岩。
她叫張福娟,曾在電視片《中華之劍》中露過面的吸毒者。《中華之劍》拍攝時,她是惟一同意把自己毒癮發作的慘狀暴露在攝像機鏡頭前的人,目的是為警示他人,千萬不可沾染毒品。這張圖片是她注射毒品感染後,全身潰爛;那時,長春電影製片廠來昆明選演員,她是候選人之一。
一些吸毒成癮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白色魔鬼」驅使下,用切手指、砍胳膊、煙頭燙等自殘方式來緩解毒癮。這位姓郭的男青年,吸光了20萬元存款及全部家產後,熬不過毒癮,用切腹方式自殺,被發現後送醫院縫了18針。這些是用上吊、撞牆、跳樓、牙刷插鼻孔等方式自殺的吸毒者。一個吸毒人員追悔道:「敲開了毒品的門,挖好了自己的墳!」
搞不到毒品是一條死路,搞到了毒品是死路一條。許多吸毒者不得不靠一次比一次大的劑量來緩解毒癮發作帶來的痛苦,哪還顧得上過量吸毒會導致死亡。
她叫梁蓓麗,染上毒癮後,靠賣淫維持吸毒,終因吸毒過量而死於街頭,死時才21歲。
看過電影《長大成人》的觀眾朋友一定認得出,她就是該片女主角之一的扮演者朱潔。朱潔與著名演員江珊、徐帆、陳小藝等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學,她的血管里流淌著愛新覺羅氏的皇族血統。在《長大成人》中,朱潔扮演了一個有吸毒經歷的人。誰也說不清,是為尋找角色的感覺,還是因為好奇,總之,她真的吸上毒了。結果沒等到電影公映,她已因吸毒過量而死亡。據導演介紹,《長大成人》的本意,是抨擊演藝圈內包括吸毒在內的頹廢現象。朱潔本該對導演意圖有更深的領悟,卻莫名其妙地用自己的生命做了反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毒品則是毀滅家庭的炸葯。
五十多年前,遭受鴉片禍害的武漢地區流傳著一副對聯:竹槍一枝,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地;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沖天。
遼寧省鞍山市王寶岩、高靜夫婦,1991年開始吸毒,三年中,吸光了包括兩幢樓房、一輛計程車在內的百萬家財,為吸毒又借了80多萬元的債。這是他們年邁的老母親帶著輟學的孫子流落街頭。
圖片中被燒毀的是湖南長沙市府後街的一處住宅,一家三口吸毒,因不堪忍受毒癮發作,一起縱火自焚。
這是一隻10歲女孩的眼睛,眼角垂掛著欲滴未滴的淚珠。透過這只淚眼,我們彷彿讀出了這個女孩茫然的哀痛、悲憫和疑問。
僅僅幾年前,她還生活在一個殷實富裕的家境中。父母經營飯館、服裝,腰纏萬貫。作為掌上明珠的她,被父母呵護得無微不至。然而,暴富之後的失衡心態,使父母沾染上了毒品,幾乎一夜之間,曾經擁有的一切,都在縷縷輕煙中化為烏有。父親進了戒毒所,母親為尋覓毒品不知去向,只剩下這個孤零零的女孩,不知所措地站在家徒四壁的房間里,一日三餐也要靠好心鄰居的接濟。面對攝像鏡頭和記者的詢問,她茫然無語,許久許久,早已噙滿淚水的眼裡溢出了第一滴淚。
吸毒,不僅耗盡錢財,更扭曲人的天性。199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根據110報警電話,在和平里地區一套公寓中抓獲了兩名毒品持有者。當民警們搜查堆滿大量吸毒用的吸管、錫紙的一個角落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年僅3歲的男孩。他全身赤裸,雙手被綁,遍體燙痕,已經奄奄一息了。民警馬上把孩子送進醫院。
據兩名毒品持有者供稱,孩子的母親姓郭,外省人,在北京賣淫、吸毒多年。因沒錢償還欠下的毒品債,把親生兒子「丟丟」送來作抵押。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只要這二人毒癮上來,就把丟丟當作發泄對象,捆綁、踢打、煙頭燙、打火機燒……
經醫生檢查,丟丟全身大面積1度至2度燒傷並感染,門牙掉了兩顆,鼻子缺損,顱腦外傷,患有重度貧血和佝僂病,還伴有潰瘍性口腔炎。
《法制日報》女記者居楊將她拍攝的一組照片發表在《南方周末》上,許多北京市民和青年學生聞訊後帶著營養品和衣物趕來看望。
因非法吸毒和賣淫正被羈押的丟丟的母親也被民警帶到丟丟床前,看著遍身是傷的親骨肉,她冷冷地說:「我不認識他。」
三歲的丟丟看在眼裡,一聲未吭。母親離去後,他才對在一邊的記者說,他想要那張有媽媽的照片。
在兒童醫院特護病房裡住了三個星期,丟丟開始康復了。但醫院已經減半的5000元醫葯費卻沒有了著落。丟丟是民警送來的,住院卡上監護人填的也是民警,於是民警們又要為籌措醫葯費四處奔波。
丟丟出院時,來自民警及各地各界的捐助已近2萬元。許多善心的家庭表示願意收養這個失去母愛又飽受摧殘的孩子,負責監護他的北京市公安局卻無權對此作出決定。丟丟只好暫由北京一家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們抱去。
民政部門終於作出決定,由丟丟母親戶口所在地民政局的一位幹部領養了這個孩子,並安排他進了當地最好的幼兒園。
廣西南寧市一位婦女,懷孕期間仍吸毒。孩子出世後忽而窒息,忽而痙攣。此後半年,母親哺乳前,必須先吸毒嬰兒才肯進食,否則孩子哭鬧不止。
吸毒耗資巨大,許多吸毒者在毒癮的驅使下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因吸毒而貪污,因吸毒而詐騙,因吸毒而盜竊,因吸毒而搶劫,因吸毒而敲詐,因吸毒而殺人……
劉瀾斌,雲南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染上毒癮後,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74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
在他之前,「共和國第一大案」的主犯劉青山,也是因為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
這幅蒲松齡畫像,是畫家秦惠浪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時的作品,秦惠浪由此跨上個人事業的頂峰。然而,僅僅數十天後,1994年11月25日,他及他的一家四口,就被兩名破門而入的吸毒者殺害了。
這兩名吸毒者與秦家無冤無仇,甚至素不相識,他們深夜持刀闖入秦家,僅僅因為耐不住毒癮煎熬才鋌而走險。吸毒者在毒癮的驅使下,可能做出任何瘋狂的舉動,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飛來的橫禍。
1995年4月11日,兩名殺害秦惠浪一家的罪犯周西民、白俊傑被依法判處死刑。臨刑前,這兩名罪犯彷彿剛從「迷狂」中清醒過來,他們分別懺悔道:「但願人們千萬別學我這樣」;「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黑龍江大學孫景軍教授在銀行取款後被害,就是另一例證。
重慶市的這位母親,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她頭上連砍28刀並且刀刀致命的兇犯,竟是自己不到19歲的親骨肉。19年來,母親天天用這把菜刀給兒子做飯,其間融入了多少母親的心血和期待?
是什麼使這位曾被母親百般呵護的兒子變得如此殘忍?如此喪心病狂?是毒品。
這是我國南方的一個農村,人,個個東倒西歪;地,片片荒蕪貧瘠。導演這幕人間悲劇的,同樣是毒品。
17世紀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強行在中國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使無數中國人墮入苦難的毒海。鴉片戰爭以後,這些毫無廉恥的列強,竟依仗著洋槍洋炮,血淋淋地將中國瓜分,迫使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賠款。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們民族背負了一百多年。
毒品不除,民不聊生;毒品不除,國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