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人鬼情未了》的影評
《人鬼情未了》一片的成功已不需累述。《人鬼情未了》的歌曲優美動聽,幾乎人人都能哼出它的和諧旋律。這部愛情悲劇在放映的頭四個月就突破了兩億的票房,至今被人們認為是經典之作。
從故事情節的框架上看《人鬼情未了》講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生死別離的愛情故事,但編導卻刻意創新、別出心栽,將故事的發展放置到一個獨特的邊緣地帶——陰陽界之間。因而這又成為一部鬼片、一部幻想片。男女主人公苦苦相愛,但終因陰陽陌路不能相見互吐衷情。影片正是借鬼魂幽靈產生了一系列的懸念和曲折離奇的情節,觀眾沉浸在虛幻與真實之中,時而歡樂,時而憂傷,時而為正義所鼓舞,最終被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所感動。影片中又運用大量特技使男主人公可以穿牆越壁,忽隱忽現,無所不能,這無疑又令觀眾瞠目結舌。
本來,這應該說是一部愛情悲劇,但導演卻活躍氣氛,黑人明星烏比·哥德堡的演出出色絕倫,幽默詼諧,處處讓觀眾發出會心的笑聲,將喜劇成分巧妙地溶入悲劇之中,在嚴肅中透露出幾絲歡樂,既為觀眾所樂見,又對加深影片主題有深刻影響。而黛米·摩爾的忘情表演讓觀眾如醉如痴,深情感動,體現了一流明星的風采。
㈡ 李碧華鬼魅系列:奇幻夜的影評:李碧華眼中的愛欲,怨念與人性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的審查制度是不能有鬼的哪怕電影名字里有都不行,所以我們看到聶小倩變成了狐妖,甚至畫皮里的女鬼也變成了狐妖,而由此衍生出來的後果便是中國真正的鬼片只能產生於香港這個昔日的東方好萊塢了。所以這部電影相對於走進大陸院線的那些所謂恐怖片就顯得很是難能可貴了。
回到電影,李碧華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雖然沒有讀過她的一部作品,但是只要聽聞一下她編劇的作品就足以讓我心甘情願跪拜一百年,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一直以為李碧華只能言情,但是想不到說鬼也如此讓人驚心。那麼我們就看看這個電影里李碧華所要說的話。
《枕妖》:李碧華實在是言情的一大家,無論是胭脂扣里凄婉的人鬼戀,還是霸王別姬里盪氣回腸的同志情,亦或者青蛇里直指人心的問情,都是它對情之一字的淋漓解析。而這個段落恰好是李碧華最擅長的問情篇。都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一個詞,叫愛殺。何謂愛殺?感情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能給你安慰和依靠,也能給你傷害,而所謂愛殺,就是愛的太深,不僅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影片中的陳法拉毫無疑問是愛林家棟的,若是不愛,又怎麼會去監聽他的電話,又怎麼會可以用生死去挽留這個人。可是就是因為愛的太深,就要你去擁抱一個你愛的人,如果你摟的太緊,就會讓他有窒息的感覺,他就會試圖掙脫。有人說感情就像拳頭中的沙,握的越緊,流失的越快,說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所以情到深處也要知道收斂,愛的太緊就像火焰,是容易灼傷人也容易自燃的。
《迷藏》:關於這個段落,我要說的不多,因為實在乏善可陳,有點模仿日本恐怖片《鬼來電》,以及韓國《女高》系列的感覺。不過裡面也有出彩的點,雖然很少,比如那個畫得設置,已經就像老鷹捉小雞一樣排長龍的場景,都還是蠻有感覺的。
《黑傘》:這個要說道的就很多了。泰迪羅賓在香港電影圈混跡了三十年,據說劉德華都是他提拔的,電影功力真是相當深厚,雖然這個片段是三個片段中最短的,卻是最出彩的。而且對人性的隱喻也是最犀利的。泰迪羅賓就像黑夜騎士一般游離在這座夜的城市,穿梭在人類各種不堪的行為中,但是依舊堅持日行一善。但是在最後,他終於不堪忍受人性的卑劣,爆發了。這個片段不到最後你絕對猜不到結局,集懸念恐怖哲理於短短的二十分鍾,頗有大師的風采,是近年來我看的恐怖片里最好的一段了。在此還是希望泰迪老師能拍出一個恐怖長片玩玩,好讓我輩有個盼頭。
最後總結陳詞,三個段落組成的電影,老師說不算出彩,但是就目前中國恐怖片現狀來說,卻還是充滿驚喜,能夠讓人看到了希望的。希望中國審查制度早點改革,讓天朝人民能夠坐在電影院看一部真正的恐怖片。
㈢ 鬼片(恐怖視頻)觀後感 高人指點
小時候不怕因為你什麼都不懂,所以不害怕,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現在的鬼片或者說恐怖的視頻,成功的標准就是讓人害怕,或者說心有餘悸。
要是你不害怕,那他們豈不很失敗?
你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屬於記憶的反芻。女生少看這些恐怖視頻,因為女生相對比較細膩,細節什麼的也比較注意,加上女孩子比較膽小,所以還是不要看的好。
我看鬼片無數,現在隨便看到開頭就能想到結尾,已經對鬼片免疫了。
㈣ 恐怖電影觀後感怎樣寫
專業還是非專業?
寫一下電影的音樂音效如何搭配轉變從而達到讓人驚悚。
電影里的光線和視覺效果,還有鏡頭的角度和焦距變化。
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行為。
某些驚悚古怪或者惡心的情景。
還有就是體會一下角色的心理,都寫出來就夠了。
㈤ 魔鬼聖嬰觀後感
有人說殺人不見血 最恐怖
據說,這部片子和希區柯克的《精神病人》、庫布里克的《閃靈》等被列為電影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可是完整地看下來,它並沒有什麼恐怖片的元素。演員外表正常,畫面明亮,配樂和諧。於是我想,什麼是最恐怖?
《露絲瑪麗的嬰兒》是以驚悚片見長的導演波蘭斯基最成功的恐怖片。在同類影片中,拍攝風格較為清新。影片講述了一對新婚不久的夫婦Rosemary和Guy搬進了紐約一套老式公寓大樓。但出人意料的是,大樓里的房客以Roman夫婦為代表,其實都是隱秘的巫師。身為二流演員的Guy在成名的誘惑下,與Roman夫婦達成交易,最終使自己的妻子Rosemary懷上並生下了魔鬼的嬰兒。
影片的節奏控制張弛有度,直到最後部分Rosemary發現身邊都是巫師的真相前,導演的講述都是不動聲色的。可是觀眾在這種不緩不急的詭異氛圍中,並沒有感到情節拖沓,而是和Rosemary一起逐漸積累疑慮與不安,為最後迎接真相大白調動了適當情緒。與大多數恐怖片相比,《露》片畫面明亮,色彩鮮艷。片中有三個節點原本可以製造恐怖,足以讓觀眾捂上眼睛:第一個節點是Rosemary第一次到地下室洗衣服,結識了被Roman夫婦收養的女孩,但第二天這個女孩就跳樓慘死在樓前的大街上。第二個節點是Rosemary吃了鄰居送來的甜品後昏睡過去,撒旦在夢中使她受孕。第三個節點是最後Rosemary得知自己生下了撒旦的嬰兒,揭開籠在嬰兒車上的紗罩。可是在這三個節點,導演都盡量不讓恐怖畫面過於嚇人。其中相對來說較為恐怖的撒旦現身場面,以一種宗教儀式的形式呈現,時間控製得較短,沒有超出人的視覺承受度。另外,本片扣人心弦的焦點——露絲瑪麗的嬰兒,更是最終都沒有出現。但這些刻意迴避恐怖畫面的安排,絲毫不減影片的恐怖程度,可謂達到了「殺人不見血」,在平靜中嚇死你的效果。或許這就是波蘭斯基的高明之處:還有什麼形象比每個人心裡想像的那個形象更逼真的呢?
除此之外,Rosemary的服裝造型也是影片亮點。Rosemary雖是一位脫離職場的家庭主婦,卻衣著時髦,沒有與時代脫節的感覺。不時變換色彩的不及膝連衣裙和外套,象徵了她的青春和清純,代表著當時大多數健全人的風貌。這與片中出現過的死於惡魔之手的洗衣房女孩的艷俗外表形成對比,彷彿暗示了魔鬼力量的擴張:撒旦的目標已不僅限於看似註定有悲劇命運的人物,而且瞄準並最終毀滅了Rosemary這樣簡單善良的普通人。這種「喪鍾為每個人敲響」的悲劇性暗示,波蘭斯基在其另一部影片The Tenant(怪房客)中也有運用。《怪房客》中安排了2個人物跳樓自殺。一個是先前住在4樓公寓的Simon Chou,一個是後來借住同一套公寓的男主角Trelkovsky。如果說Simon跳樓,我們會因得知「她不愛男人」而感到悲劇並非偶然的話,那麼後來一切正常的Trelkovsky也走上相同的道路,就不得不使人感到不寒而慄了。
這些影片中與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代表邪惡勢力的一方。《露》片結尾處,觀眾在握著尖刀一探究竟的Rosemary帶領下,看到了令人驚訝的場面:公寓大廳里放置著黑色的嬰兒車,身著華服的巫師手持香檳談笑風生,宛如你能見到或想到的任何一場上流社會的派對。在如此和諧華麗的畫面之外,觀眾聽到的似乎不是優美樂章,而恰是Rosemary的驚聲尖叫:They are all witches! 這種感覺使我聯想到了魯迅的《狂人日記》。魯迅在文章最後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號,可是作為歷史上多次遭到殺戮的猶太人一員,波蘭斯基似乎更為悲觀。他說,連孩子都是撒旦的。
好的恐怖片從來都不需要長發遮臉的貞子,也不需要血漿四溢的怪物。當字幕升起,燈光亮起的那一刻,人們感到噩夢並沒有結束,那才真正地恐怖。可是每一個煞費苦心把恐怖呈現出來的人,真正目的只是嚇唬人么?我又想起《怪房客》中Trelkovsky跳樓前的一句話:怎麼,你們想殺人不見血?!……可見在拍出最恐怖影片的導演心中,還有更勝一籌的恐怖。那就是殺人,但不見血;經歷無休止的噩夢,可是無人知曉。殺人見血,把罪惡攤開在眾目睽睽之下,也許這是化解命運中恐怖的方法之一。
㈥ 誰看過電影鬼信使的.給我寫個看後感
我有兩個啊
1、我只喜歡那片巨大的向日葵田
下午和晚上,看了部新的片子,《The Messengers》鬼使神差,又翻譯作凶兆。據說是小成本的電影,「一共投資1600萬美元,在好萊塢來說算是成本很低的。而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之後,一舉拿下首映周末票房冠軍,3天進帳1400多美元,幾乎將整個電影成本收了回來。」引號內的部分引用自網路,而我始終沒弄明白彭順和彭發這對兄...... (3回應)
2007-05-27 6/6人推薦
下午和晚上,看了部新的片子,《The Messengers》鬼使神差,又翻譯作凶兆。據說是小成本的電影,「一共投資1600萬美元,在好萊塢來說算是成本很低的。而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之後,一舉拿下首映周末票房冠軍,3天進帳1400多美元,幾乎將整個電影成本收了回來。」引號內的部分引用自網路,而我始終沒弄明白彭順和彭發這對兄弟到底是哪裡人。
但是這些比起電影本身,對我來說並不是重要的事情。
我是向來喜歡看恐怖片的,日本和韓國的恐怖片向來有種讓人慾罷不能的本質,一邊嚇得發抖著,一邊堅持著將影片看完。可是一個人坐在陰冷冷的房間裡面,帶了耳機聽,還忍受著雙腿上隱隱約約毛茸茸的感覺——其實我疑心那是蚊子們——在這樣的條件下看恐怖片本身對我來說就是極大的挑戰。
日韓的恐怖片以氣氛著稱,而歐美的恐怖片,想來是在扮相上大做文章,我一直認為他們的扮相屬於惡心而病不能歸類於恐怖的范疇。而這部鬼使神差,確是屬於讓人看的時候有些悚然,但看完之後只會覺得無聊的片子——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緣故。
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頗有些迫不及待,A段看完的時候B段還沒有下載結束。於是我在我的QQ群裡面四處問人,鬼使神差看過沒有?又叫做凶兆。但幾乎每個群裡面都有這樣的回答:我不看鬼片,我不看什麼凶兆,我要看胸罩。
但是很抱歉這部片子讓人大大失望,不要說胸罩,甚至女主角的胸部都顯得略微有點扁平。那麼它還有看頭嗎?
答案是:有的。
影片的一開始,便是奇異的情節,好像有種未知的能量,將姐弟兩個一一擊斃,姐姐在地板上留下了雙手不知是8條還是10條深刻的指甲抓痕,吱吱作響。弟弟則在躲入矮櫃後在門縫間的一束陽光中,留下了驚恐萬狀的一雙眼睛。
隨後這所庄園被空置,直到五六年後一戶來自芝加哥的人家搬遷至此,買下了這片庄園。
同樣的,一對夫妻帶著姐弟兩個。姐姐是令父母失望的不羈少女(這是女一號),弟弟則是一個不會講話睫毛很長的三歲孩子。
因為一些沒有指明的原因,他們一家四口人從芝加哥搬來人煙稀少的鄉下小鎮,在父母眼中,女兒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安。
搬入之後,就發生了種種莫名的事情。牆上有一塊巨大的污漬,清洗不掉而且擴散的越加醒目;又似乎地下室的物件可以移動,似乎身邊總有些什麼一閃而過;窗外是大群大群的烏鴉怪叫著飛過,停落在田野和房屋以及倉庫上;而沉默的弟弟總是對著某處伸出手指比劃,仰望著虛空跟隨著走動,似乎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景象。
姐姐說這個房子有古怪,一定要盡快搬離這里,而那些大人們總是認為這只是一個叛逆少女想要離開鄉下的謊言,他們對此表示不理解和憤怒,並認為這是幻覺。
直到片子的末尾,一切謎團才被揭開。或者說這個其實在開頭已經幾乎可以望見的結局,只是由中間插入了一個小小的褶子。原來是在農場幫佣的那個青壯年勞力,他就是這種終詭異事件的始作俑者。
這個男人,偏執,而且有非常嚴重的暴力,在影片一開始的兩起殺人事件(其實是三起,他老婆也就是姐弟倆的媽媽被殺被我忽略掉了)就是由這號男人一手包辦。之後這稀里糊塗死掉的母子三個在房子裡面聚集了濃濃的怨氣。而最後當這個勞力要對女一號下毒手的時候,地面變成了沼澤,伸出了幾支修長慘白的手,將他拖入了這片深深地黑色泥濘之中,冒了幾個泡泡,最終不見了。這真應了自作孽不可活那句話。
這部驚悚片最終是個大團圓結局,害人者終害己,而無辜的人最後得到了幸福。恩愛的夫妻倆,冰釋前嫌的父母和女兒,而那個一直閉口不語的弟弟也開始牙牙學語,包繞四周無所不在的大群烏鴉也撲稜稜的離開了。
背景,就是那大片的大片的向日葵田,他們獲得了大豐收。
片子的缺點是很多的,比方說為了劇情需要,那個姐姐在勞力被拖入沼澤之後,自己仍然在旁邊傻站著而並非離開這個危險區域,她並不是碰到危險就兩腿發軟濕了褲子的那一類人……而兩次殺戮,姐姐被拖都會在木地板上留下長長的抓痕。而我實在搞不懂這些怨魂們為什麼只對姐姐下手,而勞力終於惡有惡報之後托姐姐下水未果便銷聲匿跡了,他們真的銷聲匿跡了嗎~更不可思議的是警察們時候到了現場,居然也沒有問任何關於勞力哪裡去了之類的話……
就寫這么多吧,真的很抱歉我看電影電視劇或者小說之類總是記不住主角的名字。不過我這次記得女主角叫做傑西卡,他的弟弟叫做本。
但無論如何,我都喜歡那片巨大的向日葵田,她很漂亮!
2、 什麼是真正的恐怖?當說到這個詞的時候,你的腦海中如果不是固定的閃現出雨夜,雷聲與閃電,那麼就說明你的確是陷入到了恐怕之中,而不是簡單地被他人的鏡象而強化著。這樣的解釋雖然不是那麼中規中矩,但基本上傳達出了彭氏兄弟對恐怖的理解,而這種理解也基本代表了東西方鬼片的不同之處。
於是,西方在各種影視技術手段運用得已經達到了飽和的狀態下,拚命地從東方搜索故事以及各位導演這也算是好萊塢虛心之處了。
《信使》是彭氏兄弟到好萊塢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但很遺憾,此片怎麼看怎麼和彭氏兄弟沒有什麼關系,彷彿是出自一個美國二流導演的手筆,那種超自然的鬼怪靈感都已經盪然無存的,剩下的只是鬼怪或隱或現的一次次搞怪。難道是筆者的免疫力的確強悍到了無堅不摧的地步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縱觀這部影片,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是那些烏鴉的進攻,莫名其妙地,沒有答案的恐怖,但十分不幸,這種恐怖感覺的功臣是希區柯克他老人家,彭氏兄弟僅僅是借鑒了《群鳥》而已。
首先是影片的開始,在那套如哥特氏的木製房子中,深夜,烏鴉立在屋檐之上,天空呈現一種灰黑色,雖然沒有雷雨,沒有閃電,但從根本上來說,這同樣是西方的恐怖,因為哥特氏建築代表的狹小閉塞,烏鴉代表的邪惡,還有灰黑色的質地,都是我們印象中的西方暗黑感覺。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場景的發生地是遠離市區的,在一片荒地上,於是形成了一種孤獨感,而孤獨本身永遠是可怕的。這種註定可怕的環境,與東方在人群中形成的恐怖則是根本不同的。
接下來便是房子內發生的事情,三個人被那影子所追殺,所有的行凶過程都被觀眾一目瞭然了,雖然影子始終沒有出現,但這種死人的方式過於動態,彷彿是一場摔跤一般,接二連三的被置於死地,這不能不說是西方那種大力鬼的作為,於是,彭氏兄弟的靈氣在這段戲份中體現不出來半分。
許多商業影片,在開始的幾分鍾都要通過某段戲劇化的情節為影片鋪上風格介紹以及背景設置,這是最常規的美國故事片的做法,此片當然也不例外,但本片開頭這種風格的演示卻令觀眾很難找到彭氏兄弟的影子,剩下的只是一部普通的美國影片,換句話說,影片在一開始的時候,彭氏兄弟便已經不見了。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一定把彭氏兄弟的那些標簽貼過來以證明美國恐怕片有了一種自我的超越,只要影片好看,至於運用到了什麼手法似乎並不重要,能不能達到嚇到人的目的才是恐怖片的水平所在。如果這開頭的部分的確嚇到了某些觀眾,筆者當然無話可說,但事實上,這樣的開頭太普通了,是任何一位導演都能夠操控下來的,所以也便沒有什麼驚喜之處,更不可能嚇著人了。
回到影片本身,這是一部典型的美氏影片,暫且不說彭氏兄弟對影片的掌握,僅從故事而言,這個影片便很美國了。
一家人並不和睦,尤其是潔西由於犯了錯誤,所以和父母之間幾乎無話可說。這是人的矛盾,在恐怖片中,人一定要有自身問題的,這一點的確是東方恐怖的觀念,然後便是一些靈異恐怖事件的發生,最後戰勝這些事件以後,人自身的問題也得到了良好的解決。光看這種內心矛盾的設置,影片的確頗有東方式的觀念在裡面,但很可惜,好萊塢對這種人物內心的設置早已駕輕就熟了,於是便失去了當初的新鮮感。
美國人對於家庭的關注可以通過許多影片看出來,所以這部影片以家庭作為切入點,最後一個鏡頭是在那片太陽花地中,一家人相擁在一起,這也充分表明了這種家庭觀念對影片的影響。但正是由於這種家庭問題,影片在故事編排上以及那些恐怖點的設置上便顯得十分力不從心,常常會現出一種為恐怖而恐怖的拙劣設計來。
首先,是潔西與弟弟時常被鬼魂所困擾,也許由於小孩子對靈異現象都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吧,於是,潔西把所見到的情況告訴了父母,卻遭到了質疑,這家人的關系當然也進一步惡化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關家庭的問題的確被顯現了出來。但很奇怪,如果說烏鴉攻擊潔西的父親所羅門是由於冤鬼們死於男主人之手,那麼鬼魂為什麼還會對這姐弟倆顯靈呢?僅僅是他們對靈異現象的敏感嗎?於是,這裡面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對於鬼片來說,尤其是對於這種似乎是兩個家庭輪回參照的鬼片來說,鬼的出現,尤其是冤鬼的出現一般只有兩種目的,一是請求伸冤,但由於是鬼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所以往往先嚇著了主人公,第二種是由於冤鬼自身的經歷,所以便錯把主人公當成自己的仇人,本片由於兩個家庭有相似的境遇,所以第二種的可能性最大。但很可惜,影片中潔西卻比自己的父親更象個受害者,而殺死那家人的最終兇手卻是過去的的男主人,所以這種錯位顯然是很不令人信服的。
究其原因,由於影片女主人公是一個16歲的女性,集合了諸多的商業元素,所以鬼便找她下手了,這是極其可笑的事情,好象冤鬼也懂得商業因素似的。於是,為恐怖而恐怖的做法拋棄了彭氏兄弟編劇時對人物內心的把握以及對鬼進行人性化的闡述。這樣一來,本片更是美氏的了,彭氏兄弟在這里僅僅是玩了一個票而已。
最可笑的當是僱工的發瘋,作為真正的兇手,太陽花都長成了,冤鬼們卻一直沒有動他,直到最後才通過烏鴉強迫他對主人公一家實行殺戮,這更顯得沒有道理了。
所以說,這部影片在劇作的編排上就顯得是混亂不堪的,這樣也就造成了諸多恐怖點是為恐怖而恐怖的,而另一方面,恐怖點的處理手法也失去了彭氏兄弟的那種靈氣,從而也造成了這部影片的失敗。
回到彭氏兄弟所說的恐怖概念上來,很顯然,東方的恐怖不僅僅是雷電雨夜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對鬼進行一種人性化的解釋,換句話說,鬼是內心之陰暗在外界的映射,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東方那種真正的心理恐怖。所以,對於這部影片,彭氏兄弟顯然有些操之過急了,在一個不恰當的劇本面前無論如何也無法成功的。
還是期待彭氏兄弟自己原創的作品吧,也許那樣更好一些!
給我分啊
㈦ 跪求一篇《回魂夜》的影評!!!!很多人其實沒看懂這部電影
回魂也是我在初中的時候看的,我雖然不會寫影評論,但是希望給你一些我對這個片子的看法。你說別人看不懂,這個片子比較深。電影就是這樣10個人也許有10種看法,你認為是值得買D9精裝收藏的,人家認為是垃圾片在線視頻看看就成了。我不是為了拿分來這里說幾句。我在初2的時候和班上的幾個同學一起看的。印象深刻的就是打鬼要用朱古力,抓鬼要用保鮮膜。當時我們幾個朋友在一起老說這句話。我是10年前看的這個片子,對於10年沒看這個片子的人現在回想起來大部分劇情還是記憶猶新。在多年看恐怖片的經驗來說,首先你要從看片的角度來講,你要是拿回魂夜當喜劇片那他就是一部喜劇片,你要是那他當恐怖片那他就是一部恐怖片。我初中的時候喜歡看喜劇片,10年前正是流行周星馳喜劇片的時代,雖然有些恐怖元素,但是看片的大體還是以喜劇為主,還是走的周星馳誇張無厘頭喜劇的線路。要是你那他當一部恐怖片看,我感覺這部回魂夜並不比別的香港恐怖片差勁,他裡面的恐怖元素很多,比如上來那個小孩,還有老太太。主要是你首發的看片角度。
再者你說這個片子的內涵深,這個也是個人觀看的角度問題,你要是把電影裡面的元素加入到 社會現象 歷史 金融 人性 那你看片會有另外一種看。如果你想看清楚一個電影的內涵不要看演員要看導演,不知道回魂夜現在有沒有那樣的D9 現在很多電影都有導演的想法和片子同步 比如周星馳當導演拍的功夫 裡面從開始到結束 有周星馳拍片的感想 為什麼要這樣拍 這樣拍能出現何種效果 。 這樣你先看一邊電影 在看一遍導演解說的電影會使你對這個電影的了解更加深刻。
還有我從來不相信影評,作為觀眾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對事務的評價方式,那些所謂的專業影評。我感覺就是能說出一些大眾的話,真沒感覺那些影評能說出什麼太多經典的話, 看片不要去借鑒一個片子來評論一個片子,就算是完全翻拍也一樣,因為你看的是電影,電影是一種藝術,每個人對藝術欣賞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所以看自己的電影,叫別人說去吧。
最後我既然回答問題就說下自己對這個片子的看法,10年前我當喜劇看,這個片子的賣點還是不少的。首先我看的第一感覺就是那群精神病都是有本事的人,可說是高人,我感覺高人一般都在出乎意料的地方,所以精神病院很適合高人居住。呵呵真心想法。還有叫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群保安去摸那個女的的胸看看是不是鬼尤其是最後那個確實逗。其他賣點我就不一一介紹了。10年後我回想這部電影,我感覺他是一部娛樂恐怖片,這個部電影具備所有恐怖片的元素,燈光音效化妝劇情,走的都是恐怖片的線路。很多時候你回想起來裡面的具體細微的情節你會發現真不是純正的喜劇片。比如周星馳看見紅衣女鬼,恐怖電梯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恐怖元素。
我呢也不會影評也不會做文章,就是喜歡看電影。尤其是恐怖片,我基本回答的問題都是有關恐怖片的。希望大家也把回魂夜當恐怖片看,別笑話我沒看過恐怖,不知道什麼叫恐怖^_^。
㈧ 關於恐怖電影《閃靈》的影評或是解析,要比較詳細的。
作品是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經典恐怖驚悚片,無論是鏡頭的運用還是演員的把握,傑克·尼科爾森的出色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這絕對是一部值得你多看幾部電影。看此片如同一場顛簸離奇的旅行,進入一個小說家瘋狂的內心世界。影片並不以血腥的鏡頭取勝,而是挖掘你內心深處的恐怖,圍繞在旅店四周沉重怪誕的寂靜使人頗有患了幽閉恐怖症般的迷惘悵然,丹尼二字更是回想你的耳旁,遲遲散不去。幽閉恐怖達到了極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恐怖佳片。推薦指數五顆星。
傑克·尼科爾森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精湛,單憑其一副猙獰嘴臉就足以讓你毛骨悚然,其面目表情較《蝙蝠俠1》中的小丑更為扭曲,其心理刻畫較《飛越瘋人院》更具張力杜瓦所飾的女主人公的表演也同樣值得稱道,角色本身的形象對刻畫無助、柔弱、卻善良的女性形象極為有利,蒼白的臉,突出的眼睛和顴骨,其痛苦表情極具感染力。
㈨ 恐怖片回鄉之旅影評
是09年這部《回家》的恐怖片嗎?
影評:
這部電影集成了驚悚+禁錮+變態等元素,好像看點多,實際上驚悚情節實在微不足道,禁錮又被輕而易舉三翻二次的逃跑,變態又是輕描淡寫。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危情十日》的現代版,發瘋的仍然是女人,只是被綁的變成了另一個女人。其實劇情沒什麼復雜的,因愛生恨的一種極端表現方式,她看上去很壞,卻很可憐。家中有個生病母親,使得她無法離開,結果被男友甩掉。而對男友的愛戀始終沒有放下,哪怕有再多的追求者,只想破鏡重圓。當前男友帶著新歡榮歸故里,再當偶然撞上她,悲劇註定般的開始了……要說她的這種行為也和長期所處環境有關,小鎮嘛,人少,接觸面也窄。這就使得她很容易被自己思想所左右,走不出失戀陰影;假如她在一個大城市,有許多朋友,那解決感情問題相對會容易一些。其實很容易看的出,那個帥警察也一直是暗戀著她,甚至還埋怨好兄弟對待她的態度,讓我一度產生他是綁架同謀的錯覺。他也是相當的可憐,始終暗戀著人家,也親眼看著女人的痛苦,最後還死在女人手裡,孽緣啊!片尾有個鏡頭,被砸了滿頭是血的Shelby躺在地上,身上穿著是准備參加慶典的漂亮禮服,凄美的音樂響起,鏡頭拉伸旋轉,處理了相當美。會讓你覺得其實這個壞女人也很可憐,她的美貌不在Elizabeth之下,可她終究走不出這個小鎮。當鏡頭旋轉時,我的祈禱就是千萬別睜眼別睜眼;緊接著播放了曾經男孩和女孩熱戀的影像,挺好的結尾吧,
㈩ 咒怨觀後感
咒怨講的就是一個房子,凡是進去過的人都會不久之後死亡的故事
典型的鬼片。當午夜凶鈴開始玩「貞子是一種病毒」這個科技路線之後,咒怨這個純正鬼片就越發顯得難能可貴。
咒怨拍過好幾部,最早的是2000年推出的兩部錄像帶版,用的都是些沒名氣的演員,但後來在日本受到歡迎所以在02年和03年又隨後拍攝了電影版《咒怨》《咒怨2》,這次裡面都是名演員了。
後來又出了兩部美國版咒怨
劇情具體說來就是一個男的發現自己妻子有外遇之後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也有說法他的兒子自己失蹤,反正都不是他親生兒子)結果他的妻子和兒子變成了猛鬼,常年在那房子里。只要有人進入那房子,最後都會被那女鬼殺死。電影到現在也沒有一個人能真正逃離女鬼的追殺,所以喜歡光明結局的話還是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