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土地觀後感150字

電影土地觀後感150字

發布時間:2022-07-03 00:21:17

❶ 電影觀後感100字

世外桃源里的童真

文/夢里詩書

對於《哆啦A夢》最為成功的劇場版翻拍,在更為出色的動畫製作下,劇情依舊是《新·大雄的日本誕生》夯實的奠基,在這部動畫電影里不僅將友情賦予了動容的羈絆,更營造了一個滿載歡樂與奇想的世外桃源,輕松詼諧的氛圍中為人走進了色彩斑斕的光影之夢。

《大雄的日本誕生》是哆啦A夢劇場版系列,至今日本觀影人數最高的一部動畫作品,這不僅源於「日本誕生」這一博人眼球的辭藻,更還在於它滿載童真充沛的劇情,一如往常大雄面對媽媽的壓力,這一次在哆啦A夢的協助下回到了7萬年前的日本,同他的朋友靜香、小夫、胖虎、一起開創了屬於自己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我們在成長中何曾不會面對學習與生活的重壓,又何嘗不會幻想能有著這樣的一群摯友,無拘無束的歡樂,這部電影在伊始其實就巧妙的把握住了觀眾最為期望的需求,用桃花源為引的「日本誕生」攬獲已觀眾的心房。

一個完整劇情清晰且不低幼的故事是《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的源泉,雖然每次的劇場版都是大雄從懦弱到堅強的成長,但這樣的劇情卻總是能被那源於友誼的羈絆所打動,這一次透過大雄和小夥伴們與暗黑反派對決的主線,透過他與三隻寵物天馬、獅鷲、龍間的友誼依舊為人感受到了這種情感的真摯,相較於國內諸多低幼蒼白的說教,《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的情感並不會令人有感空洞,相較如今敏這般賦予動畫電影以深刻哲思,但並不適合孩子的動畫,那關乎友誼勇敢的正直,又能成為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啟蒙,這樣的電影才是一部真正屬於合家歡的動畫。

電影在友誼勇敢這慣以的情感介質中,其實有著另一個為人深思的切入,為何大雄他們要穿越回到7萬年前日本的伊始,將土地私人和國有的問題,做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考,土地本就是猶如空氣水源這自然孕育人類的溫床,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土地卻變成了人類私有的產物,這種觀念雖然乍看只是孩子的無稽之談,但又何嘗不是電影用桃花源式的美好和孩子的童真所賦予的耐人尋味之處,這亦是《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真正獨具匠心的所在。

《新·大雄的日本誕生》誠然與過往的內容有著近乎90%的重疊,但更為出色的製作和節奏把控,都使這部80年代的動畫電影綻放了如老樹新花般的生機,使那世外桃源中尋覓以久違的童真。

❷ 觀看一部愛國電影寫出自己的感想二百字

今年寒假學校給我們留了觀看愛國影片作業寫觀後感,最觸動我的是周五上午看的《劉胡蘭》。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的是一位偉大的地下工作者、年輕的革命女英雄——劉胡蘭。在她犧牲之前,劉胡蘭的事跡就在全國傳開。人們都知道、劉胡蘭反對日本的特務、漢奸和日本軍,慢慢地,劉胡蘭組織成了一支兒童軍,來反抗日本軍。緊接著,給特務做了保姆,得知了對方的情報,並秘密地把情報告訴了八路軍,把敵人打了個落花流水,然後,又設計把壞蛋的一個重要職務人員給引了出來,打死了,最後日本軍被我們國的軍隊給打
跑了,蔣介石又率領國民黨打起內戰,劉胡蘭被國民黨抓住了,英勇犧牲。
看完電影,我的腦海里浮現出許許多多感人的畫面.劉胡蘭姐姐生前說過的一句話:「不向困難低頭!」 那時,劉胡蘭姐姐明知前面的路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可她還是毫不猶豫。相比之下,我從小就嬌生慣養,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煩,就束手無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對,很容易就放棄,將來如何面對社會啊!我想,以後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說一聲「不會」就過去了,也不是一聲不吭就隨之而去,而是要動一動腦子把它解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劉胡蘭姐姐還說過「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如果沒有許許多多像劉胡蘭這樣的烈士,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❸ 電影黃土地的影評怎樣寫

黃土地 《黃土地》是我接觸的中國本土電影中比較優秀的代表之一,本來覺得1984的中國電影,沒什麼特技效果,沒什麼大批資金投入,應該難以認同,但看完後才覺得只要用藝術的心去拍出的電影,絕對比用錢堆出的一堆貌似電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篇幅時間有限,就主要從技術入手吧。 影片中的光的運用很具有代表性,但由於觀看條件的簡陋和部分主關條件的影響(個人所學有限,領悟力一般),就談一點吧。影片大部分場景運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調光,背景暗而深。如在顧青走的前晚老爹唱歌的場景,窯洞內油燈的火光微弱如豆,正好照亮翠巧爹的臉,這樣就看清了他臉上如枯樹藤蔓的皺紋——一張典型的黃土地人的臉。在布光上也多常採用非標准布光技巧如窯洞內的陰暗對比布光,翠巧坐在門前做鞋子顧青回來的畫面就用了剪影布光,主體黑暗而背景明亮。當然影片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進行平調布光,營造影片的真實感和自然化。 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夠傳遞感情表達情緒。在片中色彩的運用,則是寫意與寫實的完美結合,一方面使畫面產生油畫般的效果,另一方面則以其表述主題。主要為黃、紅、黑三色,三色各有代表,但隨情節變換與主題表達也改變其含義。黃,代表黃土地和黃土地養育著的人,黃土地既有高能量色彩的展示—早晨的橘黃色,給人深沉寬容的厚重感,也有著低能量色彩的表現—傍晚時分的灰黑色,給人沉重壓抑的窒息感。紅色一方面是表現封閉落後買賣性質婚姻的悲劇色彩如新娘的小紅鞋,一方面也是年輕一代蓬勃的生機及探索自我拯救道路的決心如憨憨的紅肚兜。而黑色在這里表意相對單一,主要表現痛苦、恐懼與絕望,如翠巧新房內粗糙灰黑的手。三種色彩有機結合,使影片極富表現力。還有一種顏色的運用極特殊也極重要,天空的蔚藍色的出現,影片中天空總是灰白或灰藍,但顧青出場、在求雨時的再次出場和在延安腰鼓表演後都出現大片蔚藍的天空,亮度極高,這是希望的形象化表現,包含著美好的情感和訴求。 影片大部分為水平構圖,大片連綿起伏的黃土地佔據大部分畫面,地平線處於畫面上方,展現了黃土地的厚重遼遠,高低起伏。對於人則使用主導性的負體積,使人所佔的空間極少,只在畫面的一角勞作休憩運動。這樣強烈的對比顯示了個體於大環境傳統大文化背景下的無力。就連通常常以高大形象出現的「公家人」也不過如螻蟻蜉蝣寸在其中,如開頭公家後生顧青的出場,就是運用這樣的手法。黃土地是就是其中的主角,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陪襯,在廣袤的黃土地主導下他們渺小而蒼白。但也有部分構圖的不穩定平衡,主要體現在傾斜地平線的運用上。 影片鏡頭的使用也極具特色。影片善於運用廣角鏡頭,使用大景深手法,使得視線開闊。如開頭及片中幾個轉換場景都始終使用盡可能大的景深來映現景物,表現了黃土地的空曠與遼遠。而這片黃土地正是養育中華民族的母親。它養育出了中國厚重、封閉、隱忍的中國內陸文明,充滿了人情味但以其傳統固守的本性對人產生巨大束縛力。空鏡頭的使用也很頻繁,主要為黃河、土地與太陽,沒有人物的參與,只有景物的此外甩鏡頭造成為影片注入極大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如耍腰鼓的鏡頭,凝聚力量,通過攝影機的搖甩推拉表現畫面,用廣角鏡頭誇張形象增加其粗獷豪放,極具情緒沖擊力和精神力度,沖擊感官與靈魂,反映了從貧瘠的黃土地中生發出來的盪氣回腸的聲音。 從拍攝角度來說,片中用了大量的俯拍和仰拍,也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如片頭顧青的出場和求雨時他的再次出場都用了仰拍。在空曠的地平線上漸漸出現顧青的身影,向屏幕前運動,然後鏡頭上移,以一個大仰拍,照出一片蔚藍的天空。這是在形象塑造上對顧青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暗含著顧青代表的公家人對於黃土地人擺脫困境的希望的可能。對於廣袤的黃土地的仰拍,則表現人們對於這片「母親地」的深沉的熱愛和敬畏。俯拍可讓觀眾通過攝像機鏡頭概覽全景,展示了黃土地上因風沙侵蝕而形成的千溝萬壑的面貌,又可以產生特殊的表現效果。如對於黃河邊纖夫的俯拍,從而體現對於掙扎於生存中的弱小個體的憐憫與同情。還有就是翠巧在聽完顧青的歌後,呆坐在擔子上的片段,這是翠巧感情變化的一個轉折,但鏡頭卻以以高遠的天空,貧瘠空曠的黃土地與依稀可見的弱小身影形成強烈對比,頓時將人的渺小感以及在大環境下的無力、無奈感凸顯出來,也暗示翠巧悲劇性的結局音樂是影片的靈魂,片中陝北民歌形成影片的另一種講述語言。翠巧爹、翠巧、憨憨、顧青,四種人不同的歌聲都體現了他們的性格、命運,歌聲緊扣情節的發展,將主題更表達得入木三分。除了這些,片中還有很多其他電影技巧的純熟運用。特寫鏡頭的運用,將人物的心理變化等細致地展現,比如翠巧喜悅地擔水回家一開門卻看到媒婆,那一瞬間臉上的欣喜當然無存,轉而是無奈的失落和順從地點頭。還有如多處疊化的的運用,開頭顧青在山坡上行走,背景就出現虛化的太陽和山崗,這些說明了他夜以繼日披星戴月地趕路,也從側面表現黃土地的廣闊,還有翠巧挑水時背景的渲染模糊則起到烘托主體人物的作用。在翠巧挑水回去時人是朝攝像機移動,但滔滔的黃河水則持續往右流,Z軸的制兩個分離的矢量的分離運動給人造成一種人物隨時會被河水吞噬的假象,而這偏偏與人物的結局相吻合。影片在剪輯上使用重復蒙太奇的手法,如兩次娶親的表現上都是一樣的小紅鞋,一樣的嗩吶喇叭,一樣的毛驢,一樣的前進動作過程,表明在這種婚姻之下不同的女子重復著同樣悲慘的命運。還有很多,都得我們去好好品味。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允許有扣人心弦的情節發展,但能在簡單的情節下仍能運用出神入化的電影技巧,將大主題蘊於小故事中,更能看出實力來,可以說,《黃土地》做到了,在電影快餐充斥影院的今天,選擇這樣的電影,也許我們會收獲更多,思考更多

❹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二.《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❺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100~200字

少年犯》這部電影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了每一位觀看者,我的心也被它久久地拽住了。
《少年犯》主要講了記者——謝潔心阿姨隨一些少年犯來到「少年犯管教所」幾天的所見所聞所感。正像謝阿姨所說的那樣:這幾天看起來十分平淡、無聊,但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很大的。確實,在「少年犯管教所」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讓人難以致信,有好有壞:性格倔強、自高自大、無理取鬧的方剛竟因為家庭的放棄而吞下了兩把剪刀!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男孩他也有一顆愛心,如果他的父母們關愛,的話,方剛就不會吞下那兩把剪刀,關愛可以創造奇跡!別的「少年犯」也有不同的成績,最讓人高興的是他們中間,用自己的努力學會了英語,考上了大學!從一個少年犯到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精力呀!有自己的精力,但沒有各位隊長的辛勤培育、關愛,怎能有今天的成績?關愛可以創造奇跡!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的一場大海嘯,也是一個實例子。那天,簡直是大自然讓人類做了一場噩夢,十多萬人魂歸大海,幾百萬人無家可歸。印度尼西亞慘傷最嚴重,可是我們中國並沒有多大慘傷,還是把一批一批的財物運往「難民營」。為什麼呢?因為那些災民需要關愛!
也有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我們都應該去關愛,讓困難的人們感到:關愛可以創造奇跡!

--------------------------------------------------------------------------------

❻ 為了這片土地電影觀後感一千字

《為了這片土地》之觀後感

在校領導和黨組織的精心安排下,10號下午我們在老校區禮堂「飽餐」了一頓豐盛的精神盛宴--觀看電影《為了這片土地》。影片情節十分觸動人心,王桂蘭書記朴實的情感,尤其是對群眾發自內心的那種感情和責任,讓我為之感動,也讓我獲益匪淺。

《為了這片土地》是一部主旋律電影,講述了王桂蘭三十多年如一日紮根農村,以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為己任,帶領一個欠款37萬元的「負債村」走上了「富裕村」之路的故事。到2011年,該村村集體純收入達50多萬元,被評為錦州市「百強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多元。王桂蘭同志作為村支部書記幾十年如一日十分難得,她心中有黨,信念堅定,牢記宗旨,心繫群眾,敢於擔當,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為黨的事業做實事,是目前開展「三嚴三實」活動的優秀典範,是我們廣大黨員應該向她學習的寶貴之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桂蘭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群眾謀福祉。影片以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人生與情感作為視角,把農村基層女幹部的故事放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示,展現了一個普通基層共產黨員的精神境界和奉獻品格。她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都是我們年輕黨員學習的榜樣,前進的動力,指引的動力!

在主人公王桂蘭的身上我不僅看到了承載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質朴情感,而且看到類似於自己的母親和奶奶的影子。她的事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雖然都是瑣碎的生活小事兒,但往往小事兒更難做到,這就是桂蘭最能打動人的地方,這就是我們作為共產黨員最應該做的地方,卻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的為群眾謀福祉。我要以此為榜樣,發揮黨員模範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周圍散發更多的正能量!

❼ 觀土地誌有感寫600字的觀後感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讀完了這篇課文,我的心裡一直回盪著這句話。西雅圖酋長和這個民族的人們對這片土地的崇敬感染了我,讓我開始以全新的態度,審視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一堆堆扔在路上的垃圾,一輛輛排放不少尾氣的汽車,一條條翻白肚皮的小魚,一座座破爛的化工廠,零星幾顆枯黃的小數。這,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現狀。可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這片土地是這樣的嗎?不,不是的。那時一定是青山綠水,柳綠花紅。如果我們能像印第安人那樣,視這片土地為神聖的,珍愛這片土地,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這句話果真應驗了。大地的皮膚被破壞,血液遭到污染,汗毛被砍伐,骨肉被開發,遮陽傘出現漏洞,我們人類不也感同身受嗎?這片土地孕育了我們,給了我們陽光、雨露。

❽ 《黃土地》觀後感

[《黃土地》觀後感]
《黃土地》觀後感

這是一部關於土地和生存、關於命運和覺醒的電影;也是標志著第五代導演探索影片真正崛起的石破天驚典範之作,《黃土地》觀後感。

一、天高地闊,黃河遠望

黃土地是一種博大和寬厚,她孕育了華夏文明養育了一方生靈生生不息;黃土地又是一種傳統和束縛,亘古蒼涼貧瘠冷漠逃不掉掙不脫留給我們多少傷痛……

這部電影意在要「以養育了中華民族、產生過燦爛民族文化的陝北高原為基本造型素材,通過人與土地這種自氏族社會以來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恆的關系的展示」,來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黃土地」成為整個影片的核心意象:畫面構圖始終以大面積的黃土為主,溝壑與土塬連綿不絕,山形地貌經歲月的銷蝕,大起大落,高原一片荒涼,沒有一點生命的痕跡。「黃土地」看上去或溫暖、或冷漠、或貧瘠、或深廣,總是傳達出一種特別沉重和壓抑的感覺,在影片中,它的意義已遠不只是單純的故事背景,成了整個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徵體。

而黃河,博大開闊、深沉舒展,它在黃土地上平鋪而去,自由的身姿和安詳的底蘊,使我們想到充滿了力量的民族形象。它沉沉的、靜靜的空自流去,身邊就是無限蒼莽的群山和久旱無雨的土地,它卻不能解救這片為它的到來而閃開身去的廣漠荒野。這又使我們想到數千年歷史的荒涼。

二、厚重悲愴,震撼靈魂

如果說現代的外國經典大片給人的是視聽上的強烈沖擊,那麼,毫不誇張地說,《黃土地》給人的是心靈上的巨大震撼!

這不是一部娛樂電影,沒有驚心動魄、緊張刺激或溫馨浪漫、峰迴路轉的情節,總之沒有十足的戲劇性,甚至連「波瀾」都沒有。「黃土地」上什麼也沒有,沒有愛情,沒有慾望,沒有希望……好乾凈的一部電影,最後,女主人公也在滾滾黃河中逝去了她的歌聲和身影,「留下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凈」。《黃土地》講述故事的目的,不是以情節的發展和沖突來吸引觀眾,而是為了情緒、情感的抒發尋找背景與依託,人物很少,慎用對白,故事簡單,脈絡清晰。它那昏暗的畫面、單一的線索和平實的情節傳染給觀眾的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惆悵。

影片中陝北農民在黃土地上默默耕作的身影,顯出一種巨大的韌性和耐力,但土地的凝重也映襯著心靈的閉塞、保守和無奈。電影的故事情節主要是從一個啟蒙者的目光來看這塊古老土地上人民的愚昧落後:搜集民歌的八路軍顧青,喚醒了少女翠巧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但她卻難以抵抗自己作為女性的悲劇命運,她所面對的是養育了她的親人,是那種平靜和溫暖中的愚昧,最終她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死的代價,觀後感《《黃土地》觀後感》。「黃土地」的象徵意義就在於那種沉積在民族文化深處的保守性格和無法掙脫天命的悲劇感。

但是同時,在影片的結尾,我們也看見:顧青在地平線上執著走來,翠巧的弟弟憨憨在求雨的人流中逆向奔跑……我們看見,那種長期被壓抑在古老黃土之下的年輕的生命力被喚醒並噴勃而出。

三、電影風格,視覺語言

《黃土地》是陳凱歌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而攝影就是張藝謀。影片突破了傳統敘事的規范,強烈地表現了自我意識和審美理想,以詩化的電影語言創作了獨特的視覺風格,以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了整個電影界。陳、張這次唯一的會合,決定了「第五代電影」的奠基。也從會合的那一天起又決定了他們必然的分離,這又導致了後來第五代電影的擴展、分化和嬗變。陳、張之所以成為第五代電影的兩個代表,是緣自他們都深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乳汁。從《黃土地》創作的構思中,就明顯地反映出這種相知和相通。

從《黃土地》開始,第五代們終於擺脫了舊有的敘事模式,用畫面直接與我們對話,而情節是次要的。氣勢磅礴的黃土地,濁浪滾滾的黃河,鼓樂齊鳴的迎親隊伍,150人組成的腰鼓陣,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場面,眾多中國象徵和風俗民風的描寫,加上人物命運的壓抑悲愴,使影片集敘事、象徵、隱喻於一身,在土地、民俗與人物命運之間反思了中國文化和傳統的民族特性。影片大色塊和色覺強烈的攝影、西北黃土地的民俗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性敘事基調,讓中國電影呈現了另一番不同的風貌,也標志著第五代視野不同與以往中國導演的歷史視角。

影片多處以長鏡頭構劃出一種「大環境小人物」的意境。這種視角轉換中表現的「大」與「小」的差別,將人物在大環境、大時代的命運通過對比表現出來,製造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沖擊。與燈紅酒綠的都市片相比,《黃土地》的鏡頭有些單調,看不到任何多餘的畫面,卻包含著深刻、富足的命題。大有響入雲天的腰鼓陣,哀吟動地的求雨聲,小有入夜深談,河邊淺唱。長鏡頭,特寫,寬廣,壯闊,一幕幕,極富震懾力:婚禮,熱鬧中的悲涼;腰鼓,似突兀而又那麼和諧;求雨,古老的悲壯與嘆息……

總有一些影片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黃土地》就是這樣一張「中國製造」的藝術電影「名牌」。看《黃土地》,忘不了翠巧的那雙眼睛,純凈透明卻有著無盡的欲說還休;忘不了黃土地的信天游,高亢昂揚卻有藏不住的蒼涼與悲戚;忘不了那一片黃土地,縱橫連綿跌宕起伏卻有著驚心的靜謐……看《黃土地》,如同欣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讀海子的詩:「半尺厚的黃土
/
麥子熟了」,聽崔健那「一無所有」的吼聲……我們懷念《黃土地》,懷念這部片子所洋溢著的一種質朴和力量,思考那些深深埋在黃土層深處的更多、更多的東西……

〔《黃土地》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❾ 愛國電影的觀後感,200字到300字的,跪求

雷鋒

影片《雷鋒》展現了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光輝形象。其中,有這樣幾個鏡頭尤為感人。
一場籃球賽下來,戰士們熱的汗流浹背,許多人去買汽水喝,惟獨雷鋒捧起水壺喝涼開水。他說「喝白開水也一樣解渴」。是雷鋒小氣嗎?不,該花錢的時候,他一點也不猶豫。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雷鋒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戰士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說他母親病了,家裡等著用錢。雷鋒知道這事後,就以王大力的名義悄悄地寄去了20元。當別人有困難時,雷鋒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遼陽市遭受洪水災害,雷鋒就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00元錢親手交給了災區的領導。他深情的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這情景真讓人感動啊!
還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星期天,雷鋒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么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的節約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麼節約啊!

雷鋒最後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雷鋒和一些無名英雄一樣是我們大家的好榜樣,在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而犧牲的!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將來好為祖國做巨大的貢獻!
雷鋒這種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正是這種精神的化身。雷鋒,我為您感到驕傲!《小兵張嘎》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愛國主義的題材影片!!!!!
我覺得這部電視劇的精闢之處就在於編導用真實的歷史,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的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衛祖國的尊嚴。在土地淪喪,家破人亡的危難時刻,有一批愛國志士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的光榮形象!!!!!!!!!!!!!
雖然我們的武器不夠精良,我們的裝備還很落後,但我們的英雄有一種精神,那就是面對外來侵略者,奮不顧身,頑強抵抗,視死如歸,保家衛國!!!!!!!!!!!!!!!!!!!!!!!!!!!
嘎子,英子,佟樂,胖墩這四位小演員以孩子們身上具有的最天真,最純潔,最朴實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了他們熱情祖國的熱情和對外來侵略者不滿腔憤慨,他們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使我深深觸動!!!!!!!!!!!!!!!!!!!!
當代的中華兒女,我們永遠對這段歷史銘刻在心,祖國的希望寄託於我們,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熱愛我們的國家,我們會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圖強,我們會為民族富強而努力學習!!!!!!!
我相信祖國的未來無限美好,我們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

閱讀全文

與電影土地觀後感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近上映的狗電影叫什麼 瀏覽:573
電影愛情禁美國 瀏覽:662
楊冪青春校園電影大全 瀏覽:54
廈門金雞獎電影節是幹嘛的 瀏覽:817
畫聖吳道子電影的背景音樂 瀏覽:959
大學電影觀後感論文 瀏覽:38
成龍范冰冰合作過的電影 瀏覽:627
電影柯基犬叫什麼名字 瀏覽:152
女主角是小說人物的電影 瀏覽:719
找一部魔術電影 瀏覽:177
有益於中學生的英文電影 瀏覽:338
英文電影女孩名 瀏覽:544
最新幼兒園電影動畫片大全 瀏覽:221
鋼盔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05
科幻電影中的汽車名字 瀏覽:699
電影製作每個職位的英文 瀏覽:682
日本有名的卡通電影完整版 瀏覽:852
關於當兵的泰國電影 瀏覽:341
美國大片大全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3
柯震東復出電影完整版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