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凡之路》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平凡之路》的真正意義是透過歌曲的力量,從中體會到青春的直覺,及在傷感和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實質都寄託著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卻又帶著對未知前路的期許。
《平凡之路》延續了朴樹一貫的風格,緩慢抒情的節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既能讓聽者沉下心後,在安穩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靜與純真。
《平凡之路》是朴樹作曲,朴樹、韓寒作詞,朴樹編曲並演唱的歌曲,單曲於2014年7月16日首發。該歌曲是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 ,收錄於朴樹2017年4月30日發行的專輯《獵戶星座》中。
創作背景
《平凡之路》的創作緣自朴樹准備發行專輯的需要,也緣自韓寒的誠意相邀。因朴樹一直是韓寒最喜愛的歌手之一,於是他親自上門拜訪朴樹。
到朴樹家時,朴樹剛寫完《平凡之路》的最後一個音符,韓寒聽完這首尚未完成的Demo後就想把它用在電影《後會無期》里,朴樹也被韓寒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欣然同意了,並與韓寒一起合作填詞。
製作該曲時,朴樹在工作室里反復調整並在錄音棚中數次修正,最終在最後的交歌時間,交出了這首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
⑵ 如何評價朴樹《平凡之路》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金寶鄉土地確權項目的麵包車上。當時車上擠滿了一群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輕人,大家就著旋律,唱著歌詞,我看著窗外不斷向後飛逝的路景,感受著這平凡之路上的精彩。
朴樹在《生如夏花》中告訴我們要「生如夏花般燦爛」,十年之後,朴樹在《平凡之路》中又唱道:「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歲月並不能夠讓青春老去。平凡對我來說,就是在平凡之路上,踏實而精彩地走好每一步。
⑶ 平凡之路電影說些什麼
《平凡之路》是韓寒首部電影作品《後會無期》的主題曲,該曲目由朴樹作曲及演唱,並與韓寒合作填詞。《平凡之路》延續了朴樹一貫的「新民謠」式風格,緩慢抒情的節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
2014年7月16日,韓寒在微博透漏朴樹將獻唱其處女作《後會無期》的主題曲《平凡之路》,隨後該作品的歌詞MV也首次曝光。盡管已經年過不惑,但再次開嗓的朴樹還是依舊會抿嘴、會忘詞、不善言辭,經常是靦腆一笑。時隔十年,朴樹再次出現在樂壇讓不少歌迷表示期待。
⑷ 平凡之路讀後感200字
今天《平凡之路》單曲循環,陪伴我一路向南。當高鐵從深圳穿越到廣州,當地鐵穿過繁華的城市,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覺得《平凡之路》唱的,用兩個字來歸納,便是「經歷」。
是朴樹的經歷,是韓寒的經歷,同時也是所有人的經歷。
僅通過一些媒體或者風言風語般的傳遞,是無法真正知曉一個人在一段時光里究竟經歷了什麼的。譬如朴樹,十年沉寂,沒有作品,沒有活動,沒有多少露面,沒有多少聲音,甚至一度像消失了一樣。誰也不知道這個曾風靡華語樂壇,一度登上成就頂峰的才子突然之間去哪了?對於大多數到達一個事業頂峰的人而言,突然的「消失」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但朴樹這么做了,從媒體的相關報道看,朴樹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抑鬱症」,是因為「感情問題」、是因為「家庭原因」,甚至有媒體大言不慚的說是因為他「江郎才盡」。如今這個時代的媒體,有時候的作用並不是展現真相,而是「製造「所謂的事實,對於這樣的事實,你所要做的就是啐一口痰,然後置之不理。所以,究竟朴樹這十年都經歷了什麼?我們無從知曉,所有的選擇和經歷,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再譬如韓寒,年少成名,一路像腳踩風火輪一般,從少年作家到賽車冠軍,從人民公知到雜志主編,從【一個】老闆到電影導演,有優雅妻子可愛閨女,有甜美家庭幸福生活,看起來順風順水,把自己吹過的牛逼一一實現,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通通做遍,儼然一個人生贏家。但「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讓你看到的」,人們看不到的,或許包括了韓寒北上北京那四年的蟄伏,或許包括了《獨唱團》的無奈,或許包括了「方韓大戰」的質疑,我們所看到的,也只是這樣的大概,卻無法知曉這些大概背後的細節里,他都經歷了什麼?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而兩個人如此這般的經歷,大部分都濃縮在了《平凡之路》這首歌里。不是說將經歷濃縮成了故事,而是將經歷融化成了一句句歌詞和音符。
且看這一段歌詞:
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易碎的 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 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
謎一樣的 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兩個人都曾經歷過徘徊,兩個人都天生驕傲,曾經沸騰過,也不安過,沉默過,在路上過,都已成為過往,成為故事,卻並不在乎,是否在聽。
而整首歌最令人動容的句子,是這兩段歌詞: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 渴望著 也哭也笑平凡著
我覺得這兩段歌詞更多的是在寫朴樹的經歷,他在事業巔峰時期,擁有一切,名譽金錢,都是最好的時候。但他選擇了沉寂,像是突然的毀滅,毀了這一切,一切都轉眼飄散如煙。像是墮落,也曾掙扎,絕望過,渴望過,失去過方向,但卻從未放棄過,即便是像野草野花,也未曾真正的放棄。只不過是想離開,去尋找,去發現,去獲得平凡。不知道朴樹經歷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但在這一段歌詞里,我們窺到了一些。
那這其中有韓寒的影子嗎?有,不僅如此,有大多數人的影子。凡經歷過的,都能從中看到自己。並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情不自禁在腦海里回放過往,尤其是那些經歷過低谷、經歷過孤獨、經歷過絕望,又從未放棄,一直努力的人而言,《平凡之路》將會是沖擊內心深處柔軟的一首歌曲。
由於並非專業人士,不好大談歌曲的音樂屬性如何如何,但也忍不住想說兩句自己的感受。整首歌曲的曲風是新鮮的,但卻又是非常朴樹的。從前奏的緩緩流淌,到高潮段的大聲歌唱,再到結尾處的平和。似乎是中規中矩的編曲風格,但我們卻能在鼓點、貝斯聲中,聽到十年之前的那個朴樹,在《傲慢的上校》里那樣,在《Colorful Days》里那樣,在《傻子才悲傷》里那樣,一股驕傲,一股不屈,一股執著,一股堅強在迸發。加上朴樹一如既往的清澈聲音,整首歌曲讓人在糙感中體味干凈。
是的,歌曲的編曲質地顯得粗糙,但這不是音樂人的水平問題,恰恰是有意為之——為了符合電影質感。
僅從目前的預告片和相關影像看來,《後會無期》是一部在路上的電影,而這部在路上的電影,充滿了砂石路、柏油路、沙漠、荒島等質地粗糙的元素,使得整個電影的質感,在我看來,就是光腳踩在路上的感覺。
所以,《平凡之路》這首歌本身,歌詞上唱出了朴樹的、韓寒的、你的、我的、他的、大部分人的「經歷」,令人不禁聯想自己,聯想自己走過的路,經歷的種種,然後感動。音樂上則演繹出了人生中如此這般的經歷所帶來的質感,並且恰當的符合了電影的感覺。就這些看來,《平凡之路》值得單曲循環。
我在上班路上看到韓寒微博發出這首歌曲,立即打開試聽,然後單曲循環十幾遍,在聽到大概第六遍的時候,公交車緩緩穿過這座繁華的城市,我眼眶濕了。不是裝逼,不是矯情,而是,這首歌讓我想起了自己,在路上的那些時光,到北京的那些歲月,其中所經歷的,我能體會到,而這首歌剛好觸碰到了內心,於是激發了一種感覺。
這種感覺,是被擊中的感覺。
謝謝朴樹,謝謝韓寒,謝謝《平凡之路》。
⑸ 平凡之路講的是什麼
《平凡之路》延續了朴樹一貫的風格,緩慢抒情的節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既能讓聽者沉下心後,在安穩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靜與純真,還能透過歌曲的力量。
從中體會到青春的直覺,及在傷感和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與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告白與告別,幽默與憂傷」也同樣不謀而合。
從歌詞來看,韓寒與朴樹在創作過程中實質抒發了更多直觀的感情,並藉此傳遞更真實的人生哲理,實質都寄託著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卻又帶著對未知前路的期許,正如《後會無期》中兩位主角——馬浩漢與江河,一場旅行改變了他們整個生活,但他們前往自己想去的未來,過程或許迷茫,結局依然精彩。
《平凡之路》的創作緣自朴樹准備發行專輯的需要,也緣自韓寒的誠意相邀。因朴樹一直是韓寒最喜愛的歌手之一,於是他親自上門拜訪朴樹。到朴樹家時,朴樹剛寫完《平凡之路》的最後一個音符,韓寒聽完這首尚未完成的Demo後就想把它用在電影《後會無期》里,朴樹也被韓寒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欣然同意了,並與韓寒一起合作填詞。
製作該曲時,朴樹在工作室里反復調整並在錄音棚中數次修正,最終在最後的交歌時間,交出了這首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
⑹ 《平凡之路》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平凡之路》的真正意義是:這首歌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誠懇,坦盪,回味無窮。唱出了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
緩慢抒情的節奏,讓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與憂傷。讓聽者能感到平靜與青春的感覺,與在傷感與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彷彿也告訴著我們:人生中有些東西,可能總在游離於視線之外,但始終寸步未離你的心間。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擁有著這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這也映照著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為了我們想要的,跨過山和大海,穿梭在人山人海,但當擁有了一切後,轉眼都物是人非,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平平凡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歌曲鑒賞
《平凡之路》延續了朴樹一貫的風格,緩慢抒情的節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既能讓聽者沉下心後,在安穩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靜與純真,還能透過歌曲的力量,從中體會到青春的直覺,及在傷感和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與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告白與告別,幽默與憂傷」也同樣不謀而合。
⑺ 如何評價朴樹的《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這首歌很好聽。可是我們這一代人不應該再學習平凡之路,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人,為國家富強而活,而不應該讓自己活的這么平凡。現在大多數的人都非常平凡可能這首歌也是你們的心聲,可是如果你們一起再努力一把,推動歷史的進程,進入大同時代的話,再過幾十年,我們很有可能進入星空時代的。難道你們不喜歡科幻片里的星空時代嗎?雖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是也不能白活呀!我們應該讓這個過程過的更加值得才行。
⑻ 平凡之路告訴我們什麼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不簡單。。
⑼ 後會無期大電影觀後感600字
很標準的題目,以及一篇格式規整的觀後感。 看這部電影與韓寒無關,不存在粉絲、追星之類的因素;看前也沒有做什麼功課,只有《後會無期》的宣傳片和《平凡之路》這首歌,可以說,是因為這首歌才與看這部電影。額,寫了觀後感第一段,發覺想要同時寫一篇標準的觀後感和一篇隨性表達的散文(雜文?)還是有難度的。終於寫完了觀後感,開始隨便發揮。這觀後感寫的真心不怎麼樣,也許是長年沒寫過作文的結果?
突然發覺想隨意的時候貌似沒什麼可寫的了。
「採用通過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的情節的手法」,大概這個意思,有一個專有名詞,不記得了。一個成功的例子便是《暗戀桃花源》,各種喧囂、笑點,平靜之後,便是深沉的哀傷。介於這個先例,個人覺得《後會無期》要表達的情緒還有些不到位。臨時以為如果將對命運的反抗和掙扎的情緒表現的更突出一些,效果會比較好,但這樣終究就要落腳於喜劇或悲劇。考慮到影片的主旨為「平凡」,也許這就是導演要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即使最後在劇情上做了結局,但給人感覺仍是「就這么完了?」。這也與劇情結束後最後一個鏡頭有關吧。沒有喜劇,也沒有悲劇,甚至沒有「劇」。引用一位同學的話,「就像散文一樣」。
說的這么多,突然發覺如果只是這些,片名或許就該改為《平凡之路》了。當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劇中人物有重逢,也有後會無期。相逢未有期,白雲無盡時。「如果要告別,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為最後一眼,多說一句,都可能是最後一句」。
⑽ 平凡之路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就是人由年輕時一路跌跌撞撞,叛逆過,掙扎過,嘗試過,受過傷,看過這個世界,去過自己想去的遠方,想讓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那一個,極度自我,到中年時發現原來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諦。每天認真的生活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平凡之路》是朴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我覺得這首歌可稱得上是一首勵志歌曲,因為它詮釋了一種人生態度。
創作背景
《平凡之路》的創作緣自朴樹准備發行專輯的需要,也緣自韓寒的誠意相邀。因朴樹一直是韓寒最喜愛的歌手之一,於是他親自上門拜訪朴樹。
到朴樹家時,朴樹剛寫完《平凡之路》的最後一個音符,韓寒聽完這首尚未完成的Demo後就想把它用在電影《後會無期》里,朴樹也被韓寒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欣然同意了,並與韓寒一起合作填詞。
製作該曲時,朴樹在工作室里反復調整並在錄音棚中數次修正,最終在最後的交歌時間,交出了這首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