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寫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中國合夥人》,剛看這電影名字不怎樣,就是沖著陳可辛導演去看的。但果然不負我所望,這部電影是今年至今我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片。
《中國合夥人》的導演是陳可辛,配樂是金培達,攝影指導是杜可風,但是三位主演都是大陸的男演員,內容也完完全全是大陸的故事,不得不令我敬佩陳可辛是位真心做作品而不僅僅是為了撈錢的香港電影導演。
說說電影的三位主演黃曉明、鄧超、佟大為,老實說,他們仨的作品我沒看多少。黃曉明讓我最深刻的是《風聲》里的表演,鄧超是的《通天帝國》,佟大為是《奮斗》。不過他們在這部電影里的出演真心不錯,可以說是他們暫時的代表作。
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是典型的鳳凰男,窮困的農民出身,考了二次高考都失敗,為了考第三次,他的母親找了村子裡所有人借錢才供他讀完大學。這個故事裡的「新夢想」不得不讓我想起「新東方」,成東青也實在太像「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我曾經讀過俞敏洪北大演講的文稿無數次,我記得他說過:「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後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聖地,覺得永遠夠不著。」成東青與俞敏洪的出身太相像了!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還講過:「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後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電影里,成東青也因肺結核住院一年,所以難免讓我把角色代入進去了。還是說回電影角色成東青,那種苦孩子出身的倔強被黃曉明詮釋得很好,一直被冠以偶像派的黃曉明居然把農民企業家演得這么像讓我感到意外。
鄧超飾演的孟曉駿,讓我看到鄧超氣質里的霸氣。孟曉駿是學校里的完美偶像,成績優異,才華出眾,擁有青梅竹馬的女友,很好的家世,後來成功拿到簽證到美國。貌似一帆風順的人,到了美國竟然連刷盤子時拿小費的資格都沒有,擁有一份給小白鼠喂葯的工作都已經是高人一等的生活了,龐大的落差打擊了他的尊嚴!徹底摧毀了他的美國夢。這角色也讓我聯想到本片導演陳可辛,陳可辛早年在美國求學刷過盤子、當過服務員,同樣歷經坎坷和辛酸,而且陳可辛凡事求完美的性格也和角色相像。感覺孟曉駿這個角色是他送給過去自己的禮物。
王陽由佟大為飾演,剛開始以為是在講李陽,後來發現沒有映射某個人,但是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一類人。王陽是浪漫派詩人,大學時交了個外國女友,雖然後來被甩了。但是他在自己婚宴里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深記住,大意大概是「一直以為自己是那種與眾不同的人,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的」。一個浪子在婚禮里居然說出:「真正的愛情都是平平靜靜就來了的,沒有那麼折騰的。」 聽後還是有點動人。
回來看了個數據:「這部影片的製作加宣傳費用,成本達七千萬人民幣。中影集團投資30%,陳可辛自己的工作室投資70%,後來陳可辛將股權分銷給其他公司之後,自己的股權比例降低到20%。據說陳可辛為拍攝此部電影,放棄了導演片酬。」而且像陳可辛這樣的大導演居然為了這部電影連跑十幾個城市宣傳,可見他的重視。可能就像他接受南都采訪說的:「其實我拍的就是我自己的美國夢。內地的美國夢和香港的美國夢沒什麼分別的。「九七」的時候很多香港人一定要去美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呢,那時候香港人要去美國變得比你們還要難。我根本就是拍自己。我從來沒有拍過關於自己的電影,《如果·愛》、《甜蜜蜜》都沒有那麼個人,這部是我拍電影以來最個人的一部。」
另外,電影出現了幾次「我們都太年輕,太天真 」,聽與我一同觀影的朋友說這是主席的金句。其實這句話最適合運用在剛出社會的我們90頭的這些人身上,這時候讓我想起柴靜那句「未曾長夜痛苦過的人不足以論人生」。其實,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在「夢想」身上,鄧超在戲里問過黃曉明幾次「你還有夢想嗎?」不禁讓我想起北島《波蘭來客》中:「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我特別怕這種感覺,就像電影《女朋友○男朋友》里曾經搞學生活動後來卻反學生運動的王心仁一樣,我害怕終有一天成為今天自己討厭的一類人。
這部電影里有一句很煽情的話:「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我們心上。」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就像楊照寫給女兒的《我想遇見你的人生》里講到的「『老』是什麼?那就是:原本年輕時代的理想與夢想褪色了,現實與世俗的考慮在生命中愈來愈重要,關於品格與原則的堅持也就一天天地鬆弛了」吧。
《中國合夥人》結尾出現這樣一句話:「他們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隨後列出一系列90年代出身的成功企業家,彷佛這個故事是向他們致敬般。
最後,贊美一下這部電影引用的大量經典歌曲,聽說為此導演還付了差不多600萬的版權費。
另外,這部電影最觸動的我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成東青與蘇梅的愛情。成東青對蘇梅痴心一片,本來蘇梅也是愛他的,但是最後還是敵不過現實,過去美國後還是和屌絲男成東青分手了,與外國人生了小孩。這樣的愛情很殘酷也很真實,我已經討厭《北京遇到西雅圖》《分手合約》那種童話般美好的愛情故事,我覺得那是教壞小孩子。現實生活真正的神仙眷侶都是讓人膜拜的,能成為享受平凡的愛侶已屬不易,大多人都是怨侶。我並不喜歡為完滿而完滿的結局,雖然我偏愛浪漫派作品,但是骨子裡還是相信現實的。
Ⅱ 中國合夥人影評
《中國合夥人》是由陳可辛指導影片,講述了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白手起家創辦「新夢想」英語培訓學校的故事,影片借鑒了不少新東方外語培訓學校的故事,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人物原型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影片很多劇情都是來自於現實生活中「新東方」三位創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的真實故事。
陳可辛的電影對於人物感情的刻畫非常突出,他的所有電影幾乎都圍繞某種感情展開,即便在嘗試中國大片時,類型電影的框架也沒能約束住他對於感情的突出關注。在這部電影中,他利用旁白來渲染氣氛,加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加大人物外在和內在的距離感。
有多少像《中國合夥人》人裡面的三位創業者,經歷了無數的挫折,雖然很多人都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是這種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的榜樣,為了夢想,不拋棄不放棄。
Ⅲ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圍繞如何組建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 300字
摘要 周六的晚上,媽媽帶我到建文奧斯卡影院去看了電影《中國合夥人》,令我深有感觸。
Ⅳ 有500字的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嗎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多年之後王陽如是形容他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而成冬青沒有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而是努力保持自己不被世界改變。其實,不被世界改變才是成冬青一直堅持的夢想。我們應該羞愧,我們借口把青春留給了長得漂亮的人,其實是自己把夢想丟在了流水荒年。
可能你忘記那個「土鱉逆襲」的主角是成冬青,卻忘記了他的扮演者叫黃曉明。一個被人被賦予外貌,也被吐槽英語,質疑演技的演員,不知道他幕後是如何付出的,但是成冬青是絕對打動人的,當成冬青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征服對手時,所有人看到了黃曉明對於夢想的堅持,人生的戮力而為。請記住,這是成冬青的「中國夢」,亦是黃曉明的「電影夢」。
成東青,被北大開除,卻可以自己創辦新夢想。婚宴後的杯盤狼藉中和摯友吵翻,卻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看到友誼的力量。
王陽,曾經愛的是他的八十年代,卻在被美國妞拋棄後 剃發明示:我的八十年代,死在了今天。
所謂八十年代是什麼?是「心碎」是詩歌是文藝是他的青春志氣。 孟曉駿,美國夢果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嗎?「我眼看著我們這一代中最優秀的人滑到了最底層」,最厲害的中國學生也要去洗盤子才能生存。
至於後來為了所謂的尊嚴 為了證明自己 不惜與摯友吵翻,我覺得一切都可以理解。他的性格和人生經歷疊加在一起,真的只有奮力爭奪到第一,才能擺脫他的「演講恐懼症」。
Ⅳ 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傳記電影《中國合夥人》講述了成冬青、孟曉俊、王陽、三人創辦「新夢想」英語學校的故事,從一文不名的大學畢業生到身家過億的教育企業家,影片展現了中國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巨變,從一間簡陋到極點的英語補習班,發展成學員數十萬的英語培訓集團,這是一個中國夢實現的過程。
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別由黃曉明飾成冬青、鄧超飾孟曉俊,佟大為飾王陽。成冬青是三人創業的帶頭大哥,承擔最多,但成冬青也是孟曉俊事業藍圖發展的最大阻力,兩人就新夢想公司上市的問題爭論了將近十年之久。成冬青是保守派,不想上市分權;孟曉俊是激進派,希望上市能夠擴大公司規模。兩人的角力幾乎也把友誼給搭了進去。
單說鄧超演繹的孟曉俊,當初三人同校時,孟曉俊品學兼優,他父親和爺爺都曾遠赴美國留學,他自然也很容易申請到出國留學,顯然在20世紀80年代初,孟曉俊是作為天之驕子而存在的。他的朋友王陽顧著泡妞,成冬青忙著解決生活起居和戀愛問題,比起孟曉俊真是差的太遠了。
影片中孟曉俊的人生轉折就是出現在美國,他到美國並沒有什麼優勢,在餐廳當服務員還是BUSBOY那個級別,就是餐廳里專門收盤子的,小費都沒有資格拿。這段歷史看起來尤為心酸,鄧超表演時從眼神到動作都在流露出一種無奈的辛苦,但為了夢想,孟曉俊不得不堅持下去。這段戲之所以這么豐滿,是因為導演陳可辛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編入電影,孟曉俊這個人物有他的人生一部分。
《中國合夥人》沒有把電影拍成溫情勵志向上的風格,影片中三個好友在企業發展上的意見分歧很大,甚至還要分道揚鑣,這種處理手法比較難得,也顯得更為真實。利益其實最容易暴露人的本性,所以生意場的有一句忠告就是:「不要和好友做生意。」可能幾十年的朋友,一次生意就能鬧得決裂,人的情感很容易被巨大的利益所左右。孟曉俊、成冬青、王陽經歷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最終還能夠聯手打造新夢想公司,這樣的友情也顯得彌足珍貴。
鄧超這次飾演的角色孟曉俊很有趣,因為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有明顯變化的,最初是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後來又變成有苦難言的留學生,再後來是發展受阻的企業高層,鄧超通過富有層次的情緒和狀態演繹出孟曉俊這個人物的變化,可以說,他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Ⅵ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怎麼寫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1、內容簡介2、發表評論3、抒寫感受
Ⅶ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電影中的三位主角,從被忽視到把企業保證取得成功發售,用整體實力獲得了敵人的肯定與重視。這也體現出了近三十年來中國公司的轉變,愈來愈的的公司在國際性上占據至關重要的部位。
《中國合夥人》敘述的不只是三個人的故事,投射的是我國在初創期,每一個華人的勤奮和拼搏,也許他們的故事便是我們的故事。
從外表能夠看見理想,但它不僅講的是理想,在其中更有布局邏輯思維,怎麼讓全球了解國家,重視國家,在不合理的條件下存活。
深具意味著實際意義,激勵了在校大學生自己創業,有著實干精神,不成功並不恐怖,只需有毅力,遲早會取得成功的。
一個公司的取得成功,不可以只靠本人,精英團隊里頭必須有明晰的職責分工,每一個人的建議得尤為重要。公司的取得成功,進而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Ⅷ 中國合夥人 觀後感 急求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青春」的影視作品,這其中,《中國合夥人》無疑是感悟最多的一部。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可以讓很多人引起共鳴的青春勵志片,它貼近現實,深刻折射出了中國改革開放浪潮下社會青年創業旅程的坎坷與艱辛,觀眾或多或少都能從中找到曾經或者現在的自己,重溫那些逝去得青澀回憶。也清晰了詮釋了一個道理—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黃曉明飾演的「土鱉」成冬青、佟大為飾演的「憤青」王陽以及鄧超飾演的「海歸」孟曉駿,三位主人翁各有特色,有的執著勤奮,有的貪圖女色,有的懷揣夢想。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中,都不可避免的經歷了落魄、掙扎、彷徨、無奈。電影中穿插著三人的執著、友情、奮斗,其中都以夢想為主線。孟曉駿經常問成東青一個問題就是你有夢想嗎?而每次成東青都是閃爍其詞地避過。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想談這個沉重的話題。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在失敗中尋找勝利,於絕望中尋求希望。作為一部青春勵志片,《中國合夥人》讓人看到了成功者的辛酸與執著,讓人在感嘆青春不再,現實依舊的同時,更加堅定自己追尋夢想的決心。須知道,「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因此,還有什麼理由不從現在開始把握自己,為夢想而努力的奮斗呢?
Ⅸ 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在我看來就是一部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勵志版致青春。
任何合作,不要高高昂起你的頭顱,合作更要謹慎,要傾聽合夥人的心聲,耐心地聽完,耐心地講清楚自己的想法,耐心地把游戲規則制定好,然後,合作才能長久,也才能盈利。
不懂合作的人,家庭生活也不會多順暢,合作就是一種態度,任何關系的處理,都是一種變相的合作,只關注自己需求的人,事業和工作都不是很好。
《中國合夥人》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商業勵志片,由陳可辛執導,黃曉明、鄧超、佟大為、杜鵑主演。該片於2013年5月17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大時代下三個年輕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