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我愛中國大電影觀後感三年級

我愛中國大電影觀後感三年級

發布時間:2022-06-20 10:33:58

⑴ 我愛你中國觀後感300字

今天人人獻出一片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份愛,有愛才有未來。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今年是祖國媽媽60歲的生日。節目一開始,就以一首《我愛你中國》來點亮主題。這是一個特別的班會,像是全國的小朋友組成了一個大班級,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友好的同學。
這個班級的主題的中心就是「愛」。愛的分享,給予的愛,有人說過:你把你的痛苦告訴別人,那麼你的痛苦就減輕了一半,你把你的快樂告訴別人,那麼你的快樂就增加了一倍;愛是力量,南方的雪災,汶川的地震,還有「莫拉克」台風,人們都在大災大難中成長、團結,其實有愛又有力量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願者,他們默默無聞,卻可以拯救許多人;愛是承擔,節目中介紹了一位少年,他叫馬鵬飛,他從6歲開始就挑起了一個家的擔子,他的媽媽、爸爸在他8個月的時候就離開了他,照顧他的奶奶在他6歲的時候就因為糖尿病而失明,從此他就每天5點起來照料奶奶,我們太幸福太幸福了,5點鍾時,我們還呆在溫暖的被窩中,他們就在為自己的家人努力工作、學習。愛是榮耀,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才有我們的美好今天,這份榮譽那倒不值得自豪嗎?

⑵ 我愛中國電影觀後感800字

愛中國,更愛自己的民族,身份證上的民族。

⑶ 我愛你中國 讀後感 300字左右

愛是力量

「最高的武術境界就是愛,你愛別人,一定沒有敵人。愛,沒有敵人。」剛剛參與過莫拉克風災救援的壹基金創始人李連傑排除重重困難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對於生命的感悟。作為志願者的代表,李連傑還帶來了兩位志願者朋友:

汶川大地震之後,從廢墟里救出20多個孩子的陳岩,以及最早報名參加抗震救災的志願者徐麗華。而當他講述到在「莫拉克」台風災難現場看到孩子們的學校沒了,面臨著9月1日無校可上的困境時,李連傑現場號召每人通過簡訊捐出一元錢(發送「1」到「1069999309」),幫助台灣災區的孩子重建校園。這時台下的現場觀眾紛紛拿起手機進行響應。接著,李連傑帶著徐嬌和來自台灣的歌唱組合S.H.E競賽起了互動游戲「手指抬人」,發出了愛的倡議:「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點愛,齊心協力,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戰勝!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越來越強大。」

班會小結:在災難面前,愛是渡過難關強大的武器;在平常時期,愛是建設祖國持久的動力。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小愛就能匯聚成大愛。大愛中國從小愛做起。愛,讓中國更美麗!

⑷ 我愛中國的讀後感。。。急。。。

《我愛中國共產黨》讀後感
「黨啊,黨啊,親愛的黨啊,你就像媽媽一樣,把我培養大,教育我愛祖國,鼓勵我學文化,幸福的明天向我招手,四化美景你描畫……」

每當翻開《我愛中國共產黨》這本書,耳畔就彷彿響起這親切深情的旋律。是的!是中國共產黨把中華民族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創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國共產黨把愛的光輝灑在中華兒女的心頭……

可曾想起那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她的優秀兒女,為中華民族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封建主義的絞殺下,在帝國主義的炮火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了中華兒女,用青春和熱血,挺起不屈的脊樑,築成了中華民族的古老長城!青春燃燒的「五四」運動,將革命的熱情譜寫成一曲華章,與日月同輝!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段艱難的歷程,像宣言書,像宣傳隊,像播種機,為燎原的革命激情,播下星星之火。

或唇槍舌劍,或金戈鐵馬,黨的無數優秀兒女,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強大與輝煌。

黨的偉大領袖鄧小平同志,開創性地提出「一國兩制」構想,香港、澳門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一座座繁華的城市,一處處富裕的農庄,無聲地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2003 年 5 月 23 日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楊利偉圓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想! 2008 年 5 月 12 日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廢墟中孩子的臉,母親無言的愛,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日夜的牽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三年後的今天,當你走進汶川,你還能相信曾經發生過那樣巨大的災難嗎?你將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人民堅強不屈地重建起來的美好家園。還有那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不都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正在走向更加的繁榮富強嗎?

歷經風霜雨雪,歷經坎坷苦難,我們在星光燦爛下傾聽時代的鍾聲,是那麼的溫馨,是那麼的和諧!讓我們用高尚的品德、優異的成績,為黨的 90 華誕獻禮!讓我們把一生中最美的青春,獻給祖國的未來!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⑸ 我愛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看電影之前這首歌的旋律便縈繞耳畔,久久不能消失,直到看完電影,腦子里仍然循環播放,似乎被這首歌「洗腦」,《我和我的祖國》對我的觸動真的很大。

整部影片記錄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來的七個重大歷史時刻,導演們卻把鏡頭聚焦在普通人之上,把大歷史背後的故事展現給觀眾。
我們知道開國大典毛主席按下升旗開關,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國歌冉冉升起,卻不知道這背後經歷了多少艱辛,付出了多少努力,《前夜》中,當旗桿頂部的阻斷求彈出,需要矽鉻鎳這幾種元素時,各家各戶掏出燈泡手錶收音機乃至小孩子的長命鎖,看到這里瞬間淚流滿面。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一致,每個人都希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哪怕微不足道。當林治遠先生爬上旗桿焊接阻斷球時,高處的風在先生耳邊呼嘯而過,縱使內心非常害怕,也一定要繼續向上,此時旗桿下拽住繩子的人對先生高喊「別往下看!一直向上就不會害怕了!」那一刻眼淚又一次決堤。是啊,華夏兒女從來都是團結一心的,奮進向上的。正是這樣的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仍然經久不衰,更加熠熠生輝。
《奪冠》把鏡頭留給了兩個可愛的小朋友。男孩冬冬想要送一份禮物給即將出國的女孩小美,時間卻正好卡在了中國女排和美國隊爭奪奧運冠軍這里。那個年代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電視機,影片中只有冬冬家有有線的老式黑白電視機。還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時最怕刮風下雨,每次都祈禱天線乖乖待在正確的位置。電影中冬冬為了讓大家看到女排奪冠去穩住天線,錯過了與小美的最後一次見面。當大家振臂歡呼時冬冬卻嚎啕大哭。爸爸回來時問冬冬為什麼哭,冬冬說「女排奪冠,我太激動了!」最後還抽抽著說「爸,咱家電視天線太差了。」看到這里整個電影院里的觀眾又哭又笑。不得不說,小演員的共情能力真的很好。
《回歸》這一片段是整部電影中我最緊張的部分。以前的我只知道香港回歸時的舉國歡慶,卻不知道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的背後中英雙方為了爭奪這兩秒所經歷的十六輪談判。中方要求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英方則要求0分0秒撤下英國國旗。中國外交官安文彬先生字字鏗鏘:「這一秒對你們來說是結束,可對我們來說是開始,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最後流程比計劃快了十二秒,等待的這十二秒似乎比一個世紀還漫長,隨著手錶清晰的滴答聲,我彷彿聽見了自己撲通撲通的心跳聲。當秒針打到0那一刻,當國歌奏響那一刻,當國旗揚起來的那一刻,滾燙的淚水再一次滑落。我從沒想到自己竟如此矯情。《回歸》中一位香港警察校對手錶的鏡頭也很打動我。正如黃建新導演所說,拍《回歸》,只有大陸人的感受還不夠,還需要香港普通民眾的感受。黃建新導演在采訪中還聊到早些年一個香港導演朋友說的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他說「香港人以前沒有國家的概念,從七月一號起,我們有國家了。」
「我最親愛的祖國,你是大海永不幹涸,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看完電影,熟悉的旋律依舊在耳邊回盪,將動人的故事一遍遍向我訴說。

⑹ 愛國電影觀後感300字

觀《東京審判》有感

《東京審判》是在一種沉重而肅穆的氣氛中緩緩揭開了序幕,黑底白字,簡潔而富有歷史的韻味,主人公有力而深沉的敘述,待人走近了那段彷彿已經在記憶中淡去封塵歷史……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滑過戰後日本的廢墟,戰後的廢墟遠沒有斷井頹垣的蒼涼與憂愁,僅僅是悲哀,關於死亡,關於絕望。

影片的格調一直式緩慢而緊湊的。從法官梅汝璈先生嚴詞對座次席位的爭奪開始,影片便彌漫著那個時代真正中國人的骨氣,想起梅汝璈先生嚴詞聲明我到這里不是為了愉快,想起他沉毅而堅定的面容,我似乎可以感知那個時代,我們中國人背負那段慘痛歷史的沉重與嘆息。

審判開始了,卻推進的那樣緩慢,大國的壓力隱約的彌漫在這個本該絕對公正的殿堂,唇槍舌戰,戰犯們或自信滿滿或軟弱無力或平淡無奇的無罪宣言隨著辯護律師的理屈詞窮惱羞成怒而分崩離析。倪征燠先生的辯論無疑是一個亮點,那樣的義正詞嚴,那樣的睿智敏捷,讓那些或傲慢自大或裝傻充楞的戰犯們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在電影中,始終穿插著法庭與社會,生活與戰爭。戰爭的陰影不僅僅籠罩在中國的頭頂,更在日本百姓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無論是高呼「小日本鬼子」反戰的日本軍人——山口正夫,還是與中國人相戀的日本記者——和田芳子,又或是依舊為軍國主義瘋狂的日本青年——北野雄一……太多年的歲月,太多時光的阻隔,本來是繁花錦簇的樂融融的生活因為戰爭而變得蒼白,無論是誰,戰爭都給他們以陰影,帶走了青年的意氣與夢想,留下的,是傾頹與迷惘……我並不想以狹隘的民族復仇心理來對待這場戰爭,它給世界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利益和公理的勝負那麼簡單,具體到每一個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讓我最震撼的不是中國記者肖南與日本女子那蒙著不屬於他們的沉重的愛情,不是日本青年舉槍射殺親人與愛人,而是在那個小酒館,當美麗的老闆娘輕輕哼著日本民歌,帶著對戰後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的純良翩然起舞時,一顆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於是她就那樣倒下去,燦爛的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便萎謝的春花般在戰爭所帶來的陰郁中隨風飄零。她那樣倒下去了,滿地的鮮血,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她所嚮往的那種生活,那種昇平是不是僅僅在夢中?

終於認定戰犯們有罪了,然而死亡的判決卻又成了爭論的焦點。當梅汝璈先生據理力爭的時候:「如果說,杯代表人類,水,代表了文明……」杯子在地上砸碎,水四濺,「文明史人類創造出來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無情的毀滅,那文明還從何談起呢?」,當他沉重而緩慢地說出死難者在看著我們的時候,當他庄嚴而肅穆的劃下選票同意死刑的時候,我只能保持沉默的堅守。雖然心知死亡的判決絕無懸念,我的心依舊隨著法官們一個一個的投票,隨著投票箱的打開,隨著唱票者嚴肅而沉靜的唱票而緊張彷彿我回到了那樣一個年代,彷彿我站在那個廳堂,彷彿我是那些亡靈,彷彿我的靈魂為了那些死難者而祈禱……

影片的最後,法官一字一頓的說出有罪二字,當字幕出現:法庭判處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絞刑,木戶幸一等16人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判處20年徒刑,重光葵判處7年徒刑……我曾去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裡是30萬同胞的安息之地,當我看到那些死難者的骸骨、那些生者的沉痛的時候,我的心決沒有因為處決了那些甲級戰犯而感到絲毫的快慰,縱然他們死了千萬次,誰又來救贖那些無辜的生命?誰來紀念那些沒有墓碑的生命?

歷史終將會成為歷史,也許歷史的沉重也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誰還記得那個年代那些歷史時刻懸在我們頭頂的利劍?我們記得的不應該是仇恨,而是那些歲月劃破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痕跡……

為了那場戰爭中的死難者,為了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奮斗的人,為了我們自己的祖國,我們應該牢記那段歷史。

⑺ 我愛你中國觀後感1500

昨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這一課告訴了我什麼是愛,我隨著它心潮起伏。
鈴鈴……一班的上課鈴響了,他們班會的主題是「愛是分享」。班長是勇敢、聰明、活潑的喜洋洋。於丹老師也來到一班演詩講。她說:「愛是一種生存的法則。」是啊,一份痛苦,如果兩個人一起承擔,痛苦就會減少一半。一份快樂,如果兩個人分享,就會增加一倍。如果多個人分享,將會有多少個人快樂啊!於丹老師有很多學生,在汶川大地震後,他們每天都會去排隊獻血。有的獻不著血都哭著回來。老師說:「你們哭什麼,還有很多人去獻血呢。」而同學們卻說:「我們沒有錢,也沒有力量,就只有這點血了。只有獻了血,我們才覺得自己有用。」無論你是多麼渺小,只要你有愛心,並為付出你的愛心,那你就會變成一個偉大的人物。
鈴鈴……第二陣鈴響了,二班的主題是:愛是力量。班長是《長江七號》里的小迪__徐嬌。李連傑是本班的輔導員。李連傑說:「人們都說我是功夫之王,可是我覺得最厲害的武功是微笑,因為愛沒有敵人。」有這么一句歌詞:一根筷子喲,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喲,牢牢抱成團。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無數個人的力量。無論多重的東西,都會舉起來。電視上說「如果你有愛心幫助災區,那麼就拿出你的手機,發送1至1069999309,那麼您就成為『壹基金』的一員」。我立即拿起爸爸的手機發送了簡訊。我想:一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有愛心。小愛聚成大愛,大愛要從小愛做起。獻出一份愛,世界會美好。
隨著二班的尾聲,三班的課開始了。本課主題是「愛
是承擔」。14歲的馬鵬飛從5歲開始就照顧雙目失明的奶奶,給奶奶這生日,可是自己一次生日也沒過。班主任是這么形容他的:是愛讓他成長,是愛讓他戰勝困難。心裡有陽光,就敢於堅持,勇於承擔。我們不光要愛自己,還要愛父母,愛社會,愛祖國。好好學習,多幫父母做此家務事,體貼、關愛身邊的人……這是我們的責任。
「愛是榮耀」,這是四班的主題。楊利偉叔叔來到了四班。他在飛船船艙里也不忘我們國家的國旗。在飛船著陸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國旗護衛隊的叔叔們了來到了現場。國旗是國家的象徵國,國旗護衛隊的叔叔們身上背負的任務是多麼艱臣啊!每一步,每個動作都要做得非常完美,可是不論困難有多大,不論是刮風還是下雨,他們都會堅持訓練,因為他們覺得保護國旗是一種榮耀,所以一定要做好。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同國強。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未來的希望,我們要愛父母,愛家庭,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和宏揚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們要把對祖國的愛,轉為腳踏實地的動力,為遠大的理想而拼搏。
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今天,我們就用這些來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⑻ 看我愛你中國觀後感

愛是分享

第一小節班會「愛是分享」請來了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於丹。於丹這次講的是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民族部落,這里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布里亞特、巴爾虎蒙古族孩子為了上學,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這群純真的孩子們走出了遼闊的草原,走上了國際舞台。在她們的小集體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於丹的演講帶領孩子們思考著「愛是分享」的定義:

「大家到現在還忘不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那一次地震之後,雖然我們付出很多代價,但是學會了什麼呢?就是學會了分擔痛苦和分享愛的快樂。」「一場苦難讓人覺得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當他能給別人愛的時候,他們就長大了。所以其實我們今天都在說,人人是喜歡被愛的,人人是渴望被人愛的,但是這個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換了一個角度,愛是給予,愛是分享,當我們能去愛別人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有力量。」

於丹還與青春偶像李宇春一起,和孩子們做起了互動游戲「愛是支持與分享」,她的即興點評贏得了久久的掌聲:「我們平時做前排人的時候,我們都希望世間有愛,但做後排人的時候,因為沒有危險,所以不會那麼輕易、積極地伸出雙手。所以今天這個游戲看起來是考驗前排的孩子是不是信任後排,最後我還想呼籲,當我們大家都平平安安做後排人的時候,別忘了,隨時伸出你的雙手。」

班會小結: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我們國家這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只有我們團結互助、和諧友愛,我們這個大家庭才會和睦共處、蒸蒸日上。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力量

「最高的武術境界就是愛,你愛別人,一定沒有敵人。愛,沒有敵人。」剛剛參與過莫拉克風災救援的壹基金創始人李連傑排除重重困難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對於生命的感悟。作為志願者的代表,李連傑還帶來了兩位志願者朋友:

汶川大地震之後,從廢墟里救出20多個孩子的陳岩,以及最早報名參加抗震救災的志願者徐麗華。而當他講述到在「莫拉克」台風災難現場看到孩子們的學校沒了,面臨著9月1日無校可上的困境時,李連傑現場號召每人通過簡訊捐出一元錢(發送「1」到「1069999309」),幫助台灣災區的孩子重建校園。這時台下的現場觀眾紛紛拿起手機進行響應。接著,李連傑帶著徐嬌和來自台灣的歌唱組合S.H.E競賽起了互動游戲「手指抬人」,發出了愛的倡議:「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點愛,齊心協力,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戰勝!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越來越強大。」

班會小結:在災難面前,愛是渡過難關強大的武器;在平常時期,愛是建設祖國持久的動力。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小愛就能匯聚成大愛。大愛中國從小愛做起。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承擔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一直以教授英語學習及創業「秘笈」而聞名,這一次,他給大家上了一堂最難忘的課:

來自沈陽13歲的孩子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餵奶奶吃完飯,准備好涼白開水後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

在這個環節,央視導演得知馬鵬飛即將迎來第14個生日,特意為他定製了一個生日蛋糕,在現場所有人的祝福聲中為馬鵬飛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馬鵬飛的奶奶流著眼淚吃下了第一塊生日蛋糕。「生活是一種挑戰,生命是永遠的希望,你用自己的生命迎接了挑戰,點燃了希望,堅持下去,熱愛生命,相信未來。」俞敏洪還現場提出了獎學金計劃幫助馬鵬飛減輕經濟負擔。

「學會自立自強,學會幫助父母分憂解難,這是教育中間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愛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讓我們的孩子強大起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不光愛自己,還能愛家庭,愛父母,還能愛這個世界,還能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班會小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愛是承擔不僅意味著承擔身邊的親情之愛、友情之愛,更意味著恪盡職守盡心盡責,全心全意履行社會責任。愛國,就要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榮耀

最後,航天英雄楊利偉的出場引來了孩子們雷鳴般的掌聲,楊利偉深情講述了他感受到的中國榮耀:「當我第一次能夠把我的航天服的手套脫下來,第一次能夠拿起筆來去寫字的時候,我在我的工作日誌的背面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說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來表達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表達一個中國人的榮耀。」「當我到美國,在紐約和我們的華人華僑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一位七八十歲老華僑白發蒼蒼,他流著眼淚拉著我的手跟我說,我們中國人的飛船飛多高,我們海外華人華僑的人的頭就會抬多高!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也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為什麼?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育部部長周濟這次也作為特殊的嘉賓老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小節課。「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再過多少年,當你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時候,正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潮。你們將親身經歷中國現代化的偉大歷史進程。你們將親眼見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振興中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祝同學們新學期身心健康、學習進步、快樂成長!」

班會小結:榮耀來自於強大的祖國,榮耀的背後是付出與奉獻,還有毅力與堅持。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將對祖國的愛轉換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做一名自尊自強自信的中國人,用愛榮耀中國!

⑼ 我愛你中國 觀後感

今天是九月一日,開學第一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收看了中央2台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節目。
愛是什麼?愛是分享。在內蒙古大草原,有幾名五彩合唱團的小朋友,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三年。他們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快樂,一個人的快樂就增加了一倍。
愛是什麼?愛是力量。在汶川發生大地震、台灣「莫拉克」台風之後,有很多志願者伸出他們溫暖的雙手,幫助那些遇難的同胞。眾志成誠,克服困難。
愛是什麼?愛是承擔。一個叫馬鵬飛的同學,他的奶奶得了糖尿病,因家族貧困停止葯物治療,導致雙目失明,年僅6歲的馬鵬飛開始承擔起家族的重擔。但是,小鵬飛用愛的力量,大聲的告訴全世界:「我會堅強!」
愛是什麼?愛是榮耀!國旗護衛隊的大哥哥們聲情並茂的為我們講述了升旗手的絕招是如何煉成的,從天安門城樓到升旗桿,整整138步,要走的器宇軒昂,就算腳心扎進了釘子也要忍耐堅持,個中滋味,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了吧,不過,我知道,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國家的榮譽,正是這崇高的榮譽,讓人人的小愛匯聚成足以榮耀祖國的大愛!
在災難面前,愛是渡過難關強大的武器;在平常時期,愛是建設祖國持久的動力。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小愛就能匯聚成大愛。大愛中國從小愛做起。愛,讓中國更美麗!

這個不知道符合不?第一段的可以適當修改。給個分啦!字數我沒有算的。

⑽ 《我愛中國》讀後感600字作文

紅軍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終歸要死的,有些人一生就是過著吃喝玩樂的生活,而有些人則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為國家做出很大的貢獻,把自己的生命給了國家,而自己卻不求回報,這是多麼的偉大啊?現在我們雖然還是學生,可是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文化,將來為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用自己的文化與社會做著事業,用自己的文化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啊,一個人的一生正如紅軍戰士一樣,要用自己的一生為國家做出偉大的事業。
我是長征精神傳承人

閱讀全文

與我愛中國大電影觀後感三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電影英語 瀏覽:709
一部騎自行車送信的電影 瀏覽:277
亞洲制服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45
劉嘉玲愛情電影 瀏覽:700
小羅卜頭電影網站 瀏覽:970
中國電影發展英文演講ppt下載 瀏覽:735
電影軍歌大全 瀏覽:521
泰國電影解說恐怖片惡作劇 瀏覽:191
人變狼的愛情電影 瀏覽:348
一女七夫電影完整版 瀏覽:648
大鵬的山炮電影全集 瀏覽:180
勵志電影女人圖片 瀏覽:98
女排拍的什麼電影 瀏覽:684
小少年電影完整版下載地址 瀏覽:347
一個外國小男孩被女孩的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325
世貿天階電影演叫什麼名字 瀏覽:879
電影新媽媽神馬觀看 瀏覽:188
沒有愛情的電影神話 瀏覽:848
泰國活鬼胎電影迅雷 瀏覽:391
華誼兄弟華誼匯電影院影訊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