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豫劇<花木蘭>劉大哥講的話一段的唱詞
《花木蘭》豫劇
出自常香玉大師《花木蘭》選段
唱詞原文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干。
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你們要不信哪。
請往這身上看,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這千針萬線都是她們連哪。
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
這女子們,哪一點兒不如兒男。
出自豫劇《花木蘭》,劉大哥是與花木蘭一起從軍,並肩作戰的戰友劉元度(劉光之子劉元度)。
花木蘭的父親叫花志芳,花志芳當年曾與劉光、王勇二人一起從軍。
豫劇音樂劇《花木蘭》由「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石磊擔任導演和劇本創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女兒陳小香擔任藝術指導,常派再傳弟子連德志領銜主演,81歲高齡的豫劇大師王素君、唐派名家袁國營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甘當綠葉,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優秀青年演員李多偉、楊歷明、呂軍帥等參加演出。
演出中,常派經典劇目《花木蘭》中的15個唱段並未刪改,而是採用了新的民族交響樂隊,以朗誦《木蘭辭》做串聯,加入了伴唱、合唱、輪唱等現代音樂形式,但呈現的是原汁原味的常派唱腔。演員全部彩扮演出,保留全劇的戲劇性,舍棄過場戲,演出進度比傳統豫劇更明快,很多戲迷不由自主地跟隨樂曲哼唱起來。
Ⅱ 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歌詞
《誰說女子不如男》演唱:常香玉。歌詞如下: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閑?
男子打仗到邊關,
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
夜晚來紡綿,
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兒干,
這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請往身上看,
咱們的鞋和襪,
還有衣和衫,
這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哪。
有許多女英雄,
也把功勞建,
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
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2)豫劇電影完整版全集花木蘭擴展閱讀:
《花木蘭》是一部由劇作家陳憲章和王景中從《木蘭從軍》改編的豫劇,主唱為豫劇大師常香玉,是1951年常香玉為抗美援朝捐獻「香玉劇社號」戰斗機進行義演時的主要劇目。在1952年10月全國首屆戲曲觀摩演出中,常香玉演出此劇獲榮譽獎。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張妙玲,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豫劇表演藝術家。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沈陽音樂學院教授等職。
《誰說女子不如男》被很多名家翻唱過,京劇大師梅蘭芳、徐碧雲和言慧珠等均有演出。1957年被拍攝為豫劇電影片。
Ⅲ 豫劇花木蘭
豫劇電影《花木蘭》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出品。該片由劉國權、張新實聯合執導,常香玉、趙義庭、吳碧波、馬天德、湯蘭香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南北朝時番邦犯境,邊關告急。花木蘭的父親列名徵兵軍帖。木蘭慮及老父體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決定女扮男裝,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從軍。木蘭辭別雙親,披星戴月,快馬加鞭,奔赴邊關。途中,她還結識了幾個朋友,全是應征入伍的戰士,相伴同行。他們在接近前線時,忽聞戰鼓齊鳴,殺聲震天,魏軍正與敵兵交戰,突力子等三人夾戰魏軍賀元帥,木蘭一馬當先,殺退敵人。從此,她便得到賀元帥的賞識。戎馬倥傯,十二年過去,身經百戰的木蘭已晉升為將軍。某夜,木蘭外出巡營,忽聽群鳥飛鳴,她料想必是敵兵前來偷襲,驚起宿鳥。便稟告元帥,建議四面埋伏,智擒敵酋。果然,敵軍中計,突力子被擒。元帥擬為木蘭封官進爵,並把愛女許與將軍。木蘭不慕官爵,更不能與元帥之女成婚,只求賜與千里馬,回故鄉探親。木蘭返回桑梓,脫去戰時袍,換上舊時裝。朝廷冊封木蘭為尚書郎,元帥率領眾將,抬著禮物,親臨花家,請見花木力將軍。木蘭出堂,相見之下,元帥驚訝不已。於是,木蘭細述從軍經過,元帥盛贊木蘭不愧是一位巾幗英雄。
Ⅳ 豫劇《花木蘭》的簡介
《花木蘭》是一部由劇作家陳憲章和王景中從《木蘭從軍》改編的豫劇,主唱為豫劇大師常香玉,後來京劇大師梅蘭芳、徐碧雲和言慧珠等均有演出。在1957年被拍攝為豫劇電影片。
北魏末年,突厥率兵侵入中原,12道軍花木蘭之父花狐奉命到前線從軍征戰,但是花木蘭的父親年老體衰,而花木蘭又沒有兄長,最後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征戰12年,取得了赫赫戰功,從古至今傳為佳話。
(4)豫劇電影完整版全集花木蘭擴展閱讀:
在1951年經過"豫劇"皇後常香玉在全國義演後,成為全國知名豫劇唱段。其中的「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唱詞,在中國耳熟能詳。
1956年10月,長春電影製片廠將豫劇《花木蘭》拍攝成戲曲藝術片。
2007年10月,在常香玉版的豫劇《花木蘭》的基礎上重新改編的大型豫劇《花木蘭》在「花木蘭的故鄉」商丘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