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求``電影《看上去很美》《牡丹亭》《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隨便一部就可以
猜火車我倒是寫了1500字~~
其餘只寫過肖~~可能有100字~~
「看完影片以後,是很有感受的.說不清楚的感受.
對主角的智慧感到佩服,堅持覺得感動.類似看過紅樓夢,得到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似乎只是在講一個故事,可是故事看完以後觀眾得到的東西是巨大的.這可能就是電影的魅力.」以下還是轉的,如果你要自己寫,也可能對你有幫助。
曾幾何時,我認為自己已經被歲月和世俗淡化的沒有了理想、希望,每天總是在碌碌無為之中度過!我很想改變這一切,但我一直找不到生活的光亮面!
看過這部偉大的影片以後,我發現深藏在自己心中的那份久已塵封的感動,重新被喚醒!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理想,激發了熱情!我相信這部影片將會陪伴我一生!在我孤獨、不順、煩惱的時候,我會重新看一看這部影片,我將會振作前行!
《肖申克的救贖》,世上最偉大的人類靈魂作品! 2001年,那時候不像現在遍地都是經典名片的DVD,那時候能找到一部心儀的電影的VCD就如獲至寶一樣。所以雜志上說的大多數影片都還停留在傳說中的地位。就是在那樣一個年代,憑借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我找到了那部口碑相傳的傳說中的影片,那時它的譯名是《刺激1995》。那時候,知道它存在的人,其實並沒有幾個。
2005年,這個影像資訊泛濫的年代,遍地都是經典名片的DVD。越來越多的影迷認識到了一部影片的偉大性並自發的把它封為了影史上最大的無冕之王。這時候,它也恢復了原本的片名――《肖申克的救贖》。這時候,不知道它的人,恐怕也沒有幾個了。
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輝往往要在時間的打磨下才能完全展露鋒芒。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三分天下競爭奧斯卡,代表整個美國精神的阿甘捧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昆汀也在之後的戛納電影節上得到了更大的補償――《低俗小說》斬獲了象徵藝術電影最高榮譽的金棕櫚大獎。唯有《肖申克的救贖》,提名若干項最終卻一無所獲。如果從一個較為功利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無疑讓人覺得非常不值。所以在此之後,它不可避免的沉寂了一段時間。
其實我對此片感情的起伏,基本上是它在大眾影迷中遭遇的濃縮。從《刺激1995》到《肖申克的救贖》,不光是片名的簡單轉變。在我的心裡,代表著一個質的飛躍。
我時常會想,是一股什麼樣的底蘊或者是人文力量支持著這部作品從沉寂中緩緩上升,直到升華成為神話為止。如果說只是那個震撼的結尾抬深了整個影片顯然欠妥,因為早在《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馬就已經把越獄的傳奇故事描寫到了極致,而且從來沒有隻有結局出彩的電影能被如此加冕。如果簡單的歸結為希望的力量自然也是單薄的,希望如果失去了支持的動力,也只能是烏托邦式的幻想而已。
第一遍看完後覺得有外界對它的評價有點太過,覺得如果沒有結局的支持全片顯得空洞了許多,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男人在獄中的遭遇吧!
那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由於當初的自己心靈上的某些東西尚未成熟,所以無法直接從影像上體會到更深層次的含義,自然就忽視了最昭示人性的精髓的地方。但在第若干次重溫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自己被擊中了。按理來說早就爛熟於心的劇情應該無法再激盪起內心太大的波瀾,可在這一刻,我突然覺得主人公安迪的每句話都意味深長,每個表情都清晰得可透散出心靈。
這是一部需要適當的人文底蘊才能完全體會到的感覺,這也是一部需要時間磨礪才能完全散發光輝的影片。就像安迪自身一樣,關在籠子里20年的考驗,終於換來了他的月黑高飛。又像老友瑞德說過的那樣:「有一種鳥是註定不能被關在籠子里的,它們的羽毛太過豐潤……」
安迪因被控謀殺妻子被判無期徒刑。
即使他聽到這個消息一臉驚愕怎麼樣?即使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又怎麼樣。他還是被關進了高牆,他還是永遠失去了自由。
入獄後的第一個朋友瑞德嚴厲的警告他說:「在這里,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它會讓你痛不欲生。在這里,你絕不能擁有任何希望。」
這是一個囚犯在另一個世界裡安然活著的另一個法則。這也是失去自由權利後必須得交出的與之對應的精神上的權利,因為如果只有精神上的渴望,卻得不到實際上的自由,會把人逼瘋。
瑞德是為了這個新來的年輕人著想,他覺得這是對的。
直到最後的結局出現前一刻,安迪的表情一直都是淡然的,幾分儒雅,幾分睿智,看不出幾分城府,卻帶著幾分神秘。他臉上的一種微笑讓我無法忘記,目光柔和而又深邃,嘴角微微上揚,一種愜意和自由的微笑目空一切。這些微笑讓我回憶良久:
他用自己的力量讓監獄管理員請兄弟們痛快的喝了一次啤酒,他坐在陽光下,看著興致高昂的兄弟們,臉上帶著這樣的微笑。
他不顧遭禁閉的懲罰,跑進廣播室放了一曲《費加羅的婚禮》,當悠揚的旋律在監獄上空盪漾的時候,他閉著雙眼,心無旁騖的沉醉在樂曲中的時候,臉上帶著這種微笑。
他在那間自己申請辦起的小圖書館里,緩緩的告訴瑞德他對窮凶極惡的監獄長所設的一系列圈套。他意味深長的說:「在監獄里,我才知道,自已在外面時正直的幾近迂腐。」那一刻眼中閃動著光芒,臉上同樣帶著這樣的微笑。
「管中窺豹,窺一斑而知全身。」從這些微笑中,我們也能逐漸牽出他其實一直彭湃著的內心。在那裡,那團希望的火焰從未熄滅過。
這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男人,他從進來就明白了這種體制化對人的囚禁的不只是人的自由,而是人的心靈。當人們習慣這種生活後,精神生活便開始麻木,漸漸的你覺得這樣也可以活著,漸漸的你覺得這樣也挺好,最可怕的是當你某天可以離開時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種生活了。
安迪把自己對自由的渴望燃燒了20年,他用這份對自由的執著抵抗著他內心的鈍化。他在自己離去之前把任何一步棋都計劃的天衣無縫。他懲罰了貪婪的監獄長,他換上了嶄新的衣服,他甚至考慮到深受到體制化影響的瑞德出去後會想不開而為他留下了一個活著的原因。
最後的一晚,外面暴風驟雨,坐在牢房裡的他的內心也在波濤洶涌。
最後的一晚,當他爬出監獄的下水管道,舉起雙手徜徉在雨中的時候,他蓄積了20年的對自由的渴望終於爆發了。他用自己的堅持完成了對自己心靈的一次完美的救贖。
因為安迪,瑞德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還有什麼,能比老朋友相見,更激動人心呢?同樣經受過風雨歷練的他用一種感激而且平和的語調緩緩道出那句箴言:希望是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不論什麼時候,它都不會死去。
想起了陸遙的《平凡的世界》,一群艱難的生活著的人們,卻從沒向風雨低過頭,他們把艱苦當作成一種歷練,期待著歷練後的成功。
支持著他們堅持的理由,和《肖申克的救贖》如出一轍,雖然平凡,但卻深刻。
希望確實是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
2. 牡丹亭的相關評論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傾倒眾生
文擊節而歌
奼紫嫣紅的5月,白先勇先生攜著他後半生鍾愛所系的《牡丹亭》第四度進京,能容納約3000人的北展劇場,11日的上本演出再次爆滿,更巧的是,這正是白先生青春版《牡丹亭》的第100場演出。
人海中的我偷偷觀察了一下,30歲以下的年輕人要佔到80%,更青春的學生要佔到50%;還有呢,多是女同胞們三五成群地結伴而來,男同胞們大多身邊都伴著佳人一道兒的。
白先生力挽狂瀾,在崑曲年輕一輩傳繼無力的情況下,策劃的青春版讓中國最美的古典戲劇再次大放異彩,演繹古典美的,年輕化,欣賞古典美的,年輕化,深蘊古典美學的崑曲,也年輕化。所謂青春版,大抵意義在此?
——驚鴻一現湯顯祖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青春版的《牡丹亭》中,這段點睛之筆竟然由湯顯祖本人上場演繹,一現驚鴻啊!此段演完,湯先生轉身對著觀眾,負手長立,舞台的燈光逐漸黯淡下去,於昏黃之中慨然長立的湯先生,此時竟生了些仙氣氤氳的味道!
——清心玉映杜麗娘
看牡丹亭之前,在網上搜索資料,聽得許許多多的人說華文漪的扮相最美。
現場沈豐英飾演的麗娘之美,是讓我愛極了的。由於坐在25排,麗娘的美,是近觀不成的了。於遠觀之中,那略略低眉頷首的羞澀姿態,那微微上揚的萬分淑儀的嘴角,那水袖輕揮的盈盈身段,那柔弱細軟又聲聲含情的聲段,一個端美淑儀、清心玉映,溫柔似水又內心炙熱濃烈的宋代大家閨秀,就這樣把我們帶進了她生生死死的愛情神話里。
如果要細細評論麗娘之美,首先應是眉目含情之美,禮教森嚴的杜太守百般嚴苛教導出的女兒,舉手投足、張口閉口間須得極盡大家閨秀的風范,而麗娘情深如此,這扇心靈的窗戶,擋也擋不住滿眼的情。我還細細看了麗娘的劇照,每一張和柳生的對視中,均止不住深情。麗娘之美,其次在於聲音之美。柔若無骨,千回百轉。恰如絲絲裊裊的煙,我生生聽出了幾許纏綿。
在此之前,聽過張繼青、華文漪版本的,甚至梅蘭芳的錄音,若論華麗和豐富之美,若論滄桑之美,若論婉轉之美,大師們勝過一籌。可大師們演繹麗娘之時,都已「青春不再」,我們聽得出的唱腔之外的韻味,也得於豐實盈厚的歲月沉澱。沈豐英版的麗娘,以青春年少之身演繹牡丹般嬌艷正濃之人,多了許多青春柔美的味道。這種青春,有些逼人地真實,甚至閉上眼眸,耳中絲絲婉轉,恍然以為不在今世,而在宋代了。
——舞台、服裝及音樂之美
首先狂贊青春版的服裝設計,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風格,尤其是麗娘和花神的服裝。狂贊服裝和美術設計——著名電影導演王童,據說花神服裝上的圖案都是他用畫筆一筆一筆地畫上去的。我睜大了眼睛,貌似覺得那是巧奪天工的蘇州刺綉(後來證實確實是啊),你想想看,或濃艷、或秀雅的牡丹、杜鵑、梅花、百合、墨蘭等等不同花色,栩栩落在柔白細軟的絲質綉服上,那是何等的綺麗、古雅啊。(哭啊,好多圖貼不上來,回頭再找補吧)
《牡丹亭》的舞台十分古典、寫意。昨天花神出場的兩段很是經典啊,分別是驚夢和離魂那兩出。驚夢那出,十位花神姐姐在幾位花神哥哥的引領下,分作兩路,悠然出場,花神們蓮步輕移,裙裾生風,裙擺若水波般靈動,披風隨之飄飄揚揚,又有激情壯美的音樂想起,當時不禁想大呼:神仙姐姐啊!。「離魂」一場戲,杜麗娘在花神的簇擁之下,身披曳地的紅色大斗篷,慢慢走向舞台深處。漸行漸遠的杜麗娘手拈一枝梅花,驀然回眸之際,音樂響,黑幕之上一束亮光,攝人心魄之美啊!
——爭議
盡管白先生的牡丹亭遭到南北一些傳統崑曲藝術家的非議,認為青春版的主演的身段唱腔尚需錘煉,認為以短短一年的時間排練整整一本戲,實在有粗製濫造之嫌疑,老先生們忽略了,在美輪美奐的崑曲藝術的生存和極端高雅之間應該如何擇?當大眾開始為古典美而震撼的時候,崑曲回春的時候也到了。
——完結篇
「美的東西,人人都會喜歡」,國學的美,崑曲的美,使國人的自信力被西方文化沖擊的四處逸散的時候,似乎又慢慢凝聚起來。前兩天還跟人爭論文化復興的問題,國學回暖,崑曲回春,我們的文化復興還有多遠呢?

3. 牡丹亭的評價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講述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發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這次電影版的《牡丹亭》將充分運用當代的電影技術,展現對愛的執著追求和渴望。浙江凱恩影視董事長王白浪表示,湯顯祖曾經在他的故鄉遂昌居住過一段時間,而《牡丹亭》就是在遂昌創作問世的,這也是他致力於推動《牡丹亭》登上大銀幕的重要原因之一。香港衛視董事局董事王浩則表示,電影《牡丹亭》有良好的經典根基,有凄美的愛情故事,角色性格飽滿,即使在今天也符合現代人的訴求,這將是一部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

4. 請觀看一部傳統戲劇(京劇或崑曲),寫一篇觀後感 要求:1、3000字左右。
為了配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於11月24-26日在桂林的首演,沈家莊教授於2006年11月22日下午在田家炳教育書院報告廳作《崑曲知識》講座。在講座中沈教授從中國戲曲史的角度系統地介紹了崑曲藝術的由來及發展現狀,重點講述崑曲為何能夠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和依據,並簡要介紹崑曲藝術欣賞的維度及要領。最後,沈教授對《牡丹亭》的故事梗概及其藝術價值作了扼要講述。
12月1日晚上7時30分,沈家莊教授在文學院組織學生進行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暢談。沈教授首先談了自己對這次蘇州昆劇院上演青春版《牡丹亭》獲得預期成功(因為已經在兩岸三地和美國成功演出87場!)的總體印象:第一流劇種,第一流劇本,第一流編劇,第一流導演,第一流演員,第一流表演,第一流音樂,第一流服裝設計,第一流社會效應!認為這次演出產生的轟動效應,既證明我們廣西師范大學師生對高雅藝術的欣賞熱情和審美品位不同凡俗,又證明著中國古老的傳統優秀劇種崑曲確實具有現代審美魅力和廣泛的接收大眾。接著扼要評點杜麗娘的扮演者沈豐英、柳夢梅的扮演者俞玖林的精湛的崑曲藝術表演技巧。重點評析了沈豐英扮演杜麗娘對人物心靈世界的揭示與挖掘很見藝術性靈,極富個性特質。她緊緊圍繞杜麗娘性格的「內斂」和心靈對自由的追尋的人之內在矛盾進行表現——難度極大而被沈豐英表現得淋漓盡致,真是出神入化,很見崑曲閨閣旦的藝術功力。如《尋夢》獨角戲,真是驚艷絕倫!凄婉絕倫!長長一聲吟嘆,由高音漸滑向低音,幾個頓挫後,變成一絲清裊的長吟——這聲嘆息從明朝萬曆年間飄來,餘音是那樣的纖細,綿長著人類古往來今深隱的密痛——是演員靈魂撞響天籟的心音,久久縈繞在寧靜的夜的劇場,共鳴著所有觀眾的心弦……演員內在氣質和表演天賦是超絕的,沈豐英真的讓一個活脫脫的現代杜麗娘驚顯於世人的目前。俞玖林的表演則是以「放」為主,他的個人氣質、天賦以及唱、念、做等的崑曲藝術基本功臻於化境,崑曲巾生的藝術表演可以說被俞玖林展示得纖發逼肖、精采絕倫!由於他對柳夢梅的演繹,更凸顯出杜麗娘的精魂之瑰美及杜麗娘由生而死、由死而回生的崇高的愛情審美價值和發人深省的美學內涵。《杜》劇中其他演員無一不是表演技藝高度純熟精湛,演出態度十分認真投入,而且他們都是把演出當著自己生命的重新演繹,把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視為自己靈魂的客觀展示—一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閃現出生命的火花,都是從內心深處發出,是那麽真摯,那麼流暢,那麼完美,那麼自如…… 同學們激動地認為,觀看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正如享受一次文化大餐,參加一次隆重的《夜宴》!演出結束幾天以後,還沉浸在崑曲的裊裊餘音和兩位演員的款款深情之中,陶醉在劇情如夢如幻的童話般詩意里,倘佯在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純美境界……大多數同學只看了其中一本九折,嘆惋沒有欣賞到三本完璧。也有同學對杜麗娘、柳夢梅愛情童話的現代性提出置疑,認為在當代社會像這樣的純粹的愛情已經找不到了。沈教授結合學生們的發言和提問,作了扼要點評和闡釋。如學生問及「『京劇』是『國粹』,為何沒有被列為人類文化遺產」這個問題時,沈教授在扼要介紹京劇作為我國的代表性大劇種的主要特徵後,強調了崑曲「百戲之祖」的文化特質,並且對京劇唱腔略作演示,以與崑曲行腔相區別,活躍了會場氣氛。
5. 牡丹亭觀後感
牡丹亭反應了男女叛逆的思想,這是在為青春找回自由
6. 崑曲牡丹亭青春版觀後感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湯顯祖的《牡丹亭》唯美而動人。那麼由白先勇先生改編的《游園驚夢》更是唯美的演繹——青春版的《游園驚夢》。三十年代的蘇州,得月樓的歌妓古翠花以其超凡脫俗的容貌和絕佳的崑曲造詣成為紅極一時的名妓,後嫁入當地豪門榮府。榮蘭是榮家的親戚,論輩分當與翠花的丈夫(榮老爺)稱得上是兄妹,身為女兒身的她卻有男兒之志,雖家道中落但一心要做時代女性,擺脫封建束縛報效國家。榮蘭和翠花雖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卻是天生絕配,在演唱崑曲《牡丹亭》時,一飾杜麗娘一飾柳夢梅,配合得天衣無縫,羨煞旁人。侯門一入深如海,榮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榮蘭痴迷於翠花的美麗和哀愁,常常過府相伴對她關愛有嘉,兩人漸漸便生出曖昧的感情來,歷經幾番波折,最終相濡以沫共同生活。 一個奼紫嫣紅的年代;一座紙醉金迷的豪宅;一對相看儼然的美人。這是一部對崑曲闡釋的很唯美的影片,而我對其中的細膩情感卻不能真正會意。也許是導演的執著追求,未必所有人都能得到很深刻的理解。但是崑曲在影片中有如詩一般將主人公的生活串聯起來。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7. 求一篇戲曲《牡丹亭》觀後感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取材於明朝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 通過杜麗娘為追求自由愛情「由生而之死,由死而之生」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包辦婚姻的對人性的扼殺,表達了青年男女,尤其是青年女子追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願望和要求個性解放的呼聲。
杜麗娘出身官宦之家,才貌端妍,聰慧過人。比如,《四書》能逐一記誦,摹衛夫人書法幾可亂真。對父母與老師,也無比孝順與尊重,所以她顯然是淑靜溫順的嬌小姐。
但是杜麗娘更是一個敢於追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反抗封建禮教、封建婚姻的,要求個性解放的貴族少女。因為她出生名門望族,受的是正統的封建教育,她所能見到的,只有用禮教束縛她的所謂嚴父杜寶與慈母甄夫人,只會教她「思無邪」、「收放心」的迂腐的老師陳最良以及年幼的婢女春香;她除了空寂的閨閣,似乎是哪裡都不能去,哪怕是自家的花園。但即使如此,封建禮教仍然束縛不了她對愛情的渴望的正當天性,所以她仍然堅定地走上了背叛封建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道路。她大膽地與心上人私自結合,表現了她對傳統道德禮教的蔑視與挑戰。尋夢的徒然雖然使她為情而死,但是她又是一往情深的,即使死後,面對閻羅王仍然據理力爭,即使身為鬼魂仍然對情人柳夢梅深情相待並以身相慰,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在《冥誓》《回生》兩場戲中與柳夢梅結合。不僅如此,當歷經劫難的愛情遭到父親的反對的時候,杜麗娘更是挺身捍衛與保護,這又使她的反抗性格的最終成熟。可以說,杜麗娘的每一個行動都是極其艱難的,這既表明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愛情、婚姻自主的艱難,尤其是他們追求個性解放同封建禮教之間存在著的尖銳矛盾,同時也深刻暴露出了封建禮教、封建婚姻扼殺人性的腐朽本質
8. 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字數一千五百字左右)
按照圖片內容寫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