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跪求《情系周恩來》觀後感!!!
我敬佩周恩來爺爺,敬佩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你們為什麼讀書?」同學們有的說為自己的爸爸而讀書,有的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有的說為了明禮而讀書……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走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周恩來站起身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得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周恩來爺爺是為了國家而勤奮學習的,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父母、前途、願望而讀書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現在的這些小學生學習。我們應該向敬愛的周爺爺學習,從小立志,樹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然後,為實現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奮斗不止,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一生才有意義。
我敬佩周恩來爺爺,敬佩他過人的外交才能和高超的語言藝術。50年代初,有一次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設宴招待外賓。這時,上來一道湯菜,湯里的冬筍、蘑菇、紅菜、荸薺等都雕刻成各種圖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貴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忙向周總理請教。對於這個問題,周總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有一次記者招待會,周恩來總理介紹我國建設成就。一個西方記者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這涉及到國家機密,不可能直言相告。總理眉頭一皺,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場的人全都愕然。總理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有全國人民作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話音剛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總理有意迴避問題的實質,以「總面額」替代「總金額」,於是堵了外國記者的口,又不損害招待會和諧的氣氛。這一回答充分表現出他過人的應變能力和高超的語言藝術。
我敬佩周恩來爺爺,敬佩他廉潔奉公的精神。有一次,周恩來總理陪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杭州。這天下午周總理就要離開杭州了。幾天來隨行人員十分辛苦,周總理就吩咐秘書說:「今天中午,我請大家到樓外樓去吃便飯。」飯後,周總理叫秘書去結賬。省里同志出來阻攔說:「不必總理付了,由我們地方報銷吧 ! 」周總理聽了說:「今天我請大家,當然由我付錢啰!」店裡經理知道周總理的脾氣,若不收錢,總理會生氣的,就收了 10 元錢。誰知周總理又不肯,說:「這許多菜 10 元錢怎麼夠呢 ? 一定要按牌價收足。」經理又收了 5 元錢。過了 1 個小時後,筧橋機場給樓外樓經理打來了電話,說周總理臨上飛機前留下 10 元錢,付中午的飯費。樓外樓經理和職工們捧著這 些錢,都深深地為總理的這種廉潔奉公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總理的吩咐去做,當即把當天午餐的飯菜,按照牌價單仔細算了一下,總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顧客一樣結了賬,並給周總理寫了份詳細報 告,附上清單和多餘的錢,寄給北京國務院周總理辦公室。
我敬佩周恩來爺爺,敬佩他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周爺爺的睡衣破了,鄧奶奶給他補好後又穿。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個補丁了,但周爺爺還是捨不得丟。有一次,別人請周爺爺吃飯,碗里還剩下幾粒米飯,周爺爺把開水倒入碗里,把幾粒剩飯和著水吞了下去。一次,一位警衛員見周爺爺總穿著一條已經磨得毛了邊的褲子迎賓會客,就說:「總理,你應該買一條新褲子了。」可周爺爺說:「我們和解放區的戰士比起來,條件就太好了,我們不能增加人民的負擔。」多麼節儉的周爺爺啊!作為一個國家總理,都如此節儉,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浪費呢?而我們平時大手大腳亂花錢,有些同學把中餐隨意得丟在垃圾桶內,每天垃圾桶里堆積很多剩飯剩菜。有的同學之間相互攀比,追求穿名牌。和周爺爺比起來,是多麼渺小、慚愧啊!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應該從節儉一個饅頭,一隻鉛筆做起……古人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唯艱。」節儉是中華人民的傳家寶,無論從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棄啊!以後我們一定要向周爺爺學習,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周恩來爺爺——一位偉大的人物。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爺爺逝世,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鞠躬盡瘁全心為人民,是敬愛的周爺爺偉大一生的光輝寫照。我要以周爺爺為榜樣,刻苦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貳』 幫找找周鄧紀念館觀後感
參觀了周鄧紀念館,深有感觸! 周鄧紀念館位於天津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側,佔地面積 70000 平方米,建築面 積 13000 平方米,是一座園林式的偉人紀念館。建築高 21.3 米主體為三層,布局呈 「工」字型,屋頂採取傳統重檐形式並結合現代工藝,石材屋面,外檐鑲嵌花崗石, 色彩樸素淡雅。館外紀念廣場、巨型花崗岩雕像《高山仰止》 、不染亭、紀念林、草 坪花卉與主建築相互襯托,環境幽雅,氣氛莊重。館內藏品豐富、文物價值彌足珍貴。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館已徵集文物、文獻、照片及其他資料 8000 余件,珍品達百餘 件,小到周恩來寫的申請書,大倒周恩來的專機。 一進紀念館瞻仰廳,正面聳立著周恩來鄧穎超的漢白玉雕像《情滿江山》 ,大 型壁毯《海闊雲舒》作為背景,周恩來英俊瀟灑,鄧穎超端莊高雅,兩人相依,面帶 慈祥的微笑,注視著前方,他們展望的是中國的未來。雕像兩旁,是一副對聯:總理 精神,永世長存!透過雕像,我們除了看到的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外,還看到了一對偉 大的革命者,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起戰斗,一起度過那些艱苦的歲月。 兩側浮雕牆鐫刻出五四運動、南昌起義、紅軍長征、西安事變和開國大典、祖國建設 等歷史性畫面。 走過瞻仰廳,便來到生平廳,恰好碰到一位導游小姐在做導游,我們便幸運地了 解了更多周恩來鄧穎超的事跡。生平廳包括九個部分, (一)風采:展示周恩來、鄧 穎超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合影照片和代表性的手跡詩詞。 (二)追求真理:記述他們立 志救國、領導愛國運動、從事建黨活動的早期革命歷程。 (三)拯救中華:再現周恩 來領導南昌起義、堅持白區斗爭、參與指揮長征、推動全民抗戰、指揮解放戰爭及建 立新中國等革命實踐活動。 (四)總理國務:介紹周恩來出任政府總理、擘畫建設宏 圖、促進民族團結、堅持獨立自主和為促進世界和平作出的不朽貢獻。 (五)領導婦 運:展現鄧穎超在領導婦女運動、增進與世界婦女交往中所做出的突出功績。 (六) 力挽狂瀾:反映周恩來在「文革」期間,堅持顧全大局、保護大批幹部、戰勝反黨集 團、重構四化藍圖的雄才大略。 (七)繼承偉業:回顧鄧穎超晚年肩負黨政要職、支 持改革開放、增進國際友誼的卓越工作。 (八)英靈永駐:追溯舉國上下沉痛悼念敬 愛的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的情景,敬展先後敬放兩位偉人靈骨的骨灰盒。 (九)遺願 化宏圖:表現中國人民繼承周恩來和鄧穎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遺志,以黨的 十五大精神為指導,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生平展 廳採用復原場景、微縮景觀、燈箱圖表、超寬銀幕、背投式大屏幕、觸摸式顯示屏等 現代科技手段和大量翔實的歷史資料、珍貴的文獻文物,全面展示一代偉人、兩位楷 模的風采。 參觀過生平廳,便來到情懷聽廳,情懷廳設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二樓東西兩側 的展廳內,為情懷一廳和情懷二廳兩部分組成。展線長 120 米,展地面積為 500 平方 米,共展出文物、文獻 140 余件。情懷廳以情為主線,以大量文物來展示兩位偉人的 崇高品格和精神風范。為了圍繞主題營造氛圍,兩個展廳各安放一尊蠟像,和周圍展 線上的文物相互呼應。 以「革命伴侶公僕風范」為題的情懷—廳。在大型油畫「盛 裝迎主人」的背景前,一尊鄧穎超「笑憶甘棠」的蠟像與展壁上的文物融為一體,在 鮮艷、濃烈的海棠樹映襯下,和藹、慈祥的鄧媽媽坐在院中的藤椅上,使人感到溫暖 和愛的貼近。此廳介紹了周恩來、鄧穎超的愛情和親情,表現他們之間「互愛、互敬、 互勉、互助、互信、互諒、互讓、互慰」的夫妻情誼及他們對親屬的熱情相助和嚴格 要求,更突出展現了他們把眾多戰友後代和烈士子弟視為親生子女的高尚品格。 四 周展壁上展出的是周恩來 、鄧穎超在幾十年艱苦鬥爭中遺留下來的生活用品和他們 保存或贈送給親屬及烈士子弟的物品。這里展出的 1938 年至 1974 年間周恩來和鄧穎 超的部分通信和他們的合影照片,大多為鄧穎超精心保存下來的。這些展品充分體現 了他們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美德,從而揭示了「革命伴侶公僕風范」這一主題。 看到周恩來的蠟像安詳地坐在那裡,面帶慈祥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同時我也 注意到,老年的周恩來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健壯,從他骨瘦的身軀可以看出,他為 了中國的革命事業耗盡了自己的一生。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都是在和疾病作斗爭,早 年的奔波讓他晚年也過得那麼痛苦,我們偉大的總理啊,什麼贊詞在你面前都顯得那 么蒼白無力,你的功勛豈能是任何文字能記載的! 周鄧的愛情,也是廣為人們所傳誦的,他們從相識到相愛到相伴,是革命事業將 他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為了革命事業,他們也犧牲了好多,包括自己還未降生的孩 子(鄧穎超曾在奔波途中流產) ,他們一生沒有孩子,可能是上天不忍心讓任何人去 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吧!他們用一生的不離不棄來詮釋著最真摯的愛情。他們有著共 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 偉大的總理和總理夫人,我們想您們致敬!請您們放心,我們新的一代一定繼承 和發揚你們的光輝事業,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在08年11月15號這一天,跟隨著校黨委一行,一起去參觀周鄧紀念館,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下午1:30的時候我們小組同學已經到了紀念館的門口集合了。此次我們參觀周鄧紀念館恰好建館十周年的時侯。
周恩來、鄧穎超是我們非常敬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兩位偉人的青年時代都是在天津度過的。他們在這里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一起組織革命社團,傳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爭。兩位偉人對天津有著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始終關懷天津的革命和建設,多次親臨天津視察指導工作,直到他們臨終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海河。
當來到周恩來肖像前,眼前浮現出那曾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崢嶸歲月里那許許多多壯麗的詩篇。在庄嚴肅穆的大廳內,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動。早在建黨之初周總理夫婦就已投身到拯救中國的革命之中。周總理領導了南昌起義,堅持白區斗爭,參與指揮長征,推動全民抗戰,指揮解放戰爭。建國後的日理萬機更體現了周總理的偉大。他勾勒了中國建設宏圖,致力於促進民族團結,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也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在參觀的時候,生平廳是給我震撼最深的一個展廳,它向我們展現了周恩來總理與鄧穎超在中國從沉睡到蘇醒再到崛起的各個時期做出偉大貢獻。同時,陳列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歷史文獻、文物。我看著一張張風雨歲月中的照片,聆聽著講解員講述不同時期的故事,心中對總理夫婦的敬意油然而生。
展廳內的熒幕上還展示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和舉國上下哀悼鄧穎超同志的情景,突然想起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學的《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文章了,感人至深!他們一生艱苦樸素,無私無畏,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不斷學習和發揚的。他們為後人留下了壯麗輝煌的事業,自己帶走的卻是一身忠骨,兩袖清風。放映結束時,我還沉浸在深深的懷念中,久久不願離去。
聽著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解說,看著一件件文物、文獻、照片珍品,了解了周恩來當年到地震災區慰問群眾、回延安看望老區人民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及周恩來家規、周恩來照相的風格、周恩來用餐的規定、周恩來的工資、周恩來最後的日子、一件珍貴的絲棉襖等小故事,領略到周恩來、鄧穎超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尤其對他們艱苦奮斗、平易近人的作風感到由衷敬。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個個感人的事跡,全面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波瀾壯闊的偉大場景,昭示著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一片深情、對事業的無限忠誠,給大家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的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戰,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先烈們的事跡可歌可泣,先烈們的精神世代傳承,先烈們的英靈永垂不朽。他們將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為榜樣,學習他們忠於黨、忠於人民的精神,學習他們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學習他們敢於克服一切困難和壓倒一切敵人的精神,學習他們一往無前、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銳氣、知難而進的勇氣、爭創一流的志氣,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此次參觀,我的內心既有感慨、羨慕、惋惜、也有祝福。感慨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這對革命情侶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如此無微不至的關懷,如此從容;羨慕的是周總理夫婦倆個人當時經歷了那麼多波折和磨難,還能在一起,做彼此的支柱惋惜的是周總理不能多在他愛的這片土地上多陪陪這些愛他的人,而就這么匆匆走了;祝福的是有他們的堅實祭奠,中國一定越來越富強。
對周恩來和鄧穎超這對親蜜無間的革命伴侶, 他們的行動和精神已經形成一種能量,輻射世世代代,影響著芸芸眾生。他們的生命過程里,那些超乎生命過程之上的永恆的精神和業績,熠熠閃光,是任何墳墓無法埋葬也無法割斷的——這也正是人民永遠懷念並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的原因。
周恩來、鄧穎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感召和哺育著一代一代共產黨人,也激勵著我們當下的大學生勇往直前,不斷奪取新的勝利。這次活動讓兩位偉人走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革命前輩留下的足跡和創造的偉大事跡,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作為一名大學生,深知自己的歷史使命,擔任起社會責任感,雖然不再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也依舊是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在接受新的社會的同時,依舊要保持本我,記住這些老的革命傳統,是對終身受益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嚴格的要求自己,在做學問之前先學會做人。
結束了這次意義深遠的參觀活動,每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都有了更新的認識,要用更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崗,干好工作,相信我們會讓周總理和鄧穎超前輩的精神光芒永遠閃耀!
『叄』 小學生二年級周鄧紀念館觀後感怎麼寫
讀(觀)後感的題目有一定的要求,可以直接寫「《XXX》觀後感」「觀《XXX》有感」,也可以寫上一個題目再以「《XXX》觀後感」「觀《XXX》有感」為副標題,例如:
純潔清澈的友誼
——讀《我飛了》有感
我舉的例子是讀後感,當然,讀後感和觀後感都一樣,都是這個格式。
正文就沒什麼特殊要求了,內容上要求介紹書(電影)的內容篇幅少,寫自己的感想篇幅多(可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好不要泛泛而談)。要語句通順,中心突出,盡量用詞恰當、優美(切記不可堆砌過多華麗辭藻),表達准確。
『肆』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四年級作文
一路狂奔的青年伴隨著同學們的嬉笑聲,電影開始了。剛開始看到村幹部們聽說周總理要來,個個梳妝打扮,以為又是一個諷刺當時政治腐敗的電影,看到鳳林一次次的重復他們過得很好,還把少有的雞蛋和紅燒肉拿給總理吃,來證明村民過得真的好。可是提著一筐樹葉為食的連弟,光禿禿的樹又如何喂飽牲畜,哪裡來的豬肉呢?不禁在心裡暗暗鄙視這個拿人民生命開玩笑的村長。
第二天,總理與村民們一起種南瓜,被村民「教導」,大家齊心協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周總理將村民給的水倒回去大半,我似乎感受到那時的人們為何可以打敗裝備勝於我們的敵人,因為我們有清廉愛民的領導,和大家的團結。晚間的暴雨,並未為新生的秧苗帶來生的滋潤,反而是死亡的訊號。這秧苗要是死了,恐怕又要餓死不少人吧。不禁想起從前太奶奶節儉到連蝦皮都不肯扔,當時只覺得是老人珍惜食物,不像我們小孩這樣浪費,現在想想,應該是當時餓怕了吧。夜幕伴隨著滂沱大雨,村民們扛著鏟子去地裡面救南瓜種。細心的周總理卻是在廚房為人們熬著薑糖水,這樣的舉動若是在現在不知要上多少次新聞了。身患重病的他卻仍是一心想著人們,我們敬愛的好總理,不僅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滿腔熱血,更是有視人民為親人的鞠躬盡瘁。
第三天,鳳林的爹出現在熒幕之上,不知為何,看到老人家總有一種心酸之感,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這些老兵用血肉鑄造的,有心酸更有敬佩!老爺爺講述著自己當兵的故事,眼淚卻是簌簌留下,充斥我們童年的並不是老兵們心酸難忘痛苦的經歷,而是抗日神劇中八路軍的英勇無敵,又有誰會去深思這歷史的哀痛呢。在老父親的逼問下,鳳林終是向總理說出了實情,但他卻問總理,可不可以撿不重要的像主席匯報,不能讓主席再上火了。到底是怎樣的愛戴,才會讓人們寧願餓肚子,也不讓領導為之上火?雖說將人看作信仰是落後的表現,但那時人們的團結,信仰,卻是現在怎樣教育,都無法趕上的,也許這就是苦難中的真情吧!後來周總理想去收留二挺的孩子,二挺的眼淚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男人的無奈和堅強,他終是沒有答應把孩子給周總理撫養,因為他的妻子交代他,要親自養他們長大。雖不知道最後,那四個孩子是否活下來了,唯一可知的便是,二挺將要面臨的是巨大的挑戰。
影片結束,眼角的淚花卻依然掛在那裡,我再不會像以前那樣漠視這段歷史,玩笑著訴說革命先人的偉大。大家說電影是高於生活的,那真正的那三年會是何其苦痛呢?我們要尊重愛戴那些給我們幸福生活的前人們,珍惜現在的生活
『伍』 求《周恩來風雲外交》觀後感想,急求 ,謝謝了
電影作品常常對再現偉人的豐采情有獨鍾,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這些革命領袖也都競相成為銀幕上的主人公,有些也很成功,如古月扮演的毛澤東,王鐵成扮演的周恩來,盧奇扮演的鄧小平。但是,看了大型文獻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感覺卻發生了根本的扭轉:再天才的演員也無法完整再現偉人的豐采,真實具有不可超越的魅力。這也是文獻紀錄片的獨特優勢。
真實的魅力首先源於它不可重復的歷史價值。歷史永遠是單向發展的,正如生命不可回轉,但那些存在於歷史上的人物事件卻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消失,他們的精神、品質和蹤跡還留在今天的生活里。假如鏡頭紀錄了那些偉大的瞬間或偉人的音容笑貌,使我們有機會看到偉人的真實風貌,看到那決定歷史進程的瞬間,它將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價值。這是《周恩來外交風雲》最重要的價值———故事片可以一遍又一遍地拍,小說可以一部又一部地寫,但真實的周恩來卻只有一個,它是唯一的。
偉人的豐采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品質,而是從舉手、投足中流露出來的精神氣質,它往往表現在微小的細節上。周恩來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好總理,具有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華,也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外交家,這已在他的外交生涯中充分顯示出來。周恩來的傑出正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傳達出來的。《周恩來外交風雲》利用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資料豐富的優,又不惜重金從國外新聞機構購買了大量資料,首次披露了鮮為人知的珍貴歷史鏡頭,斯大林、赫魯曉夫、艾森豪威爾、尼克松、肯尼迪、尼赫魯等二十世紀歷史巨人都出現在影片里。而最令人激動的是周恩來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優雅風度和高貴氣質,充分展示了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與智慧的中國政治家的豐采。影片里可以看到周恩來得知胡志明去世後的悲痛表,周恩來和卓別林在一起的愉快笑容,周恩來與尼克松、基辛格從毛澤東書房走出後的開懷大笑,周恩來在錫蘭冒雨演講的庄嚴,周恩來在日內瓦迷人的微笑……周恩來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情、舉動和語言都顯示了他的品質、修養與智慧。這些都是無法再現的,我們無法通過表演獲得相同的感受。
Film work is often reproced on the demeanor of a soft spot for a great man, like Mao Zedong, Zhou Enlai, Deng Xiaoping, Chen Yi, also leader of the revolution, these competing to become the heroine of the screen, and some are very successful, such as the ancient play on Mao Zedong and play Tie-Cheng Wang Zhou Enlai, Deng Xiaoping played Lucci. However, seeing large-scale documentary, "Zhou Enlai's diplomatic situation," but the feeling is the reverse occurred: the re-gifted actor can not reproce the full demeanor of a great man, can not be beyond the real charm. This is the documentary's unique advantages.
First of all, the true charm stems from its historical value can not be repeated. History will always be one-way development, just as life can not be rotating, but those present in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cident will not disappea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ir spirit, quality and also traces left in today's life. If the camera records of those great moments or great man's voice and smiling face and gives us the opportunity to see the great man's true character, se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decision that instant, it will have an indelible historical value. This is the "Zhou Enlai's diplomatic situ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of the feature film --- can be repeated shooting, a novel can also write a, but the truth is that there is only one of Zhou Enlai, it is unique.
The great man's demeanor is not an abstract quality, but a show of hands, cast all in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 to show that it is often manifested in the tiny details. Zhou Enlai was not only the Chinese people's good premier, with outstanding political and military talent, but also a unique diplomat, which has been in his diplomatic career in full display. It was Zhou Enlai's outstanding from his every word and deed, conveyed in every move. "Zhou Enlai's diplomatic situation," the Central News studios use the information You wealth, but also spared no expense to buy from foreign news organizations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revealed the little-known history of precious lens, Stalin, Khrushchev, Eisenhower , Richard Nixon, John F. Kennedy, Jawaharlal Nehru, and other gia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y have all occurred in the film. The most exciting is that Zhou Enlai in the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arena and elegant demeanor noble temperament, as displayed in a 5,000 year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isdom of politicians demeanor. Zhou Enlai, the film can be seen that the grief after the death of Ho Chi Minh table, Zhou Enlai and Charlie Chaplin with a pleasant smile, Zhou Enlai and Nixon, Kissinger, Mao Zedong from the study out of the post-laughing, Zhou Enlai in the tin Lan's solemn speech in the rain, Zhou Enlai in Geneva, charming smile ... ... Zhou Enlai, on various occasions,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ctions and language show his quality, intelligence and self-cultivation. These are unable to reproce, and we can not get the same performance feel.
『陸』 求周鄧紀念館觀後感 800字
範文,僅供參考 每一次提起周恩來,我們有的絕不僅僅是一種緬懷,而是一個永不褪色的人格話題,而是一座永遠閃耀光芒的精神豐碑!懷著這種心情我們單位大部分員工於2008年7月5日參觀了「周鄧紀念館」。 我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都不曾親眼看到過周總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他的真切熱愛之情。如果說原來我對周恩來只是從書報上、從文字中了解的話,那麼通過此次參觀活動,一個有血有肉的周恩來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 周恩來出生在舊時代,由於生活所迫,使他幼小的年紀就要承受家庭的重擔。在那樣艱苦的歲月里,周恩來仍然不忘刻苦學習。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說得那樣震撼人心,正是這種超凡卓越的精神,使他成為新中國唯一的終身總理,世紀的偉人。周總理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民族的命運,日理萬機,嘔心瀝血地工作著,他所處的環境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但還要繼續工作下去,並且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這,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精神,在總理的身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帶給我們的東西——「周恩來精神」!他品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他的品德、人格、風范、情懷旱已成為中華民族一座豐厚的精神寶庫。 在這個日益喧囂的社會,在這個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輕的我們有著太多無法解釋的困惑和無法擺脫的迷惘。我們需要這種精神,這種精神能夠給我們以方向和力量。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不相信靈魂的存在,但我們堅信,總理一直以慈父般寬容的心關愛我們,總理在等待我們年輕一代走出浮躁與迷惘,以一個後輩學人的身份,懷著一顆不染世俗風氣的心,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 當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是什麼力量決定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選擇,如何堅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羅盤,決定人生的方向,決定人生的成敗。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確性呢?我認為加強對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是確保信念正確性的關鍵途徑。一個理論薄弱的政黨,不可能有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可能擔負起自己的領導職責;同樣一個思想貧乏的人,不可能勝任現代社會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加強先進思想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工作中更為重要。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常和這個社會中一些不好的東西接觸,他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社會上的不良思想意識和習慣。為了保持自身的純潔,提高思想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人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修養。 就我個人而言,怎樣做才算加強先進的思想理論學習呢?第一,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二,學習崗位知識技能。第三,關心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盡量保持與時代同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工作中要持之以恆,更要有嚴謹的計劃。同時必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堅持用實踐去發展豐富自身修養。周總理時時處處維護毛澤東形象,維護整個黨、國家、民族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希望我們單位的每一個人都以總理為榜養,,今後都能維護整個單位、整個黨和國家民族的大局,維護集體團結、集體形象。 在工作中我還得出的幾點心得1. 人心中一定有要理想,才可能保持十足的動力向前進。沒有心中的一團火,不會發揮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去為之奮斗。2.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珍惜。3. 要有大局感,才會有更好的較果。4. 要善於聽取少數派人員的意見,卡耐機說過:你的反對意見可使你更接近合理。5.做了錯事一定要認錯,不能推給別人,才可使人覺得可以認可,更值得尊敬。
『柒』 小學生一年級參觀周鄧紀念館觀後感
周總理時時處處維護毛澤東形象,維護整個黨、國家、民族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希望我們單位的每一個人都以總理為榜養,今後都能維護整個單位、整個黨和國家民族的大局,維護集體團結、集體形象。
在工作中我還得出的幾點心得:人心中一定有要理想,才可能保持十足的動力向前進。沒有心中的一團火,不會發揮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去為之奮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珍惜。要有大局感,才會有更好的較果。要善於聽取少數派人員的意見。
『捌』 小學生一年級參觀周鄧紀念館觀後感
摘要 我這次有幸參觀了周鄧紀念館,它帶給我的感想也頗多。
『玖』 參觀周鄧紀念館觀後感怎麼寫
參觀周鄧紀念館觀後感怎麼寫?讓我們一起了解下。
1、提前做好功課,去了解下相關歷史故事背景;
2、描述參觀過程,描述此次前行的目的,和路上發生的一些小故事;
3、表達自己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觀點,對此次前行的感受。
範文示例:
初進周鄧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兩位偉人的攜手共盼,在他們的眼中,我所看到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一個剛毅不屈的民族。當來到周恩來肖像前,我久久忙立在那裡,想起那曾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崢嶸歲月里那許許多多壯麗的詩篇。在這充滿厚重歷史氣息的紀念館里,不免讓人心中跌宕不已。
最先讓我感慨的,是周恩來幼年時期就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他忙前忙後,打理著家中的上上下下,在照顧一家的同時還能保持對學習的執著。我想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從小便磨練了意志,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意志成為了他未來實現自己心中之理想的基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斬釘截鐵的回答震憾他的老師和同學們,因為這么一句激人鬥志的話語是出自一個少年口中,而數十年後這句話更是為千萬人所誦讀,周恩來總理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他的誓言。
在西花廳中我感觸最深的還要屬周恩來和鄧穎超之間的濃濃深情,他們因信仰革命而走到了一起,因心繫人民而攜手共進,因關愛彼此而相伴終生。在鄧穎超的卧室中,展出了許多他們的書信和紀念品,在這些書信中可以看出盡管他們工作都十分繁重,但在百忙之中仍心繫彼此,楓葉傳遞了相思,紅葉代表著牽掛,幾十年的相伴讓他們更加珍惜此份真愛,在他們分隔兩地之際,時常互通書信,濃濃的深情寄託在紙上,讓距離不再成為阻礙。他們的愛情在那個時代具有著無窮的魅力,我陶醉於這種溫馨之中無法自拔,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過了大半,該到離開的時候了。
此次參觀周鄧紀念館,我了解了兩位時代偉人的歷史事跡,從他們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許多讓我難以忘懷的精神上的勉勵,激勵著我向著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奮斗。
臨走之時,發現在台階的一隅有一株蒲公英,我蹲在地上,深吸了一口氣,帶著心中交織的情感,用力呼出,我的思想隨著這散落滿空的蒲公英一道飛向了各個角落,讓它們都留存在腦海中不再忘卻。
周鄧紀念館觀後感怎麼寫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拾』 參觀周鄧紀念館感想
描寫思路:以參觀周鄧紀念館作為主題,真實得描述讀後感受,正文: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一個星期天上午,爸爸媽媽帶我參觀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區城北桃花垠風景區的周恩來紀念館。通過半天的參觀,我對周恩來這位時代偉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至理名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祖國。一次,老師問:「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人說為了吃飯,有人說為了家人,也有人說為了做官……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少年周恩來學習異常刻苦,後來,他又留學到日本、歐洲,刻苦的求學精神使他積累了各種知識。
青年時代,他以天下安危為己任,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從八一南昌起義開始,他一直以身作則。南昌起義任前敵總指揮,與戰士們一起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延安窯洞與百姓、戰士同甘共苦,他永遠是那麼平易近人。
相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置疑,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肩負重擔,為了國家的繁榮,民族的'興旺,我們要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
或許,在學習的道路上,會有很多挫折,但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同學們,我在此呼籲:「行動起來吧,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向周恩來總理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說得那樣震撼人心。我作為一名少年隊員,無法用很華麗的語言去形容,但我知道,一種無法形容的愛戴和尊敬已充滿我的心中。周恩來,一代偉人,您的人格魅力將永遠影響著我們,您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