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渡河觀後感150字
今天下午的第一節課後,我們觀看了《大渡河》這部電影。
電影開始了,同學們都認真地看《大渡河》。整部影片讓我高興,讓我悲泣,讓我流淚。聽媽媽說大渡河是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故事,還有湘江激戰、四渡赤水、搶渡烏江、爬雪山、過草地、攻克臘子口等等許多感人的事跡。見到那一個個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熱淚。那千萬紅軍的身影不時在我腦中呈現,那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無時不在我的腦海中回盪著。
影片中,紅軍戰士為了能夠搶渡瀘定橋,他們不畏艱辛,日以繼夜地趕赴目的地;紅軍組織的突擊隊,攀著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中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勇敢頑強地向前沖,最後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為他們身後千萬個紅軍戰士順利通過瀘定橋鋪平了道路。
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平安幸福的今天,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只有從現在起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長大後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❷ 《強渡大渡河》觀後感
觀後感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門觀看了電影《大渡河》。電影的開篇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看著電影中一個個廝殺的鏡頭,我的心情不由得漸漸沉重起來,戰爭的殘酷已經融入到我的心中,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對革命的敬畏、緬懷之情,當一名女同志去向年邁的船夫借船是,身中兩槍時、當一名同志在去瀘定橋的途中的戰斗中身中數槍,跌入懸崖下湍急的大渡河之中時,我心中不免有些悲涼,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用先烈的血肉建造的嗎?然而電影又不免讓我有些自豪,因為中國人在戰爭中就是那樣的不屈不撓,無堅不摧! 劇情中講述的是: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冕寧縣城後,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順利地通過了涼山彝族地區,向大渡河急進。大渡河是四川境內一條峽谷河流,水深流急,兩岸崇山峻嶺,地勢險要。蔣介石一面派兵北追,一面調集軍隊增強大渡河防禦,企圖憑借天險消滅紅軍。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讓劉伯承作佯攻雅安,直取成都狀,迷亂了川軍,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二0八旅,再令先遣團溯流而上,強渡瀘定橋。 5月24日紅一師先遣隊突然襲占安順場渡口,在一位老船夫哪兒獲得了一條小船。次日,由十七名勇士組成突擊隊,進行強渡,佔領了北岸渡口,打垮了敵人的反撲,殲敵一個營,並陸續渡過第一師。為了讓紅軍主力迅速渡河,第二師從雅安到瀘定一晝夜急行軍一百二十公里,趕到瀘定橋西頭。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 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而當先遣團到達並迅速奪取了瀘定橋的橋頭時,橋上的木板早被蔣介石新任的川軍司令何湘輝拆掉了,只剩下13根大鐵鏈。由於時間緊,來不及找木板來搭橋,先遣團的團長毅然決定攀著鐵鏈強渡大渡河,命令一下,22位勇士在火力掩護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國民黨守軍放火阻擋,勇士們沖過火海,進入城街,展開巷戰,後續部隊迅速跟進,經2小時激戰,紅4團佔領了瀘定縣城,控制了瀘定橋。保證紅軍主力迅速渡過了大渡河。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才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他們的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事矚目的豐碑,而他們的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幾成和發揚肩負起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現在我們不用去強渡大渡河,也不用去飛奪瀘定橋,但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我們更應該以長征精神鼓勵自己,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
❸ 渡河,渡河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首詩是毛澤東在長征勝利後寫的,講的是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長征途中的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大渡河》。以前,我只知道紅軍過大渡河時,那驚險的,驚心動魄的場面,殊不知,在這背後,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一位女紅軍的事跡讓我欽佩:她為了借船,獻出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在臨終前,她並未感到自己所做的不值得,而是在口中不停地念著:「船,船,船……」
她那不畏犧牲,誓死完成使命的精神,不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嗎?
在劇終的時候,毛澤東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同志們,不要忘記那些為了和平,為了祖國的勝利而拋頭灑血的烈士們!」
是的,不要忘記,永遠也不能夠忘記他們,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用自己那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和平的生活。倘若沒有他們,那麼,可能現在,我們還處於戰爭之中,看到的只能是那流淌著鮮血的溪流,那到處充滿了血腥的世界……
❹ 電影《渡河渡河》觀後感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我看了一部振奮人心的好影片。片名是《大渡河》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山川中。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紅軍進入冕寧縣城後,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使這片彝族聚居地區,成為紅軍走向勝利的基礎。先遣團迅速奪取了安順場渡口,紅軍選出了17位勇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孤舟奮勇、不怕犧牲,直撲大渡河對岸。這時國民黨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另闢瀘定橋為強渡點。蔣介石察覺了真相後,惱羞成怒,令川軍司令何湘輝火速調208旅回援瀘定。這時,我左路部隊已佔領橋頭,攀著十三根凌空搖盪的鐵索向對岸突擊。
這部影片充分體現了紅軍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生命,奮不顧身地與敵人作戰。使我明白了沒有當年這么多英雄戰士的生命與鮮血,也沒有現在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讓中華民族更加富強!
❺ 大渡河哪些地方讓你深受感動
印象最深的是強渡大渡河戰斗開始時,17位紅軍勇士組成渡河奮勇隊,其中還有一位16歲的小夥子,是奮勇隊年齡最小的。每人一支沖鋒槍,一支短槍和一把大刀,乘坐一艘小船,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沖破急流巨浪,向敵人防守的對岸駛去。
戰士們個個奮不顧身,前赴後繼,終於強渡成功,佔領了灘頭陣地。而紅軍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鐵索越過瀘定橋,佔領了瀘定城,為紅軍大部隊渡河開辟勝利的道路。
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❻ 搜索500字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一部電影——《大渡河》。 《大渡河》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紅軍戰士們艱苦卓越地跨越瀘定橋。在跨越瀘定橋過程中,紅軍戰士們有的痛苦;有的喜悅;有的歡笑,也有的流下了難過的眼淚。但是終於勝利了! 最令我難忘的是飛奪瀘定橋的時候:紅軍戰士們為了順利渡河,唯一的一條路線就是通過瀘定橋。誰知,國民黨反動派竟然知道了!就預先把瀘定橋的木板拆掉了,只剩下了那幾根細細的鐵索!在過瀘定橋的時候,紅軍戰士們受到了敵人猛烈的炮火攻擊,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們不怕槍林彈雨,毫不猶豫地沖向敵人封鎖下的鐵索橋,艱難地爬過去,但是他們有的掉下去,有的被無情的炮火打中了!最後紅軍戰士英勇頑強地成功奪下蘆定橋,消滅了阻擋的敵人,大部隊順利通過。看完了《大渡河》這部電影,我早就已經熱淚盈眶。這部電影讓我更加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都應該加倍珍惜。雖然我們現在過的很幸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抗日戰爭時穿的是草鞋,有時肚子很餓了還只能吃一些草根。我們應該對現在的幸福生活知足了!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了對得起為祖國的解放而犧牲的紅軍烈士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出力報效。
❼ 強渡大渡河讀後感600字
昨天看了新拍不久的電影《強渡大渡河》,該影片展現的是在70多年前長征途中紅軍戰勝千難萬險渡過大渡河的故事。我一方面對影片中朱毛紅軍的勇氣、智慧、意志以及好運氣有很深印象,另外由於我本人專業背景的原因,觀看該影片時總是帶著影片是否和歷史真實相符的眼光去審視。十八勇士飛奪瀘定橋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不管在小學生的課本里還是電影里都讓人精神上受到極大感染,幾乎沒有人會去懷疑其真實性。但我最近看了一些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有一本一對很著名的外國人夫婦寫的著作言之鑿鑿地聲稱飛奪瀘定橋是虛構的故事,是為了激勵人心編出來的,盧溝橋根本沒有戰事。心中不禁疑惑起來,歷史的真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看到的歷史都是別人在一定的動機、感情以及自覺不自覺的各種偏見下寫出來的,我們很難親歷過去體驗歷史真實,畢竟歷史已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看到的所謂歷史確實很難排除其中沒有虛構、誇張和各種人為的塗抹。
歷史往往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或許我們永遠無法准確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即使我們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過去的事也往往被賦予千差萬別不同的含義。
歷史,誰說得清呢!
❽ 抗日影片觀後感450字
電影《大渡河》觀後感
今天上午三、四節課,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四年級學生在禮堂觀看電影《大渡河》。
《大渡河》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搶渡大渡河,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斗爭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蔣介石坐專機來到前線,在大渡河兩岸布下重兵,企圖一舉殲滅紅軍。隨後,在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下,與蔣介石鬥智斗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終於奪取了瀘定橋。
我被先遣部隊飛奪瀘定橋的壯烈場面而深深地感動:勇士們來到瀘定橋下,發現只有13條鐵鏈橫跨在兩岸之間,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河對岸是國民黨重兵把守,要渡過瀘定橋比登天還難。看到這里,我心裡緊張極了,手心裡全是汗水,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們。最後,雖然有些紅軍戰士壯烈犧牲了,但是勇敢的紅軍戰士還是從敵人手裡奪回了瀘定橋。
看完影片後,我深受教育和啟發:紅軍戰士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新中國,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這種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我們能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中,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像那些無數的紅軍戰士一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他們,而應該牢牢的記住他們!我們要好好學習,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❾ 飛奪瀘定橋的觀後感怎樣寫
要點:
1、介紹《飛奪瀘定橋》的內容。
2、我學會或者感悟到了什麼。
3、我應該怎樣去做。
《飛奪瀘定橋》講的是紅軍戰士佔領瀘定橋那一幕幕緊張激烈景:紅軍為了渡過大渡河,派出一支隊伍搶先奪取瀘定橋,這支隊伍就是紅一軍團的紅四團。毛想了一個辦法,使敵人中計,然後奪取瀘定橋。
敵人抽走了瀘定橋上所有的木板,正逢陰天,敵人的殘忍似乎讓橋上的鐵鏈也變得寒光閃閃橋,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地勢非常危險,而且紅軍要在29日早晨拿下瀘定橋,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沖鋒號聲中,飛也似的向火光沖去,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敵人終於被消滅了。
電影中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情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那時敵人抽走了瀘定橋上所有的木板,只剩下十幾根鐵索。紅四團的戰士們先命令了22位壯士去爬橋渡河。後面又有人在鋪木板,讓大部隊過去。在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還要頂著敵人的槍淋彈打,許多人都墜落河中。要換成現在人,絕對不敢上去。
後面又有人在鋪木板,讓大部隊過去。在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還要頂著敵人的槍淋彈打,許多人都墜落河中。要換成現在人,絕對不敢上去。
看了《飛奪瀘定橋》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毛他那種面臨困難不害怕,可以腦子靈機一轉,就可以想出一條好辦法去贏得戰役,我很佩服。
還有紅軍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可是我們現在卻並沒有那些精神。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時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向長輩們發脾氣,還因為挑食,怪飯菜不好吃,你們知不知道,那個時侯是連飯都吃不上,好些老百姓都是因為飢餓而死去了。
❿ 大渡河電影故事梗概
《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主演是劉懷正,上映於1980年。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重疊山川中。
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10)大渡河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大渡河》劇情介紹:長征途中,紅軍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危情下,來到金沙江與大渡河之間的群山之中。此時,蔣介石已布重兵數萬,和紅軍拉開決戰架式,妄圖讓毛澤東做當年的石達開。
敵情重重,風聲鶴唳,毛澤東(韓適 飾)、周恩來(趙申秋 飾)、朱德(劉懷正 飾)、劉伯承(傅學誠 飾)等紅軍高級將領臨危不懼,緊急布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作戰方案。
十七勇士搶渡大渡河,另一路飛奪瀘定橋。蔣介石隨既調整方案,妄圖分割圍殲渡河紅軍,毛澤東將計就計,分兵幾路迷惑敵人,當蔣明白過來,臨陣換將,令川軍何湘輝(李寧 飾)部回援瀘定時,瀘定橋頭已被紅軍佔領並控制,當蔣來電詢問守橋情況時,一切已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