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八佰》中,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和余皓磊等人組成的狙擊敢死隊原本設計有最後的戰斗場面,但這一片段最終被刪減。根據電影情節推測,他們在這場戰爭中英勇犧牲。這一改動使得羊拐等人的結局變得「下落不明」,為觀眾留下了無限遐想。
另一角色老鐵,由姜武飾演,同樣倖存下來。在電影結尾,觀眾可以看到他坐在樓上的防空炮位置。盡管許多人只記得姜武最後揮刀唱京劇的場景,但電影中其實有一個鏡頭捕捉了他坐在防空炮上的情景。張譯飾演的角色則穿著記者的衣服,被端午釋放後,他似乎是披著納粹旗過河,最終來到了租界。
唐藝昕飾演的護旗手楊慧敏同樣倖存,並在後來的劇情中出現在租界。這些角色的命運和結局通過電影中的細節得以揭示,盡管部分情節因刪減而略顯突兀,但觀眾仍能通過這些線索拼湊出他們的命運。
❷ 八佰最後結局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而且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污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2)電影八佰的結局刪減片段擴展閱讀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
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❸ 八佰的最終結局
電影《八佰》的最終結局是所有戰士被囚禁,謝晉元被汪精衛刺殺身亡。以下是關於該結局的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