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鴉片戰爭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英國源源不斷的鴉片輸入令道光皇帝感到江山岌岌可危,雖害怕列強,他還是下詔委派湖廣總督林則徐(鮑國安)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煙。但腐敗官吏與英國商人的勾結將鴉片貿易變得錯綜復雜,林則徐的禁煙行動從一開始就面臨重重困難,英國商人一面假裝聽命林則徐,一面策劃更大的陰謀。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指揮銷煙,百姓拍手稱快。英國回國商人拿此事大做文章,裝備精良的英軍從珠江口直下塘沽,對華宣戰。軟弱無能的道光不派兵應戰,反把一切怪罪到林則徐頭上將他撤職,又派直隸總督琦善(林連昆)為欽差大臣前去與英方講和,釀成歷史悲劇。
B. 求關於鴉片戰爭的電影
鴉片戰爭
C. 關於鴉片戰爭的電影
鴉片戰爭 萬世流芳 這兩部電影請參考下
D. 關於鴉片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林則徐》
E. 鴉片戰爭 電影 簡介
19世紀上半葉,英帝國主義將大批鴉片輸入中國,百姓深受其害,清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反對派頭目穆彰阿和琦善暗中將此事告之英國大鴉片販子顛地。
林則徐到廣州後,立刻採取行動,聯合兩廣總督,加強海防,並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同時扣留可疑英國商船,收繳大量鴉片煙土;隨後,林則徐親自督導,將收繳的二萬余箱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道光帝昏庸無能,為討好英國,以林則徐禁煙不力為名將其職位革除,另派琦善前往廣州,商量向英國投降。後道光帝又將林則徐發配到新疆,但英帝國主義並不滿足,將侵華的戰火由沿海燒到內地,面對敵人的侵略,廣州三元里人民展開了一場英勇的抗英斗爭。
(5)鴨片戰爭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林則徐
欽差大臣。正直剛毅,樂觀豁達,精力充沛,胸襟開闊,平易近人,嫉惡如仇,做事大刀闊斧、雷厲風行,是一位有韜略、有膽識、有遠見的政治家。他深切感到鴉片對國家、民族的危害,所以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以身許國、為民除害。
鄧廷楨
兩廣總督,林則徐的老友,是禁煙抗英斗爭中抵抗派在廣州的核心力量之一。個性深沉,老成持重,深謀遠慮。他做官多年,在宦海浮沉中養成了謹小慎微、瞻前顧後的習性,老是投鼠忌器。
關天培
水師提督,忠心耿耿、勇敢無畏的老將軍,是林則徐禁煙運動的堅定支持者。在琦善不發援兵的情況下,堅決抵抗英國侵略者,最終在虎門以身殉國。
F. 電影鴉片戰爭簡介130字以下
1839年初春的一天,廣州珠江邊英國商館前,突然豎起一排絞架,一個個犯人被押上去絞死。這是按照欽差大臣林則徐的命令,處決罪大惡極的鴉片販子。廣場上擠著成千上萬的百姓,他們和商館里的英國商人都明白,在清朝皇帝道光的支持下,林則徐徹底禁絕鴉片的行動開始了。
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焚毀了兩萬多箱鴉片。但是,他並不知道,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早巳把這些鴉片從英商手裡買了下來,這樣,義律就以清政府燒毀了英政府的財產為由,要求英政府出兵中國。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支持下,英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英國艦隊開到了天津大沽口,直逼北京。不知所措的道光立刻遷怒林則徐,怪他輕啟邊釁,撤了他的職,並命琦善為欽差大臣,以安撫英人。面對英人的堅船利炮,琦善斷定戰必敗。但是談判中,英人要價又太高,不僅要賠款,要五口通商,還要割讓香港島。琦善鬆口,願意稟明皇帝,但英人察覺琦善態度明朗,便迫不及待地不等道光帝迴音,立即佔領了香港全島。
道光知道琦善私讓香港,大為震怒,將他撤職並押解進京候斬。反復無常的道光又改撫為剿,然而太晚了,虎門已經失守,關天培壯烈殉國。雖有民眾抗敵,重創英軍,但最後仍不敵英人的堅船利炮。發配新疆的林則徐與押解進京的琦善狹路相逢。琦善悲哀地說:我們兩個都失敗了,但是,你名垂千古,我遺臭萬年。林則徐說:我沒想過身後名聲,我只想,何時我中華也有堅船利炮,也能揚眉吐氣!遠遠又傳來英軍進攻廣州的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