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愛在湘西大結局

電影愛在湘西大結局

發布時間:2025-05-07 08:20:02

『壹』 《血色湘西》觀後感

[《血色湘西》觀後感]抗日劇看過不少,但很多都不那麼痛快,沒有一種盪氣回腸的豪邁,為什麼呢?有些場景特別難看,演員無比醜陋,台詞低俗,典型代表有《中國地》,不知道東北的網友看後會怎麼想?有些為了突出國民黨\"反動派\"的一面(可能是事實),穿插一些內部爭斗、陷害、同胞相殘場景,親者痛、仇者快,十分不爽,《血色湘西》觀後感。還有一些,生拉硬扯地下黨出場,如何偉大,或者審查同志如何嚴酷,同胞們流淚又流血,毫無人情可言,當然,也十分不爽。比較好看的是《中國兄弟連》,國共同仇敵愾,痛毆鬼子,沒有太多的做作,沒有刻意描繪黨如何偉大,國軍如何腐敗無能,貼近真實,看起來有些味道。其實,不管歷史真相如何,觀眾們知道,清政府幾乎沒有什麼科學技術而言,而西方早已完成工業革命,民國成立時,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化國家。英國的軍艦、航母、商船已能遊走到全球各個角落。通過民治維新,到30年代,日本航母、飛機、汽車、武器已能同西方列強抗衡,而國美,二戰時期,各類航母超過了100艘。過了70年,到了今天,中國還沒有一艘航母呢。所以說,中國當時抗日,是不容易的~美國佬陳納德將軍,率領100架飛機來到中國(小道消息:中國買的,這批飛機本來要投放到歐洲,通過運作,飛到了中國),還有100名美國志願航空兵,中國開始有了制空權。飛虎隊挺厲害,不到一年,擊落日機299架,擊傷180多架,而自己只損失了10多架。(某書本看到的,我記的不一定對)。為什麼要說飛機呢,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中國湖南芷江,在抗日時期,修了一個軍用機場,對抗日機對武漢、長沙等大城市及抗戰前線的狂轟濫炸。芷江縣今屬於懷化,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湘西小城,侗族居多。芷江以什麼出名?有本書叫《一紙降書出芷江》,講的是小鬼子在芷江向中國政府簽訂了投降書。有了芷江機場,日軍的轟炸機就有了剋星,基本上見到鯊魚飛機(飛虎隊的)就只有兩種選擇:逃命、被擊落。日本人對芷江機場恨之入骨。當然,沒有雷達,機場就是瞎子。《血色湘西》,就是講湘西人民與國軍誓死保衛機場雷達的故事。順便說一句,芷江機場現在是民用機場啦,廣州每天有一班,同常德機場差不多吧,沒法同張家界機場、長沙黃花機場比啦。扯遠了,回到《血色湘西》吧。其實,這部連續劇前面20集,都沒有什麼精彩的,權當了解古老湘西的風土人情,每集41分鍾,正常情形下,你可以用10分鍾看完,不會遺漏什麼,也不要怕銜接不上,觀後感《《血色湘西》觀後感》。照理說,前20集都沒有看頭,你能挺到21集?神人呀。確實,一定得挺住。首先,每集有一首悠揚的山歌開場,比祖英妹子唱的更有穿透力。其次,各類人物,盡管衣服破舊,但干凈整潔。大宅大院,或精緻傳統民居,都收拾得乾乾凈凈,這點東北抗日劇《中國地》得好好學學,那場戲中,到處都是垃圾,衣衫襤褸,精神不振,毫無氣質與美感可言。當然,吸引眼球的還有俊男美女,幾個小夥子都很有型,女主角也還不錯,老有老的做派,少有少的風格,對白設計自然,言語嗎,湘西普通話,帶字幕,帶些民俗韻味,有點像川劇《樊哈兒》的言語,當然,湖南人聽湖南話更親切,更能理解其中那份幽默。山清水秀,自然怡人,山寨書香,有美的氣質,這是很多戲都做不到的。好戲在後頭,HOLD住先,慢慢地,就精彩起來。戲中,沒有一個搖尾乞憐的漢奸,沒有半個孬種,即便是愛沾點小便宜的主,還是分得清輕重,這點比較爽。戲中,沒有突出國軍指揮無能,上下離心,而是官兵一致,沒有多少豪言壯語,但行動已經證明,他們都是中國的軍人。當然,沒有黨派的爭執,這點也很爽。有道是,湘女多情,60多年前,湘西還是比較野蠻古樸的,戲中的戀情描寫也比較自然,不落俗套,讓人感動。還有幾個美國兵,為雷達獻出了生命,小夥子們很俊,不像其他電影中,盡是嘻嘻哈哈、玩世不恭、故作浪漫的大兵。軍人有軍人的樣子,有軍人的氣勢,戲中沒有橫刀立馬,氣壯山河的鏡頭,但不退縮,不畏強敵,亦彰顯了中國男兒的氣概。這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好在她純抗日,沒有任何干擾的抗日,軍民共赴國難、共報家仇國恨的抗日。可以打、可以殺、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愛、可以恨,本是循規滔距順民、本是作奸使壞惡霸,全都可以殺身成仁!高山有好水,甘泉釀痴情,湘西兒女好樣的!可以PPTV觀看,標題:血色湘西湘妹子,女主角日機轟炸運輸雷達的車輛湘西的山與日機空中較量,我們是戰斗機,鬼子是轟炸機,沒有什麼懸念,鬼子要麼死,要麼趕緊逃女主角颯爽英姿,略帶仇恨!軍民誓死包圍的芷江機場天眼--雷達,他們贏了!盡管他們幾乎都長眠於此!〔《血色湘西》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貳』 邊城中的翠翠和船總的大兒子天保相愛,為什麼後來分開了

主要內容: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茶峒城裡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
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nuó)送,儺送在翠翠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提前托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後也吃了一驚。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
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斗論勝負,而是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後便去做生意。幾天後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碼頭的船總順順因為兒子天保的死對老船夫變得冷淡。船總順順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老船夫只好郁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說起什麼。夜裡下了大雨,夾雜著嚇人的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後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其父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沈從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從文母親是土家族)血統,現代著名作家(備註:雖然沈從文生活在當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稱之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後世影響:
《邊城》是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
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沈從文一生寫下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但是在他眾多的作品之中,《邊城》則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1999年6月,《亞洲周刊》推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對20世紀全世界范圍內用中文寫作的小說進行了排名,遴選出前100部作品。參與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內外著名的學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曉明等。在這一排行榜中,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位列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單篇小說計,《邊城》則屬第一。《邊城》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
延伸影視作品:1985年,凌子風執導《邊城》同名電影。

閱讀全文

與電影愛在湘西大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店預約相關英文電影 瀏覽:538
法國電影常被用的音樂 瀏覽:267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銷售 瀏覽:553
旗袍電影圖片 瀏覽:618
電影裡面的蜘蜘俠叫什麼名字 瀏覽:849
兒子買電影票 瀏覽:868
公主電影不是英文的 瀏覽:742
台灣民族戰斗的電影 瀏覽:607
台灣電影類似六弄咖啡館的 瀏覽:10
小學英文電影配音 瀏覽:554
電影藍精靈圖片大全 瀏覽:37
千王之王周星馳完整電影 瀏覽:229
一部老電影叫什麼節日 瀏覽:630
肖戰大電影完整版 瀏覽:18
包貝爾導演電影票房 瀏覽:281
主角名字叫花的日本電影 瀏覽:13
電影死亡賽車中文版下載 瀏覽:567
什麼軟體可以拍圖片猜電影 瀏覽:176
好看少林電影大全電影 瀏覽:378
動漫電影賣豬完整版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