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節記錄片觀後感作文
又一個難忘的央視春晚伴隨著我們跨進又一個新的春天。
隨著歲月的推移,不知不覺地,春晚已深深紮根中國百姓,變為新民俗,成為春節這個傳統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人每年看了春晚、跟著春晚主持人數完除夕倒計時,才安排放鞭炮、才自然過渡到吃餃子,春節這個老百姓生活中最看重的節日到這個時候,才算逐漸進入頭一個高潮。同樣,每年聽罷《難忘今宵》,一種歲月「逝者如斯」之感便會在人們心中油然而起。是啊,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難忘的年華,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美好的精神生活記憶,年年花開花落,春晚歲歲不同。春晚不僅讓全球華人欣賞了藝術,同時使人們更好地回味和記取自己與國家、與民族、與傳統的聯系。
2015年央視春晚所突出的鮮明主題是「共築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編導和演出團隊善於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題材,利用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呈現和深化,同時注重節目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統一,調動氣氛、增強互動、潤物至深。演出開篇一曲由張凱麗、韓童生、佟大為、李光曦等聯唱的《四世同堂合家歡》,四輩人男女老少齊登台,共同詠唱家和萬事興,抒發普通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節奏喜慶明快,時代氣息濃郁。「星光大道」選手聯合演繹的《高手在民間》,則很好地呈現了「開門辦春晚」「拆門辦春晚」的思路和成果,看著那些來自各行各業業余演員的出色表現,你不得不相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之真理顛撲不破。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2015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強調減舞美不減創意,強調原創制勝、創意為王,比如堅持理念創新,首次分設歌舞與語言類兩個演出區,現場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演員的每一個藝術表現細節,雙方區域演員通過相互打擂台式演繹「比武」,不斷引發兩個演出區域之間、場內場外的互動歡樂,能夠使演員更加有效地貼近觀眾,更好地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春晚設置吉祥物陽陽也是個創舉,並且首次引進新媒體、雲計算加強與觀眾互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僅樂享視聽盛宴,更在互動中獲得快樂。吉祥物陽陽在串場的同時,調動場內外觀眾聯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於樂和寓教於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於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像,對悠久傳統的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雲》,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台。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遊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於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台呈現,表現手法勇於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熏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真正新的開始,是一個除舊布新、告別過去、開辟未來的節日。正如灑掃庭除、鏟去雜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一樣,中國人更願意在笑聲中與自己的過去揮別,這是真正有勇氣面向未來、開創未來的表現。春晚語言類節目向來具有尖銳、鮮明、入心的特色,而諷刺武器的運用,在2015年春晚中成為突出的亮點。比如,岳雲鵬、孫越合說的相聲《我忍不了》,對現實當中那些缺少公德、行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針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須拍馬」現象痛下「猛葯」,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於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15年春晚善於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峰等的小品《社區民警於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著媽媽的手》,均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朴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台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願寓教於樂潤物入心成為娛樂晚會的新常態。
2. 過年電影觀後感1000字
過年這部電影是一個很好的作品,它表達了中國人民傳統的習俗。
3. 過年回家的觀後感
第一次接觸張元這個名字,第一次接觸張元的電影,卻瞬間就被他和他的電影感動。
張元關注『邊緣狀態的人』,他曾說過:「世界本沒有高低、貴賤,中心、邊緣之分。」他說這句話,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關注「弱勢群體」不需要理由,也不值得標榜,這些人本應得到更多的關心。
《過年回家》,是張元根據一個真實案例編導而成的。值得一說的是,這是張元第一部在國內公映的影片;由於張元的電影題材涉及患幽閉症的兒童、前衛藝術家、無業遊民、精神分裂者、同性戀者、重刑犯人、變性人……這些電影題材在國內來說還是顯得太獨樹一幟,因而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張元的電影慘遭冰凍,無法在國內公映。而我覺得在今天的社會中,博愛的思想、人道主義思想,包括現在做的這部《過年回家》中極度狀態下的人道主義,應該在人們尤其是藝術家的心裡存活,應該讓它冉冉升起。現在許多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這種狀態下,更應該有這種精神存在。
經常有人把這部電影叫成《回家過年》。但是,起這個名字是有寓意的,說反了就不可能原原本本的體現它原來所包涵的寓意:一個女犯人,坐了十七年的監獄,因為過年,她才能破例回家。這個電影,主要寫的是一天的故事,重場戲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原本是兩個家庭合並成了一個,父親帶一個女兒,母親帶一個女兒。因為十七年前的殘酷的一天,父親的女兒死了。兇手就是母親的女兒。在這樣一頓年夜飯里,等於是冤家相見,可想而知是怎樣一種情景。
現在談談我的觀後感。兩個離異家庭的重新組合,並沒有讓彼此從此過上美滿的生活,甚至連舒坦也說不上——物質經濟條件的困窘讓這個家庭為柴米油鹽醬醋等瑣事糾紛不斷。就拿兩個孩子來說,她們在這個家感受到的只是壓抑與苦悶。雖然她們是兩個性格不同的孩子,卻都排斥著這樣的家庭與生活:一個假小子似的無拘無束,整天游盪在外到很晚才回家——她不願早早回到那個每天充斥著吵嘴爭執的家;一個則獨來獨往,靜啃書本,渴望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遠方的大學,擺脫這個家。小孩子和成人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什麼很大的區別,她們在嚴酷的現實下都一樣脆弱。但小孩子的感情可能比大人更飽滿,她們更容易動情。她們不滿意現實,就需要用她們自己的方式來表示對眼下生活的反抗。反抗的似乎有點過頭了,悲劇產生了——那個孩子其實也是無辜的,她一直就是那樣沒有雜念,帶著一顆純凈而真摯的心在生活,只不過她所處的生活環境跟她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十七年後即將服刑期滿的一次回家過年,是全劇聚焦特寫鏡頭;如何使自己接受讓親生女兒死於非命的孩子?劇中細膩的細節慢節奏推進且略顯重質感的畫面把父親的矛盾心理凸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哭了,我們也濕潤了眼角……父親艱難心理斗爭後的寬容接納,特別是他最後的肺腑之言,強烈沖擊著我:親情是世間最博偉的愛,它總能包容一切。
感謝張元和他的電影——用一網友表明我與之相同的感受:張元,一位能准確洞察人的靈魂深處,並通過細節展現出來的藝術家。題材對於他已不重要了,在他的思維空間里,變革時代的一切都能入戲,邊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他的題材有廣闊的空間,內心結構的完整性決定了他是我們期待的重要的好導演。
不知道行不行,你看看吧
4. 過年觀後感
過年觀後感
除夕,冬日北方小城,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喜慶氣氛中,程家座落在小城邊上,一家13口人。父親在外奔波賺了些錢回家過年,母親圍著鍋台轉,包餃子,與丈夫一起盼著兒孫們來過年。
可是他們的希望落空了,老兩口凄涼地過了年。初一,二兒子程遠帶著女友從北京來,他們想去海邊考察准備寫畢業論文,希望得到父親的資助。老大和媳婦自去年砸了年夜飯就再也沒來過,這次聽說老父發了,領著孫子來看望。大女婿丁圖是個幹部,可在外沾花惹草,還逼大姐流產,不明真-相的老父以為大女兒不能為丁家生養總覺欠著丁圖什麼似的。二女兒程萍愛上了架子工大川,父親不同意,二女兒私奔了。大川勤勞致富與二女兒懷著負罪感進了家門。小兒子程勇與姑娘小鳳年夜看通霄電影,一回來便插門睡覺,父親大為惱火,他還不知小兒子已列出2500元的訂婚聘禮單……
年初一的團圓飯上,兒女們一個個托出企求,父親看穿後極為傷心,大川和程萍為兄弟們慷慨解囊又刺傷了父親的自尊心,父親端出最後一道菜:8000元人民幣。丁圖在外面的事被揭發,小兒子為大姐報打不平與丁圖在雪地上滾打起來,大兒媳還惦著8000元錢,一向懼內的大兒子打了媳婦一巴掌,一場混戰展開了。
一地的狼藉,雪花漂落兒孫散去,父親母親坐在爬犁上,懷著無限的傷感離開了雪原上自己富足的家。
http://www.oh100.com/a/201206/99442.html
這部片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傳統。平凡百姓的微薄的美好生活希望與家長里短的矛盾,電影把老百姓最容易理解經歷的平常生活藝術化戲劇化地表現在大屏幕上,這些生活瑣碎獨具中國特色,能夠最普遍深刻地刻畫中國民眾的生活特點,女婿與老丈人,過年與結婚,發達的工程隊長與家人懼怕露富的傳統心理,生育子女與猥瑣的花心男人,霸道的幹部女兒與窩囊的丈夫,不孝子女對父母的壓榨。
2.
本文來源於百分網(http://www.oh100.com/),轉載請保留此標記,謝謝!
電視劇《大過年》以馮家為典型,真實地描述了一個平淡、溫情、卻又不普通的故事。故事從1977年開始一直講述到2007年,30年來馮家5兄妹經歷了風風雨雨和人生變化,其實馮家的變化就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巨大變化的縮影。
父親馮老是古建老前輩,在故宮工作,膝下有三兒兩女,馮家大兒子馮建棟原在一家木器廠做木工,為了補貼生活,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給別人打傢具,遭到父親的反對,因為父親希望他能繼承自己「古建」專業技能。但由於木器廠不景氣建棟被-迫下崗,下崗後給人打工,數年後,歷經艱辛終於成為一名小老扳。二兒子馮建梁原在國營浴池做修腳工,因妻子不滿意他的工作而離婚。為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決定辭職下海,向哥哥弟弟借錢做生意,歷經千辛萬苦後,成為一家公司總裁。但由於手下人捲款逃跑,從此公司倒閉,他只好從頭開始。三兒子馮建業為了找份工作,提前接了媽媽的班,在印刷廠工作。在給書店送書工作中認識了一位漂亮姑娘王芳,結婚後,建業為了做第二職業,他們租房辦書店,後來王芳成了書店老闆。大女兒馮建珍70年代初下鄉到東北某農村後,不顧家人的反對與當地村民結婚並有一子,因此斷絕了父女關系,後來為了返城只好離婚。返城後上了大學,畢業後搞建築設計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為某建築公司經理。在父親的指導下,她終於成為一名「古建」專家,圓了父親多年的夙願。小女兒馮建敏長得即聰明又漂亮,但虛榮心強。在結識了同學的一位親戚美籍華人後,為了達到出國的目的,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這位比自己大十幾歲的美籍華人,但婚後並不幸福,一年後他們離了婚。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由於國家有好的政策,經過多年的努力,馮家大兒子由木匠成為老闆;二兒子由修腳工成為公司總裁;三兒媳由店員成為書店老闆娘;大女兒由知青成為古建專家;小女兒因虛榮嫁人出國,總之,這些就象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
本劇並沒有直接描寫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各條戰線的發展與變化,而是用大量的鏡頭和場景來描寫馮家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變化,並主要通過過年來反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過年,馮家十幾口人圍在一起在家吃年夜飯,而2007年的年夜飯馮家是按著社會上流行的新孰,由兒女們安排在大酒店進行。這些變化意味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為了珍惜和捍衛改革開放的成果,我們要共同努力工作,以工業立市,發展大牡丹江,創造美好的明天,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年。
5. 電影觀後感
《阿甘正傳》觀後感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電影,在這個紙醉金迷,金錢利益至上的社會中,阿甘,作為一個最純朴的原形,用最本質的最純朴的人性,為人們樹立了一個與這個時代並不相符,但卻是這個時代最應該珍惜的形象.
從出生到成功,阿甘經歷了與常人同樣的過程,只是他的命運與常人有所不同,但是天生純朴的阿甘有著一顆永遠善良的心.無論是在他平凡的生活中還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阿甘勇永遠用一顆最純朴的心面對這一切.它可以拋棄自己的生命去救助自己的夥伴,即使夥伴已經魂歸天堂.它可以不顧危險去救自己的長官,即使他的長官已經失去雙腿.他也曾經困惑曾經迷茫過,為了他所愛的人,他曾經不顧一切,雖然他並不懂得那就是所謂的愛情.但他始終遵循著甘福利的本質--善良!於是他有了自己的愛,有了自己的夥伴,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最後也不得不為他的偉大而折服.
阿甘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他聽自己母親的話,他總是說--媽媽說,以至於他把人生簡單的規劃為一盒巧克力,這就是它的全部智慧.他與世無爭,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應該做的本分,他從不去傷害任何人,即使受到傷害依舊以善良面對.
影片的開始,那個羽毛或多或少的說明了影片的主旨,亦可在風中漂浮的羽毛,沒有人知道會去向何方,但羽毛始終是潔白的,無論他飛過多遠飛過多久.始終不變的是他的潔白無瑕.
阿甘是不幸的,它的人生中充滿了上天的不公,讓他與常人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上天賦予了這個被人們稱為"傻子"的不幸兒一個禮物,那就是一顆無論受過多少洗禮與挫折依舊會潔白無瑕的心.阿甘是堅強的,他面對母親的離去,面對妻子的逝世,用快樂沖淡自己的悲哀.阿甘是勇敢的,面對紛飛的子彈,他為了佔有不顧一切,阿甘是守信用的,為了曾經的一句諾言,他把自己的已故朋友的遺願最終變成了現實.阿甘是執著的,他為了屬於自己的愛與善良,從來都沒有去傷害過任何一個人,所以上天富裕這個"傻子"的禮物比他的不幸要幸運得多.
成功的阿甘,他的智慧不在於有多麼的精明,也不再有多麼的偉大,僅僅在於他那顆永遠善良的心.因為他堅定著善良的本質,堅定這善良的方向.
一根潔白的羽毛,隨風飄舞,無論飛過多少地方,依舊潔白無瑕.
以上綜合來自度娘。。。
6. 《過年》電影李保田趙麗蓉400字觀後感
因為要過年了,或許也是因為越來越懷舊了吧,就觸景生情地突然想起了早年曾經有過一部電影,片名就叫《過年》。於是乎,趕忙找來一睹為快。沒有想到的是,這部影片雖然距離今天已經有二十四個年頭了,可還是那麼得令人震撼。說得形象一點兒,就像是觀者的心,被人用玻璃碴子狠狠地颳了一下,一陣難受之後,就是不由得一聲嘆息。天呢,這家人哪裡是在過年,簡直就是在互掐,亂哄哄的一片,亂得不僅太離譜,也太殘酷了!
年,年年有,年年過。即使是年年難過,也要年年過。再窮,再微不足道的人,也是有父母的,到了年底也是要回家過年的。與家人一起過年,這是中國人的傳統。就是關山險阻,路途遙遠,也擋不住人們回家過年的腳步與決心。可是,關上門之後,這一家家的年夜飯,又有幾家是在祥和溫馨,平安無事的氣氛中度過的呢?應該說,肯定也是有為數不少的家庭,跟電影《過年》里的程家倒是有幾分相像的吧。
7. 2019的賀歲電影的觀後感
2019賀歲電影有很多,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部?其中有一部叫《流浪地球》,很好看,票房超過20億了。《神探蒲松齡》,成龍演的,票房差點。《瘋狂外星人》,黃渤和沈騰演的,很逗樂。周星馳的《新笑劇之王》也不錯,是翻拍。
8. 趙麗蓉主演得《過年》得影評
過年
1991年攝制, 彩色, 100分鍾
生活在農村小鎮的爸爸媽媽終於在大年初一盼到從城裡回家過年的幾個子女,媽媽深深體諒幾個兒女不同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可爸爸卻打心眼兒里看不慣。整個團圓飯亂作一團…… 影片幽默智慧, 表達人物復雜的心理狀態淋漓盡致。
編劇 姜一
導演 黃健中
攝影 李恬
美術 劉是
錄音 李伯江 關鍵
作曲 鄒野
主演 李保田 趙麗蓉 丁嘉莉
葛優 梁天 申軍誼
本片獲1991年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991年第四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評委會大獎;1992年第十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獎;1992年第十二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1993年第六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大陸電影推薦獎。
黃健中 原籍福建晉江,生於印度尼西亞泗水。1948年回國,1960年入北京電影製片廠附屬電影學校學習。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場記、副導演、導演。先後執導故事片《如意》、《良家婦女》、《龍年警官》、《過年》等。其中《良家婦女》於1986年獲第二十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影評家組織獎,西班牙第十八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安達魯西亞電影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1987年獲印度第十一屆電影節國際評論家獎;《龍年警官》、《過年》分別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1991年優秀影片獎,第十四、十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過年》並於1992年獲第四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委獎。1988年後編導十二集電視報告文學《異軍突起》,八集電視連續劇《撞擊世紀之門》等
9. 作文:賀歲片觀後感
又是一年年底了,各種賀歲片應景而來。我這個喜歡看電影的人當然不會錯過這些好看的電影,這不,我最愛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也上映了,趁著周末,我上午就來到了電影院。
觀看電影的多是帶著家長的小觀眾。什麼?你說我說反了,應該是帶著孩子的家長?我可沒有說錯,這部電影不就是給小朋友們看的嗎?家長只是陪同而已。當然,像我這種已經快要小學畢業的人就是單獨一個人來啦。
電影開始了,開場就場面宏大:羊村防禦系統在慢羊羊村長的主持下正式開啟,一個巨大的透明防護罩緩緩籠罩羊村。可緊接著突如其來的閃電就摧毀了防禦系統,這當然是灰太狼的傑作。原來灰太狼已經成功的控制了天氣,可以隨意操縱電閃雷鳴。不過慢羊羊村長也有對抗灰太狼的殺手鐧,那就是喜羊羊和他們夥伴們變身的羊羊特工隊。羊羊特工隊和灰太狼第一次交手不分勝負,事態發展卻出乎所有人預料,最後當然又是雙方聯手克服另外一個大的危機。至於具體是什麼,我就不再劇透啦,給大家留個懸念吧。
看完電影,我深深的感覺到理解和溝通是多麼重要。因為不理解,蛇族被迫隱居。這其實也是大家互相溝通不夠,信息不透明造成的吧。還有就是順應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我們總想著控制大自然,控制天氣。但是自然有它自己的規則,不是我們能簡單控制的。弄不好就會和灰太狼一樣受到報復。其實想想,近幾年極端天氣的出現越來越多,是不是也是對我們人類的警告呢?
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給我帶來長長的思考,我想:以後我要更加愛護環境和自然,尤其是那些不能再生的資源,為保護地球盡我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