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寫一篇800字的抗日電影觀後感
自開始記事起,就從老一輩的口中聽了一些關於抗日戰爭的故事,盡管如此,對這一塊中國人都應當正視的歷史知道的還只是一點皮毛,對其中所要表達的共產黨員的精神也沒有很深地去體會過。這次的紅色經典欣賞正好給了我這個重溫歷史,挖掘和體驗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精神的機會,在眾多的紅色經典書籍電影中,我選中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不僅因為它剛好能滿足我對於抗日戰爭的這段歷史的探索,同時我覺得這部電影所反映其中的共產黨員的優良精神和素質也是當今共產黨員所應具備的。
《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當時的八路軍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影片集中反映了八年抗戰中的幾次重大戰役,從平型關戰役、陽明堡戰役到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真實地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情景,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刻畫了一個個優秀的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其中震撼我的並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號角齊鳴的壯麗場景,更是共產黨人那種勇於面對,堅忍不拔的精神。平型關戰役中,在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惡劣環境下,八路軍將士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一舉擊敗了日軍精銳板垣師團,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墳場,鑄就了歷史上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熱情擁戴,以此從正面歌頌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看一部電影,並非只是在看,而是要思考我們是否能從這部作品中學到什麼或者說有什麼道理值得我們借鑒的。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明確和擺正自己入黨的動機,堅定自己入黨的信念,認清自己的職責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應當要以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而在這部影片中,有許多當時優秀的共產黨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質在現今的共產黨員的身上仍適用的,他們的大智大勇、吃苦耐勞、臨危不懼、勇於向前是我們當中的大多數所缺乏的,他們分析問題的客觀、理智也是我們所應學習的。我想,作為21世紀的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當延續前輩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在以後的日子裡,實事求是,建立良好的群眾基礎,為祖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出一份力。
❷ 抗戰電影觀後感200字
摘要 您好,為您推薦電影地道戰
❸ 抗日影片觀後感,誰給寫一篇啊600-700字
影片講述了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盪」,以搞垮中國人民的抗日武裝。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他們在平原的地下開鑿地道,家家相連,村村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為鬼子布下了天羅地網,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狠狠打擊了敵人,築成了一道堅固的地下長城。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是什麼促使他們這樣步調統一、攜手並肩地進行戰斗?是我們的民族魂——愛國情。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著的神兵充滿了智慧。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機智勇猛,贏得勝利?是他們必勝的信心,是他們機智的頭腦,是他們團結的力量。
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們有最「聰明」 的「土」辦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會為捍衛自己的尊嚴而不屈奮斗;不管敵人多麼強大和殘忍,只要團結堅持就一定能勝利!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鬼子進村那一段。當鬼子准備偷襲高家莊時,正好被老鍾叔發現了。他意識到一場災難即將發生。但他沒有選擇一個人躲起來,而是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的回盪聲中,鬼子的槍響了,老鍾叔倒下了,可他的手中還緊緊拽著繩索……
這是什麼精神?是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在現代學習生活中也要發揮這種精神,在學習上幫助別人,在生活上幫助別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只有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如不幫助別人,別人也不可能去幫助你!請為社會的和諧盡一份力吧!
❹ 抗日電影觀後感
看完電影《上甘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編導對戰役進程、戰斗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托出來,真實感人。
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
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反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
展示了我軍戰士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生與死的較量中,勇於奉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導演沙蒙率攝制組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又兩次到上甘嶺考察,並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
劇作起先想將上甘嶺戰役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戰役,但劇情認為這樣不容易打動人,所以蒙決定突破傳統戰爭體裁片的框框,將影片的視點投向上甘嶺戰役中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採用以小見大手法來展現人民軍隊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影片基調確定後,編劇林杉進入創作,不久完成了初稿,但他認為還不滿意,當她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報道後,於是林杉便在劇本中加入了一個女角色王蘭。
❺ 抗戰電影觀後感200字
電影《地道戰》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丟失了一批軍火,他們想方設法尋找它。有一個受傷的八路軍叔叔知道軍火藏在哪裡,鬼子立刻去追捕他。麥包、朱古力和大胖子等小朋友發現後,馬上把八路軍叔叔藏進了地道里。日本鬼子把村子裡的群眾都抓了起來,逼迫群眾說出八路軍叔叔所在的地點,但沒有人肯說一個字。整個村子被日本鬼子鬧得雞犬不寧。最後,他們躲在地道裡面,麥包他們和鄉親們一起,通過他們的機智勇敢戰勝了日本鬼子。
通過這部電影我明白了: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勇敢,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困難。我還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好好學習,只有學好本領才能保衛我們的國家!
❻ 有抗戰歷史的電影觀後感300字
90後的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不曾經歷戰爭,只能從書本影視上了解一點戰爭歷史,最讓我喜歡的戰爭題材是抗擊外來侵略者,尤其是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機智勇敢,壯烈不屈,盪氣回腸,可歌可泣。
電影《鐵道游擊隊》,就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縮影。1956年拍攝的《鐵道游擊隊》,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年代能夠拍攝出如此佳作,實屬不易。而今觀賞,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勝。難怪父輩們反復觀看,喜愛有加。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小說《鐵道游擊隊》不是憑空杜撰的故事,而是發生在抗日時期的真實傳奇。鐵道游擊隊,是從百姓中走來的抗戰特種隊伍,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其傳奇般的英勇事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達300餘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日偽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日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1945年10月,在棗庄和臨城的1000多日軍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擊武裝投降。這是有史以來軍事受降中十分罕見的一幕。
❼ 紅色抗戰影片的觀後感怎麼寫
國慶節期間,媽媽給我買了一盤電影《地雷戰》的VCD光碟。回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的在電視上放了起來。整整一個下午,我在反復的看著這部電影。電影那緊張動人的情節,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夜已經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我的思緒,仍沉浸在下午觀看影片的一幕幕場景中…… 在我的眼前,浮現出了村民們頂烈日、冒嚴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場景。我彷彿聽見了村民們在高喊:「響了一個,又響了一個!」我彷彿又看見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橫飛……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個人影看不見」。這就是民兵們對付鬼子的最好辦法。民兵們就是按照這種打法,和日本鬼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在戰斗中,村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製造了許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蠍子雷等等。其中最厲害的地雷,要數「天女散花」了。這可是村民石大爺苦思冥想發明和製造出來的。這種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會爆炸,爆炸時石頭飛上天,落下來就會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雖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們並不甘心。他們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後把雷起出來。但民兵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發明了「蠍子雷」。這種雷,當鬼子去起雷時,就會有一個小小的鐵夾子蹦起來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 看了這部電影,使我了解了當年的抗日戰爭,了解了過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艱苦。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將來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我們決不辜負先烈們的鮮血和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建設得更加美好
❽ 抗戰電影觀後感
最值得看的抗戰電影,自然是剛剛登頂票房冠軍的《長津湖》。
《長津湖》,是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
❾ 抗戰題材電影的觀後感
《抗日戰爭》影片觀後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在我國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掀起了加侵華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燦
燦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
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記錄著這一苦難
時刻的開始。
中國共產黨在這危急關頭發出了
「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築起抗日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的號召。在國土淪喪,人民危險的陰霾中,這一號召如一聲驚雷,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震響乾坤,一大批優秀華夏兒女投入了抗日的滾滾洪流。就連處在幻想中的國民黨,也不得不在全國人民高漲的抗戰呼聲中,與中國共產黨再次合作,結成抗日同盟,開始了艱難的抗戰。忻口會戰,凇滬會戰,武漢會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雖然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但奉行不發動群眾的片面抗戰的國民黨軍隊卻無法阻止日本侵略軍入侵的腳步。由於國民黨內部反動派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居然成為了蔣介石集團的首要作戰任務,於是日本侵略軍更加肆無忌憚地長驅直入,
南京大屠殺、冀中平原大掃盪„„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駭人聽聞的罪惡事件
時間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永遠和平,況且時間的流逝是無法抹去
我們祖國母親曾經遭受的苦難。抗日戰爭結束距今逾有六十年了,
但每念斯恥,每一個中國人都難以掩飾心中震撼。俄羅斯作家托爾
斯泰說過:「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們面臨國家存亡的
時候,人們心中便會生騰出巨大的力量,這就是美,這就是人類的
精神。」托爾斯泰把這種精神稱為「俄羅斯精神」。而從中國人民
的反侵略史上看得,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呢?
❿ 抗戰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500字
通過觀看抗戰歷史片〈百團大戰〉,知道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偉大的共產黨用它野草一般的毅力從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的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雖沒有像日軍那樣先進的武器,但共產黨仍能戰勝日軍。就像星星之火一樣,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能燎原。共產黨喚醒了更多的熱血男兒。中國共產黨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侵略者的魔爪;像一面大旗,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像一輪太陽,照亮了新中國的前程。
抗日戰爭時,為了不然國民黨投降,振奮抗日軍民。八路軍總部決定組織一次「百團大戰」來打擊日軍。105個團的兵力由彭德懷指揮。1940年8月20日開始攻打天險娘子關,敵軍的火力網非常密集。這天晚上,兩個連的戰士迅速包圍了村裡的偽軍。敵軍來不及反抗就全軍覆沒了。碉堡里的敵人發覺了,想八路軍發起猛烈射擊。八路軍以村子為根據,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般的炮火,沿陡峭的山岩向敵人強攻。負傷的戰士從矗立的山岩上跌進了深谷,但一個倒下去了,後面的戰士還是英勇的沖上來。鮮血灑遍了娘子關。僅過了3小時的激戰,八路軍終於佔領了娘子關,全部肅清敵人。黎明的時候,鮮艷的戰旗迎著東方燦爛的陽光,飄揚在鮮血染紅的娘子關的上空。
八路軍是多麼的英勇啊!他們身上那股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地精神是多麼寶貴。他們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打造了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勇敢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克服困難,把黨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