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業人才培養
●參政議政,充分體現規劃院的政治榮譽
2012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規劃院鄧紅蒂同志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是規劃院的第一位黨代表,是規劃院的巨大榮譽。當選後的鄧紅蒂同志談及感受有二:一方面,榮譽之高,無以言表;另一方面,責任之重,讓她深感壓力。她表示,唯有認真學習,履行好一線基層代表的職責,「和做技術工作一樣,做就要做得最好」。
●加強隊伍建設,穩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2012年,規劃院以「團結、廉潔、務實、能幹」的隊伍建設目標,通過加快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行力,以績效管理為抓手,積極推進激勵機制和制度的建立;以績效激勵機制建設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了創新意識活躍、業務發展高效、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同步提升的新局面。進一步落實國土資源部中長期人才規劃,加大創新人才培養支持力度,重視實用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兩個基地和與高校聯合辦學的作用,把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由院內向院外推進,由橫向項目合作向縱向項目研究推進;下大力氣,加強領軍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出規劃院專家進入「百千萬」人才隊伍工程。同時,強化績效管理,將規劃院績效管理目標任務書、量化表與國土資源部、規劃院重點工作布局有機銜接,及時督導重點工作任務按時完成。積極探索轉變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聯合職能部門初步建立了考核管理聯動機制,在考核中納入各項綜合管理指標,強化了管理工作的推動力度。全面分析全院各部門的崗位結構,初步研究制訂專業技術崗位的遴選方案(三級)和管理崗位職員制等機制,積極推動崗位設置常態化管理。
●加強重要項目管理團隊建設,全力支撐國土資源部重大決策研究
建立院級重要項目管理團隊組建機制,發揮其在業務發展戰略、重大成果集成、重大問題研究、新業務拓展等方面的牽頭作用,促進業務中人員統籌、信息共享和研究互動,突出團隊作用,培養和增強業務人員的合作意識。2012年,規劃院抽調中青年專家,統籌院六大業務部門,組成制度小組,全方位支撐《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開展《土地資源承載空間支撐分析》、《城市群和重點城市遙感監測分析》等6個專題研究,完成階段性成果,受到國土資源部領導高度肯定。這是規劃院在2011年開展《「十二五」重大問題研究》時採用模式的延續,是規劃院人才培養的又一次新的探索。
●深化思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積極組織參加「國土資源部第三屆青年論壇活動」,提交論文7篇,董為紅、柴志春、倪維秋榮獲「部第三屆青年論壇青年才俊獎」,院黨委榮獲「優秀組織獎」。積極組織開展「活力風采」國土資源青年原創文藝作品徵集評選及網上展播活動,拍攝完成反映規劃院青年勵志的微電影《女兒的日記》,獲得一等獎;舉辦以「關注事業發展分享成長故事」為主題的五四青年懇談會活動,以「成長故事」「我的崗位」「我的集體」為題,暢談成長和收獲,實現了「在交流中成長,在反思中提升,在了解中凝聚」。認真梳理規劃院創先爭優中涌現出的優秀青年團隊典型,挖掘規劃院青年入基層、上高原、出國門等優秀青年團隊事跡及成功經驗,形成《踐行創先爭優,全力打造青年「團隊品牌」》實踐活動成果資料,並榮獲「國土資源部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實踐成果」評比一等獎,其中的「創先爭優·踐行在玉樹」活動作為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工作品牌案例,被推薦至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認真做好創先爭優專項表彰的評選,規劃院第八黨支部、扈傳榮、劉冬玲分別獲得國土資源部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表彰,陳瑜琦獲得了「國土資源部傑出青年人才」稱號,張曉玲獲國土資源部「模範職工」稱號,韓毅獲國土資源部「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許實、張寧獲國土資源部「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稱號。
❷ 《女生日記》電影觀後感600字,急需,謝謝大家!
前天晚上,我在家裡的電腦上觀看了《女生日記》這部電影。
電影里講述了一個女生冉東陽成長中的故事:帥氣的舒昂老師使她的數學成績提高、幫助小梅同學、照顧一個有著後媽的男生的弟弟而拒絕收下男生爸爸的紅包,月經、生日時給媽媽買鮮花。。。。。。
看了電影,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第一個道理是做老師要善解人意,寬容大方,就像故事中的舒昂老師一樣,這樣才會受到學生的愛戴。
第二個道理是做人要助人為樂,不貪財,是啊,故事中的冉東陽多麼善良啊,為了幫助小梅恢復學業,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錢,可我呢?我的銀行帳號里有幾千塊錢,冉東陽的三百多塊錢顯然比我差遠了,可是上次捐錢給我們學校一個六年級的男生,我才捐了十塊錢,和她比是不是太小氣了?而她沒有一分零花錢時,又斷然拒絕了男生爸爸的紅包,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還有,冉東陽的父母也是十分善解人意的,比如,偷看了冉東陽的日記被她發現就向她道歉,月經時買來芭比娃娃和生日蛋糕向冉東陽祝賀,我想,也只有這樣優秀的父母才能培育出這樣優秀的女兒吧?
冉東陽她又是個孝順的女孩子,生日時買來鮮花送給父母,我看了忍不住慚愧,我生日時,不是買生日蛋糕、新衣服,照相就是辦生日聚會,我哪送給媽媽禮物過?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楊紅櫻阿姨「寫」的這部電影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很好看。
女兒的日記》是2015年由廈門市公安局策劃拍攝的防騙微電影。 今日下午,防騙題材微電影--《女兒的日記》在廈門舉行首映禮。該電影由廈門市公安局策劃拍攝
❹ 《女生日記》讀後感3000字
2014年的浙江兒童文學年會開了兩天。第一天是評論家們、作家們的講座。第二天是分組討論。共分三大組,創作組、理論組、出版組。盛大的年會可謂緊鑼密鼓、精彩紛呈。在分組討論中,一位老先生用餘杭話發言,台灣作家管家琪老師說聽不懂。這時候,著小碎花裙子的嬰音老師笑吟吟地站起身來,來到老先生邊上,逐字逐句地翻譯給我們聽。嬰音老師說,他說得很好的,不翻譯出來太可惜了。這也成為溫暖年會的亮色花絮之一。
也是在年會上,得遇嬰音老師的新書——繁星春水冰心獎大獎系列之《少年川川的故鄉》。拿回家的時候,我家那位四年級的小學生,催促我:「媽媽,媽媽,你快點讀。讀完了,給我讀!」之前,他讀了好幾遍嬰音老師的《天天都有麻煩事》,一遍遍讀,一遍遍樂。他小小的內心已然升騰起美好的閱讀體驗。這使我看到作家與讀者之間那一種妙不可言的呼應,是作家的作品點亮了讀者的心,讀者的痴迷又激發了作家的創造。而小讀者那般純真無邪,更需得大作家的書寫柔曼而輕盈,溫婉而清新。兒童文學作品更像是母乳與母愛,或者說有著同等非凡的意義,是孩子斷奶之後的精神食糧,汩汩而甜蜜。
即至翻開《少年川川的故鄉》,這樣的氣息便是撲面而來的了。「下雪了。校園里漫天飛舞著白蝴蝶,蝴蝶們很淘氣,一飛下來就不知躲到哪兒去不見了,後面的只好下來尋找。」「這里原本綠茸茸的草都枯黃了,掛著霜的紅葉在冷風中搖搖擺擺,不時飛下一兩片到湖中去。月光灑在湖水上面,滿湖都是閃閃發光的碎銀,湖水顯得清冷。」(《羅老師的月亮》)「在水中,她看到幾條小魚,游進一朵桃紅色的雲中去。在雲的旁邊,有一個扎小辮的人影,流動的水把人影拉長了。」「月亮升起來了,又圓又大,銀光滿地,一叢叢的竹影隨著山風輕輕搖曳。還沒到秋天,金鈴子已經像鈴鐺那樣好聽地叫了。紡織娘一個勁地催著它的同伴,織——織——草叢中、竹林里的流螢,飛舞得像藍色的小精靈,閃閃爍爍,此起彼落。」(《蔥燈》)「玉潭水碧清碧清,從一個小小的缺口流下,沖擊著石墩子,發出叮咚聲。四周有密匝匝的樹林,一種霧似的水汽彌漫在林子中,看上去很像一首朦朧詩。」《聰明爸爸》「要過小溪了,碧綠的絲綢般的光滑的溪水,厚厚實實的石墩子立在水中,我們就像青蛙般跳過去。」「晚霞把溪水染得絢麗無比,溪水又把晚霞洗得光彩奪目。」(《我不明白……》)「樹葉上的露珠,滾著滾著,『啪』地滴在我們的頭發上,我們頂了一頭的小珍珠。」(《我是女孩》)像這樣詩意叮咚又童趣俏皮的句子我都當寶貝似的用鉛筆淡淡地圈點起來了。輪到我們家小學生讀的時候,來亮一亮他的眼睛,潤一潤他的心靈。這樣的語言與孩子清亮的眸子、長長的睫毛、柔嫩的肌膚,有多麼般配!
在嬰音老師的小說里,不止是這樣的小詩意,她甚至是相當的羅曼蒂克,帶著哲學的思考和心理學的深刻含義。在《羅老師的月亮》中,清麗而純真的金貞子分明是愛上了帥氣又開明的羅老師。嗯,這樣的「羅老師」我也愛過的。為什麼不呢?羅老師像一輪月亮,盛開著少年們最初的夢想,也撫慰了他們內心浩瀚無邊的莫名的荒涼。在《蔥燈》里,一位名叫陳牛奶的鄉村少年,他竟懂得把螢火蟲放進粗且長的蔥管里做蔥燈,亮閃閃的蔥燈,映紅了鄉村的一個個夜晚。在《我是女孩》中,青春期少女攬鏡自照,為互有好感的男女同學傳遞紙條,撲閃撲閃地流眼淚,睡不著。這些這些,我都有過啊。點點滴滴都是昨天而已。嬰音老師便是要為少男少女代言的了,那麼真實不欺又善解人意。尤其在《變色口紅》中,那樣自由到不羈,美到不可方物的「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就像電影演員宋佳那樣的」主人公,她塗著變色口紅,抽著女煙,她穿著黑色綢旗袍,她是要與人探討存在主義,探討薩特的。「追問」「洞察」「主觀性」「我喜歡自由」這樣的字眼躲藏在小說中,給作品添上了浪漫主義的氣息或者說某種貴族氣。這當然與嬰音老師一出生就浸染於文學世家、書香門第是分不開的。還有《我是女孩》中,那一位陪伴著女兒成長,在女兒青春期的微妙而動盪的心理過程之中始終耐心聆聽並溫和地解析的聰慧的母親,也一定有著同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嬰音老師的母親的影子。
嬰音老師筆下的孩子都不是什麼乖孩子,他們調皮又淘氣,還常常惹是生非。他們出點子,想辦法,用孩子的智慧打敗了那位全知全能不把孩子放眼裡的「聰明爸爸」。(《聰明爸爸》)還有那位「不可救葯分子」「不安分的孩子」「瘋瘋癲癲的丫頭」攪亂了姐姐的約會,多麼令姐姐難堪啊。但她心裡想的是:姐姐談兩個男朋友是為了不想在一棵樹上弔死。難道姐姐想在兩棵樹上試試能不能弔死?(《變色口紅》)更別提那位想要給初來乍到的小菊老師一點顏色看看的搗蛋鬼陳牛奶了。(《蔥燈》)但他們又是多麼活潑可愛啊。面對羅老師的離去,他們哭了。(《羅老師的月亮》)偏偏這么惡作劇的陳牛奶,他會做蔥燈。他每天做一盞蔥燈掛在小菊老師的窗前。(《蔥燈》)這是一群活生生的,讓你的心柔起來軟下來的孩子。他們多麼真實,一個個都是獨一個,這一個。我想,讀到這些片段的我家那位喜歡把奶聲奶氣解釋為「奶奶生氣」,把奇葩解釋為「其他人都趴下」的小學生,一定又是要看得笑出聲來,引起共鳴的了。
在輕松愉悅的同時,讓我看得漸漸重起來的是作品中所包含著的溫情的觸摸與人文的關照。《蔥燈》讓我想起冰心的《小桔燈》,同樣的光亮,同樣的溫暖。「用教育來幫助山村扶貧」的師范畢業生小菊,她扎著22歲的小辮子,泛著理想主義的神聖光輝。她有「笑」病,但凡碰到一點好玩的事情,就會抑制不住地笑個不停。她的樂觀和堅強使得她悅納了山村孩子的搗蛋,山村教學的艱難。她像一管蔥燈照亮了鄉村孩子的未來。
而《少年川川的故鄉》更把溫情的目光投向了城市打工者的孩子身上。他們遠離故土,是城市的邊緣人群。他們生來沒有故鄉,但時時想念故鄉。但他們並不自卑也不怯懦,至少少年川川是陽光的,驕傲的。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加入學校足球隊,他和同學們不卑不亢地相處。早熟懂事的他有著與生俱來的鄉愁。他從來沒有見過故鄉,但他深深懂得「一個人怎麼可以沒有故鄉?沒有故鄉就是沒有根、沒有魂靈啊」。他從三舅的嘴裡聽到故鄉,從與小牙的視頻聊天里看見故鄉,從課堂上魯迅的《故鄉》中明白小牙就是他的「閏土」,在汪峰的《北京,北京》的歌聲中體會到漂泊感和滄桑味。外來打工者在城市打拚的艱難、困苦,打工者子弟的堅強、可愛、樂於助人,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索。少年梁清川,他時時在自己小小的精神世界裡望著故鄉,望著歸鄉的路。而我們是否想到應該騰出一些空間來安放他們的故鄉,那也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故鄉。
一盞閃爍的蔥燈裡面映照出來的其實是微弱的光芒,但那裡面蘊藏著的是怎樣一個敞亮的故鄉。這也讓我想起這一次兒童文學年會的主題——「新常態下的浙江兒童文學」。新常態是什麼意思呢?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一如既往。常態是永恆的,而我們的挑戰是要從舊的經典中翻出新的篇章。從這個角度來看,嬰音老師的作品又是新穎而時尚的。
就像鄉愁是個舊主題,而別一樣的時代有別一樣的鄉愁。就像此時的我,捧著書看的間歇之中,在這個我們共同的美麗的他鄉的陽台上,我眯著眼望向了幾十米之外的錢塘江。我不禁也想起了只是在少年時期跟我有關的地理上並不遙遠而心理上卻漸漸陌生的故鄉。一幅幅畫面跳脫出來,閃爍了有一些時候。我聽見自己說:多好啊,原來我也曾少年,原來我也有故鄉。
❺ 女生日記 電影版 觀後感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冉夢遙,幫助同學做了許多事。
有一次,小雅的媽媽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小雅為了掙錢,兩三天都沒能上學。
這件事,讓冉夢遙知道後,他就向媽媽借錢。後來,冉夢遙的這種作風使同學們也向小雅獻上一份愛心。很快,小雅媽媽的病好了。小雅回到了集體當中,小雅對同學們感激不
盡。這不是冉夢遙與夥伴們對他人得體貼關懷的表現嗎?
那麼,又是什麼使冉夢遙再次幫助同學的呢?
一次,媽加的繼母和父親出了車禍,在醫院搶救。留下馬加和不到六個的弟弟小
馬達。馬加不會帶孩子。打電話給同學,請求他們給予幫助。小馬達發燒後,冉夢遙抱著
小馬達打針,他們的正副班主任羅老師和吳老師也來幫助馬加帶小馬達。讓小馬達快快樂
樂的等到了爸爸媽媽回家。這不也是冉夢遙與夥伴們對他人得體貼關懷的表現嗎?
❻ 微電影 觀後感
前幾天,朱老師用了一節班會課的時間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假錢》的微電影。電影雖短,卻意味深長,令我感受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司機在工作過程中一時大意收到了一張假錢,經食品店老闆的提醒後才發現這是一張假幣。回家後,他的兒子揚揚問他要餐費,司機想把那張假幣交到學校去,但又於心不忍,把那張假幣夾進了一本書里。不想這一幕居然被兒子看見了,揚揚將那張假錢帶到學校去。
第二天交伙食費時,揚揚模仿其他同學的字把假錢交了出去。不料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用班會讓揚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把假錢換了回去。在一封道歉信中,揚揚講明了一切。原來揚揚的媽媽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在不辭辛苦的照顧他,但爸爸在工作過程中卻會收到假錢,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揚揚便把假錢花了出去……
電影看完了,我也感受很多。電影中爸爸把假錢夾在書里而不花出去固然是對的,但他卻不知道,收到假錢應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局和銀行處理。故事中揚揚的做法也有對有錯。他雖然把假錢交到
學校去了,但是在認識到假錢的危害後,他又把假錢換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用假錢坑害別人的不法商販。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假錢也是違法的,根據刑法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卻仍然使用的,會由使用面額的大小來給予一定的懲罰。
這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我們要杜絕使用假幣,發現假幣要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處理,也要傳播辨別假幣的方法,不讓更多人受騙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❼ 電影 女生日記 觀後感
文中有一個很乖巧玲瓏的小女孩,她叫冉東陽。文中主要內容講的是她有一個朋友叫梅小雅,他父母離異,家庭貧困,於是,然東陽給梅小雅出啦個主意,讓她媽媽做生意,可沒錢,於是冉東陽籌錢,終於開拉個雜貨店。這讓我懂得,要做個乖巧den拆
❽ 筷子兄弟微電影父子篇父女篇觀後感800字作文
父親》之父女篇
「父女篇」中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片尾的婚禮部分。網路上宣傳這場婚禮是筷子兄弟「笑中帶淚」中「淚」部分的王牌。他講述的是從小燕燕童年對父親老霍的崇拜開始,描述了一個普通少女成長過程中與父親之間感情關系的變化。父女之間有崇拜與被崇拜,保護與被保護,也因有過度保護而引發的青春逆反。
「笑」:在影片中父親老霍是一個平凡如褪了色的舊照片的老父親,一身純白的警服,在抓捕罪犯時,黑貓警長的風范滑稽的展現在他的身上;女兒長大了,他考慮其自己的終身大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不嫌棄他的人,但他的心裡仍想著他的女兒,傻傻的冒出一句:我還有個16歲的女兒……沒有出乎意料,他仍之能單身一人。在他的約會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年老的父親對愛情的渴望和對女兒的關心和那份愛。
「淚」:父親遭受犯罪分子的報復,頭部重創,喪失了記憶。在女兒的婚禮中:正當所有人都歡喜的祝福這對新人的時候,一陣出乎意料的喧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不約而同的將視線聚集到聲源處,一個身穿白色警服的男人,開著一輛警用摩托朝大家駛來。當大家疑惑不解時,新娘燕燕的一聲不敢置信,包含了無盡激動的「爸」,又為婚禮帶來了一個新的高潮。燕燕以為父親恢復了記憶,想通了,願意接受肖利了,來參加婚禮,獻上他的祝福,燕燕朝父親奔去……
主持人楞了片刻,說道:「感謝新娘的父親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出場,接下來,我們歡迎新娘的父親,將他的寶貝女兒交給我們帥氣的新郎,大家掌聲歡迎。」在熱烈的掌聲中,他伸出了手,女兒挽住了手臂,向前方走去。當所有人都確信他真的恢復了記憶時,他卻拉著女兒,徑直地越過伸出手的肖利,停下腳步,轉過身,朝女兒親切的說道:「燕燕,放學後,爸爸來接你。」然後,便轉身靜靜的離去……
他失憶了,忘了一切,卻仍忘不了小時候的女兒燕燕。
片尾語:即便你忘記了過去所有,也從未忘記愛我。
❾ 《女生日記》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女生日記》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使我收益非淺。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冉冬陽,幫助同學做了許多事。有一次,小雅的媽媽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小雅為了掙錢,兩三天都沒能上學。這件事,讓冉冬陽知道後,她就向媽媽借錢。後來,冉冬陽的這種作風使同學們也向小雅獻上一份愛心。很快,小雅媽媽的病好了。小雅回到了集體當中,小雅對同學們感激不盡。這不是冉冬陽與夥伴們對他人得體貼關懷的表現嗎?我們應該學習冉冬陽的助人為樂。
❿ 女生日記電影 觀後感
希望採納哦親~
以日記的形式,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六年級女生冉冬陽從小女孩成長為少女的生理、心理微妙的變化。把女孩子渴望長大又害怕長大的矛盾心理刻畫的入木三分,真實而生動地展示當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影片以詼諧幽默的筆調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揭示了女生心中好多小秘密和羽化成蝶的痛苦和歡樂……
這是一部充滿陽光的影片,可以稱為「現代女孩成長啟示錄」,細膩生動地展現了從小女孩到少女的心路歷程,以及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之間的生活狀態,何炅出演受到孩子們愛慕的老師。這位畢業班新來的數學老師新潮時尚,教學方法也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同學們特別愛上他的課。在孩子們步入青春期的重要階段,數學老師的純正和熱情激勵著他們,使孩子們既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也收獲了珍貴的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