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海行動》觀後感200字
作為一部國產戰爭片,《紅海行動》給我帶來了出乎意料的震撼,電影透過真實冷血的戰爭場面,以及對團隊戰術的深諳,使其並沒有拘泥於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主旋律作品,而是用「勇者無懼,強者無敵」的中國現代軍人精神,
彰顯著和平的彌足珍貴。
《紅海行動》的故事其實尤為簡單,根據葉門撤僑事件的改編,電影所呈現的就是一場我國名叫蛟龍的海軍特種部隊克服重重困難,奉命成功完成的撤僑任務,並穿插了一條法籍華人的記者輔線,可也就是在這部電影中,《紅海行動》讓我覺得他與很多同類型的國產戰爭片不經相同的是,電影一面並沒有去過多的聚焦兒女情長,它是一部真正將時間近乎全部都留給了戰爭的電影,另一面其也用真摯的戰友情誼,誘發著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電影兩個多小時的時長中,《紅海行動》將絕大半的時間都留給了接踵而至的戰爭,這種做法使電影營造了並不遜於好萊塢級戰爭場面的視聽觀感,與此同時。面對無窮無盡的敵人,其慘烈血腥的戰爭畫面,給人所帶來的也絕不是何般熱血,面對犧牲,面對敵人,電影所致力給人帶來的就是一股對戰爭發自內心的恐懼,當現代化的武器成為了收割生命的利刃,這種殘酷所帶來的沖擊,無疑正是對反戰最好的著點。
於此中,導演林超賢對於整體的節奏把控是尤為出色的,在一部戰爭場面占據絕對主導的作品中,他沒有使劇情淪為場面的陪襯,反而很巧妙的利用合理的團隊戰斗部署去營造戰友間純粹質朴的羈絆,在戰斗的間隙間去勾勒戰友情誼,那簡短卻包含張力的情感營造,使電影比之很多同類作品去胡編亂造感情戲,或者是孤單英雄美人側的老梗,都來的更有力度,更為真實。
當然《紅海行動》也不乏問題,在這部電影中最為尷尬的,便是電影對人物塑造的不善,《紅海行動》其實就本質來說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群像電影,八位隊員加一位戰地記者,本可在人物上大有作為,然而電影對人物刻畫卻近乎是忽略的,導演從開頭便可看出其並沒有打算給每個人物留下充分的鋪墊時間,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整體的蛟龍,卻無法看不到每一個鮮活的人物,看不到源於角色自身的思想,甚至於電影有時還會讓人有覺臉盲之感,這種匱乏人物的缺陷,無疑令人倍感遺憾。
對於成長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可能並不能真正感受到和平的珍貴,
並不能切身感受到「無論你在世界何處遇到危險,我都會帶你回家」。
是一句何其厚重的承諾,然而血灑他國的《紅海行動》,賦予了這份珍貴與厚重以最為生動的形態,令人看到了是什麼在捍衛著我們的一切
Ⅱ 紅海行動觀後感 350字以上
國強才會有家。我國改革開發到現在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強大。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時時刻刻就不會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正是因為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不夠強大,華人華僑遇見恐怖襲擊身處險境,就不會有軍艦和特種兵來營救回家。感慨二:人民解放軍強者無敵。人民軍隊一切為人民。影片中的蛟龍特種兵不怕犧牲,敢於犧牲,勇於面對強敵不退縮,這正展現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特點。為營救一名華人,犧牲了兩名特種兵、傷殘一名特種兵。這才是中國軍人,明知道自己會犧牲,也要救同胞於水火之中。感慨三:國家廣電總局眼光犀利。作為電影審查單位,廣電總局恰當的保留了血腥場面,保留了粗話台詞,正因為廣電總局兢兢業業是審查,刪除糟粕,保留了精華,將本部電影質量推向了高潮。
Ⅲ 對於《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看完以後你有什麼感受
對於《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對此我的感受就是我們當今的祖國是真的強大。
感到了偉大祖國的日益強盛故事以索馬里護航、打擊海盜和葉門撤僑為原型來展開情節,從側面說明了「大國崛起」非一時,祖國早已不是那個積貧積弱、任人欺負的舊中國,也不再處於拿著廉價小商品去換別人一隻波音747輪子的舊時代,我們正昂首闊步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為國家的利益忘我工作。從高鐵、公路等基礎建設的「中國製造」輸出到互聯網、衛星領域的高端發展,從陸地到海洋,從藍天延至太空,都能看到崛起的「中國力量」。
目前我們正處在偉大復興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正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提醒我們不能盲目用外國推薦的方案來解決,必須要有「戰略定力」,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堅持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今後的路會越走越寬,未來會越來越好,我們每一個國人都應該堅持「四個自信」,在黨的領導下,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
Ⅳ 紅海行動觀後感
比較燃比較炸,而且故事緊湊,節奏事宜,引人入勝。演員形象整體非常好,也很帥氣,也非常有軍人的氣質。是一部非常適合觀看的電影。
Ⅳ 紅海行動觀後感305字以上
答:紅海行動觀後感
看了《紅海行動》這部電影以後讓我感觸很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非洲的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戰爭,有許多的中國華僑被困在那裡,處境非常危險。中國海軍接到命令,前去解救被困的華僑和人質。戰爭是殘酷的,許多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還有些人的手指被炸,有些腿被炸斷。而我們中國海軍不畏艱險,英勇奮戰,成功地救了被困的中國公民。
當海軍們正准備撤離的時候,發現還有一名中國公民被挾持作為人質,我們的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被落下!8名突擊隊隊員重新投入到恐怖人的陣營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戰士被炸傷了胳膊,炸傷了半邊臉,依然堅持戰斗,直到最後脖子被打穿,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還有一位戰士,手被炸斷,身中數槍,在奄奄一息的時候,將信號器連接了起來。
我深深地佩服我們中國海軍的勇敢,他們不僅成功解救了人質,還救出了許多其他國家的人質,並且將黃餅成功截獲了下來,超額的完成了任務。
我覺得,生活在我們的祖國真幸福,我們的國家沒有戰爭。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當我們在外國有危難時,我們的祖國會拼盡全力去解救我們,保護我們。我們也要呼籲和平,不要戰爭。就像我們的課文里說的,我們要嚮往和平,用生命捍衛和平,讓和平之神永駐人間。
Ⅵ 紅海行動觀後感一千字左右
這是繼《戰狼2》之後又一部輝宏巨作,它展示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崛起之迅速,威力之震撼。進一步體現出中國軍隊邁向世界強大軍隊的行列,也進一步突出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人民解放軍不斷增長的特種作戰能力,揚我中華之國威。
在影片中,每一位蛟龍隊隊員都有著一顆為國盡忠,誓死不向那些邪惡勢力低頭的決心。不達到自己的任務不罷休,在得知有危害世界安全的秘密之後,更是冒著生命危險打擊恐怖組織,讓其陰謀破產,凸顯出我國人民解放軍永不向邪惡勢力低頭、愛好和平的決心。在受傷後隊員們依舊有著不服輸的精神,雖然有戰士傷亡,但他們是好樣的,他們沒有給解放軍丟臉,更沒有給中國人丟臉。最後讓我們向那些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守衛著祖國邊疆,守護著祖國安危的人民子弟兵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Ⅶ 看紅海行動有什麼感想
今天首映日,為了在今天觀影,我提前很久就預定了座位,當時以為大年初一不會有很多人觀影,但當時我訂票的時候還是有些震驚,基本上座位都被坐滿了。
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的,也有小情侶結伴來的,還有像我大年初一帶著爸媽一起來看這部電影的。特別要說的是,坐在我前排的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看氣質挺像退伍老兵的,挺直腰板坐在那裡認真看。
座無虛席,整場看下來大家基本都比較安靜,不像之前看電影的時候可能存在些嬉戲打鬧的人,影院很安靜。電影放映結束的時候,放映廳里陸續開始有人鼓掌,片尾的時候大家也沒有著急著要走,而是慢慢離場。
在這里真的要再次強調,這部片子真的真的拍得很好,我沒辦法完全說出來我的感受,有的東西就是說不出來的。
很真實,很客觀。
開場便是中國海軍的「臨沂」艦派出「蛟龍」擊退索馬裏海盜,解救人質,保護我方人員安全。
僅剩的一名海盜驅艇逃跑,主狙擊手「羅星」說,他們殺了人,不能就這么讓他們逃走,並請求上級「楊銳」下達指令,行動被批准後,「羅星」完美完成任務,但不幸中彈,脊柱神經被打穿……此時「蛟龍2隊」在與「羅星」的配合下捕獲海盜,任務圓滿完成。
參戰人員都很擔心「羅星」的狀況,隊長「楊銳」隱瞞了「羅星」的病情,告訴他們放心,把壓力全都扛到了自己身上。這時候艦長「高雲的一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直戳人心…
接下來場景轉換,「伊維亞共和國」政變,恐怖分子肆意殺戮,「臨沂」號軍艦接到上級指令解救我國被困僑民130人。
中間過程很精彩,很現實,避免劇透就不多說了。但從後期以8敵150到4人義無反顧攔截「黃餅」,「蛟龍1隊」所完成的任務已經完全超出了上級下達的任務指令。
我之前看過這部影片的花絮,也知道演員們拍攝條件艱苦,場景要求逼真,在零上40多度的艱難條件下也要一直穿著厚重的戰斗服拍攝,十分辛苦。可能也正是這份辛酸才打造出了最後這部影片的完美效果,我不是內行,但作為外行,我真的覺得這部影片很完美,並且選擇演員上也沒有任何短板,兩個多小時,不出戲。
整場電影看下來,細節完美,就算是有些略帶幽默的地方也讓人笑過後感到心酸。
我不說感動,但會讓人自覺的有種尊重與慶幸,還有感恩,當然也有些沒辦法說出來的情愫……
尊重每一位軍人,這部影片的的代表人物有,隊長「楊銳」、副隊長兼爆破手「徐宏」、機槍手「佟莉」和「張天德」、通訊兵「庄羽」、醫療兵「陸琛」、觀察員「李懂」還有前主狙擊手「羅星」和後頂替「羅星」補位的「顧順」……同時也尊敬像法籍華人記者「夏楠」這樣的正義的普通人……
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即使這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這句話已經被說了太多次了,但還是要重復說一下,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都要承認。在這里要講一下,我真的很驕傲我是個中國人,到了國外什麼都不怕,我知道我有一個多麼強大的後盾,底氣十足。
最後是感恩,感恩有那麼多人在前線為我們沖鋒陷陣。就像「顧順」說的那樣,戰場就是這樣,要習慣,前線的軍人保家衛國,也許每天都面臨危險,但他們在告訴自己要習慣。沒有他們,我們的處境絕不會這么好,所以在這里要說一下,一些網路上的噴子,平時無論你怎麼噴,但有些人,你噴不得,想當鍵盤俠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世界上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戰爭而受難,但像我們在外留學或工作的人,是真真實實的能感受到自己時刻都在被祖國保護的,所以有些人才會說「越出國,越愛國」。因為你生活安逸,不會面臨危險的時候,是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真正的「家」到底在哪裡,你的「家人」到底是誰……
至於那些出了國說中國哪裡哪裡不好的人,如果是正常對比,發現我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並且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而使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地方,那麼我們要正視問題,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家」越來越好。但要是出於某種意圖而故意煽動情緒,不好意思,趁早走人,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哪兒舒服哪兒呆著去。
這里可能還要提到最近比較火的,關於「軍人優先」的問題。
我並不覺得這個條例真的給軍人帶來了什麼特權,沒什麼可說的,就算是有「軍人窗口」這種地方,我覺得都是應該的、有必要的。為什麼?就因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站在前面為我們擋危險的人是他們!用血肉之軀頂子彈的人是他們!
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災或是我們不知道的戰爭,沒有他們在前面擋著,我們會像現在這樣安逸的過日子嗎?不會。他們不怕危險嗎?他們沒有家人嗎?人只能活一次,也許他們和我們大部分一樣都是獨生子女,但他們退縮過嗎?所以,請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吧。
再次回到這部電影,還有一些不得不提的細節,就是作為軍人的他們,也會有過懷疑自我,也會有過猶豫與心軟,但最終還是要堅定決心拚死完成任務。
身負重傷也要報告,咽氣之前也要用最後一絲氣力讓還在戰斗的隊友能夠與軍艦保持聯系。完成這最後一步,死不瞑目……而支撐這一切的信念大概就是保家衛國的決心和「蛟龍」的這句口號——「強者無敵」吧......
這里沒有一丁點兒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完完全全的是團隊協作,戰斗到底,決不放棄。
也許有的人和我的觀點會有出入,但無論如何我都要說,這部片子,是一部良心之作。
以上內容,僅是我個人觀後感。剛看完,回到家馬上就寫了這篇文章,本人筆拙,也許語序混亂,言不達意,也請大家諒解。
別的不需要多說了,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觀影,票價不貴,物超所值。也許你身邊就有著像「蛟龍」一樣的軍人,請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Ⅷ 《紅海行動》觀後感兩百字左右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八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Ⅸ 紅海行動觀後感
世界並不安寧,戰火總是突起,很多時候死亡的威脅不期而至。《紅海行動》根據葉門撤僑事件改編,真實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過程。
不同於《戰狼2》結局的皆大歡喜,《紅海行動》呈現了戰爭最真實殘酷的一面,人質救出、恐怖陰謀打破,在迎接勝利曙光的那一刻,我們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單。我們不禁扼腕嘆息,英雄怎會死亡,但這就是現實。
狙擊手羅星被打穿脊柱神經,觀察員李懂一直耿耿於懷,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緊張,沒能掃清敵人,間接害了戰友。但他在顧順的鼓勵下,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終於能獨當一面。
我們可以想像,今後他將成為下一個羅星,帶領下一個李懂走向老練,然後下一個李懂又會成為下下個羅星,帶領下下個李懂走向老練。
通訊員庄羽在救援中癱倒在一片屍體中,他說以前那麼多的訓練和演習並不是這樣。所以面對血肉橫飛的場景,他害怕了。可當他獨自一人面對恐怖分子時,他擺脫了自己手指被炸斷的恐懼驚愕,撲向了敵人,將利刃刺向了敵人。其實,當死亡來臨時,他已經戰勝了死亡。
戰爭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艦長所說:「直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上了戰場,生死豈還顧得?死亡固然使我們痛,但也讓我們觸摸到了真實。和平有犧牲,只是你我處在這些英雄用血與肉鑄就的和平的「溫巢」里還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們必須接住這份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