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有沒有中美戰爭電影
鋼盔Steel Helmet(1951)
扎克中士所在的美軍一個排都被朝鮮人民軍槍決了,唯有他一個人僥幸活了下來。他在逃出敵占區的途中,一個10歲的韓國男孩子救了他。在小男孩子的幫助下,扎克中士聯繫上了美軍一個被打散的步兵班。這個班裡還剩下一個黑人衛生兵、一個反戰者、一個參加了二戰的日裔美國老兵、一個啞巴、一個新兵。然而,他們在中士的指揮下,躲在一個破廟里,在炮兵的支援下,給予北朝鮮軍事據點以沉重打擊,最後勝利歸隊。這部影片是公開發行的第一部有關朝鮮戰爭的好萊塢大片。雖然預算有限,但該影片真實再現了朝鮮戰場的殘酷顯示。與其說該片是表現朝鮮戰爭,倒不如說是表現了美軍內部的各種種族背景的人在戰爭中如何處理相互關系。因此,該片曾經被批評為「批判美軍」。
決不撤退!Retreat, Hell!(1952)
1950年11月,美軍沖過三八線追擊潰敗北朝鮮軍隊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七步兵師,在中朝邊境進攻長津水庫地區時,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優勢兵力的猛烈反擊,陷入中朝軍隊的重圍之中。美軍總部下令全面撤退。美軍海軍陸戰隊史密斯將軍卻公然違抗總部命令,下令部下反擊中朝部隊。海軍陸戰隊斯提夫上尉率領一個營擔任掩護任務,經過浴血激戰,終於和主力部隊一起沖出對方的包圍圈。
戰地天使Battle Circus(1953)
朝鮮戰爭期間,一家美軍陸軍醫院負責醫治盟軍受傷官兵。憤世嫉俗的軍醫威布少校是主治醫生,他與忠於職守的護士邁克卡拉中尉相愛,但是又相互討厭。他們在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中理解戰爭的意義,並增加相互的了解。
獨孤里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
1952年12月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77特戰隊飛行員布魯貝克中尉的飛行中隊受命執行炸毀獨孤里橋的艱巨任務。獨孤里橋位於北朝鮮,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重要交通樞紐,地勢險要,防守嚴密。布魯貝克中尉和戰友沖破滿山遍野高射炮陣地的火力網,炸毀了獨孤里橋,但是他的戰機受傷,被迫迫降。北朝鮮士兵蜂擁而來前來追捕。他和戰友拒絕投降,展開槍戰,最後戰死疆場。
豬排山Pork Chop Hill(1959)
朝鮮戰爭後期的1953年7月,當戰爭各方在進行和平停戰談判時,美軍為了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命令克萊門斯中尉率領美軍一個連進攻沒有軍事價值的255高地。他們知道板門店停戰談判可能隨時會達成和平協議,所以一些士兵不太願意做無謂犧牲。然而,克萊門斯中尉認為這是他們的愛國職責,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在豬排山陣地上與中朝軍隊進行爭奪戰,甚至進行殘酷的肉搏戰。等到增援部隊到達時,135人的連隊打的就剩下25個人。
② 史詩級電影——《全金屬外殼》詳細解析——下部
下部 海軍陸戰隊在越南作戰(71分鍾)
第一部分:開端——介紹小丑
開場:艦港街頭,美軍記者小丑、賴特曼與妓女討價還加,照相機被搶。
開端:海軍陸戰隊基地,小丑、賴特曼渴望上前線。
發展:軍報記者會,洛卡特中尉回答小丑提問,要他們編造新聞。
高潮:除夕夜,越共進攻基地。小丑用機槍射擊。
開場艦港街頭,總統阮必成(胡志明)畫像,滿街的妓女,這是越南的象徵性圖景,妓女成為越南標志。美軍記者小丑、萊特曼與妓女攀談、照相,照相機被越南人搶走。這是一個例證性動作,暗喻小丑失去眼睛,他作為新聞記者蒙著眼睛報道。
海軍陸戰隊基地的生活場景,小丑急於上前線,他聲稱:一天不殺人就沒有陽光。
《星條報》召集記者開會,洛卡特中尉回答小丑提問:在這里我們要刊登兩類新聞,一類是當兵的用津貼給越南人買牙刷,一類是戰斗殺人的消息。刊登前者是為了贏得民心,後者是為了贏得戰爭。辦公桌上擺著一具史諾比狗的玩具。小丑就是史諾比。
在高潮到來之前,插入日常生活,作為高潮(保衛基地戰斗)的節奏鋪墊。
開端部,集中介紹小丑的思想情感狀態。
帶入:記者小丑和萊特曼被派往前線。
小狗史諾比是查爾斯.舒爾茨筆下的卡通形象,它喜歡幻想和寫作(盡管總收到退稿信),對女孩子很溫柔,是運動健將,有時還會憂傷。當主人查理.布郎說:你看人家的狗,主人把樹枝扔出去後,會跑過去把它叼回來時,史諾比也學著叼來一根樹枝,然後眼巴巴的看著主人。它還常常專注地坐在小房子里,寫它偉大的小說,盡管它從來只收到退稿信。但卻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位偉大而勇敢的飛行員,並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了戰斗英雄。
第二部分:發展——介紹陸戰排
開場:小丑在直升機上,槍手掃射下面的農民。
開端:小丑和賴特曼在公路上找海軍陸戰排,屍坑前聽長官訓話,在廟內與陸戰排士兵相遇,與訓練營的學員牛仔相逢,並結識雪球。
發展:小丑和賴特曼隨陸戰排巡邏,與游擊隊發生交火,賴特曼拍照。
高潮:電視台在戰地攝影,歡快的音樂。
結尾:四人對死者的告別語。
上部具有一種寫意風格,訓練營的個場面都帶有荒誕意味。
在直升機上,小丑發現一個美軍士兵向下面的農民掃射,狂叫:「每個逃跑的人都是越共,每個不跑的人更是訓練有素的越共。」士兵自稱「殺死157人,50隻水牛」
小丑挎著相機在公路上尋找海軍陸戰排,用指南針找不到方向,暗示著他在戰場上失去了人生方向。他走到了一個屍坑,裡面是撒蓋了白灰的20具越南人的屍體,暗示著美軍視越南人為物體,而不是生命,一個軍官指著小丑胸前的「和平胸徽」與鋼盔上「天生殺人狂」的字,進行斥責,點出了小丑的雙重性格,軍隊對士兵的屠殺訓練,與小丑的和平本性兩者之間存在著尖銳的沖突。
小丑在寺廟內找到了陸戰排,並見到了海軍陸戰訓練營的學員黑人牛仔,並結識雪球。
在這個段落的高潮,出現了歡快的音樂,攝影機沿著軌道推過戰地,記者在現場采訪美國士兵,士兵們大放厥詞。越共被媒體娛樂化。
第三部分:高潮——步兵班和小丑班
開場:四名士兵接受電視采訪:我心目中的越戰。
開端:9名士兵參戰前招妓。越南妓女先挑選了白種人,黑人牛仔心中不快。
發展:牛仔率隊巡邏,瘋子被玩具炸彈炸死,狙擊手打死博士、雪球、牛仔。
高潮:狙擊手向小丑開槍,賴特曼開槍救小丑,小丑應受傷少女要求補槍。
結尾:陸戰排唱著《米老鼠俱樂部之歌》在廢墟上前行。
開端通過招妓,分別介紹了9個人物,他們是瘋子、博士、雪球、牛仔、唐倫、岩石、史特倫、賴特曼和小丑。
第三部分採用紀實風格與前面的寫意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越共向小丑開槍時,出現了小丑的主觀慢鏡頭,這是小丑內心活動的外化。
知識分子是國家的眼睛,社會的良知,但是他們的道德良知遇到了挑戰。賴特曼看到倒在地上的女越共,興奮地叫:「我真了不起,我像殺人者嗎?像個心碎的人嗎?」小丑向痛苦中掙扎的少女開槍時,給小丑一個長達一分鍾的鏡頭,讓我們不由回顧,這個美國知識分子的內心靈魂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影片結束時,士兵們唱著一支有關米老鼠的歌,在火光中前行,影片將卡通因素與死亡主題結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黑色幽默的風格。
越南戰爭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對美國來說是一場沒有宣戰,沒有方向,沒有結果,不知敵人在哪裡的戰爭。影片下半部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經過訓練的新兵被送到越南戰場跟神出鬼沒的游擊隊作戰。有這樣一場戲:美軍在搜索前進,士兵打開地圖卻找不到自己部隊應該走的方向。他拿出指南針交給「牛仔」,指南針好像也失去了作用,他們仍然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士兵說:「我想我們應該改變方向。」可是,方向在哪裡?敵人在哪裡?誰也不知道。這場戲內涵深刻,指南針都失去了作用,很有象徵意義。
伏擊段落是下半部的重場戲。美國兵一個個地被擊斃,卻又找不到敵人,縱有坦克大炮、直升機和最現代化的武器也無濟於事,這就是越南戰爭。影片最後,提升為中士的「小丑」給那躺在地上痛苦掙扎的女伏擊手補了一槍的鏡頭是全片的高潮。在這場戲里,「小丑」的臉部特寫持續了1分40秒,面部半明半暗,通過攝影,形象地表現出人的兩重性,點出了本片的主題:「生來殺人」(「小丑」的鋼盔上寫著「生來殺人」的字樣)和「愛好和平」(「小丑」的軍服上別著一枚象徵和平的徽章)這一矛盾的對立面卻在「小丑」身上統一了起來。
③ 有關抗美元朝的一系列作品或電影或文章或歌曲
電影:《鋼盔》(Steel Helmet,1951年,台譯《南韓血戰記》)、、《決不撤退!》(Retreat, Hell!,1952年。本蟀譯名)、《戰地天使》(Battle Circus,1953年)、(《上甘嶺》(1956)、《烽火列車》(1960)、《三八線上》(1960)、《奇襲》(1962)、《英雄坦克手》(1962)、《英雄兒女》(1964)、《打擊侵略者》(1965)、《奇襲白虎團》(1972)、《激戰無名川》(1975)、《碧海紅波》(1975)、《長空比翼》(1958)
文章:葉雨蒙先生的《黑雪》、《漢江雪》、徐京躍先生的《日出日落三八線》、徐一朋先生的《錯覺》、楊大群先生的《大較量》(雖然不是直接描寫朝鮮戰爭,但有相關內容)、楊震、孫曉、左東先生的《天驚》、京原先生的《五次戰役》等、李奇微的回憶錄等。
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 (李偉詞曲) 手拉著手,肩並著肩,要抗美援朝上前線!手拉著手,肩並著肩,為自由和平保國保家園。美國強盜罪惡滔天,不把侵略者消滅盡心不甘,渡過大河,翻過大山,我們不怕艱苦不怕難,志願上前線,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中朝人民心連心,中朝友誼萬萬年!
抗美援朝進行曲(賴廣益詞 李瑞星曲)我們是中國青年,站在祖國的最前線,要消滅殺人的強盜,緊密團結沖上前!我們的意志像鋼鐵,我們的熱情似火焰。為了抗美援朝保家鄉,舉起槍桿消滅侵略者。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鍾華詞 羅宗賢曲) 從東北到西南,從高原到海邊,憤怒的聲音響成一片,熱血的青年紛紛參戰,,全國各民族的人民,快起來!起來!起來!起來!起來!抗擊美帝支援朝鮮,為保衛祖國的獨立而戰,抗擊美帝支援朝鮮,為保衛世界的和平而戰!決不能讓那侵略者的血爪,沾污了祖國美麗的河山。把侵略的野獸,消滅在我們的門前。支援了朝鮮人民,也就是保衛了祖國的安全;支援了朝鮮人民,也就是保衛了祖國的安全。
④ 美國拍攝的30部「朝鮮戰爭主題電影」
1.《鋼盔》(SteelHelmet,1951,台譯《南韓血戰記》)
2.《上刺刀》(FixedBayonets,1951)
3.《潛艇指揮官》(SubmarineCommand,1951)
4.《我需要你》(Iwantyou,1951)
5.《空軍軍校生》(AirCadet,1951)
6.《決不撤退!》(Retreat,Hell!,1952)
7.《零點差一分》(OneMinutetoZero,1952)
8.《中國冒險記》(ChinaVenture,1953)
9.《光榮旅》(TheGlorybrigade,1953)
10.《戰地天使》(BattleCircus,1953)
11.《戰艦英雄》(MenoftheFightingLady,1954年)
12.《戰俘》(PrisonerOfWar,1954)
13.《佔領高地》(TaketheHighGround,1954)
14.《血巷》(BloodAlley,1955)
15.《獨孤里橋之役》(TheBridgesatToko-Ri,1955,港譯《蜀孤里橋之役》)
16.《酷刑》(TheRack,1956)
17.《安娜波里斯傳奇》(AnAnnapolisStory,1956)
18.《沙場壯士赤子心》(Battle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19.《戰爭中的人們》(MeninWar,1957)
20.《時限》(TimeLimit,1957)
21.《獵人》(TheHunters,1958)
22.《戰地情焰》(BattleFlame,1959)
23.《豬排山》(PorkChopHill,1959,美國版《上甘嶺》)
24.《滿洲候選人》(TheManchurianCandidate,1962,港譯《恐怖分子》)
25.《獵戰》(WarHunt,1962)
26.《前進,海軍陸戰隊》(Marines,let』sGo,1962)
27.《萊克軍士》(SregeantRyker,1967)
28.《陸軍野戰醫院》(M*A*S*H,1970,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29.《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
30.《仁川》(Inchon,1981)
⑤ 電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電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是派拉蒙影業、孩之寶聯合製作的一部機器人科幻電影。以下是我帶來的電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影片將會有兩條故事線,一邊是以凱德·伊格爾(馬克·沃爾伯格 飾)為主的人類,將與機器恐龍一起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威脅;另一邊是擎天柱在太空中搜尋其統治者“五面怪”,也是它派賞金獵人“禁閉”四處搜捕領袖,而擎天柱將在途中遭遇超級反派“宇宙大帝”。另一方面,派拉蒙公司也在積極地尋找拍攝更多《變形金剛》電影的可能性。
角色簡介
馬克·沃爾伯格 飾 凱德·伊格爾
簡介 工程師
伊莎貝拉·莫奈 飾 伊莎貝拉
喬什·杜哈明 飾 威廉·倫諾克斯
簡介 美軍海豹突擊隊上校
勞拉·哈德克 飾 維維安·溫布利
簡介 牛津博士
安東尼·霍普金斯 飾 Sir Edmund Burton
史坦利·圖齊 飾 約書亞·喬伊斯
簡介 KSI總裁
泰瑞斯·吉布森 飾 羅伯特·艾普斯
簡介 前美軍海豹突擊隊隊員
約翰·特托羅 飾 西蒙特工
簡介 前第七區特工
利亞姆·加里根 飾 亞瑟王
彼特·庫倫 飾 擎天柱(配音)
登場角色
擎天柱
( Optimus Prime)
汽車人領袖,變形金剛電影的主角,史上最厲害的汽車人,古代塞伯坦領袖唯一的後代,“領導模塊”的持有者,擎天柱睿智、沉穩、英勇,深得部下信賴,他曾率領汽車人在地球上英勇抵抗霸天虎。變形金剛5里被不明力量控制,開始攻擊大黃蜂。
大黃蜂
(Bumblebee)
大黃蜂是汽車人當中最友善的一個,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也經常被派去保護人類。因為發聲器在戰斗中受傷,因此只能藉助廣播發聲。在芝加哥大戰之後由於人類的追捕,不得不離開此前一直在守護的同伴薩姆·維特維奇身邊,與其他汽車人一起隱藏在得克薩斯州的深山中,並在擎天柱離開期間帶隊。盡管擎天柱認為他有些孩子氣(事實如此,當聽到KSI的廣告中說他落伍,且毒刺完全優於他時,大黃蜂氣得七竅生煙,大鬧一場),但無可否認的是,大黃蜂是一個驍勇的戰士,行動靈活而敏捷,是隊伍中的主力干將。變形成一輛黃黑相間的1967款雪佛蘭Camaro,之後變形為2014款雪佛蘭Camaro概念跑車。
探長
(Hound)
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配音
探長頭戴鋼盔,嘴裡叼著雪茄,性烈如火,身上背的`武器數量堪比小型軍火庫,誰要是惹惱了他保不齊會獲贈一顆手榴彈,但這個從外表上看起來“鬍子拉碴”、行事粗獷的“大兵”,其實粗中有細,探長不但有情有義,忠心耿耿,而且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是汽車人隊伍的中堅力量。變形為一輛綠色奧什科什中型戰術卡車。
漂移
(Drift)
渡邊謙(Ken Watanabe)配音
漂移先是霸天虎成員,後改邪歸正加入汽車人等。最為醒目的是他的日本武士形象,手持戰刀,令人畏懼。除了藏在身後的武士刀,還有一把非常古老的“巨劍”(Great sword),通常是在極端危險的境況下能產生強大的戰鬥力,是扭轉局面的戰斗利器。變形為一架藍色雙旋翼直升機,後變形為一輛藍黑相間的布加迪威龍Grand Sport Vitesse跑車。
准線
(Crosshair)
約翰·迪·瑪吉歐(John Di Maggio)配音
准線
他個性細致、謹慎,有時說話會畏首畏尾,在作戰時除非他鎖定目標,不然絕不會浪費一發彈葯。身披綠色戰服映入眼簾,同時頭戴風鏡,裝配降落傘,可在空中與霸天虎進行作戰,汽車形態為雪佛蘭科爾維特C7黃貂魚跑車。
熱破
(HOT ROD)
汽車形態為蘭博基尼Centenario LP770-4
鋼鎖
(Grimlock)
作為歷經風雨而仍頑強存活至今的機器恐龍小隊一員,鋼鎖(Grimlock)可謂是反抗軍內部單體塞伯坦人中最強大戰士之一。素來“吃硬不吃軟”的他,戰場上無懼任何險阻,“管它三七二十一,一腳碾過去再討論細節”-----在鋼鎖這種精神的迸發下,即便如擎天柱(Optimus)和十字線/準星(Crosshairs)這樣的“沉穩戰略控”,也能被輕易感染,時刻准備著用“鋼鎖式的標准”去檢驗自己的戰鬥力-----當然,更不用說其他/她的博派官兵們了。所以,對許多博派人而言(或多或少地),與其說他/她們害怕的是霸天虎,不如說他/她們怕的是鋼鎖還多一點。
蔑視
(Scorn)
”機器恐龍“成員,變形為三棘龍,與准線搭檔。
“大殺傷性戰爭機器”+“飢腸轆轆的掠食者”-----正是這兩個概念,造就了嘲笑/咆哮其人。一旦進入作戰態勢,你再也找不到比嘲笑/咆哮更強悍的“毀滅者“。在殺氣騰騰的棘龍形態下,嘲笑/咆哮不僅僅是一位近戰格鬥高手,還是一位人見人怕的“搞破壞”達人。
重擊
(Slug)
“機器恐龍”的成員,變形為機器三角龍,與漂移搭檔。
重擊不喜歡你,更不喜歡你那張臉。所以千萬別費心去指使他-----除非“讓你指使”能讓重擊獲得“頂撞個十幾二十天”的東西。還有,如果他想要引戰的話,也千萬別費心和他“搞神馬和平對話”,因為他就是喜歡揍東西-----特別是揍你那張臉。。。
鋼鞭
(Strafe)
“機器恐龍”的成員,變形為雙頭翼龍,與大黃蜂搭檔。
如果你會在戰場上被掃射/鋼鞭嚇得來一場大規模撤離的話,沒人會怪罪你-----畢竟,任是多麼堅韌的神經傳導迴路,面臨一隻如此巨大的雙頭翼龍快速俯沖掠過頭頂,都會被嚇短路。然而生活中的掃射/鋼鞭其人性格,與他那狂野的大名卻是剛好相反:戰場上的掃射/鋼鞭固然是一位強大而無情的勇士,但只要下了戰場,掃射/鋼鞭,將會是你所遇見過的,最友善、最平易近人的小夥伴
小機器恐龍
3隻小機器恐龍,背景未知
未知汽車人
身份未知,外形酷似拖斗。
sqweeks
變形金剛5汽車人新角色
威震天
Megatron
英語配音:雨果·維文
威震天
神秘的異星機械隱藏在我們身旁,他們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的戰斗持續數百萬年,只為爭奪神秘聖物火種之源。他們就是——變形金剛!在北極堅冰中封凍數百年的威震天終於重獲自由,大地將為之動搖,群星將為之隕落,蒼天也搖搖欲傾。這個全宇宙最危險的變形金剛,穿越浩瀚銀河來到地球,只為搶奪火種源,控制全宇宙。在高級自動變形技術的幫助下,每當他從飛船變為機器人!同時機關啟動各種聲光特效。機器人形態下,威震天可以發射火箭鉗爪,並將其化作長鞭揮舞。他的兩只手臂組合起來就是一座聚合大炮!當他變形為塞伯坦噴射飛船時,滾滾的轟鳴和閃爍的光芒令他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路障
Barricade
英語配音:傑斯·哈內爾
路障
路障是個天生的詐騙犯。對他來說最刺激的事莫過於讓人類看到他車門上的警察徽記,並因此而深深信任他。每當看到人類發現真相後那種可憐無助的模樣,他就會感到像喝了高品質燃油一般高興。唯一能叫他比這更開心的,就只有打倒“汽車人”戰士,再用強有力的雙臂和液壓手掌將他們碾成粉末。路障可以變形為Saleen S281警車,在機器人形態下擁有強效彈力擊打技能,並可從胸前彈出“霸天虎”機器人迷亂。
震盪波
變形金剛5預告片登場角色,目前身份未知
曲軸箱
Crankcase
重生後的曲軸箱依然是“個中極品”,他狡猾苦逼的作風和虛虛實實的性格並沒隨著再造一起被祛除掉,反而變本加厲-----不過,這也成就了他,讓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滲透與暗殺專家,任何對他“視若無睹”的目標最終都會或多或少地嘗到苦痛;而任何輕視他和他兩位可畏組兄弟的對手,都將會為自己重要情報的失竊和關鍵設備的被毀,而叫苦不迭。
襲擊
變形金剛5霸天虎新角色
暴風龍
(DRAGONSTORM)
未知角色
幕後花絮
最近孩之寶公司的一份宣傳材料曝光《變形金剛5》(Transformers 5)將在2017年第二季度上映。孩之寶公司是變形金剛玩具的締造者,也是《變形金剛》電影的參與者,因此這一消息可信度還挺高,而且兩部《變形金剛》電影之間間隔三年時間,也符合一般系列電影的製作規律。
不過,這個消息對於“變形金剛”迷則意味著他們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擎天柱、大黃蜂歸來,前三部《變形金剛》電影之間的間隔都只有兩年(2007、2009、2011)。
除了電影上映日期,這份材料中還有《變形金剛4》一些角色的概念藝術設計圖。
目前《變形金剛》Instagram官微最新傳出消息,續集中的第一部也是系列的第五部正式定名《變形金剛:最後的騎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影片將在全球包括蘇格蘭、英格蘭、冰島、古巴取景,還有可能去蒙古拍攝。
⑥ 電影1917
又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同的是一戰,而非火爆的二戰題材。
眾所周知,一戰開始1914,結束於1917。本片以結束的年份命名,我自己在觀影之前先有一種歡欣在,那就是,終於要結束了,戰爭的災難終於要結束了。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士兵,接到上級命令,愛穿越火線向另一個軍區春桐傳遞情報,這份情報關系一千六百多人的生命。
影片中有幾個片段,我很喜歡。
第一處,影片開頭結尾的方式。
我喜歡那種浪漫或者說唯美的畫面。
影片一開始,是風景區一樣優美的景色,天地各半。遠景是遠山和一排樹,從山與樹的高矮程度可知景的縱深度。中景是草原,綠,黃,白相間的寬闊的草原。最近的是一叢黃色的野花。不得不說,黃色配綠草,又素雅又清淡,實在是美不勝收。就在這時,鏡頭推移,拉近,男二號緩緩入鏡頭,他躺在草地上,鋼盔在臉,閉目休息。男一號緩緩入鏡,他背靠大樹閉目養神。一身軍大衣走過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如果不是身著軍裝的男主角入境,我會以為這是風景優美的田園片。原來,戰爭與和平毗鄰而居,咫尺之遙。
影片結尾,男一號走向草原上的一棵樹,他靠著一棵樹坐下扒悉坦來,緩緩地從上衣口袋裡抽出布雷克的遺物,一疊照片。而後,他閉上眼睛,太陽照在他的臉上。身邊是黃綠的草原,遠處是樹木,白雲,藍天。
這一幕再現,然而我的心卻啊在輕松愉悅。或許,因為逝去的布雷克,或許,因為在威爾不遠處的軍隊和戰爭。
和平,是上帝給人們的饋贈。
戰爭,是人類對自己的懲罰。
第二處,威爾位阻止麥肯齊上校而再戰壕上奔跑的鏡頭。
我不止想說,勇者無畏。我更想說的是,你的信心和勇氣,來自強大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則來自愛,對戰友對生命的愛。
第三處,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上,一座院落廢墟里,許多被砍倒的櫻花樹,盛放美麗的櫻花。
布雷克有一個幸福的家,母親有一片果園,滿是櫻花樹,櫻花開放的季節,布雷克兄弟倆就在雪花般的櫻花樹下玩耍。
前線廢棄得院落,被砍倒的櫻花樹,也象徵可和平幸福的生活被毀滅的殘酷。
布雷克就是倒在了這一片櫻花盛開的廢墟上,而 他的死竟然是為了挽留一個敵方飛行員士兵的性命。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單純,善良而又對生活充滿熱情得生命。然而,邪惡的戰爭之火,又豈容善良之花綻放!
櫻花第二次出現在影片中時,是威爾被河水沖刷了一個晚上以後的事了。當他蘇醒過來,櫻花漫天飛舞,飄落湖面。此時的他五味雜陳。第一,命令必須在天亮前傳到,而他醒來時已經天亮了,可以想像他內心的沮喪。第二,櫻花讓他想起犧牲了的戰友布雷克,他臨死前的囑托正是完成情報傳遞任務。布雷克的死驅使他振作起來。或許,睜開眼的一瞬間,曾有幾分僥幸,至少還活著,然而,這種心情瞬間被現實沖淡,驅散。繼之而起的,是愧疚,沮喪,難過,還有布雷克給予的振作。
總之,櫻花在影片中的出現,作用不只是季節的象徵。
第四,除了影片主人公出場的方式很特別,本片對主人公的表現設置也很用心。
說實話,我一開始以為主人公是布雷克,等觀完全片,我才意識到,主人公是威爾。或者說,他們同為主人公,只不過分一個男一號,男二號。那麼,威爾才是這個男一號。
這樣,也就能夠理解影片一開始威爾作為近景靠在樹上的鏡頭了。片尾,仍舊以威爾靠在樹上結束。在文學作品中,這種手法叫首尾呼應,不得不說,本陸談手法在本片中應用非常成功!
影片開始一等兵布雷克的積極與下士威爾的猶豫形成鮮明對比,布雷克接到命令刻不容緩,威爾無奈緊隨其後。然而隨著劇情的鋪展,我們才發現威爾的經驗,勇敢和智慧,我們才知道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總之,這兩個人物合二為一,完成了這次使命。這或許才是影片所要褒揚得精神。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1917。
精彩對白摘錄:
無論是下到地獄還是登上天堂,獨自行走的人走得最快。
我本希望今天是個好日子。
希望是一種危險的東西。
__ 麥肯齊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