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作文雄獅電影觀後感
暑假裡我看了好幾部電影,其中一部電影《獅子王》我覺得印象特別深刻。
《獅子王》講的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一隻叫辛巴的小獅子,它全身都是棕色的毛,長得神氣十足,是個聰明又調皮的小獅子,它有一個非常愛它的父親。可是它的叔叔刀疤想要爭奪王位,千方百計地想要殺掉它。為了保護辛巴,父親被刀疤給殺害了。辛巴難過極了,沒有了父親,自己又被趕出了自己的王國。看到這時,我也不禁為辛巴的遭遇感到傷心和難過。後來,辛巴遇到了兩位好心的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辛巴又開始了無憂無慮的生活,漸漸地長成一頭大雄獅。它又回到了自己的王國,勇敢地打敗了刀疤,奪回了王位,成為了獅子王。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多麼得偉大!他們時時刻刻地幫助我,教會我們怎樣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就像辛巴的父親保護辛巴一樣。朋友的互相幫助也很重要,以後我要改掉膽小的習慣,去認識更多的好朋友。
㈡ 西域雄獅觀後感
電影《黃飛鴻——西域雄獅》,其故事底本幾乎就是一篇「反中國城小說」,影片中華人照例是白人歧視的對象,主人公黃飛鴻等成為盜竊殺人的理所當然的嫌疑者,被送上了絞刑架。不過結果改編得很有意思,黃飛鴻等以瀟灑神奇的「中國功夫」死裡逃生,並力懲真凶,以「刀槍不入」之軀戰勝了荷槍實彈的洋人。同時影片中的印第安人也照例是華人的朋友,因為他們都是弱勢族群和邊緣人。當然,這個電影的編導們可能從來就不知道「中國城小說」,但影片無疑蘊含著以某種「玄妙高超」但並不存在甚至落後愚昧的「國粹」去超越西方強大的現代科技、理性以及種族的壓制之意。華人觀眾在這種幻想的動作表演中既獲得了視覺上的滿足,同時也獲得了在想像中戰勝「強者」的精神愉悅。 可是中國功夫不管多麼利害,西方人都不會害怕,因為那不過是提供娛樂的異域文化奇觀和給跨國娛樂公司賺錢的工具而已。西方人真正害怕的不是這些「傳統」或「文化的復興」帶來的「文明的沖突」。比如,他們對日本人的恐懼就絕不是日本的文化,更不是日本的「儒家文化」,日本人向西方說「不」,仰仗的是世界領先的高新技術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因為日本也曾經像中國一樣,在遭遇西方現代性時成了西方的他者之一,被視為充滿異域情調(禪宗、歌舞伎、茶道、劍道)與毫無人性的軍國主義(神風突擊隊、忍者、生化武器)相結合的國度,既是「菊花」又是「劍」。但是當日本人在高新技術上日益取得世界領先地位,甚至美國的核武器製造業也要依賴日本的供應商時,當日本人在經濟實力上開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時,當日本人花巨資收購了曼哈頓的洛克菲勒中心,索尼公司1988年以二十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唱片公司,1989年花三十四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1990年松下公司以六十億美元收購美國音樂傢俱樂部——環球公司時……日本人開始說「不」,他們不願再做西方現代性的模仿者,要創造日本自己的現代性。這令當今世界的頭號超級大國美國感到不寒而慄,甚至有美國人說,日本投資者正「出錢進入到美國的靈魂中去」。日本人說「不」的背後,是帝國主義精神的復活,他們要用「技術帝國主義」取代「可口可樂殖民化」8。日本人很清楚,「利益大於文化」,他們從不滿足於在西方眼中的文化定位,日本不是「菊花」,而是「劍」,日本的文化要在索尼產品的舒適感中殖民世界,日本汽車的輪子只想踏遍全球。在此,我們無意宣揚日本人的技術帝國主義,但是今天在許多西方人眼裡,日本文化已經成為亞洲文化的代表。相比而言,中國人動不動就把自己麻醉在五千年的歷史記憶中,除了四大發明、天人合一、太極八卦、陰陽五行這些歷史致幻劑之外,我們是否考慮過,還應能說點別的什麼呢?
㈢ 雄獅觀後感
《雄獅少年》不過是一部動畫片,卻真正拍出了所有人至死不渝的浪漫情懷——所謂夢想、所謂友誼、以及所謂的成功與奇跡。內容簡單至極,然而細節蘊意深遠,情節感人至深。
影片結尾時,給了我們一個夢想和現實的中間道路,縱然阿娟承託了那麼多人的助力和夢想,但最終沒有越過那根擎天柱,然而他的奮力一躍,將破碎的獅頭穩穩地留在了上面,自己墜落水底。
其實,這就是很多人追夢的過程,夢想未墜,然而肉身最終墜入現實,短暫輝煌後,重歸沉寂。更多的人是以生命的代價成就夢想,將生命點滴注入,完成了奇跡。
所謂的人文關懷,就是看見每個人的不容易。在阿娟的破碎獅頭中,有少女阿娟的寄託與傳承,也有師傅壯心不已的助攻;而師傅對舞獅技術教授和發揚的夢想後,又有師娘的奉獻和犧牲。
師娘和咸魚強的愛情從熱烈到世俗,再從世俗升華成犧牲,這也許就是阿娟今後要走的路,從圓夢的高處墜落,終究還是要回歸現實的引力,被世俗所評價。
㈣ 電影雄獅少年觀後感
電影雄獅少年觀後感具體如下:
這么一部動畫,算得上是橫空出世,完全原創的劇情,沒有任何的IP加持,出品公司也不是近年來那幾個耳熟能詳的動畫名廠牌。然而,不抱任何期待地走在銀幕前,卻真真切切被影片的那一份質朴真誠和坦盪熾烈所打動。
無論是被取了女孩名字的男主阿娟,還是他那些乾脆被叫作「阿貓阿狗」的小夥伴們,都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妥妥的草根視角小人物的故事。
影片中幾個主人公都是農村的留守兒童,備受欺凌又終日無所事事的他們,心中總有一個「咸魚翻身」的夢,舞獅大賽除了是一份帶著中二魂的小倔強,每個人也有各自落地的動機,阿貓是為了見漂亮姐姐,阿狗是因為管飯,阿娟則是想在舉行比賽的省會城市,見一見外出打工的爸媽。
影片的前半部分,三個門外漢從零開始學習舞獅,在拜師昔日舞獅大神「咸魚強」的詼諧求學路中,展開的是不摻雜任何雜質無憂無慮的童真與快樂,少年們收獲了心懷夢想的充實,強身健體的筋骨,陪伴與信任的情誼這是少年漫成長中常見的「套路」,再加上一場高光逆襲的成果展示,這個故事已經得以成立。加之這個段落中諸多致敬周星馳與老港喜劇的編排,也讓這部動畫在趣味性上得到不錯的發揮。
㈤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的介紹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是由洪金寶執導,李連傑、關之琳、熊欣欣、陳國邦、吳耀漢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講述了黃飛鴻帶十三姨來到美國,為他徒弟慶祝寶芝林開張一周年。在途中的一次打鬥中,黃飛鴻掉入河中,丟失了記憶力,被當地土族人所救。寶芝林所有人員後來被稼禍搶了銀行,為證明清白,黃飛鴻與真凶打鬥,將其正法。1該片於1997年2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㈥ 電影雄獅觀後感100字
雄獅少年,這片子是最近十年我見過的國產動漫里,宣發最糟心的。片子本身的質量應該還可以,從我首頁上幾個看過片的人都在誇,結合他們以往其他片子上的評價,我覺得這片子的故事和作畫水準應該都不錯。
但這片子的輿論特別兩極化。其中一極最初只是說丑,後來有人提到故意弄小眼睛拉開眼距是不是RH,這個時候我覺得藝術風格的東西,無所謂,多一些探索也很好。然而接下來主創針對這個點的回應,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非要扯什麼廣東人長這樣,迅速讓一個原本仍處於模糊地帶可以討論的議題,極化成了群體攻訐。
藝術創作者,將作品放到大眾面前時,必須有個客觀的認知,一定有人不喜歡你的作品,你可以聊藝術創作,可以聊多元審美,但你不應該把這個事情作為一頂大帽子扣到別人頭上。也是從這一點開始,這片子的宣發基本就徹底垮掉了,以至於今天我看到有宣傳稿把這片子和這兩年其他幾個過街老鼠大眾喊打的IP並列時毫不意外。最近一直在給這片子貢獻自來水的人,有不少都有過跨火盆的應激反應,經歷最新的這么一波,估計會有一些進一步退出自來水吧。
㈦ 求電影天將雄師觀後感600字
作為從小在中國京劇學校從藝的成龍來說,《天將雄師》的格局更大,其中的道理卻是與其傳統教化有著追本朔源的關聯。本片是成龍與導演李仁港打磨七年的沉雄之作,自然也少不了對於英雄的塑造與刻畫,雖然成龍這次是飾演的西域都護霍安與此前的市井英雄不一樣,然而從警匪江湖到廟堂大漠,成龍的英雄觀依然是直接、擔當,不苟且、不妥協、不拋棄、不放棄,這不僅符合當時羅馬文明對於英雄的崇拜,也符合當下電影觀眾對於英雄的偏愛。當然如果我們回到「漢軍羅馬哪家強」的這個話題,可以看看片中雙方充滿「挑逗」意味的大比武——漢軍有灑脫的技擊術,羅馬有槍盾合一的陣法,因此在片中你依然很難去判斷到底誰更強,於是就全化作了對於英雄的敬仰。
無論是會多國語言的「民族品牌」霍安,還是集忠誠於勇敢為一身的盧魁斯,都符合我們對於英雄的定義。這不僅讓人想起那部在好萊塢颳起復古旋風的《角鬥士》,同樣是羅馬的故事,加上如同莎士比亞的悲劇,《角鬥士》讓觀眾們體會到了英雄的偉岸之處,那便是對於英雄人格上的多重塑造。
《天將雄師》中,觀眾們也能依稀看到莎士比亞的影子,其實作為電影腳本來說,取材於古典文學不失為一個討巧且有效的途徑(黑澤明通過對莎士比亞嫻熟入骨的改編和借鑒,實現了日本文化在20世紀中後葉在歐美主流市場的突破),以至於作為反派的羅馬王子提比斯也有著令人憐憫的性格,他的自負與歇斯底里,不僅反襯出了另兩位英雄的品質,還讓自己成功的邁入了「最糟心」反派的行列。優質的、有特色的僭主,是從古希臘戲劇順延到莎士比亞話劇至今的經典人物類型塑造,難以想像《鋼琴師》男主角竟然從孱弱優雅到雄壯強悍,再一次證明了西方演員往往有著比內地演員更多的可塑性,不僅僅是身體層面,精神氣質也是如此。
不過話又說回來,棋逢敵手,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在戰力上超強的終極BOSS,也就沒有了英雄們的傳奇。中國觀眾習慣了看《角鬥士》一樣的歐式英雄對決,也向來歡喜《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無間道》等的江湖好漢的惺惺相惜,但是對於跨種族、帝國級別、家國情仇的豪放大寫的英雄有著復雜的微妙情緒,如今的成龍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敘述葛劍雄的故事,漢朝天下羅馬兵,流浪著、逃亡的、錯誤方向的奧德賽,遭遇恪盡職守的、漢化的西域民族,豪情壯志在我胸激盪出感懷頂格的氣質大片,從希臘到羅馬,從漢朝到當今,《天將雄師》從特殊的角度提醒觀眾,新絲綢之路並非僅僅是個政治經濟概念,更是一種我們親身體驗、經歷的大時代文明。這樣的時代,必須要更好的適應。
㈧ 問一黃飛鴻電影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㈨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是什麼時候拍攝的呢,為什麼我以前沒有看過,這幾天才在電視上看了,是近年才拍攝的
基本資料
西域雄師
【片名】:《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外文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and America
【類型】:武俠/動作/冒險
【語言】:國語/粵語
【地區】:中國香港/美國
【片長】:100分鍾
【上映時間】:1997年1月22日
你網路一下就有,應該是早些年的,我小時候就看過
㈩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的影片評價
徐克和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使兩人的事業都達到了巔峰。分手後,各自發展得都很不理想。96年,永盛公司將兩人再度聚在一起,拍攝了又一部「黃飛鴻」電影。但該片除了打鬥一如既往的精彩之外,其他方面卻沒能給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而在同一年,黃飛鴻失憶誤入印第安人部落和《我是誰》中成龍也是因失憶落入非洲野人部落橋段的雷同,不禁讓我們感嘆,原來香港電影編劇的想像力也是如此的匱乏!(21CN網評)
好萊塢西部牛仔片的風味使中國人在西方的生活有了表面的熱鬧。片中不僅有精彩激烈的打鬥場面,溫情脈脈的愛情故事,引人發笑的包袱,它不是簡單宣揚「中國功夫斗洋拳」式的愛國主義,更把主人公帶到面對外來文化的先進性與傳統文化的沖突所帶來的困惑中。全片節奏快,場景多,作為西部牛仔片所有的元素都齊備了,但是細節缺乏,沒有深刻描寫的機會,看完以後不能有更多的回味。所有的演員都是新式黃飛鴻系列的班底性人馬,熟人熟眼。(電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