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畫一個動畫電影觀後感

畫一個動畫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03 00:39:08

① 跪求花木蘭動畫電影的觀後感,400字,急用~~~~

一個靜悄悄的清晨,一個倔強的女子,一身戎裝,一場代父從軍的揚名之戰。記憶中,木蘭的故事又把自己帶回那個外婆講故事的昏黃的下午,陽光懶洋洋地照進屋裡,童年的城市,也是一片寧靜。
那個不凡的面龐,一顆超出傳統的勇敢的心,東方的叛逆和卓絕,印在童話書最另類的一頁。
於是開始是笑著欣賞的《花木蘭》,好奇著一群老美對傳統東方的詮釋。
首先,迪斯尼對故事的挖掘功夫實在是不容小覷。一個東方的故事,東方到甚至帶著符號性的東西。但是高手們卻成功地挖掘出了民族特色中共通的元素:愛、信任、信任危機和信任重建、隔閡和溝通,最後東方對女性的壓制,也變異為世界性的女權問題。於是全片呈現出一種對神秘東方的好奇和調侃氣質以及對東方格局下的傳統精神母層移植的膽識。
木蘭——站在長城邊的蜘蛛俠
花木蘭,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身影,在本片中呈現出西化的思維習慣,儼然融合了美利堅超級英雄情結的化身。替父從軍雖然還算是東方家族本位的遵從,但是離開軍隊對著頭盔獨白的一段又顯然表現出西化的個人主義傾向,對責任有所牽強的妥協,但還是難掩對自我的顧惜。尤其是宮殿邊大戰匈奴的一段,無論是場面調度還是逃離的炫奇設計,都讓人想起超級英雄的影子。
然而,如果說這又是一個單純美國夢的故事,那麼木蘭的壓抑羞澀和選擇便可以算是又回歸到合理的東方傳統倫理中。
木須——打開東方的鑰匙
木須龍,一個極具搞笑元素的角色設置,兼具傳統印象中西方的大大咧咧和東方的小精明特質,小小的自私又不失自嘲的豁達。實際上在擔任一個木蘭精神引導人的地位,給她啟發和大膽嘗試的力量,與其說都是東方化的龍,是一個祖宗派的保護神,還不如說是木蘭自我意識覺醒的內心外化。在西方人眼裡,對東方思維行為的印象大概是難以順理成章達到沖破傳統的境界,於是導演加入木須,調侃神秘,並試著用西方心理描寫方式來完成木蘭成長的過渡,於是,它擔任起一把打開東方思維的鑰匙,至少在西方看來,這使敘事更加流暢。
花父——傀儡式封建家長
父親,個人認為,如果不會擔當主要角色,往往會成為一個阻力的符號或者是溫情的助力劑。花父,承擔了一種傀儡式的封建權力象徵,一種無力的困惑和無奈,不知道是不是這就是西方對東方男人的印象?與女兒在花園里的一場戲,不知不覺讓我想起《藝妓回憶錄》里渡邊謙與小百合桃花園里的一場戲,多少的壓抑,多少的欲言又止,如果說木蘭的女性覺醒需要歡欣,那麼花父的無力則給人一份淡淡的憂傷。
然而,還好又父親最後的那句:什麼都不重要,我的女兒最重要。於是因為愛,一切原諒,淚流滿面。
其次,作為一部動畫片,木蘭的畫風也是有所用心的,全片使用了水墨畫為基本風格,同時大膽地融入迪斯尼動畫片一貫的絢麗和厚實感,於是在飄逸的追求中拐了一個彎,叛逃到了《白雪公主》的溫情世界裡。有點遺憾沒有發揮水墨那種亦真亦幻的境界,但看到後來我們自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表現,也就很珍視迪斯尼的努力了。
最後,影片的另一大亮點便是配樂。無論是Christina Aguilera還是Coco Lee都表現不凡。尤其那首Reflection
If I wear a mask I can fool the world
But I can not fool my heart
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
There's a heart that must be free to fly
That burns with a need to know the reason why
Why must we all conceal
What we think How we feel
無論如何,木蘭是承載了我們一些童話情結的人物。童話,承載著希望和真善美的一切,微笑降臨。
此刻,影片落幕,
彼時,心門開啟,
尋找沒有隱藏的,
真誠世界。

② 海底兩萬里動畫版電影觀後感

昨晚,在網上看了電影.,感到非常好,在網上又搜索了一遍.,有許多的讀後感,我把其中的一篇復制到下面,供讀者欣賞。作者的驚人之處不僅在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了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里》寫於187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秘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③ 動畫片天書奇談觀後感

〈天書奇譚〉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在於它的結局。小學時第一次看到結局非常費解,覺得故事似乎並沒有結束。後來才理解,其實只是影片突破了那個時代動畫片常有的大團圓結局。雖然袁公觸犯天條被押上天庭,故事也未對之後有所交代;但蛋生已記住天書,學成本領,這從另一個角度讓人欣慰,可以說結局本身是一種缺憾的完滿。

〈天〉片的另一看點在於人物構造。影片中的二十多個人物造型以江浙一帶的民間玩具和門神紙馬藝術形式為基礎,結合漫畫的誇張手法,設計得生動有趣,特點鮮明。袁公嚴肅的眉宇襯畫出正直不妥協的性格,蛋生虎頭虎腦的造型惹人喜愛,而狐狸精鬼祟的行為也讓人生厭。許多配角也各有千秋,如皇帝的荒淫、欽差的腐敗、縣令的欺軟怕硬、和尚的花心,都讓人過目難忘。筆者還特別喜歡影片的開始字幕段,幾乎片中所有的動畫造型都隨著字幕一一亮相。

同時,〈天〉片的情節也十分曲折,引人入勝。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影片以天書的爭奪為主線,從中穿插蛋生和狐狸精的許多矛盾沖突,如治蝗蟲、搶奪百姓財產以及最後精彩的龍虎大戰。筆者孩提時對該情節可以說喜愛倍至,常常回憶龍虎的一輪輪較量,感覺非常過癮。

作為上海美影廠的第四部動畫長片,〈天〉片在多方面都沒能超越〈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其中原因來自多方面。但作為一部風格鮮明的電影,〈天〉片無疑取得了成功,相信與筆者同時代的觀眾都有這個體會。如果說〈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是巨峰,那麼〈天書奇譚〉就象是一股明亮透徹的山泉,給我們帶來清新和甘甜。

④ 怎樣寫一篇動畫片觀後筆記

任何一部動畫都能寫觀後感,具體就描述你對每個角色看法,還有這個動畫演繹了什麼故事你得到什麼啟發。

⑤ 看了宮崎駿的十大動畫電影之後,寫一篇觀後感

宮崎駿的動畫, 總是讓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像是還未完結 ,十分盼望能有續集.
最後很是感到可惜, 最終他們還是沒有住到那麼一座美好的小屋裡, 從翔的爺爺起就給小人們准備的小屋子是, 那麼的細致, 細致到廚房裡甚至還有可以插電的烤箱.
一切的一切都是清新美好的, 優美的風景一直是宮崎駿動畫所不可缺少的一味重要元素, 動聽的音樂貫穿了影片的始末.
我認為這部影片是彌漫著淡淡的憂傷氣息的,如影片在最後的曲子中唱的「時而歡喜,時而憂傷」縈繞心頭, 這是翔的回憶吧? 回憶在他童年回到老宅休養的一個星期里所發生的奇遇!
阿莉埃蒂是與千尋相似的人物角色,同樣的勇敢,有那樣的堅決有責任心.
這部影片里的阿春, 應該是一個讓人厭惡的壞角色, 看著阿春的各種舉動, 使我為小人們擔心極了 可是當影片的緩緩推進, 忽然發現阿春這個角色或許不止是讓人來厭惡的 或許還包含了, 想讓人深思的意圖吧 本來阿春是可以再壞一點的 來讓觀眾深深的厭惡她 可是再抓到小人後她是興奮的, 她雖然關住了翔 但當翔的奶奶回來後她則是一臉興奮的告訴她, 她抓到了「偷」東西的小人, 這是多少讓我感到驚訝的,因為她不是將小人去做什麼買了啊,研究啊,之類的事情,很顯然她對小人是一種好奇和一些其他的情緒促使她去抓小人.
看到很多影評,有人說這是一部很淡的影片,接著有人說與其說它淡不如說它清冽如水,也有影評說影片劇情是薄弱的,但我們卻又能從中讀出不一樣的感情.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感想
不論別人是怎麼想,我是認為雖然通篇看起來似乎是比較平淡,不過看完後仔細回味的話會品出細膩的地方,葉子間輕快的跳躍,借東西微弱的小燈光,風吹起時在花叢中靜立的身姿,離別時閃耀瞬間的淚水,都沒有刻意的為了大場面而製造大場面的效果,一切卻又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有時候就是這樣像影片中的翔,只是在那個宅子度過了短暫的一個星期,但這一個星期的經歷永遠的住進了他的心頭,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時的回憶起來吧.
在漫長的生命中總會有那麼一個,可能它的時間是那麼短暫,但卻會影響你一生的日子

⑥ 急求一片動漫觀後感3000字

這個不難,可以給點時間不?醞釀下!!火影的精神可以作為很大的論點。鳴人的忍道是最大精神糧食。

⑦ 動畫片《梁山伯與祝英台》觀後感 500----1000字

開頭祝英台的亮相,讓我感到吃驚,怎麼和迪斯尼的花木蘭形象如此相似,連衣服都穿得似乎相同,尖下巴,大大的單眼皮眼睛。如果說在西方人看來,東方人的形象就應該是單眼皮。作為國產影片,應該知道,中國傳統可不是以單眼皮為美的(除了丹鳳眼),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雙眼皮的,我期待著雙眼皮的大眼睛。而在宋朝時,影片中提到的,女孩子應該是有頭飾的,而弄了個花木蘭剛出場時的直發,實在不合情理,違反歷史事實。難道給她加發型,在繪畫上難度這么大么。國產游戲中,有許多畫得相當唯美的發型,說明中國有這個動畫製作能力,真是令人失望!而在後期的直發動感製作中,我看到了很多迪斯尼的《風中奇緣》的女主人公寶嘉康蒂的影子。我敢發誓,連頭發飄的方向都是一樣的,實在是太沒創意了。而祝英台的丫鬟和梁山伯的書童在長相上如此相似,高度一樣,衣著相同(色彩不同),只是前者臉部白一些,後者臉部黑一點,加了幾粒雀斑,則讓人相信繪圖組肯定在偷懶,完全貼圖製作,著色不同而已。另一點令我很是在意的就是片中祝英台曾有幾次花兒在頭上的畫面。第一次是桃花,第二次是牡丹花,而到了大寫鏡頭時,都變成了一樣的五瓣花,連花蕊都沒有,難道就不能畫得細一點么。不過繪畫製作中,也有亮點,背景是最令人滿意的,他兩人一起在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中上課的場景,真的是非常唯美,令我愛不釋手,符合理想中的美景,當即想把這段變成電腦桌面。還有兩人到後山遊玩,柳枝依依,荷葉婷婷,後來避雨時,巨大的毛芋葉,這些場景都畫得非常漂亮。而其中應用到的背景3D片斷也做得非常好。在梁山伯吐血離開祝英台後,天下起了大雨,此時出現的一株牡丹花著雨水的3D特寫實在是太完美了,細致入微,動感真實十足。最後墳頭上長出的綠樹的3D製作也非常精細,很有意思。

就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上來說。祝英台還是比較豐滿的。梁山伯則比較單薄,這么快就讓梁山伯吐血、而後挨打致死,三天內就少了一條人命,實在太誇張了。梁山伯的體質這么差,那樣也實在不值得祝英台託付終身。還是傳統劇本里的相思而死比較合理。應該先挨打,而後相思,茶飯不思,抑抑而死,回溯幾個相處時的快樂或痛苦鏡頭——當初的無意,回憶時的煥然大悟,分手的痛苦。反正傳統婚俗里,即使婚期確定,也要籌備上2、3個月,等黃道吉日,不可能馬上結婚,還有足夠的時間留給梁山伯和祝英台痛苦和回憶。而書童和丫鬟的愛情,插在其中不太合適,主人公都沒幾歲,書童和丫鬟就年齡更小,有提倡早戀之嫌,誤導小孩子。馬文才的出場說唱歌曲《你不能不知道我是誰》確實挺有趣的,人物塑造也還不錯。情節上他看他爸爸顏色行事,反映了他的外強中干,符合這個年齡的狂妄少年的特色。還有是那一對蝴蝶出現的幾率太高了。英譯片名《Butterfly in Love》感覺不太恰當,沒能突出故事的中國文化特色,不知有否更好的譯法。

觀後,讓人感嘆,現實中不能容忍這樣純真的愛情,只能去另一個空間——化蝶雙飛。總的來講,做得還不錯,但是模仿迪斯尼動畫的地方太多,痕跡明顯,希望以後國產的動畫能夠做出中國民族特色,讓動漫愛好者也能以中國動漫中的人物為偶像。

⑧ 急求一篇3000字的動畫片觀後感

今天看了迪斯尼的動畫大手筆《花木蘭2》,但是看完了以後似乎並沒有感覺到什麼,除了在顛覆中國的文化,除了聽到幾首並不太算悠揚的歌聲,除了看到幾個好象瘋子一樣的人在那裡大唱大跳,除了那條小龍「木須」從開始到結尾一直給木蘭搗亂,好象再也沒有得到什麼。

這部由美國迪斯尼公司今年下半年出品的動畫片,故事情節還是接著上一集來的,講述木蘭和李翔就要完婚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正當我們英雄的木蘭和李翔正准備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警號傳來。因為強大的匈奴就要攻進中原,皇帝為了戰勝敵人,決定拉攏鄰國,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兵力,所以最後決定採用最原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和親。他指派李翔和木蘭護送三位公主去下嫁羌國。在去和親的過程中,公主們慢慢對護送他們的三個士兵產生了感情,又不願意外嫁異族了。一向崇尚自由、平等、自立自強的木蘭,因此決定冒殺頭之罪的危險幫公主逃跑。可是就在快抵達邊境的時候,公主們卻和那三個士兵跑了,或者說的時尚點,應該說「為了愛情私奔了」。最後,木蘭找到了他們,但是後來又遭遇了土匪,在打鬥過程中,李翔掉下了懸崖,木蘭以為他死了。於是,她釋放了公主和士兵,他們自由了。而木蘭自己為了完成任務,決定委身下嫁給羌國的大公子。當此時,英勇的李翔出現了,他沒死!只是被水沖到了下游,被他的馬救了。再後來... ... 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是什麼結局了。木蘭和李翔完婚了,羌國國王也答應幫助中原。

我覺得這第二部和第一部比較起來,簡直無法相比。首先,故事情節。《木蘭2》的故事情節沒有那麼曲折和歷險。第一部的故事情節完整,緊湊,而且有吸引力,也很扣人心弦。而這第二部從頭到尾就是一群小孩子在和木蘭跳舞啊,練所謂的武術,然後就是叫囂狂笑,根本沒有第一部那麼精典。
其次,人物動作。1中人物動作含蓄,而且很唯美;而第二部,簡直和《還珠格格》裡面的小燕子一樣,瘋瘋癲癲的,太不雅觀。
特別是國王的三個女兒,樂起來簡直沒完沒了。她們在帳篷里大唱大跳,大喊大叫。她們在裡面唱著什麼「想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能夠爬到樹上玩,象她們一樣自由自在,可以懶洋洋躺下,吃下蛋糕,可以光腳丫曬太陽,哪怕臟兮兮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可以穿著內衣舞蹈,可以素麵朝天,不講三綱五常,不要護衛,沒有婢女。無憂無慮,不用象手捧鮮花,小心翼翼。不用裹腳... ...」
本來故事反映出來的主題很明確,很開明。就是突出女性要自由,不要束縛;男女平等。但是你要在影片中反映出來就反映出來唄,沒有必要弄幾個人在那裡又跳又唱,又笑又叫的。還不斷的在影片中插播音樂,播放插曲。本來一部電影,偶爾在中間來點插曲,來點音樂是好事,可是多了也就成了累贅。要象泰坦尼克,要象人鬼情未了,要象飄,這樣嵌進來才有效果,影片一出來,不止電影本身紅的熱火朝天,歌曲也由此紅一把。但是我感覺這部電影中的插曲太泛濫成災了。好象那些歌手的歌曲都賣不出去了,非要藉助你迪斯尼的名氣,藉助你迪斯尼的電影才可以熱賣熱銷一樣。你拚命地在裡面插入這么多的歌為的是哪般哦!搞不明白。
第三,寓義也不深刻。第二部太小孩子氣了,完全沒有第一部那麼深刻,那麼有型。不知道迪斯尼的工作人員這幾年吃的飯都到哪裡去了,一點長進都沒有,還越拍越差勁了。而且裡面有好多都顛覆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內涵。反映出來的中國古人好象只會耍賴,只會泡妞,只會跳一些亂七八糟的舞蹈,然後就是大笑(比如那三個士兵中的那個中等身材),狂笑(比如三個士兵中的那個胖胖),色迷迷的笑(比如那三個士兵中的那個最瘦骨嶙峋的),然後就是象跳樑小丑一樣傻乎乎的笑(比如羌國大公子)。罪過罪過!阿彌陀佛!如果說第一部木蘭動畫在美化中國文化,那第二部不知道是在什麼化中國的文化了。我暈倒~~~
第四,還有造型。第一部中的人物造型比較酷,而且很尊重中國的傳統和古典美。而第二部中,那個巾幗英雄的男朋友李翔簡直象滿文軍的動畫版(呵呵,開個開玩笑,請滿大哥不要生氣,但是真的很象,你可以自己看看)。還有那個中等身材的士兵,和電視劇《水滸傳》裡面那個賣燒餅的武大郎無二。真不知道迪斯尼的工作人員心真的用到哪去了,什麼形象不好想,弄出些這么個形象。而且如果你仔細看的話,甚至還會發現那三個士兵甚至是剽竊了我們國內動畫片《三個和尚》裡面的人物造型。我真的有這種感覺。
第五,插曲。又說到這個話題了。第一部的插曲那麼優美,那麼動聽。而第二部呢,不知道配音歌手在那裡瞎哼哼唧唧些什麼東東。電影一開始就是木蘭和一群小小小孩子在一起「群魔亂舞」,然後就「天地」啊,「晝夜」啊,「有聲」啊,「無聲」啊,「黑暗」啊,「光明」啊,「冬夏」啊,「日月」啊,跳起來了。真是中傷視聽,中國古典音樂中哪有這么折騰人的曲調啊??從頭到尾一點中國的音樂元素都沒有。可能人家是外國人,能夠拍出這樣的效果已經不錯的了。

不過說到這,我還想說點題外話了,說到中國的動畫事業,真的有些迷茫甚至感到悲哀。難道不是嗎?人家美國有迪斯尼,拍出的《唐老鴨和米老鼠》、《白雪公主》、《貓和老鼠》、《玩具總動員》等等深入人心,人家日本有《機器貓》、《櫻桃小丸子》、《忍者亂太郎》《七龍珠》等等,那麼深得人心。可是中國的動畫事業好象停滯不前了,真的感到很焦慮,很擔憂。不過值得安慰值得欣喜的是,中國也推出了《寶蓮燈》、《西遊記》、《哪吒》、《藍貓淘氣3000問》等一些既好看又很有價值和品位的動畫片。讓人們的大腦不再是一提到中國動畫,就只想到萬氏兄弟的《鐵扇公主》了。
但是說到這些,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我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動畫片《西遊記》的報道,中國拍這部動畫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而且用去的圖紙,用去的草稿,用去的材質,用去的資源是相當多的。而且是好多動畫精英長時間的艱苦勞動和付出才有了這樣一部優秀的動畫。而和美國相比起來,人家的電腦軟體更先進,人家的技術更高明,也許同樣一部《西遊記》,拿到國外,只要不長的時間,不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就搞拈了。我不是說中國動畫不好,請大家不要誤會,我在這里也是沒有絲毫要抵毀的意思。只是把我真實的想法全盤托出而已。也是「恨鐵不成鋼」啊,是希望中國的動畫事業能夠更加繁榮起來才這么說的啊。
越說越遠了,還是回到主題上我們的討論。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只是部動畫片,只是給大家欣賞的,什麼事物都無法滿足每個人,「眾口難調」嘛,而且這部動畫的主要觀眾還是面向孩子們,所以當然拍的簡單甚至瘋癲點也是情有可緣的。說到底,迪斯尼的動畫片我還是很喜歡看的。只是對於這部影片我感到很失望,可能它算迪斯尼的一個敗筆吧。可能我說的這些話有些過激了或者言重了。但不管怎麼樣,我說出來了,也就痛快了。如果迪斯尼不痛快的話,就來找我好了。

總之,關於木蘭2我想說的還有很多,但是現在慢慢都一下子斷電了,等想到了再寫篇續吧。
(這篇文章雖然沒有到3000字,但是有些東西想必你也需要寫點你自己的感想吧,況且假如你用稿紙寫的話加上亂七八糟的空格以及段落後面的空子,那就綽綽有餘的3000+了)

閱讀全文

與畫一個動畫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愛情禁美國 瀏覽:662
楊冪青春校園電影大全 瀏覽:54
廈門金雞獎電影節是幹嘛的 瀏覽:817
畫聖吳道子電影的背景音樂 瀏覽:959
大學電影觀後感論文 瀏覽:38
成龍范冰冰合作過的電影 瀏覽:627
電影柯基犬叫什麼名字 瀏覽:152
女主角是小說人物的電影 瀏覽:719
找一部魔術電影 瀏覽:177
有益於中學生的英文電影 瀏覽:338
英文電影女孩名 瀏覽:544
最新幼兒園電影動畫片大全 瀏覽:221
鋼盔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05
科幻電影中的汽車名字 瀏覽:699
電影製作每個職位的英文 瀏覽:682
日本有名的卡通電影完整版 瀏覽:852
關於當兵的泰國電影 瀏覽:341
美國大片大全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3
柯震東復出電影完整版 瀏覽:146
逃出絕命鎮神馬電影院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