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建國大業》的觀後感800-1000字 要求原創 急!!!!
中國共產黨發展史
隨著第十一期業余黨校的開班,我們很榮幸的成為其中的一員,在11月28日我們集體觀看的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我們從視頻中了解到中國共產黨自從1921年建立以來到現在經歷的曲折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便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但是,在這次大革命的過程中,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者,犯了「一切聯合,否認斗爭」的錯誤,對統一戰線內部的地主、資產階級分子的妥協性、反動性認識不足。因此,沒有及時有效地組織革命力量同他們作堅決的斗爭。結果,當蔣介石、汪精衛控制的國民黨先後叛變的時候,我們黨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導致了第大革命的失敗。
㈡ 《建國大業》觀後感
光陰似箭,日歷也穿上了「國慶裝」。今天——10月1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盛大的節日,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的喜慶日子。!!!!
此時此刻的天安門前已是人山人海,樂聲陣陣。在這喜慶的日子,祖國母親的兒女把您團團圍住,歡慶著,問候著。有解放軍戰士、學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們都掛著鮮花、紅旗。一萬多名學生持著紅色和黃色的鮮花,組成了四個大字「祖國萬歲」。這四個大字的周圍是由黃色的鮮花圍成的,這紅色和黃色不是象徵五星紅旗嗎?……此時的天安門是花的海洋,樂聲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還是解放軍叔叔的閱兵儀式。
「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長安街的天安門廣場前進。「咚——咚—— 咚」多麼有勁,多麼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悅之聲,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腳步聲。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在戰場上與敵人頑強搏鬥,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無私地向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因為有這一群 「威武之師、文明之市、勝利之師」為祖國做後盾,才有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民族的團結。
就在這個時刻,一群身穿橄欖綠軍裝的威武之師走了過來。口號聲如雷貫耳,有如開閘流出的急水,有如滾滾而來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騰的駿馬。你看,他們的軍資是多麼標准,步伐均勻,剛勁有力,每一個動作都一致。行進的時候,這千萬個人的行動如同一個人,橫直有行,行行筆直,就像刀切一樣,個個面目庄嚴、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向黨和國家致敬,向人民致敬。這一舉動,無不牽動和震撼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
當受閱的三軍勇士邁著矯健的步伐,雄赳赳、氣昂昂地通過天安門時,國防武器已接踵而來地展現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戰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種戰略導彈。祖國啊,祖國,你讓我看到了你50年來的繁榮昌盛和國防力量的日益強大,你的人民從此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想到這,我全身每個毛孔如吃了人參果,無一處不激動,無一處服帖。如果時間可以停住,真想能夠留住那永恆的一瞬間。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戰鬥武器,為祖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天,這只跨世紀的軍隊在天安門廣場向祖國和人民展示了他們的風貌、變化和成就,讓人民對這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充滿了信心,對祖國的前程也充滿了信心。
面隊著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奏,整齊、矯健的步伐,閃亮的槍炮,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真想大聲喊:「偉大的中華人民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㈢ 建國大業觀後感50字左右
觀看了《建國大業》,我的眼睛一片濕潤,心潮澎湃,感嘆先輩創業的艱辛,感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感嘆之餘,對於現在美好的一切,我們更應倍加珍惜。
影片中令人難忘、感動的片段很多: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無數人前仆後繼,拋灑熱血,只為中國革命的一線生機;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領袖、戰士攜手共進,抵達目的地的時刻,這革命轉折的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淮海戰役結束後,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那一刻,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
有首歌名叫《為了誰》,在《建國大業》中,我們看到了回答。解放軍解放上海,為了盡量不打擾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軍沒有使用重武器,寧願血灑蘇州河,解放上海後沒有進入民居,而是露宿街頭。
這種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是應當代代相傳的,成為不滅的時代精神,正因這種精神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獲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到現在這個稱號一直都是共產黨軍隊的光榮與傳統。
影片自始至終,都散發著一種讓人振奮的感情,帶領我們回到那段崢嶸歲月,體味建國的艱辛。影片很快就演完了,我們甚至沒有時間細細品味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但卻讓我們記住了,我們的國家經歷過虛弱、侵略和戰亂,我們的人民受到過欺辱、壓迫與掠奪,現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鮮血鑄就的成果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守,去保護。
(3)黨員觀看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建國大業》幕後花絮:
1、姜文去片場的時候,抱著半尺多厚的關於毛人鳳的資料。他為自己的角色親自設計了服裝,肩章、紐扣、胸牌,最大限度按照歷史資料復原片中毛人鳳的那套軍裝。
2、該片有一場陳坤與佟大為兩人冷對眼神的戲,只是一個簡單的眼神,卻在陳坤的堅持下拍了九遍,直到拍出最好的效果。
3、導演本來有意請陳道明出演蔣介石,由於檔期問題,陳道明主動放棄,並要求出演一個小角色。
4、最開始張國立辭演蔣介石這個角色,他覺得和人物外形差距大,後來在韓三平的多次勸說下才答應出演。
5、為了讓自己的外形像蔣介石,張國立每天只吃一頓飯,餓得頭昏眼花,用了半個月時間從146斤瘦到135斤。
6、該片中化妝師為特型演員化裝要花費很長時間。張國立化蔣介石的妝,需要4小時,在拍攝前還要墊鼻子,戴牙套。
7、胡軍在該片中僅有3場戲、5句台詞。對於安排演什麼角色,他從沒挑剔過,堅決服從安排。
8、陳好的四場戲已經全部完成,但由於表現出色,她突然接到導演組的通知,說後面又為她加了一場戲。
㈣ 《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
很安靜地把《建國大業》看完,但心裡早已經心潮澎湃。
《建國大業》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一直以來,戰爭系列影片層出不窮,不斷拍打自己的靈魂。在這個安定的年代裡,只有歷史還記錄著那段血的教訓,叫我們不要忘記過去,不斷浸透著越來越模糊的我們。
可以想像,有那麼多的革命志士會奮不顧身地投身到革命中去,為人民尋找未來,我們怎麼能忘記?因為有這樣的愛國精神感染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在《建國大業》里,幾乎沒有轟轟烈烈的廝殺場面,沒有血飄在空氣里的味道,更多的則是人物刻畫,更多的是敵人瀕臨失敗的痛快。艱苦的條件里,總有那麼一束溫暖的光輝灑進人們的心裡。那便是拯救了人民的中國共產黨,他帶給了人們希望。
正義帶來了勝利,人民掙扎已久的痛楚終於就要解脫。真理永遠在正義這一邊,在眾多的人們領袖帶領下的中國革命自然會走向勝利。
㈤ 建國大業觀後感2000字
最近貓叔又一次看了一遍建國六十周年的獻禮片《建國大業》,感覺下面的評論有些需要商討一下,其中爭議比較多的一個,就是「內戰無英雄。」說實話,在以前,我也對這種觀點深以為然。但是,如果深入思考的話,它顯然是立不住腳的。
在內戰以前,也就是抗日戰爭,這是爭民族獨立、國家主權的戰爭,這場戰爭打了十餘年,國共兩黨也從內斗走向了合作。「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這句傳統的老話,在那個時代,被兩黨進行了一場完美的演繹。
在那場戰爭里,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遍布於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華僑,都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在戰火紛飛下,回到祖國,捐款捐物資,甚至上前線。近代史以來,一場空前的民族大團結,深深凝聚在了一起。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戰爭,在前線流血犧牲的戰士,無論何黨何派,都是民族英雄,都是被值得贊揚稱頌的。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到了抗戰之後的內戰,曾經在前線保家衛國的英雄們,又開始了雙方的廝殺。這場拼殺,是內戰,是自己人與自己人的拼殺。
於是,現在很多人對1946年之後的這場戰爭,並不感冒,甚至以現在的眼光,批判起了冠以意識形態的帽子。很多人對打土豪、分田地這種方式,感到了不滿與諷刺。除了「內戰無英雄」這種觀點外,還有很甚者對那場戰爭的正義性的質疑。
其實,電影《建國大業》里,有一段情節很有意思。那就是老蔣與小蔣的談話,老蔣問小蔣,李宗仁的劃江而治能否成功。陳坤飾演的小蔣很帥,但是回答的這個問題,卻不如老爹透徹。他說需要看蘇聯和美國的意思。然而,老蔣同志直接打段了他的話,說誰的意思都不用看,分裂中國,沒人能夠擔得起這個千古罵名。
其實,這段話,就已經點透了這場戰爭的性質。那就是國家大一統!
自秦始皇始,一直到如今,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的國家,其實就是沿著這個歷史主題向前行的。
1946年到1949年的這場內戰,也算是歷史的重新演繹。雙方的軍隊,是為了國家的統一與完整,進行了一場拼殺,他們是國家大一統的締造者和貢獻者。無論其中一方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是這場戰爭的悲情人物,也是這場戰爭的民族英雄。為了國家統一,就是英雄。
只是因為治國理念的不同,所以有了這場戰爭。但是,內戰無英雄這種觀點可以休矣!
㈥ 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
《建國大業》是一部追憶紅色歷史,催人奮進的電影。
《建國大業》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追憶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催人奮進,令人警醒。《建國大業》影片觀後,更加在思想上樹立看齊意思,堅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樹立看齊意思,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樹立看齊意思,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真抓實干,和舟共濟鑄佳績,全心全意作奉獻!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起就沒有私心,一心謀求國家富強、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主動站出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的先輩們勇於拋頭顱、灑熱血,勇於為真理而獻身,不講私心講公心,襟懷坦盪,一心為民。中國人民從歷經艱苦磨難的歲月中逐漸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本質,也堅定了擁護中國共產黨,充分認識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建立新中國,實現國家富強。
㈦ 入黨積極分子建國大業觀後感
我給小學生答過一篇,發給你改改吧,都是我自己寫的,放心抄吧!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觀看電影《建國大業》之後,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
開國功勛們的身影在熒幕中穿梭,扣人心弦的情節在歷史中起伏,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生,我們應當銘記歷史,飲水思源,勤奮學習,為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聞一多先生不畏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毅然決定出席李公朴先生的追悼會澄清事實,卻慘遭國民黨特務的暗算;馮玉祥將軍雖為蔣介石的盟兄,但忠貞為國,致力於和平民主事業,終也難逃厄運!隨之民盟被解散,國民黨右派召開一黨國大,制定偽憲法,公然實行專政獨裁,民主建國的目標終成泡影!
正是值此危難關頭,面對國民黨軍隊強大的軍事攻勢,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毅然決定展開聲勢浩大的人民解放戰爭,在敵強我弱的基本態勢下,依靠人民英雄的英勇奮戰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以及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人民軍隊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在獲得各方民主力量支持的前提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它具有新中國臨時憲法的性質,標志著一個真正由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的誕生,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一幕嶄新的篇章!
我們應當繼承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將祖國建設成為21世紀的世界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㈧ 《建國大業》觀後感1000字左右,但必須必須原創哦~~謝謝大家啦~
寫作思路:可以寫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內容是什麼,主人公都有誰,是圍繞什麼樣的故事展開的。語言要流暢,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是文章更具體。
正文:
《建國大業》以抗戰勝利為背景,主要講述毛澤東與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達成共識後不久,國民黨單方面發動內戰,並對民主黨派人士大肆迫害。
共產黨堅決進行武裝反擊,不少民主黨派人士和國民黨內人員紛紛倒戈,與中共站在同一立場。在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的同時,大批民主人士在共產黨的誠懇邀請下歷經艱險,奔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舉國歡騰。
電影里曾數次切如錄像,與前後對比有顯突兀。但毫無疑問,作為紀念的公益電影,旨在告訴人們沒有偏差的歷史。畢竟過去再怎麼漫不經心做的事,在當前都不可能原樣復制,而且我們不一定知道過去真的發生了什麼。
片尾的開國大典或許是很多人最不陌生的片段。帶領共產黨走向勝利的毛主席顯然年事已高,可他的話語,卻是億萬中國人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驕傲。
國共內戰期間,條件上佳的國民黨卻秘密殘害無數提出正確思想的人才。李公朴的公然殺害,直到聞一多身體橫在亂槍下,人民還會支持渴望拿下中國的國民黨嗎?蔣介石被動地或主動地將每步棋下到最好,但當前情況也始終只有一種下法,鬥智斗勇,兵、將都投了,降於共產黨。終是敗給人民和信任。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
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勝利!定下國旗國歌的那一刻,是國旗國歌作者的為自己正名的那一刻,經過多少反駁、爭吵、拚命挽回,不都是為了國家未來的自豪嗎?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㈨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建國大業》是一部熱愛祖國主題的電影。它鮮活地演繹了中華民族解放初期蔣經國掌權時的黑喑及其我國的腐壞,和釋放時舉國同慶的情景。
電影描述了為基本建設新中國成立而作出貢獻的諸多人,有秀才、有名將、有主廚、有鎮長,每個人都是為創建和基本建設新中國成立投入汗液,有些人乃至無私奉獻出了自身的性命。
世人無不贊嘆鋼的硬實,但誰知道把鋼從鐵礦石里提煉出出去必須多少的勤奮!在享有新中國成立帶來大家幸福快樂的同時,誰知道到底是誰創建了新中國成立?
毛澤東主席和很多名將在暗夜裡艱辛走動,通過艱難曲折的勤奮和拼搏,總算讓星火燎原變為紅新走紅。「五星紅旗是用血液染上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新中國成立是在革命先烈和成千上萬愛國志士前赴後繼堅持拼搏下完工的。看了電影不由自主地感嘆血汗錢完工的新中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