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利波特二觀後感五百字
《哈利波特與密室》:只能引人,難以入勝 首先申明,俺沒看過《哈利波特》的任何一部原著,本文僅針對電影,如果有涉及到原著的常識性錯誤,還望見諒。同時也請還沒看過電影但期望很高的同學注意,本文僅代表個人的觀點,與「客觀」沒有任何聯系。何況,不同的人對本片印象確實差別極大。我的一個朋友看完之後對我說,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多了,一臉興奮的樣子。我呢,唉,很可惜,這回它確實是沒有能強烈地吸引我。 其實,我對本片的期望是很高的,中午只是隨便吸溜了兩口面就急匆匆地跑到電影院去了,生怕發生那種看《星球大戰2》時找不到好座位的狀況。還好,遠遠地就看到售票窗口門前沒有長隊,只有一家子人在那裡嘰嘰喳喳。等到在影院里找了個最黃金的位子坐下來時,離開演還有一刻鍾,包括我在內,影廳里大概有二十來個人……才周五中午嘛。 我對第二集的高預期,完全來自於看第一集時的新奇感受。當《哈利波特》原著小說世界暢銷的時候,我早已過了要看童話故事的年齡,要我在功課繁重不堪的時候還回頭花大量時間重溫兒時幻想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當電影出來時,我一點也沒有很強烈的要觀看的慾望,直到第一集發行了DVD,看著便宜我才忍不住買了一盤,誰知就此驚艷了。對於完全沒有原著背景的我而言,第一集實在可以稱得上引人入勝,影片一步步地將我帶入了一個神奇有趣的魔法世界,三個小演員充滿童趣的表演,張馳有致的情節,無處不在的秘密機關,都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特別是赫敏同學,她那聰明愛現的小性子,大大的眼睛和神氣得翹起來的嘴角,都勾起了俺對小學眾多暗戀女生的美好回憶。對第二集的期待,至少有一半是想再見到她,嘿嘿(臉紅ing……)。 相必大家都知道第二集的劇情了,俺也就不用廢話了。沒錯,在看的過程中,俺的確是笑過那麼一兩次來著,一次是在哈利和羅恩喝了赫敏調制的「忘情水」……啊,不好意思,搞錯了,應當是「忘形水」才是…….變成slytherin分院的兩個胖子的時候,那傻頭傻腦的樣子實在是好玩;另一次就是這兩變形的鐵哥們去slytherin探聽情報的時候,碰上了馬法爾同學。感情這小子不光大的方面心眼壞,那貪小便宜的小孩子毛病也同樣具有,俺還以為他邪惡得挺有風格的哩!這一小小的細節讓俺意識到他還只是個孩子,因此笑。 可惜,本集電影中讓俺感覺如此有趣的生動細節實在是太少了。特技、魔法等,並不等同於生動有趣的小細節,而正是這些細節讓影片本身生動起來。第一集中那些曾出不窮的小花樣,讓人在觀看的時候無時不保持著高昂的興趣,期待著、猜測著下面又有什麼好玩的東東會出現了,歷險的趣味性正在於此。而第二集電影中雖然也有不少新東西出現,除了那個會哭叫的曼德拉草根娃娃,其餘的,無論是陰魂不散的日記本、大蜘蛛,還是大蟒蛇什麼玩意的,都泛善可陳,並無新奇之處,完全沒有象第一集中,比如伏地魔在黑暗森林中朝你飄來時那種緊張的感覺,也沒有當伏地魔終於露出他的真面目時的詫異感。導演似乎想處處營造驚喜,結果卻總是引不起觀眾很大興趣。俺周圍坐了不少黑白小朋友,年齡大概從四、五歲到十四、五歲都有,可他們都看得很「安靜」,作為一部兒童片,這恐怕不是一個好現象,排除小朋友們公眾素質提高的因素,如果要俺解讀的話,俺會認為他們其實看得很郁悶。 沒錯,導演可以解釋為第一集和第二集是完全不同的設定:第一集的主要任務是把大家帶到一個新奇的魔法世界中,自然大家的好奇心要強一些;第二集的重心是密屋的秘密,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自然要少了。如果這一點成立的話,第二集的故事性應當更強一點才是,懸疑性應當更突出才是。從電影交代的情節來看,劇情本身是柳暗花明的:神秘魔音—離奇石化—哈利自疑—神秘日記本—懷疑大鬍子霍格林--50年前女生死亡之迷—密室最後的較量,但實際展現出來的效果很難說緊湊,甚至有零散的感覺,雖然哈利同學是一直兢兢業業地在調查,俺卻在下面暗恨不是DVD,因為實在是時不時地想按快進! 即使就那些原本大有可為的劇情而言,俺也有諸多不吐不快的東東。在電影中,兩次石化事件:守門人的貓與一個學生,哈利都恰好碰到,結果被趕來的眾人懷疑為作案者,尤其是那個陰陽怪氣的守門人更是咬牙切齒地要報復,而其他老師,除了老校長,都站在那不說話,是默認大家的猜測嗎?有沒有搞錯!首先,「石化」這一魔法好象並不是什麼低級入門魔法吧,哈利波特同志會使嗎?如果他連這個魔法都不會使,又怎麼能懷疑他?其次,就算大家都學過「石化」的魔法,那恐怕也不能一口咬定哈利就是始作踴者吧?再次,就俺看來,偏偏每次讓哈利第一個撞上這種事件這一設定也很不可信。根據電影的揭示,好象那些牆上的血字啊什麼的,都是羅恩的妹妹所為,她中了隱藏在日記本中的伏地魔繼任者的蠱。要保證讓哈利波特第一個發現的話,那些血字和「石化」人的過程必須在沒人的時候進行,比如說,可能是在大家都睡覺的時候,但是這樣一來,又怎麼保證不先被別的學生發現呢?難道來一個石化一個、直到哈利同志來?最好笑的是,那些出事地點在哈利沒到之前空空盪盪,似乎不曾有人走過(有的話就發現了),而等哈利剛剛到那時,大夥又忽拉一下不知從什麼地方全鑽出來,好象大家合夥設計哈利波特一樣! 這些小小的疏忽,俺估計是因為導演過於拘泥於原著中的一系列事件,而在電影短暫的時間中又照顧不到這些事件所有的前因後果,因此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一個個單立的事件本身,缺乏必要的起承轉合。有的同學說,這是過分忠實原著的結果,因為原著是章節性小說,可以允許每個章節花大量篇幅來描述一個個事件,但第一集當年也被說成是完全忠實於原著,俺卻沒看出第一集有這樣分散的毛病。恰恰相反,第一集情節之連貫緊湊,即使放在懸疑類型片當中也是很出色的。所以,俺只能說第二集導演對原著取捨不當,拼了命往裡面塞東西,結果整個變成一碗溫吞水。 關於第二集中演員的表演,也有幾句話要說。首先,三個小演員角色的變化是個問題。如果說在第一集中,他們三個還是以赫敏為智囊,以哈利為中堅,以羅恩為最佳後盾的話,本集幾乎是哈利在唱獨腳戲。第一集中赫敏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她那聰明而又刁蠻的神氣勁,搶盡了哈利和羅恩的風光;第二集中她的性格卻來個180度的轉變,從咄咄逼人居然變得頗有點楚楚可憐了,尤其是在馬法爾叫她「mud blood」(意思是巫師血統不純,大致相當於正常人罵的「狗雜種」什麼的)的時候,與我想像的立即靈牙俐齒地反唇相譏相反,她居然作出一幅「梨花帶雨」狀,演技自是大有提高,但生動性未免有所下降。難道女生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多愁善感了么?即使要表現楚楚動人,也不必要非楚楚可憐不可呀!盡管她在這一集中的柔弱的確引得俺小心兒一陣陣疼痛,但俺更期望她重新變得愛表現愛使小性兒起來,加油!赫敏寶貝,你行di,你是最好di!第二集最不能忍受的角色失敗是將羅恩整個「淪落」為一個膽小怕事的跟班角色,連一些粗心的小錯誤也顯得不好笑起來。還有演員長個的問題對羅恩也特別明顯,第一集中他和哈利大致差不多高,第二集他一下比哈利高出半個頭,臉還是那張臉,表情卻沒有那麼生動了。還有作為新晉教師代表的那位「黑暗魔法防禦」老師,怎麼看都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也許放在書中是平添了不少趣味的色彩,在電影中則象「魁地奇」賽事一樣可有可無。 總而言之,電影的《哈利波特與密室》,就個人看法,在趣味性和故事的緊湊性上都比第一集有所降低。如果俺猜得沒錯的話,原著《哈利波特》系列的魅力應當在於童趣+不斷發現秘密的過程,也許還要加上少年夥伴的成長什麼的,第一集中這幾方面結合得天衣無縫,各自精彩;第二集中童趣自然是少了不少,三個主人公的個人魅力也沒樹立起來,關鍵是故事講得缺乏必要的連貫性,嚴重影響了一氣呵成的觀賞樂趣。 當電影結束時俺看了看錶,結果卻算錯了時間,以為才過了兩個小時。按理說,覺得時間少了一般都表示電影太吸引人了以至於忘了時間流逝,但俺這次卻是因為整個看下來很難有什麼值得品味的回憶的緣故,就象一段模糊的空白般過去了,不甘心!也許第三集會更精彩?
手打望採納
㈡ 英語動畫電影觀後感(初一的英語作文60詞
I loved watch cartoons before,but recently I saw an action movie called Transformers.It tells us the righteous will definitely beat the evil. The leading man was brave and he saved the world with his wisdom. The robots didn't disappointed me too.They were cool as much as they could be.I love each of those characters. From this movie,I learned a lot.
以前我喜歡看卡通,不過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變形金剛》的動作片。它告訴了我們正義總會打敗邪惡。男主角很勇敢,他用智慧拯救了世界。變形金剛們也特別的酷!我喜歡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角色。從這部電影中我學到了很多。
㈢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讀後感300字真對某個環節
《哈利波特》讀後感
一個瘦弱、帶著眼鏡的黑發小巫師,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帶入那「夢幻般的魔法世界」里。他就是我們的小巫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中,作者把我們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變成了事實。以「哈利波特」為主人公,有巫師、精靈、鬼魂、怪獸、龍、邪惡、正義。從這幾部書來看,可以體現出對朋友的友情、老師的尊敬、面對困難和邪惡永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擁有了這些,他們就一次又一次的逃過難關。「哈利波特」這幾部書講述了他與他兩個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發生的故事。在那裡記載著他們一起戰斗、一起共享快樂、一起分憂困擾的點點滴滴的事情。
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在那個魔法世界裡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當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開口說話。飛天掃帚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鳥相比,騎著它可以快速飛行,不到幾分鍾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會聽從主人的話,主人讓它到哪它就會到哪。命令—G,自己就會挪動。畫像里的人是活的,他們可以談話、還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別的像框里。城堡里有許多的鬼魂,他們可以游動、可以談話、可以挪動城堡里的任何東西、還可以穿透任何物體、有時還搞惡作劇(皮皮鬼)。還有許多都是那麼的神奇!怪不得我們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師會風靡整個魔法世界。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們(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他們面對邪惡和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讓我始終難忘。他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們要戰勝一切,戰勝邪惡,用我們學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識來戰勝我們的敵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以戰勝邪惡,正義永遠戰勝邪惡」。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邪惡總是斗不過正義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羅琳,她運用魔幻小說寫出生動的「哈利波特」,又運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師和這個魔法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
讓我感動得流淚的就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這本書。在這本書里才真正表露出了哈利波特與羅恩和赫敏的真實的友情。當他們在一起戰勝了一切的難關時,又發生了一些事......最後哈利波特已決定他要去找他的姑媽一家人,接著再去找魂器。羅恩和赫敏知道以後,他們就決定陪同哈利波特一起戰斗。從這段中我讀出了真正的友誼,那就是「為了朋友、為了拯救這個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價。」這才叫真正的友誼。
從《哈利波特與鳳凰》這本書中我還得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中,講到哈利波特頭上的那個「傷疤」。在別人看來這個傷疤是救哈利波特的魔法,其實誰也沒有想到這「傷疤」的奧秘。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一書中講到了哈利波特「傷疤」的原因。他的傷疤是由「愛」形成的。從而我也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
總之我對《哈利波特》這系列書的評價是—神奇!每一次我看書時,都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了那「夢幻般的魔法世界」里。
㈣ 求5篇英文電影的觀後感100字 電影是5個英文的 觀後感要中文的100字
哈利波特觀後感
哈利·波特是一個系列的七個幻想小說由英國作家J.K.羅琳寫的。書中記述的同名青少年巫師哈利·波特的冒險,加上韋斯萊和赫敏,他最好的朋友。中心故事是關於哈利的斗爭,邪惡的巫師伏地魔,他征服了魔法世界殺了哈利的父母,之後他試圖征服麻瓜(非魔法世界對他的統治)。
後天觀後感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後天。這部電影講的是:世界發生了成為世界冷事務,播放的是什麼等地區溫度急劇下降在紐約電影中,幾乎每個下降超過十度。天空依然下可怕的冰雹,還有更害怕的龍卷風,紐約城在一瞬間變成了破城被龍卷風穿過後,更使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個沒有結果。這真的讓人觸目驚心,使人的心不平靜的一旦落在很長一段時間,雖然電影中十分誇張,可是我們現在還不是這樣:全球變暖……所以請同學們從自己動手,環境保護起來,讓我們的環境更美麗!
戰馬
戰馬是如此精彩的電影。這部電影超過了我的期望。它是移動的,情感的,美麗的,和如此感人。這一定會成為經典。你不必是一個馬的愛人愛這部電影。沒有太多的血,但你仍然可以看到戰爭的恐怖和士兵和馬匹是多麼強烈,以及平民。索姆河戰役是特別強烈的場景。表演很精彩,攝影是美麗的,約翰威廉姆斯的得分是完美的,和馬都受過良好的訓練!斯皮爾伯格做了一個傑作!
贖罪
「贖罪」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故事(Saoirse羅南)誰證人一個可怕的事情,這改變了許多生活。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真理?「贖罪」在這些科目。喬Wright執導了一個輝煌的戲劇,美麗的風景和偉大的故事發揮最大的部分。由伊恩McEwan的精彩的小說是安裝在銀幕上飛馳。懸念是緊緊的抱著你對它的控制。音樂支持電影和觸摸到了令人愉快的故事。鑄造特別是傑姆斯麥卡沃伊羅比和年輕有為的Saoirse羅南布萊妮救他們的角色出現。凡妮莎雷德格雷夫的外觀也大。情節場景技術是想像力和非常介意取笑是情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是非常令人驚訝,總監賴特沒有得到奧斯卡提名為他的成就。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劇本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也失去了。萊特和漢普頓做得很好。但這顯然是一個年科恩兄弟,很好賺的課程。他很高興達里奧獲得最佳音樂藝術成就金像。\「贖罪」是一個聰明的,漂亮的,情感和感人的經驗。絕對值得一看!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的英文觀後感
公主來到羅馬有一個公共訪問。作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她厭倦了不斷的無味的活動。一天晚上,她悄悄地從她的起居室。當她來到羅馬街上,她深受義大利普通生活的吸引。最後她太累了,睡在街上。一位美國記者喬無意中看到她把不幸的是她自己的公寓。當他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一個有趣的和浪漫的旅程開始了。在真理之口所發生的是影片中最有趣的場景。雖然他們有一天呆在一起,他們的愛情會永恆。真正的愛情是不到多久你留在你的另一半。
㈤ 電影觀後感100字 只要100個漢字
《哈利波特》觀後感
這是一個魔法的世界……
我們都希望擁有一頂巫師的帽子,一根神奇的魔杖,輕輕一點,便可以使一樣東西飛起來或者消失。可是想去這魔法的世界得需要足夠的幸運,而哈利就是這么一個幸運兒,他的天賦使魔法大門為他打開。
清秀、文氣的哈利給人以脆弱的感覺,可是事實並非如。自小就是個孤兒的他受盡了屈辱,可是他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奮發向上。一天,幸運降臨在他頭上,源源不斷的信涵邀請他到魔法世界去,他順利的成為了魔法學院的一員。雖說幸運降臨,可是噩夢也隨之而來,額頭上的刀疤,讓哈利和一個讓人提起就恐懼的魔鬼牽扯到了一起,那個魔鬼就是——伏地魔。
仇恨使他勇敢的面對伏地魔,在他剛踏進魔法學院不久,就與伏地魔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較量。伏地魔寄生在別人的身上,逼迫孤身一人的哈利交出魔法石,哈利當然不肯,這時,魔法石的力量使哈利的手變的像熔岩一樣,焚化了伏地魔的美夢,伏地魔踉踉蹌蹌的逃走了……
不光哈利是英雄,他的夥伴也是功臣:如果沒有赫敏的照料,哈里放心的下羅恩嗎?如果不是羅恩在「巨型棋」的緊要關頭,舍己為人,哈里能沖出重圍嗎?如果沒有鄧不利多的相助,哈里還躺在石階上昏迷不醒呢!
《哈利波特》擁有我們大家的夢,帶我們遨遊魔法的世界……
㈥ 卡力魔法世界讀後感 怎麼寫卡莉的魔法世界讀後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寫讀後感關鍵是一個感字,先用三四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結合實際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可以夾敘夾議。要注意寫出真情實感。
㈦ 10篇10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
哈利波特》觀後感
我們都希望擁有一頂巫師的帽子,一根神奇的魔杖,輕輕一點,便可以使一樣東西飛起來或者消失。可是想去這魔法的世界得需要足夠的幸運,而哈利就是這么一個幸運兒,他的天賦使魔法大門為他打開。清秀、文氣的哈利給人以脆弱的感覺,可是事實並非如。自小就是個孤兒的他受盡了屈辱,可是他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奮發向上。一天,幸運降臨在他頭上,源源不斷的信涵邀請他到魔法世界去,他順利的成為了魔法學院的一員。雖說幸運降臨,可是噩夢也隨之而來,額頭上的刀疤,讓哈利和一個讓人提起就恐懼的魔鬼牽扯到了一起,那個魔鬼就是——伏地魔。《哈利波特》擁有我們大家的夢,帶我們遨遊魔法的世界……
㈧ 求讀後感500字 倆片
《蝴蝶公墓》讀後感 在網上初次見到這本書便深深愛上了它,《蝴蝶公墓》一個近乎完美的名字。對蝴蝶超感興趣的我第二天就去重慶買下了此書。回家後如獲至寶似的看完了它。偶像蔡駿果然不會令喜愛他作品的人失望,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他會這么受歡迎吧。
小說中關於對莊周夢蝶這一段令我始終難忘「著名的『莊周夢蝶』,出自《莊子。齊物篇》。莊周化為蝴蝶,從復雜之人生步入簡單之逍遙,乃莊周之大幸;蝴蝶化為莊周,從簡單之逍遙步入復雜之人生,乃蝴蝶之悲哀。但據千古奇書《蝴蝶秘譜》,莊周並非僅僅夢見蝴蝶,而是在現實中見到了蝴蝶——上古最神秘的『鬼美人』」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的心一驚。獨特的見解。或許莊周真的見到了真正的昆蟲之王翅膀左邊是美女右邊是骷髏的蝴蝶——「鬼美人」,那麼他真的是大幸。
「傳說每個城市都有一座神秘的『蝴蝶公墓』,誰都想要到這座『蝴蝶公墓』,因為它能幫你實現心底的願望——只要你願意抵押自己的靈魂,但是所有來到『蝴蝶公墓』的人都將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 一段唯美的傳說,一個感人的故事,一次美麗的相遇。。。如果真的有蝴蝶公墓,我願隻身前往。本來就沒有什麼願望的我,一死又有如何?說不定我也會變成「鬼美人」翱翔於天地間。。。
1
念一段咒語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讀後感
游竄於書海之間,經常有一兩本名篇大作獲得我的欣賞,但當我觸碰到那一本書,我為它迷醉,為它感動,把它看了千萬遍,牢牢記在了心中。以至於一念一個咒語,它就會浮現腦海,久久不能散去……
拿起魔杖,念出熟悉的咒語,它便出現,與我同在:
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孩,一個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擁有了一個要與壞蛋伏地魔作斗爭的標志,一道形如閃電的疤痕。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為媽媽的犧牲把他的死亡減成了那道疤。他被姨夫收養過了一個很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著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過了11年。在他11歲生日時,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一個表面恐怖實際很溫柔的看守海格給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學校錄取信,證明他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巫師的命運。他很高興的入了學,也知道了對角巷等一系列的巫師世界的事物。到了學校還認識了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傻里傻腦的羅恩,有一個同樣把哈利當孩子的媽媽。一個是品學兼優的赫敏,有兩個平凡的麻瓜父母。(非魔法人士)他們一起努力救了魔法石,與伏地魔頑強抗爭,最後搗毀了伏地魔的美夢,獲得了大家的尊敬。
福樓拜曾說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對,征服它。同學們,山中沒有筆直的路啊,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瀾,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我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波特學習,做一個正直、正義、勇敢面對困難、藐視困難的人!勝利永遠是屬於堅韌不跋的人。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魔法、巫師是已經被眾多作家寫過的老題材了。但是羅林無疑是寫的最好的。把魔法界寫的如此真實,無數的細節交織成一片魔力的網。書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讓你如此意猶未盡,拍案叫絕。書中到處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的細節中。正是這樣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人愛不釋手。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腦子里,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的回盪在我的思想中。可曾想過,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兒童一直被認為是幼稚的代名詞,但是哈利告訴他們,你也可以象哈利一樣承擔責任。這大概是《哈利波特》對我最大的激勵。我可能會扔掉許多書,但是書架中總會有一套《哈利波特》;我也會買許多書,但是書架中也永遠有一個空隙。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讀後感
游竄於書海之間,經常有一兩本名篇大作獲得我的欣賞,但當我觸碰到那一本書,我為它迷醉,為它感動,把它看了千萬遍,牢牢記在了心中。以至於一念一個咒語,它就會浮現腦海,久久不能散去……
拿起魔杖,念出熟悉的咒語,它便出現,與我同在:
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孩,一個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擁有了一個要與壞蛋伏地魔作斗爭的標志,一道形如閃電的疤痕。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為媽媽的犧牲把他的死亡減成了那道疤。他被姨夫收養過了一個很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著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過了11年。在他11歲生日時,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一個表面恐怖實際很溫柔的看守海格給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學校錄取信,證明他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巫師的命運。他很高興的入了學,也知道了對角巷等一系列的巫師世界的事物。到了學校還認識了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傻里傻腦的羅恩,有一個同樣把哈利當孩子的媽媽。一個是品學兼優的赫敏,有兩個平凡的麻瓜父母。(非魔法人士)他們一起努力救了魔法石,與伏地魔頑強抗爭,最後搗毀了伏地魔的美夢,獲得了大家的尊敬。
我很羨慕他,能接到通知書,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友情是在不經意間建立起來的,也明白了它的偉大,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團結在一起就能克服任何困難。也佩服哈利,在面對可怕的伏地魔面前沒有絲毫的畏懼,即使父母不在身側,但他依然活的很有價值,讓父母在九泉之下能夠放心了。這本書是英國女作家J K 羅琳寫的,我很感謝她,她為我們廣大讀者塑造了一個平凡有不平凡的貼近我們生活的一個有血有肉的鮮活的形象,讓我們在游歷魔法世界的過程中,品嘗人生百味,借哈利來圓我們讀者的一個美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4422673.html?si=2
2
故事的本身很像個童話,給大人看的童話。童話里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作者對現實的不滿一股腦兒全都寫進書里,這種情形雖然在她之後成為大作家有改善許多,但仍能清楚的看到,她其實是很憤世嫉俗的。
她不滿這世界的不公平,所以哈利並不像灰姑娘一樣,被欺負了還乖乖受氣並且天真以為會有英雄來解救他,在他成了巫師有能力復仇時他盡其所能的惡整那些欺負他的人。同時她也不滿現實人們的歧視弱者行為,所以哈利身邊的朋友都是些少數者,例如榮恩、海格、妙麗,這些在巫師世界總是被欺凌的少數者。哈利並不歧視他們,他樂於和他們交往甚於那些自認是純正巫師的人們。
但,也許因為哈利長年受到阿姨一家的欺負,所以當他成為話題人物時,他開始驕傲,並且難免的,總是認為自己有特權。雖然校長的確讓他有特殊待遇,而巫師世界的人們也常常談論到他,但那並不代表他能因此驕傲自大。 我想也許這就是作者讓榮恩當級長而不是哈利波特的原因,因為他太光芒畢露、太不知收斂,如果讓他當級長後果可能是他只知道對付那些他討厭很久的人,並且以為自己真的非常厲害。然而榮恩並沒因此高興,他以為這是校長的施捨或哪裡出錯,他總是不相信自己的實力,這點在他和妙麗的關繫上也看的出來,雖然他們兩個互相喜歡,但榮恩也不相信自己能贏得妙麗的芳心,因為他認為自己比不上那個外校的優等生。最終一切結局明朗,榮恩終於學習到成長,並且越來越能獨當一面,而妙麗也漸漸表露對榮恩的欣賞。
天狼星的死對哈利的打擊很大,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地位同等於父親的長輩,疼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他關照他,然而他卻死了,在他開心興奮的時候。他的打擊相當大,大到他根本不願意相信天狼星已經死了,然而這一連串的打擊卻也讓他同時成長,雖然這成長來的有點慢,他開始改變自己驕傲的性格,並且慢慢的,他發現身邊周遭人的優點與缺點,他不再因為是自己喜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的人就那些人什麼都好,也不再因為那個人是他討厭的就什麼都不好什麼都跟他做對,他的成長來自於天狼星的死。
結局仍然是好的,天狼星對哈利的意義不會因為他死亡而改變,而哈利周遭的朋友也仍然在他身邊支持他。
作者從寫這部書一開始的偏激到這第五本也漸漸的轉為相信這世界仍然有好人。
而之後的後續我仍期待著,我想知道最後故事裡的主角們會發展成怎樣的性格與故事。
3
我與故事打了十年交道,還從未見過這樣的書。一拿起來就放不下手,彷彿它有魔力,全套不到兩個月就看完了。
我喜歡這個神秘的故事,不得不追著往下讀。它確實使你感到驚奇。每章末尾都帶著問題,使你牽腸掛肚。
書中的小哈利波特幾次從伏地魔手中大難不死,被人們看成怪胎。但他一直都認為自己只是個平凡的小孩兒。直到他十一歲,收到來自一個魔法學校的入取通知書,他的人生才有了巨大的轉變。
文章作者羅琳也許和一般的作家文筆一樣,但可真正吸引人的,是讓我們在一個不道德的時代,看到了德行的力量。故事對個人的責任、勇敢、忠誠和忍耐等性進行了探索,並贊揚了這些品質。
哈利那勇敢、堅強,遇到困難不屈服的品質令我十分欽佩。我想,有千千萬萬的青少年都和我一樣。想想自己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一點點困難就畏難卻步,總習慣躲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里。比起哈利,我真是無地自容。雖然在家,他受德思禮夫婦的打罵,被比他強幾倍的表哥欺負;在學校,被不喜歡他總想讓他出醜的斯內普教授刁難,被可怕、恐怖的伏地魔追逐------但他仍然鼓起勇氣,勇敢地面對一切。
他還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為自己的學院爭光;也有著很強的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當他為了追回朋友納威的記憶球而跳上自己從未騎過的飛天掃帚去追馬爾福時,我看到了;當他真心為自己的好朋友羅恩當上級長而高興時,我看到了他對朋友的深厚友誼;當他為了不讓自己的教父――小天狼星擔心,而獨自忍受傷疤的疼痛時,我看到了他對親情的珍惜以及為他人著想的可貴精神。他對友情的忠誠,他在妒忌者面前的紳士風度,他對待挫折的積極態度,他在困難面前的毫不氣餒,讓我深深為此折服。
哈利·波特,你是個英雄,是我心中永遠的英雄!
㈨ 哈利波特7下電影觀後感 或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完結的回顧和感受 400~600字 寫得好的加懸賞!
影片開頭是斯內普深邃的望著遠方,想著接下來他要被蟒蛇咬死,很悲涼。
我讀過哈利波特7這本書,今天在看看這部電影,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畫面非常細膩,故事也十分緊湊。而對於3D視覺的震撼,只在短短的幾個場景中才能體會得到,無論如何,這部史詩般的電影給予的享受是無與倫比的!
當哈利他們3人騎著龍逃出金庫,飛翔在藍天的時候,那個場景很美、這也許就是戰爭前的寧靜;當哈利他們重返霍格沃茲與學生老師們重逢時,我感覺希望來了,戰爭也來了;當學生、石墩守衛、老師們同食死族、巨人、蜘蛛、伏地魔奮勇戰斗時,當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時,我感覺這十年的魔法生涯即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當斯內普的眼淚被放進冥想盆,當他的那心酸的回憶展現在哈利的面前,同時也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都被感動了,這是斯內普執著的愛、就像我們對哈利波特的愛一樣;當哈利波特清楚自己必須死時,當他抱著伏地魔跳下高樓時,當他和伏地魔在空中相互掙扎、抵抗時,我看見了這個大男孩的努力,他從小男孩到如今滿是鬍子的大男人,他努力了十年,我們也在背後支持了他十年;當伏地魔被哈利擊中,當伏地魔的身體似紙片一樣的四處飄散,化作黑煙,我明白我們這十年的等待、努力、共同經歷終於換來了這場勝利;當哈利把接骨魔杖扔向懸崖,當哈利、赫敏、羅恩三人一起眺望遠方時,那時候的感受,是一起經歷十年最終換來成果的感受。
影片的結尾,是美好的結局,是新一代年輕的魔法師,哈利的孩子、赫敏的孩子……這些年終的魔法師載著父母們的期望駛向遠方。最終,影片定格在了那個熟悉的9又4分之3站台,我看到這里,看到哈利波特的最後一幕,感慨良多,我清楚的明白,我們這10年的等待是有價值的!
影片中有太多的「當……時」讓我感慨,這是因為我們大家同哈利度過了整整十年,與其說我們見證了哈利的蛻變,不如說哈利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哈利波特,陪伴了我們走過許多歲月,讓我們領略到了另一個魔法世界的神奇,讓我的生活多了一個值得等待的等待,哈利波特,不管你是否已畫下了句號,我們永遠都是你忠實的支持者,哈利波特,我們愛你,作為麻瓜的我們,依然愛著你這個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
你永遠在我們心中,不容忘卻 。
朋友,你說,哈利波特還會繼續嗎
㈩ 急求《哈利波特》任意一部電影觀後感 300~400字
自從1997年開始,一位帶有魔法色彩的小巫師風靡了全球,它就是《哈利波特》。7月15日,哈6火爆首映!我也搶先一睹為快。真的很震撼。絕對的震撼!
哈6講了哈利和鄧布利多說服了霍拉斯·斯拉格霍恩重返學校,擔任魔葯課教師,而斯內普成為了黑魔法防禦課老師。哈利魔葯課忘帶課本,霍拉斯借給了哈利一本舊的魔葯課課本。哈利發現該書是混血王子的,並書上的筆記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鄧布利多用冥想盆向哈利展示伏地魔的過去,認定伏地魔把自己的靈魂分成七份,並且將六份藏入了魂器中。其實,伏地魔的兩個魂器已經被摧毀了。為了毀掉其他魂器,他和哈利前去取回斯萊特林的小金匣。鄧布利多因為喝掉了保護小金匣的葯劑而變得非常虛弱。他們兩個返回後發現食死徒來到了霍格沃茨。鄧布利多釋放咒語令藏在隱形衣下的哈利僵住。馬爾福到來並且表示是他用魔法櫥櫃把食死徒帶進了學校。後來更多的食死徒趕到現場,催促馬爾福完成任務。但是,馬爾福顯得十分猶豫。此時,斯內普來用「阿瓦達索命」殺了鄧布利多,履行了牢不可破誓言。後來,哈利一路追擊斯內普得知他就是混血王子,但食死徒逃出了學校。麥格教授成為臨時校長,但是學校很可能被關閉。哈利發現小金匣是假的,真的被一個署名為R.A.B.的神秘人物取走。在鄧布利多的葬禮結束之後,哈利決定毀掉伏地魔的所有魂器,而赫敏及羅恩也表示他們會跟哈利一起執行這使命。
哈利很善良,當陋室(羅恩家)被食死徒燒起來時,他奮勇的跑出房子,因為他知道,食死徒的攻擊目標是他,他不想讓別人因為他而受牽絆。他為了鼓勵羅恩振作起來,假裝把福靈劑(幸運水)倒入羅恩的南瓜汁,讓他自以為自己會幸運。其實一切都是他的僥幸心理。
鄧布利多很幽默,有童心。當哈利問校內是不能幻影移形時,他笑著說,校長有特權。他死時都是那麼淡定。
《哈利波特》這一套書巧妙地將兒童世界,魔法世界,成人世界,現實世界融合成一體。當孩子們面對不公平平的社會,面對現實,我們總會想從哈利身上找尋自己的影子。當我一個人不敢走夜路時,我就會用哈利來鼓勵自己,沒事,哈利還敢與伏地魔決斗呢!無形中我就想要像哈利一樣勇敢。當我解不開難題時,我就會想,哈利,羅恩,赫敏天天要面對那麼多棘手的問題,我比他們要好多了。我也自己學會了默默成長,學會了堅強。也許,《哈利波特》不僅是一不帶有神秘魔法色彩的巨作,一個夢想,更是我們孩子最好的自學教材。我們在哈利身上極力想要找到自己也擁有的品德,想像他一樣善良,一樣勇敢,一樣堅強,一樣友愛,便因此幫自己身上的不足統統改掉。漸漸地,我們都因他長大了,在精神上真正的長大了。
在11歲那年,我們可能應該受到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只是貓頭鷹一直沒飛到我們的家,我們仍然是麻瓜,仍然只能用樹枝代替魔杖,只能穿大人的衣服代替巫師長袍…….
但是,這也就足夠了,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