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覺得《轉山》這部電影怎麼樣
轉山主要是藏族人為了完成某種信仰而進行的轉神山的活動,以西藏八大神山為主,較著名的當屬岡仁波齊,轉山是當地人對神明的膜拜,騎行是對自我的挑戰,是對一種冥冥召喚的嚮往,有句話是因為山就在那兒,這句話很裝b,但是很實際,包括我很多時候也會有這樣一種沖動,此之謂中毒。
轉山的主人公就是在中毒的情況下對自己以為的正確的理念的追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他並不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於是,他有了和藏民一樣的膜拜行為。
曾經有次登山,偶遇了幾個老和尚,也許是市場化的影響,也許是喬裝打扮的騙子。他們現在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齋念佛,面壁打坐的孤寂時光了,在那裡看到僧侶開車上網賣字畫,多少有些滑稽,也就在那次,被一個老和尚叫住,說我有慧根,與佛結緣,我苦笑,自感六根不凈,塵緣未了,哪能剃度成佛,這不是褻瀆了佛祖的神靈與聖潔嗎?也許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 累了困了的時候,於寂靜的夜晚,看幾眼經文,誦幾首佛樂,以此來慰藉我們的那種煩躁與困頓的心,然而如果真的讓我們遁入空門,那種肅靜的生活我們真的又能接受嗎?也曾想起那次去往一個道觀,當我站在峰頂,群霧繚繞中,真的如入仙境,一切的一切的都是那樣的清凈,雨靜靜的下,滌盪了我的心靈。倏忽之間,那份時間就此靜止於那時那地。
而生活中擁有那種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落花開的閑適,在這浮躁高速運轉的城市擁有一份閑雲野鶴的隱逸,在繁瑣的工作生活之外品一杯清茶,在暖暖的燈光下,安靜的純音樂下讀一本好書,帶著微笑與滿足坦然入睡。這也許是一種奢侈,我們一些人的夢想吧。
但是,一如,當老子還沒有成為境界時,孫子先是一種兵法。我們依舊在路上。
2. 轉山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影片很簡單,只有一條線索:一個24歲的台灣年輕人張書豪,在寒意漸生的10月,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一路上他經歷了穿越無人區、夜間騎行幾乎掉下懸崖、八宿打狗、由於食物中毒而整整兩天上吐下瀉……途中他一直在相信與懷疑之間搖擺,但最終決定走下去,因為他認為,就算是失敗,也應該在失敗面前看見自己是如何就範的。在自己的毅力和沿途眾人的幫助下,他最終到達了內心深處最純潔的地方——拉薩。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片中有一句台詞引人深思「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說,當年我們去就好了……」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心中有著無數的夢想,卻被眾多俗事束縛著,以為自己還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卻不知其實在一天天地虛耗光陰,無形之中離自己的夢想已漸行漸遠,直到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
張書豪給了我們一個榜樣,影片開始時他是一個懦弱寡言的普通男孩,外表的清秀文弱讓人不敢相信他的內心竟然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隨著他的漸行漸遠,他的目光逐漸變得堅毅果敢,雖然他選擇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稍有不慎就會成為高原上的孤魂野鬼,但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鬥志,戰勝了一次又一次困難,片中有兩次在他筋疲力盡時遇到了汽車,旁人願意搭他一程,但他拒絕了,只是淡淡的微笑:謝謝,我可以。眉宇間的剛毅,讓他充分展示了一個陽光男孩到成熟男人的轉變。他的努力和堅決,終於讓他完成了這項在常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務,作為回報,他見到了「入藏第一眼看到就能給人一年好運」的梅里雪山,來到了「世界屋脊的明珠」——布達拉宮,片中的景色雄偉壯麗,在金字塔狀的雪峰間,環繞著如夢似幻的白雲,和天空純凈到幾乎沒有雜質的藍色互相輝映,
「雪山冰激凌」美得攝人心魄,這是人們夢中的天堂,讓我們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
這是一部屬於青春和夢想的電影,希望我們都能從中汲取力量,去征服生活帶給我們的磨難,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堅定不移的在寒風和冰雪之中,
與我們心中的高原女神:喜瑪拉雅,來一次最熱烈的擁抱。
人們都希望我成熟,覺得成熟了就長大了,覺得成熟了就不會被人欺騙了,也不會被人傷害了,是的,只有被人欺騙了,被人傷害了,才會變的所謂的成熟,因為當所有的都會偽裝和虛偽的時候,又怎麼會上當呢?當所有的感情都不會出於真誠,所有的事情都是出於目的,不會相信別人,在自己的心裡築起了牢固的寶塔,又怎麼可能會有人傷害到自己呢?可是所謂的成熟,快樂了嗎?
大家都在告訴我說,我變了,變的成熟了,穩重了,我只能跟他說,是的,因為你已經離開了我的世界,彼此之間只能是禮貌的。而我自己知道,在我的世界裡,我依然是那個愛哭愛笑,愛瘋愛鬧的女孩,我會給自己一個空間來儲藏我自己的內心,因為我知道我必須那樣活著,那才是我的快樂源泉,也許我還會被傷害,被欺騙,但是我覺得那樣會更加的精彩,而圓滑只是在我的世界之外,成熟也是與世界外的人而言。我的世界就是我的朋友與親人,其他之外的人我也會變得與時俱進,而我那麼強的學習能力也必然會促進我的交際能力。
當我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知道我的選擇是什麼了,那就是那個具有挑戰的工作,那個可以歷練我的工作,那個可以讓我接觸社會不同的人,可以讓我更加適合外面的世界的工作。
3. 轉山 ONE MILE ABOVE怎麼樣
很喜歡這種小成本,沒有太多噱頭、干凈,勵志的電影,近期很成功的一部就是詹姆斯弗蘭科的《127小時》。電影、旅遊,單車,心靈探討,無疑《轉山》這部電影集結了我的眾多愛好的元素。吸引人的不僅是滇藏那能令人凈化心靈的美麗畫卷,更主要的在這行程中的自我內心修煉。 不過近幾天驢友的四姑娘山遇險一事沸沸揚揚,也是驢友們提了個醒,旅行或許是一種探險,但絕對不是去冒險,專業和安... []
4. 騎自行車旅行的電影有哪些.。。。。。。謝謝推薦
你好,我看過的有紀錄片有《國家地理》的《山地自行車之旅》和《轉山》。我也喜歡騎車旅行。
《山地自行車之旅》講述了一個壯觀的山地自行車的故事,從創建到其消逝。一場視覺震撼之旅和發人深省的旁白,Life Cycles使用採用4K超高畫質攝像機拍攝,來記錄關於山地自行車及其文化的許多故事。融入呼吸到自然的環境,利用自然環境騎行的魅力,公路之旅,修理自行車。
電影《轉山》,這個個人強烈推薦。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電影《轉山》想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轉山》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
這些木有看過:(源自網址:http://bbs.ly.shang.com/read-htm-tid-3482774.html)
1.《十七歲的單車》王小帥的作品,一部講述青春的影片。
2.《幻想之痛》(單車手強者回歸 )德國電影。3.《銀色快手》
3.《銀色快手》
4. 看過《山地自行車之旅 Life Cycles 2010 》
5.《練習曲》(單車環島日誌)
6.《單車上路》這個名字的電影有兩部,一部是台灣的,一部是韓國的。
7.《東京速遞》別名《魔女速遞》&日本
8.《鐵馬頑童》日本
9.《蘇格蘭飛人》The Flying Scotsman
5. 看完電影轉山觀後感400字左右!
轉山》——一輛自行車的精神之旅
看那山,美嗎?我想,如果歷盡千辛萬苦,到達了
那樣一個自己夢想很久的目的地,
那應該會很激動吧。自然,我實在是很難想像得出,那種激動會有多激動。要是我,我也許
會對著那山,大聲的狂叫,那種發自內心的高興,激動。很難表達的清楚。
《轉山》,
給我了一種很震撼我神經的力量。
帶著去世的哥哥的遺願,
帶著和女朋友分手的
極大痛苦,帶著對前方路途的茫然,他毅然選擇了上路,勇敢的上路!陪著他走了一路,我
也跟著他思考了一路,關於人生,關於愛情,關於親情,友情,世間冷暖。一路走來,一路
思索。
也許不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來證實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只要你帶著心上路
就好。就如現實中的一樣,有些事兒,再多的話也不一定能夠說的清楚,那乾脆就別說了,
就想吧,放在心裡,默默的想吧,也許剛剛上路的時候你不會懂的,但是,這不代表,在旅
途的末尾,
你仍舊不懂。
或許現實中的我們,
是非觀的確是太強了。對錯真的就有那麼重要
嗎?是否有結果就那麼重要嗎?我無法否定,
這兩者的重要性,
畢竟我還是生活於這個現實
社會的人,但是,現實似乎也將我們逼得太過。
記憶深刻的有這樣的一個畫面,川哥,來自雲南,很熱愛生活,來了三次西藏,可是,每次
來,
都未能看到他一直期望看到的,
能夠給他帶來一整年幸運的梅里十三峰。
也許人生就是
這樣,沒什麼理由的,這路上的風景,你會看到什麼,你能夠看到什麼,命里有時終須有。
這一路的風景,
不像是進電影院看電影,
能夠預先給你想要的結果的。
大多數情況下,
我們
會像現實低頭。
你面前的路從來不會按照我們所設想的延伸下去,
也從來不會按照我們所想
的,在我們所謂的正確的時間里遇上我們所想的場景。但是,
即便不能這樣,
川哥還是一如
既往的,歷經風霜雨雪,奔波在只屬於他的路上。一包行李,一輛車。也許這就是生活,這
才配叫得上是生活。又想起了那句話:「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告訴了我,什麼才是真
正的生活。
寫著寫著,我覺得,有些多西,還是放在心裡好,因為說出來,似乎變味了。就像電影
里那片天,那座雪山。很美好,也許腳印走過之後,那片寧靜就盪然無存了。人生,就像這
一段旅程,感悟之中,慢慢成長,無需太多的話語!
6. 轉山中在5020山上撒的什麼
風馬紙片。
《轉山》敘述了一個24歲的台灣年輕人,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2011年,該影片獲得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7. 轉山 星空 哪個好看
《轉山》是我在電影院看的唯一一部全場安靜的片子,電影放完燈亮起大家都沒捨得動。
這是個給有夢想和信仰的年輕人看的電影。幾乎全程,都千回百轉。
8. 為什麼很多人都被岡仁波齊所震撼
當人們一聽到有人朝聖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敬意,似乎有信仰的人理所應當的收到尊敬。但我相信,當很多人看完岡仁波齊的時候肯定會產生這么一種想法,到底什麼是信仰?為什麼要在岡仁波齊轉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它就是海拔6656米的岡底斯山脈主峰岡仁波齊。
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聖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說到它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那我就來解釋一下。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當地藏族人又稱“四大浴門”:東為蓮花浴門,南為香甜浴門,西為去污浴門,北為信仰浴門。楚古寺周圍被尊為聖潔的浴場。聖湖四面還有四水之源:東面是馬泉河,北面是獅泉河,西面是象泉河,南面是孔雀河。以天國中的馬、獅、象、孔雀四種神物命名的這四條河,分別又是南亞著名的恆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和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9. 微電影心中有座山觀後感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戶曉。愚公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把門前的大山移走,最後他的堅持不懈感動上蒼,山真得被移走了。
我的心中也有座山,不是大山。而是對目標追求的堅持不懈,就像愚公一樣永不放棄。
點明文題。
小時候,爺爺因病而卧床不起,我每天放學回家,就會看見爺爺一個人躺在床上,孤零零地一動也不動,我隨口喊了一聲:「爺爺。」爺爺好像沒有聽到。於是我又喊了一聲。爺爺這才聽到。笑著喊我過去,我悄悄地走近,爺爺笑得更燦爛。爺爺慢騰騰地將手塞進口袋裡,掏出了一顆糖,遞給我,看著爺爺的手,那是怎樣的一雙手,滿手的繭子,手的背面青筋突起,只剩下一層皮包骨頭。我不想要爺爺的東西,可是爺爺硬要塞給我,我從中看出爺爺很孤單,於是我決定每天都要陪爺爺聊天。
每到放學的時候或者周末,我都會和爺爺聊天。爺爺經常講一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這些事,我都聽了幾百遍了,可是爺爺還是不厭其煩地講。我會為爺爺讀報紙,幫他倒茶。
具體敘事,略寫不妥。
我只希望爺爺能快點好起來,也不枉費我這幾天的堅持罷了。上五年級的時候,家裡包餃子,媽媽和好了麵粉,剁好了肉餡。萬事具備,只欠包餃子。只見爸爸用手抓住了一小團麵粉,放在桌上,在灑上一點麵粉在上面,有擀麵杖在麵粉上面滾一下,下面滾一下,那麵粉好像很聽話,成了一個圓形,於是就把肉餡輕輕放在麵粉上,用手指把麵粉的兩邊一合,再用手指捏幾下,一個餃子就成了。看似簡單,可是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了,我揪了一團麵粉,用擀麵杖擀了幾下,可是那麵粉好像很不聽話似的,硬粘在擀麵杖上不肯下來。我失敗了,爸爸的話鼓勵我。我心中像有座山一樣,立在那裡。我繼續學,揪一團麵粉,再做,終於第一個餃子包好了,盡管沒有爸爸媽媽包的好,我仍然在繼續,直到我滿意為止。
「只欠包餃子」建議改成「只欠包了」 我的心中有座山,它成為了我對目標追求的基本。
10. 推薦幾部以雪山 或者雪地 為題材(背景)的電影
1、《解凍》是一部於2009年上映的美國科幻恐怖電影,電影講述了阿德姆(Aaron Ashmore 飾)、菲德里克(Kyle Schmid 飾)、陳玲(Steph Song 飾)三名大學生來到加拿大北部班克斯島,准備協助生態學家大衛•克魯潘(Val Kilmer 飾)在當地進行考察。他們在科考站發現了克魯潘博士遺留在這里的北極熊屍體,此時博士一行人已被北極熊身上攜帶的神秘病毒感染。隨著冰川的融化,這種致命病毒也從永恆的睡眠中蘇醒……
2、《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電影《轉山》想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轉山》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2011年11月2日,《轉山》在拉薩布達拉宮的廣場前舉辦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禮。
3、《雪國列車》[1]是一部科幻電影,根據法國同名科幻漫畫改編,由朴贊郁製片、奉俊昊導演,全部海外取景,邀請多名歐美實力影星加盟,是韓國電影面向全球觀眾的一次全新嘗試和挑戰。故事講述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地球進入又一個冰河期,極寒造成地球上絕大部分生命死亡。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列如同諾亞方舟般的列車。在這列有著等級之分的列車上,飽受飢餓之苦、生活在惡劣環境的末節車廂的人們,為了生存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向前突進,掀起了一場向車頭進軍的「革命」。2013年第56屆亞太電影節《雪國列車》獲得最佳美術獎。影片於2014年3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真的以冰天雪地為背景的電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