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八一節電影觀後感

八一節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12 12:05:56

① 求看了國慶大閱兵後的觀後感,500字

今天是十一國慶節,我早早起床坐在電視機前等,十點閱兵終於開始了,先是主持講話,我可不怎麼想聽,不過升國旗的旗手甩旗的動作很帥,講完話就是親愛的胡主席站在車里開始閱兵,主席邊走邊說:「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走在方隊最前面的是陸、海、空三軍方隊,後面跟著步兵,特種兵,海軍陸戰隊,分行學員,空降兵,不過我最喜歡的事二炮了,別看他們長得不怎麼樣,身體卻棒極了,都是猛哥哥,不過我覺得還是漂亮的姐姐好看,當三軍女兵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一下轟動了,就連那一臉嚴肅的胡主席都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還在不住的揮手呢!不過姐姐們的確太漂亮了,他們的軍服好好呀!
看完方隊就是武器裝備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了,雖然我不懂,但是看到那些武器我心裡就癢癢,恨不得上去玩一把,首先出來的是坦克,好像是99式的,個頭很大,不過看上去跑得不是很笨,坦克後面好像是兩棲戰車,看外面顏色是藍白的,應該是為了在海邊作戰更好的隱蔽吧!後面的我沒記住那麼多,不過我記得還有火箭炮,紅紅的彈頭,一輛車上大概有6支彈,看上去很帥,這個我在電影中看過,是一排排發射,炮彈拉著常常的流行尾巴,那場面很壯觀,還有就是導彈了,記得有巡航導彈,樣子我記不清了,不過聽上面解釋說好厲害,可以實施精確打擊,還可以攔截敵方攻擊,聽說還可以在空中自由巡航呢!太牛了。不過我看到體積最大的,要數那核導彈了,這個我第一次見到,不過他們的厲害我早有耳聞,記得小日本就是被兩個原子彈轟的屁滾尿流,核導彈看不到彈頭,好像一個圓柱形的容器,我在想,那麼大的傢伙,是怎麼飛上天的,可爸爸卻說那個不但能飛上天,而且可以飛得很遠,全世界幾乎都可以飛的到,老爸這句話把我驚呆了,這也太厲害了吧!看完導彈,飛機來了,最先出來的是6架飛機,每三架一起,領頭的好像是預警兩千,看著他們從天空飛過,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激動,什麼時間我也像他們一樣飛上藍天啊!飛機後面拖著長長的尾巴,聽爸爸說那是乾冰,我不太明白。最奇怪的要數那小飛機了,我竟然沒看到駕駛員,不過他確實太小了,就是想坐也坐不下。後來飛來的是阡11還是阡10我給忘了,不過聽他們說那是我們自己研製的,雖然比不上美國的B2,但是已經很先進了,在他們從空中飛過時,我還清楚的看到上面掛著小導彈呢!最後的就是女教練機了,看的媽媽可興奮了,還在旁邊誇女生厲害呢!我們的國家是個人性化的國家,從群眾遊行可以看出,是多麼體現民主啊!看完閱兵我震憾了,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去研製更厲害的武器來壯大我們的祖國。

② 寫一篇的觀後感 題目《觀唐山大地震有感》

今天電影院人頭涌動,因為22日是我盼望以久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日期。
1976年7月28日,上帝說,給他們一次小小的懲罰,讓他們清醒一點。地表的震動,驚醒了茫然無措的人類,也不知道自己曾經犯下的錯。地平線上幾乎就沒有一絲靜謐的地方可言,民不聊生,放下自己的尊嚴去求救。
徐帆飾演的那個母親,說實話,在我把整部電影全看完的時候,我才發現,懺悔其實可以在堅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化成愛。那個母親,在救孩子的時候,不停地重復,救兩個,救兩個。可是,人類之前對上帝犯下太過於嚴重的錯誤,救一個孩子是應得的。
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重男輕女,馮小剛導演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在救人的時候,母親毅然選擇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時候,為什麼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時候?
把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時間,十年,九年,十三年,時間過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覺,電影取名為唐山大地震,講述大地震的時間連一半都沒有。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想問,他在放映完畢之後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這部片子的主旨在於:親情撕裂以後,怎樣去挽救,怎樣去撫平傷口。
電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讓我很震撼,可能阿凡達都沒有這樣的效果。內容也不能說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夠讓我有所感觸的就是海雲台。海雲台中的情感元素比較到位。
在大地震之後,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懺悔。懺悔之後,就開始清醒,要將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發揚光大。
這部電影中,最感動我的是那個母親無時無刻想著自己的罪過,無時無刻不感到心痛。整整三十二年,她說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麼走,這可能是導演發掘了人心最溫暖的一面。回家的路怎麼走,這個母親真的很偉大,女人的青春沒幾個三十年,她卻寧願孤守清寡,不願離開。
希望大家能在看完之後有所感觸,擁抱一下身邊的親人,這是放映員最後說的話。。。

③ 2014八一建軍節觀後感作文三年

八一建軍節快要到了,每年一度的建軍節,你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呢?本文為大家推薦的這篇有關建軍節的作文,是作者在慰問解放軍叔叔的過程中,有感而發,為我們傳遞了用不退縮的正能量。
八月一日建軍節那天,我跟隨童軍去慰問解放軍叔叔。我們一下車,首先看到是潔凈的馬路,兩旁聳立著茂密的蒼天大樹。
沿著小路我們先參觀了他們的宿舍,一進門就看到了整潔干凈的床鋪,尤其是被子疊的整整齊齊,像一個四四方方的豆腐塊。
然後,我們又去階梯教室。
在那裡觀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士兵的桂冠。解放軍叔叔還演了小品,童軍也表演了旗語。
最後,在操場上解放軍叔叔讓我們親眼目睹了擒拿格鬥的本領。
他們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的整齊劃一,剛勁有力,所有的童軍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我想這些本領一定是和平時的刻苦訓練分不開的。今天的參觀,讓我對軍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以後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的這種勤奮努力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最終取得成功。

④ 描寫「八一建軍節」詩句有哪些

1、《八一警敵》

軍旗獵獵國威揚,利劍寒光射四方。

愚丑聞風應膽裂,霸魔臨陣當心慌。

韜光養晦非羸弱,亮劍揚眉真勇強。

美帝日韓休耀武,中華一怒可翻洋。

2、《劉梅二叟奉和》

八一慶祝把軍揚,武力雄強保我方。

狐假虎威囂性展,仗勢凌人誰會慌?

崇尚和平識美犯,講求人道理堅強。

今朝華夏非昔日,有能制止外來洋。

3、《憶江南·慶八一》

八一到,祝賀好長城。

維護家園添喜色,掃清頑犯保安寧。

殊績眾誇稱。

軍民願,魚水一家人。

赤膽忠心常練武,任憑艱苦和勞辛。

華夏永長春。

4、《慶祝八一建軍節》

南昌起義舉刀槍,威武之師意氣揚。

萬里長征播火種,八年抗戰斬豺狼。

並肩共創千秋業,攜手同修萬里牆。

搶險救災書美譽,和諧社會寫華章。

5、《心系軍旅情 》

心系軍中勇士情,至今仍戀老兵營。

耳邊長響熄燈號,腦際縈回晚點名。

首長威嚴風貌酷,新兵矯健現精英。

淚盈濕枕思軍旅,最愛旌旗血染紅。

6、《贊當代軍人》

當代軍人華夏驕,威揚士氣展英豪。

高山哨所凌雲傲,南海邊陲怒火燒。

搶險救災騰奮越,演習訓練舞狂飆。

保衛主權大無畏,鋼鐵長城永固牢。

⑤ 看完電影八一的觀後感250字

今日有幸觀看了影片《八一》。影片耗資巨大,戰爭場面氣勢磅礴,真實震撼。全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始終,令觀眾熱血沸騰。

此片拍攝耗資巨大,動員的人力堪稱八一廠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多達860人,群眾演員參演人次更是多達9萬8千人次。此片全部實景拍攝,場面極為浩大,戰爭場面大視角空前展現,演員們也都憑著一腔熱血冒著生命危險在漫天炮火中拍攝出精彩的影像,無怨無悔。愛國主義精神與敬業之心支撐著全體工作人員艱苦拍攝、再現了先烈之路,把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如此恢弘壯烈的全景展現。

《八一》用了大篇幅的戰火筆墨刻畫了戰爭之殘酷,戰場之慘烈。戰爭之傷害,對於交戰雙方來說,實際上都是巨大的。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百團大戰我軍投入兵力高達105個團,40多萬人,斃傷日偽軍兩萬多人,但我們自己的傷亡也高達將近兩萬人。傷亡實際上是對等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烈。不得不承認,日軍當時的戰鬥力之強和武器之先進是一窮二白的八路軍無法相提並論的。但,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人性的尊嚴,我們也必須硬頂上。片中對於戰爭對於人命的摧毀全方位真實展現,還是很靠譜的,不像許多抗日雷劇演得那樣胡扯,展現了一部歷史正劇的凜然氣象。我們看膩了手撕鬼子的鬧劇,我們鄙視褲襠藏雷的齷齪,我們拒絕虛偽的阿Q精神,我們厭煩了無盡吹噓的自嗨,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展現戰場之真實狀況的影視作品,還原歷史的冰冷與殘酷。

浩浩中華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來,祖國經歷了多少滄桑誰知道!我們要努力學習,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⑥ 紅色電影觀後感

還是給你個小提示吧 k a ŋ 3 p • c ŋ也還能用 我偶爾會去的
;
;
;
;
;
;
;
;
;

生活里總是有太多壓力, 要麼它把你壓倒
月也空,東升西沉為誰動。金也空,銀也空
人生,由盼、累和淡組合而成。年輕時:盼。盼長大
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看不見的,看見了
就錯過今生,錯過彼此!

⑦ 紅色電影的觀後感

《建黨偉業》觀後感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
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
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⑧ 求<<大戰寧滬杭>>觀後感!謝謝

昨天晚上7:35分在中央6套[電影頻道],放了一部八一電影製片廠1999年拍攝的電影,[大戰寧滬杭]。是為了記念[八一建軍節]的。是講我解放軍渡江後解放上海、南京、杭州的事件。看完之後很激動,場面很大,很壯觀的,戰爭也很慘烈的,犧牲了很多戰士!那是在1949年的5月初,全中國就要解放了,而我們的戰士為了全國人民的解放,倒在了戰場上。我對這部戲深有感觸的,因為我的父親參加了這場戰爭,常聽他說起這場戰爭的慘烈,尤其是打[月浦、寶山],犧牲了很多很多人。和他們對打的是國民黨的52軍,當年在[台兒庄]抗擊日本鬼子的!他們是全部的美械裝備、自動火器。我們依然是小米加步槍,把他們打敗了。我們的戰士很英勇,也很頑強的! 戲裡面有一段是演我父親的,演員當然不像啊!但我記住了這個演員的名字叫[張再新],我看過他的其他戲,演得都不錯的。地址: http://www.xici.net/b704886/d55650682.htm有更多評論

⑨ 二年級暑假作業八一建軍節觀看故事片卡怎麼做(八一南昌起義觀後感卡片)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餘人,繳獲槍支5000餘支,子彈100萬余發,大炮數門,佔領了南昌城。

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

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

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先後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後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於9月下旬佔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

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

由於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於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9)八一節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1、八一建軍節誕生地:瑞金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佔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後第一次攻城戰斗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2、葉劍英妙計「調虎」南下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即時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雄師向南昌反撲。鑒於敵我實力迥異,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

然而,起義軍撤出南昌後的20多天,一路竟然沒有碰到任何阻擋,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後,公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迫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顧問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應用反動營壘的內部抵觸,倡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


⑩ 愛國影片大家看,電影簡介500字,觀後感800字,跪求。

  1.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2.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3. 太行山上》描寫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時刻,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抗戰大片《太行山上》以紀實片的視角進行拍攝,著力表現場面的動盪,增強了戰火紛飛的質感。更為了適應市場需要,邀請多位明星客串演出,包括香港演員梁家輝及台灣演員劉德凱,連同內地名演員盧奇及王伍福,他們以扮演鄧小平和朱德而廣為觀眾熟悉。

    飛機在山谷中俯沖後的投彈、被爆炸氣浪掀起的士兵、肉搏戰時的真刀真槍、利刃在身體上劃過的血花四濺、炮彈落地時濺起的碎石飛揚……八一電影製片廠動用了100多噸炸葯、8000餘支槍械、800餘輛戰車、50餘架次直升機、10萬部隊官兵、140多個數碼科技製作的場景,拍出的視覺沖擊確是國內以往戰爭片都無法比擬的。影片即呈現出了千軍萬馬、泥石流等宏大場面,也將戰爭的殘酷血淋淋的剖析給觀眾,比如貼身近戰時的慘烈、坦克正面壓過日本鬼子的全過程、有良心發現的日軍高喊「軍國必敗」縱身跳下火海焚身的鏡頭,讓幾乎所有看片的人都大呼過癮。

    《太行山上》主要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演員陣容除了匯集以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熟悉的臉孔--扮演朱德的王伍福、扮演鄧小平的盧奇等特型演員,片方還斥巨資邀請多位日本、法國演員加盟。
    看點
    特殊意義:除為今年的重大紀念之外,本片也是眾多革命歷史電影中首部以朱德同志為主角的作品,因此在中國電影故事片人物長廊中具有補白的作用。
    動感視覺:本片大量運用運動鏡頭表現場面的動盪,數碼科技呈現出千軍萬馬、泥石流等宏大場面,更有肩扛攝影機增強戰火紛飛的真實感。足具動感的戰爭影象為觀眾打造出一流的視覺享受。
    全新角度:本片以濃墨重彩的筆觸刻畫了林彪、閻錫山、郝夢麟、阿部規秀、板垣征四郎等眾多歷史人物鮮明的形象,客觀地描寫了喜烽口、平型關等眾多著名戰役。
    簡評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為此,八一電影製片廠投入五千萬元打造了氣勢恢弘的重大革命歷史巨作《太行山上》。本片也是今年國家廣電總局重點規劃的三部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中唯一一部電影。
    這部大製作最突出之處是首次在戰爭片中起用武術指導,更為了適應市場需要,邀請多位明星客串演出,包括香港演員梁家輝及台灣演員劉德凱,連同內地名演員盧奇及王伍福,他們以扮演鄧小平和朱德而廣為觀眾熟悉。該片導演是憑《大決戰》等片獲金雞獎的韋廉,美術指導霍廷宵曾拍過《英雄》及《十面埋伏》。《太行山上》開創了戰爭片起用武術指導的先例,利用市場上一切有利於增加視聽沖擊力的手段、大量運動鏡頭來表現戰爭的細節和爆破場面。
    香港著名演員梁家輝主動請纓,為圓自己一個軍人夢,他在該片中扮演獨臂將軍賀炳炎,長時間將一隻手臂綁到背上,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里暢談人生,演繹一種英雄境界。曾在多部瓊瑤戲中成為女生追捧偶像的劉德凱,在片中扮演國民黨高級將領郝夢齡,片中他和戰士們浴血疆場而中彈身亡的場面讓人無不為之動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日軍將領的扮演者阿部規秀、板垣都是來自日本的特型演員。
    《太行山上》由《閃閃的紅星》的編劇陸柱國執筆,而導演請來了擅長革命政治歷史題材的韋廉。總美術師霍廷宵常與張藝謀合作,從《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到《十面埋伏》連獲三屆金雞獎,這次霍廷宵打破以往表現戰爭的模式,把人物從作戰室里拉出來,將傳統的開會場景搬到外景中去,調動各種美術置景手段,烘托戰爭的現場氣氛。據悉,《太行山上》的鏡頭多達1800個,意味著平均每四秒一個鏡頭,動用高科技電腦鏡頭也有140多個,而200多人的動畫設計隊伍,也耗資200多萬。
    每天攝制組開拍之前都要祭奠英烈,來緬懷逝去的英雄。為了增強衣服年代的磨損感,劇組更是想盡了辦法,用高錳酸鉀腐蝕,用醬油、茶水、墨汁、漂白粉加工,還用噴燈燒糊,鐵銼銼舊,砂紙打磨出衣褲的毛邊……而為了營造戰爭氣氛,白天突出煙霧,夜裡強調火光,共消耗炸葯10噸、汽油和柴油11噸、破布棉絲16噸、雷管4000個,而近2萬個炸點為影片增加了真感.

閱讀全文

與八一節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百大電影女明星 瀏覽:182
無間道電影粵語bt 瀏覽:191
長治市沁縣電影院價格 瀏覽:921
監獄驚險電影大全 瀏覽:747
蒲城電影院 瀏覽:862
兩個主角用很長的劍的電影 瀏覽:309
暮光之城5電影完整版 瀏覽:305
日本電影解說女主角結婚 瀏覽:270
雲幕電影院 瀏覽:328
HD泰山電影中文 瀏覽:370
談了這么久的戀愛是什麼電影 瀏覽:466
用英語介紹電影你好李煥英 瀏覽:772
導演諾蘭到現在有幾部電影 瀏覽:165
香港一部1個月拍出來的電影 瀏覽:777
小王子電影觀後感英文簡單 瀏覽:419
妖獸都市電影完整版西瓜視頻 瀏覽:677
將自己人生的一個片段寫成一部電影 瀏覽:28
男主體型大女主很小的電影 瀏覽:848
猩猩老虎的電影大全 瀏覽:548
一部從孤島監獄逃出的電影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