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講述東北電影,後媽對他不好,還給他做稻草棉襖,後媽生病給她做魚湯打動後媽的電影。
是劉德華演的,叫《童夢奇緣》,好幾年的電影了,挺好看的,後媽是莫文蔚演的。
㈡ 媽媽你別走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什麼?哪怕只是一瞬間,讓人思念至今。像一枚果子被風兒羞紅的笑靨,以及像電流一樣穿過的眼神。
不經意間,記得韓紅唱的一首歌,歌詞中有這么一句話:「這是一個夜晚,天上有宿星點點,我在夢里看見我的媽媽。一個人在世上要學會堅強。」看了《媽媽你別走》這部電影,心中對母親的愛猶如波濤一般,久久未絕。
影片很朴實、純真。講述了一位母親意外丟失,女兒艱辛尋找的過程,同時它也間接的反映了農民工出外打工賺錢的生活背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小妮是農村裡的孩子,因沒進過豪華大都市,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在火車廂里與有錢人的經歷,去飯店被騙的情節,這一幕幕彷彿就是昨日的自己,而在這部片子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小妮對她媽媽說過這么一句話:您就是我的希望!
曾有過這么一段話:母愛是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母愛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母愛是灑落在久旱田裡的甘霖,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若是在生活中細細品味,你絕不會辜負母親的愛。
此刻,我想對家中年邁的母親說一句:媽媽,您就是我的希望。
媽媽,我就是您的希望。朦朧中,我發現您的眉間添了幾絲皺紋、幾分衰老,眉宇間流露出的盡是慈母對兒子的無限關懷。很想為您把吹亂的頭發攏於耳後,很想托起您那蒼老消瘦的臉,很想讓您疲憊的眼神重放光彩,很想讓你您的脊背重新挺直,很想讓您粗糙的手變得白嫩。
媽媽,我就是您的希望。晨曦中,我看到您為我整理上學的行囊,心中有幾句話卻始終未說出口。當我在學業中苦苦追尋,卻還未曾獲得一份收獲時,您安慰我;當我一個人孤獨寂寞時,您告訴我:跟媽媽說,世上沒有人能比我更了解你;當我在人生道路中進行抉擇時,您常常責怪自己什麼也不懂,不能為我的人生做些什麼,那時的我早已抑制不住眼淚,任它默默地流,多少年了,您一直牽著我的手走過。
媽媽,我就是您的希望。黃昏中,您因一時不慎在玉米地里摔了一跤。印象中母親總是能經受住一切風雨,能夠頂住一切困難。其實不然,母親不是聖人,也有脆弱的時候,也有流淚的時候。那一次才真正的發現母親老了。看著這部電影,這一幕幕情節,我控制不住情感,眼眶濕潤了許久,我感覺自己一直很堅強,但在母親這本回憶錄里,我很脆弱。
影片到最後的結局是:這位偉大的母親走了,留下女兒一個人在豪華的大都市裡的高樓上放聲大哭。那一刻,才真正體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含義。
昨天,我也有過失敗,有過青春的叛逆,有過那些不應有的蹉跎歲月,那些讓母親黯然神傷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今天,我知道前行的路是充滿困惑,迷茫的,也許,只為那句「媽媽,我就是您的希望,」在人生路途中,不拋棄,不放棄,勇敢的去追尋。
㈢ 小時候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有個小孩子鑿冰捕魚,給家裡生病的大人熬魚湯,求助大神說一下這是什麼影片
櫻桃紅,電視劇
㈣ 幫忙寫下觀後感作文,謝謝
1.今天下午我們小記者班的同學一起觀看《功夫熊貓》。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只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贊揚了這只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斗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還是浣熊師傅在廚房發現熊貓只要有了食物,就會實現它原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浣熊師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導它學功夫。這一畫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深深的體會到浣熊師傅的用心良苦。師傅它以引食學功夫的方法來刺激熊貓學功夫的興趣,熊貓也知道這是激起它學功夫的興趣,但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和刻苦的堅持學下去。熊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同時我也從熊貓這種精神中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媽媽認為我寫日記方面很欠缺,便讓我每天寫一篇日記。我聽後十分不情願,每次三言兩語就沒了下文,最後徹底放棄了寫日記,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慚愧,與功夫熊貓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過觀看功夫熊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機會,在以後的學習上,時時牢記《功夫熊貓》這部電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為榜樣,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2.
可可西里,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一個神聖的地方,藏羚羊滿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歡快的腳印。
昔日,而今。
大漠、狂沙、雪暴、追逐、槍聲、鮮血。
看過幾篇捕殺藏羚羊的文章,羚羊眼中哀求的眼神讓獵人放下獵槍,再不殺生。一直以為人都會像那樣有同情心,都有愛護生命的愛心。當看到千百張藏羚羊皮平鋪在地上,看到每張皮上沖鋒槍穿過的洞,才知道錯了,原來真有如此殘忍的人,殺羊不眨眼的人。
「剝一張皮子五塊錢。」撕扯著那柔軟的皮毛心裡坦盪盪?活生生的一隻動物,前一秒活蹦亂跳,後一秒鮮血滿地,可憐死都無完屍。給你五塊錢,你就撕下了自己的畫皮,露出黑色的面孔。你,難道就值五塊錢?
端著沖鋒槍,眯著眼,子彈殼清脆的落地聲,一個酷斃了的姿勢被你糟蹋的一無是處。當子彈穿過羚羊心臟時,你有沒有聽到她的哀嘆聲?她不只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還為你,為我們人類,她絕望的眼神似乎在呼喊:人類,積點德吧。鮮血汩汩地從心臟流出,槍孔中看到你在笑。該千刀萬剮的傢伙,車裂都不解恨。
從來都是打著「動物是人類朋友」的旗號的我們又幾時曾為動物們做過點什麼,又一種珍稀動物快滅絕了,虛偽的人們流下幾滴虛偽的淚,擺一張虛偽的似乎很哀痛的臭臉,寫幾篇號召人類保護動物的文章,似乎真的很慷慨激昂,放下筆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忘記了。於是動物一種接一種地滅絕,人們一次接一次地裝哀悼,如此而已。
我也很虛偽,只有在看著電影時怒發沖天,看完後寫一篇通篇都像潑婦罵街的文章,寫完後有一種快感,就像給殺羊的人放血一樣,痛快,而我又為它們做過點什麼呢?
我虛偽,我無能為力。
3.
這部片子,幾乎集中了災難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級火山,超級海嘯,毀滅整個人類的大洪水,陸地的下沉與崛起,地球磁場的倒轉,城市的毀滅,無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見聞有限,反正能把這么多災難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災難大片,記憶中好像沒有,大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日本沉沒》,災難元素的集中度稍可與《2012》相提並論,但也遠遠不及,場面與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語。看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靜觀看的時候,眼睛裡隨時都是驚天大災難,所有的思維都在隨著影片故事情節和主人公的命運在轉動。
但這些,只是讓我激動的理由,而不是讓我感動的理由
我的感動,來自於片中的那種人性的光輝。人性,這個詞用於評論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濫,但我還是要說,這部片子,最讓我感動的,是人性。這種人性,是博大寬廣,是勇於付出,是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狹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的脆弱,那麼健美的身軀,那麼精美的建築,那麼溫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幾秒鍾,或者幾分鍾,在地震、火山、海嘯、超級洪災面前,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我也看見,無論是在什麼樣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或者說作為人類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還有那些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人類的尊嚴。美國總統在災難註定來臨的時刻,選擇留在美國與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後時刻,「船長不願丟下正在沉沒的船,這是他高貴的選擇」,影片中那位美國官員對總統的評價,我完全贊成。在超級洪水襲來的最後時刻,那些掌握著方舟外幾萬人命運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們,在瑞得里安博士「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人類的文明就在與互相幫助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他們,那麼即使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又怎麼去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激切演說下,一致同意打開方舟大門,無數人歡呼著沖進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政治立場,我想,都會在心中刻下一絲溫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奮斗和努力,更值得我們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傑克,為了讓自己的一家人得到進入方舟的船票,駕著車瘋狂地跑,從黃石國家公園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機場,在漫天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巨大煙火中找到沉迷於要和地球共存亡並且快死了都不忘記自己是第一個宣布地球完蛋的那個瘋狂傢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縫後爬出來追上正在起飛的飛機,經過了飛機原本說要在中國南海迫降最後卻在中國西藏降落的戲劇性經歷,終於在那位好心的中國方舟工作人員天慶的幫助下全家進入了方舟。當傑克在影片最後,終於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機械故障使得方舟順利開動,一家人悲喜交集擁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為平凡人的傑克,在這樣的巨大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同樣巨大的勇氣,應該說不上是為了什麼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這點)。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確實是一個全人類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義人物,而傑克,在尋常時期在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險來臨時,他的無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但誰能說,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他的這一切舉動就不值得我們感動,並且值得我們向他致敬呢?又有誰能說,他的一切舉動,不是博大寬廣、勇於付出和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光輝人性呢?
我喜歡傑克,理解傑克,因為我是一個和他一樣的父親,一個和他一樣有著自己孩子的父親。當兒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時,他不準兒子和自己同去;而當兒子悄悄跟來被他發現後,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為他知道,要讓兒子活下來,他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排除故障,否則,他活不成,兒子也活不成。可以讓自己去死,但絕對不能讓孩子去死。因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親。
這一幕,也出現在俄羅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渾身充滿著銅臭味。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處。尤其是那種臨危不亂的風度,頗有「帶頭大哥」的氣質。飛機迫降西藏,幾個人為了是否等待飛行員米沙而在豪華車里爭執不休,眼看著再不將車開出飛機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聲大吼「閉嘴」,壓住所有人,隨後大家將車開出迫降中的飛機,結果雖然飛行員薩沙遇難,但絕大多數人的命卻保住。從事態發展的結果看,尤里的做法雖然對薩沙不公,但卻是正確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尤里的當機立斷無可指責。在方舟大門即將關閉,幾萬人將被拋棄的一剎那,看著兩個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聲「跟我來」,帶頭沖擊方舟。當方舟大門打開後,尤里不是自己先進方舟,而是拚命的先把兩個孩子送了進去,最關鍵的時刻,眼看大門即將關上,而自己還有一個孩子卻爬不上門,尤里做出了最後的選擇:他用盡全力,舉著孩子的腳奮力往前跳躍,孩子的手終於抓住了方舟的門板,而尤里的的跳躍之後,腳下就是無邊的懸崖。。。。
還有那位飛行員薩沙,一個英俊硬朗的俄羅斯男人。在飛機迫降的最後時刻,他拒絕了別人要他一起撤離的勸告:「我必須等飛機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飛機再走」!「那你呢」?「我沒事」!他幾乎是吼著說出了這句話,他也果真做到了。當所有人都撤離飛機後,他駕駛著的飛機,沒能停住,滑下了懸崖。。。。飛機上,有將他的愛人奪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救了飛機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敵。薩沙,一個俄羅斯男人,真正的男人!當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刻,他的嘴角,應該是帶著一絲微笑吧----自己的愛人吧,還活著。。。。。。
在傑克排除故障,和兒子緊緊擁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奮力一躍,將兒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想到了在自己雙腳骨折的那一天,女兒把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帶到醫院,還給我帶來了《讀者》,說,爸爸最喜歡看這本雜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幾個月,女兒每天早上起來給自己煮好面條端到床頭;想到了因為受傷後腳冷,女兒端著對她來說太重的一盆熱水給我燙腳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們也才能夠拯救自己,我們也才能夠拯救人類和文明。
㈤ 再喝一碗鮮魚湯 800字作文
剛到鄉下奶奶家門口,就聞到了那熟悉的悠香,我飛奔到餐桌前,迫不及待地品嘗起我的最愛——「奶奶湯」。
奶奶湯?別急,聽我慢慢講來——它在江南水鄉是一道普通的家常小菜芋頭湯。製作簡單,原料也常見,毛芋頭去皮切成薄片,放上青豆,水,油,放在飯鍋上一蒸,飯燒好了,芋頭湯也熟了,就放進鹽,拌勻,再撒上墨綠的蔥花,我最喜歡的色香味俱全的芋頭湯就烹制好了。只要節假日我回家,奶奶一定會燉上一大盆!
我家的芋頭湯都是奶奶親手燉的,而做菜用的毛芋頭、青豆、香蔥也都是奶奶親手種的。我和芋頭湯,那是一聞難忘,一見鍾情,一嘗獨愛的不解之緣!
記得小時候我不大愛吃飯,奶奶媽媽都覺得頭痛,那段時間,我身體又不好,在鄉下修養。那天奶奶和往常一樣叫我下樓吃飯,我在媽媽的催促下才懶懶地開門下樓,我剛一開門就聞到一股奇特的香味,它的香不是鮮魚湯的清香,也不是紅燒肉的濃香,是一種我說不出來的香味,一聞,好像就再也走不開了。我趕緊跑到餐桌前,看到了一幅色彩艷麗的水彩畫(在媽媽的介紹下我才知道的。)——翠綠翠綠的青豆和奶白奶白的芋頭片相互交錯,似乎看到草原上的羊群在嬉戲,而金黃金黃的自製菜籽油和碧綠碧綠的青蔥末又讓芋頭湯成了秋風吹拂下特有的黃綠相間的草坪。奶奶趕緊遞上一個瓢羹,我趕緊舀了一勺湯送進嘴裡,嗯,鹹淡相宜,滑潤爽口,有點牛奶的感覺,但沒有甜牛奶的膩味,更沒有純牛奶的澀味,我又舀了一點芋頭片放在嘴裡,有一點點咸鹹的,有一點甜甜的,還有一點點青豆的清香,一放在嘴裡,就溶化開來,淡淡的美味一下子流進我的喉嚨里,真舒服啊!我趕緊又去舀,勺子一動,那濃湯里的小綠豆像調皮的小星星,在「白色羊群」和「黃綠草坪」間捉迷藏,我看得都入迷了:「奶奶,媽媽,這個菜叫什麼?這么好看,還這么好吃!」奶奶笑得眯起了眼睛,媽媽告訴我,腰腿都不大方便的奶奶起早去挖來了毛芋頭,用心燉了這碗芋頭湯,希望你能多吃點飯!
哦,這芋頭湯里還有奶奶濃濃的愛呢,怪不得如此美麗,如此美味!「那就該叫奶奶湯!」
從此我就愛上了這「奶奶湯」,奶奶也總是親手種芋頭、大豆、青蔥,每次我回家就親手給我燉一大碗色香味俱全的愛心芋頭湯,讓我的舌尖化也化不開!
㈥ 日記《第一次做魚湯》400
今天,我第一次幫媽媽做菜,你可別小瞧我,我做出來的菜可誘人呢!
下午,我很早就做完了作業,於是就想幫媽媽做菜。我走進廚房,看到媽媽的菜籃里放了一些苦瓜,我想了想,就決定做「香菇苦瓜」。
我先從冰箱里拿出一些香菇,再泡軟,去蒂,洗凈,再把苦瓜洗凈,切成塊,再放涼開水中泡30分鍾,再把一個蘿卜剝皮,洗干凈,再切成片。
一切准備好後,我把炒鍋倒油燒熱,再炒香蔥花,然後把香菇、蘿卜放入鍋內翻炒,再加入醬油、料酒炒勻,放入苦瓜、冰糖,再用大火炒熱;再淋入香油,過了幾分鍾,哈哈,我的「大作」—香菇苦瓜終於完成了!
我把我做的菜端上餐桌,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嘗了一口,真好吃!爸爸媽媽也誇我真能幹。
我終於會自己做菜了,我心裡真高興。
㈦ 魚湯湯色的作文,急急急!!!
媽媽愛給我做鯽魚湯,她說,吃了鯽魚湯,就會變聰明。
自從我上初中以來,媽媽就非常注意我的飲食搭配,怕營養跟不上。每天晚自習回家,媽媽都要給我加餐。後來,她聽說鯽魚湯能讓腦子變得聰明,就經常給我做鯽魚湯。媽媽的手藝跟廚師比起來毫不遜色。她做的鯽魚湯一點腥味都沒有,魚肉又鮮又嫩,魚湯又美又濃,我特別愛吃。冬天的晚上喝上一碗鯽魚湯,暖暖的,一直暖到心裡頭。
每次吃鯽魚時,我面前只有幾根魚刺,而爸爸媽媽面前卻有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魚頭、魚刺。其實是我只愛吃魚腹部的肉,因為那裡的肉最細嫩,咬在嘴裡就融化了。並且魚腹部上的肉沒有麻煩的小刺,只有幾根大刺。而脊背上的魚肉有著大大小小的刺,我是個急性子,沒有耐心去將刺剝得乾乾凈凈,經常被卡住。我都這么大了,但每次吃魚都是媽媽為我剝魚。她把魚刺挑出來,把魚肉放進我碗里,還不停地提醒我小心點。雖然媽媽很仔細,但有時我也會被卡住。這時,媽媽比我還難受。
每吃一條魚,媽媽就先把魚腹部的肉剝下來放在我碗里,剩下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有時,我也把魚腹部的魚肉夾給他們吃,可他們硬是不吃。每次我認真的吃著鯽魚,由衷的贊美著媽媽的手藝真好時,媽媽的臉上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沒有辜負爸媽的希望,初中第一學期,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優異,深受老師喜歡。這也許就是他們最高興最期盼的事了。
鮮美的鯽魚湯出鍋了,我大大地喝了一口,嗯,真香!品味著這濃濃的鯽魚湯,我不禁想:到底是鯽魚湯濃,還是一家人的親情濃?
㈧ 怎麼煮魚湯才會白視頻
首先「挑魚」:一定要鮮活,魚眼的顏色要明亮清澈,魚身要滑。如果魚死了很長時間,用再好的方法,也熬不出鮮美健康的好湯來。其次是「處理魚」:為了保證煮出的魚湯,湯汁潔白沒有渣滓,就要保證魚身的完整。所以清洗魚的時候,從魚鰓的部分把內臟一並取出。最好不要剖開魚腹,這樣熬出的魚湯,湯汁純凈,魚肉完整。最後把魚魚鰓、魚肚子、特別是魚肚子上面的小鱗都要去掉洗干凈。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魚鰭和魚尾都要保留,因為這個部分剪掉,湯的營養也會損失不少。為了讓魚肉的營養全部熬制在魚湯里,處理好的魚,在魚身的兩面,可以各劃幾道刀口。
煮魚湯的竅門二:開火熱鍋,一定提前用生薑檫下鍋底,再倒入少量的油,這樣魚不會粘底。而且要注意鍋子要足夠熱、油燒到7成熱就可以,不要等油冒煙了再放入魚,那樣魚皮就會粘在鍋子上,做出的魚湯成色就差很多。
煮魚湯的竅門三:煎魚時,要用中小火。而且邊煎魚,邊輕輕晃動鍋子,使魚皮不會緊緊粘在鍋上。不要著急翻面,等一面金黃了,再翻一面煎,這樣既可以去除魚的腥味,將來煲出的魚湯味道也更鮮美。
煮魚湯的竅門四:一定要加熱水煮魚湯,煎到金黃的魚,一定要一次加足熱水來煮湯。而且不要加鹽,過早的加鹽,也會影響魚湯的口感和顏色。
煮魚湯的竅門五:煮魚湯時,開鍋後要轉小火煮30分鍾左右。最後加鹽、胡椒粉調味,出鍋前加少量的米醋,魚湯也會變得更加潔白,而且少量的醋,可以去腥提味。
㈨ 關於母愛的
媽媽呀,我拿什麼來報答你?
夜,寂寂。疲勞了一天的我,靜靜的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冥冥之中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牽引著我的神經。燃起燈,隨手扯過一本雜志,漫無目的的翻動。「母親的心」,我不禁心中一顫,細細讀去,一則故事便躍然眼前了。
故事是這樣說的,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不幸的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求了無數次的醫,卻始終沒有治好。一天,孩子在山中的一個木屋裡,遇到了一個巫醫,巫醫說:「我能治好你的病,但是治這病必需有一味葯做引子。」「太好了!」孩子高興的問:「您要用什麼做葯引呢?」「這種病很難治,必須要用你母親的心做葯引才行。」孩子聽到後,便急匆匆的向家跑去。天黑時,孩子到了家中,「媽媽!我的病能治了!」「是嗎?太好了!」「但是,巫師說必須要用母親的心做葯引。」母親聽了後楞了一下,親親了孩子的額頭,轉身走進了屋子。片刻,孩子聽到了母親微弱的聲音,「孩子,進來吧!」孩子走進房間。「拿好,這是媽媽的心,你拿去治病吧。」孩子雙手捧過那顆鮮紅的心,轉身向巫師處跑去。但,夜太黑了,孩子在山林里轉呀、轉呀,卻怎麼也找不到巫師的住處。一著急,孩子便被一根樹枝絆倒了,孩子嚶嚶的哭了起來。這時,母親的心說話了:「孩子,你摔疼了嗎?」……
讀著讀著,我的淚便潸然而下了,我被一種巨大的母愛力量包圍著,不能自已。恍惚中,我想起了母親,在我蹣跚走步時關愛的眼神;想起了在每一個上學、放學時母親風雨中的身影;想起了我每一次生病時,病床旁那憔悴面容母親;想起在每一次挫折後,母親那關愛的話語;想起了每一次遠行歸來時,母親那欣悅的笑容與鬢邊的平添的白發。當我一天天長大,步入工作崗位,而母親的心卻始終伴隨著我,在生活中每一次跌倒時,好像都能聽到母親的聲音:「孩子,摔痛了嗎?」。
今天當我的事業逐步發展、生活日見穩定,並開始有了自己的家庭。然而,每次回家母親的皺紋卻都在增長,面對日益蒼老的母親我除了偶爾回家看看她,陪她聊聊天,給她一些生活費外,我又做過些什麼呢?母親的記憶慢慢衰退了,身體越來越差,每當換季時疾病總是在侵襲著她。然而面對這一切,我是否也會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過她呢?
是呀!我驀然一驚,今年春節沒回家,母親身體還好嗎?我匆匆抓起電話,夜更深了,但電話只響了兩聲,話筒中便傳來母親那蒼老而親切的聲音,心情激盪,話梗在了嗓中,這時話筒那邊傳來母親柔柔的帶著愛意的聲音「孩子,是你嗎?」。
喜悅與淚水同時在我臉上漾開……
媽媽呀,我拿什麼來報答你?
我是個在哭方面有些怪異和異常的人。母親說,我生來就不愛哭,一哭大了就會犯病,手腳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癲癇病似的,叫人害怕。我的哥哥姐姐哭,母親從來不會理睬。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聲動天。母親看見了,視而不見,有時還在一旁煽風點火,鼓勵父親打。只有我,母親是不準父親打的,打了也會及時替我解圍,像老母雞護小雞把我護在懷里,替我接打。有一次,母親不在家,父親把我打狠了,我哭得死去活來,舊病復發,抽筋,並引發休克,人中被掐青才緩過神來。母親回家知道後,拿起菜刀,把一張小桌子砍了個破,警告父親,如果再打我她就把我殺了(免得我再受罪的意思)。那個凶惡的樣子,讓父親都害怕。 因為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我從懂事起,一直在抑制自己哭,有淚總往肚裡吞。印象中,我從17歲離開母親後,十幾二十年中好像從來沒有流過淚。有一次,看電影,是台灣的《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院里一片哭聲,左右四顧,只有我,臉上乾乾的,心裡空空的,讓我很慚愧。後來我又看到一篇短文《男人也有水草一般的溫柔》,是歌頌一個男人的眼淚的,很是觸動我。我暗自決定以後有淚不吞了,哪怕哭大了,讓人看到我的秘密也不怕。於是,我又專門去看了那部台灣電影,我想看自己流一次淚。不行,怎麼鼓勵都沒用,心裡使不上勁,沒感覺。我心裡很難過,希望自己哭,讓淚水流走我的苦痛。但屢試屢敗,真的,我發現我已經不會流淚了,我的淚腺已經乾涸了,死掉了,就像一個野人,不知不覺中身上已經失掉了諸多器官的功能。 死掉也罷!
可它又活轉來了。那是1992年春節,年近三十的我第一次帶女友回家探親,第二天要走了,晚上母親燒了一桌子菜,兄弟姐妹聚齊了,吃得熱熱鬧鬧的,唯獨母親一言不發,老是默默地往我碗里夾菜,默默地看著我,那種眼神像是不認識我似的。我隨意地說,媽,你老這樣看著我干嗎?媽說,我是看一眼少一眼了,等你下次回來時,媽說不定就不在了。說著,又給我夾了一筷子菜。這時我多少已經感覺到一些不對頭,姐又多了一句嘴,說什麼媽恨不得我把一桌子菜都打包帶走,好叫我吃著她燒的菜想著她,等等。姐的話沒完,奇跡發生了:我哭了,眼淚奪眶而出,嘴唇一松動,居然嗚嗚有聲,渾身還在不停地抽搐,把媽嚇壞了,以為我老毛病又犯了,一下像小時候一樣把我攬在懷里,安慰我別哭。可我卻淚如泉涌,止不住,聲音漸哭漸大,最後幾乎變成號啕了,身子也軟透了,沒有一點氣力。一桌子人,誰都沒想到我會這樣哭,我哭得很沒有分寸,但起碼,我已經學會了流淚。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要一想起母親的面容,眼淚就會無聲地湧出。就是說,我的淚腺又活了,是母親激活的!我承認,也許很多男人都要承認,我們在很長的一個年齡段里,心裡是沒有母親的身影的,我們心裡裝著可笑的「世界」,裝得滿滿的,傻乎乎的。等我們明白這一切都很可笑,准備把母親重新放回到心裡時,發現母親已經老了,走了,那你就後悔到死吧。我很感激上帝給我機會,讓我有幸把母親再次放回到心裡。雖然我們相隔數千里,但我還是經常看得見她。看書時要看見,聽音樂時要看見,看電視時也會看見,以致有時看廣告都要看見。比如劉歡唱什麼「心若在夢就在」的歌,我看到那個少年在風雨中沖到劉歡身邊,我就看見了母親。說真的,每回看見心裡都酸酸的,要流淚。不久前,老婆出了幾天差,晚上孩子突然發起燒來,喂過葯後燒倒是立馬退了,轉眼兒子又睡得很香的。但心有餘悸的我怎麼也不敢入睡,便久久地望著兒子,望著望著眼淚又出來了:因為我又看見母親了。
那份母愛留在我心中
5•12汶川大地震後,災區不斷傳來的新聞報道和圖片牽繞著眾人的心,人們在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時,也感嘆著生命的堅韌,無數感人致深的情境使我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習慣了的世界,重新丈量偉大與平凡之間的距離,重新認知人性與真愛會射出何等的光華。
母親,人世間最偉大的人物,母愛,人世間一個永恆的話題。
大地震剛好發生在母親節後的第一天,這一天對於無數的母親來說,無疑是一次生命與心靈的重創,。
那是一位剛做了母親只有3、4個月的女子,被發現時已是毫無生命的痕跡了,死亡時仍保持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用她的身軀一直保護著她的寶寶。「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她用手機簡訊留給孩子最後一句話,這是一位母親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的最好驗證。
還是一個3、4個月大的嬰兒,還是一個遠離人世的母親,她用她永遠的懷抱抱著心愛的孩子。當人們發現她們時,孩子幸運地活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那瞭然無生跡的臉對比是那樣地鮮明。
死去,就代表著她們再也無法聽到她們的兒女,懂事的對她們說「媽媽,我愛你!」
那些失魂落魄的母親,永遠地失去了她們疼愛的孩子,她們的痛不欲生令每一位看到的人心痛不已。拿一柄木梳,孩子,讓媽媽最後再為你梳一次頭吧!爬上廢墟,撕心裂肺地呼喚你的名字,孩子,孩子,回答一聲吧!媽媽在等你!握著死難的孩子的手,無言地搖撼著,醒醒啊!孩子!睜開眼吧!媽媽就在你身邊!
在這次地震中,多少師魂殉於瓦礫之下?他們中不乏母親。有這樣一位身為教師的母親,在救下十三名學生之後被死神無情地帶走,撇下一歲半的女兒。一對母子在玻璃的兩面凝視著,她們是災民,同時,母親也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她要快快從「小家」的悲痛中清醒過來,投入到「大家」的救助中去,她用眼神向孩子傳遞著歉意,卻又是那樣義無反顧地堅定。
母親,親愛的母親,母愛絕對無以復加,她用盈弱的身軀支撐了天、鋪就了路、撐起了帆。
母親,可愛的母親,在這樣一個總是被人批判「人心不古」的時代,母愛仍是真情的主旋律。
母親,敬愛的母親,她是平凡孕育出來的偉大,在風雨中綻放奇葩。
挺起腰背,堅持下去,不要讓母親們再流淚!
賞析:她們只是億萬母親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她們的偉大卻已足夠照耀我們的心靈。她們的愛,我們已經贊揚了無數次。但每一次我們不都是接受了它給我們的感動嗎!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在汶川大地震中,則是大量無私的母愛在短時間出現。它們放出的熱量,把我們的心靈烤熱了。其實母親們在平常時對我們的愛也很偉大,只不過是我們認為它們是理所應當和微乎其微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平常的點點滴滴中去回報我們的母親們。幫母親做做家務、給母親捶捶背、多關心關心母親。不要讓母親操心,這也是對母親們最好的回報!
感恩吧!為我們偉大的母親!
母愛如水
人們總愛宣揚母愛的偉大。比喻時,也總願意比喻成氣壯山河的事物,很少有人把母愛比喻成水,覺得這太過平淡。殊不知,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平平淡淡才是真。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母愛沒有具體的內容》。是呀,細細回味,才會發現,很難通過一件什麼事情,來證明母親怎樣怎樣,也很難用一個詞,來說明母親如何如何。當然,這不是因為對媽媽不夠了解,相反,是因為太了解了,千頭萬緒,不知該如何下筆。
欣賞母親的性格,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母親一樣挺拔、不屈。這是一個好乾部應具有的品質——媽媽教育我說。母親能吃苦,這是公認的。印象中,沒有什麼事是媽媽做不了的。從記事起就是這樣,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因此,總喜歡和母親待在一起,很溫暖的感覺,我喜歡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踏實,安全。
常感嘆歲月的無情,無情到近似冷酷。她擄走了我身邊人所有的青春,用他們的蒼老,換來了我的成長。光陰的洗滌,漂白了媽媽的長發,卻留下了媽媽那份與生俱來的勇敢與堅強。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媽媽老了。
但,媽媽的許多話很是有道理。這是生活的歷練,留下的寶藏,蘊藏著生命的玄機——我覺得。(可以刪去)因此小時候,我對媽媽絕對的崇拜,把她的一些話當聖經般遵循。媽媽常說,人一輩子,並不是所有事都是喜歡做的,有很多事,你不喜歡做,卻不能不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做還得做到最好;否則不要說對不起父母,對不起朋友,甚至你連自己都對不起。這番話伴我走過昨天,走到今天,我相信,也將伴我走向明天。給我勇氣,讓我在每一個充滿陽光的日子裡,堅強地面對每一個人,每一個新的挑戰。
愛就是愛,我深深的敬愛著母親。雖不轟轟烈烈,但有時候,細水長流,也不失為一種風景。可能會有幾分平凡,但本來就是凡人一個,又會有多壯烈的愛。更何況,在我看來,每一份愛都是一樣珍品,值得我們永遠珍藏。
未來的日子好長好長,不知還會和母親攜手走過多少個四季。一同回味初春、品嘗盛夏、咀嚼金秋、聆聽隆冬。拾起生活留給我的點點滴滴,把每一片成長的回憶釀成最淳(醇)的美酒,貼上標簽,隨歲月的洗禮越來越濃、越來越香;用媽媽的愛作標榜,同樣去愛身旁的每一個人,也珍惜每一份別人給予的愛。希望我這顆年輕的心,能溫暖媽媽那顆不再年輕的心,滋潤她的飽經滄桑,照顧母親一生一世。
是啊,母愛如水。水——生命之源;母愛——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