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麗莎白一世的簡介和故事
簡介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王國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童年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誕生於倫敦的普雷森希宮,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王後安妮·博林唯一倖存的孩子。由於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規結婚的,天主教認為她是一個私生女。她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她的服侍者。伊麗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被判叛逆罪處死,一年後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個王後簡·西摩就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麗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
亨利後來的王後們對這兩個公主都很好,亨利本人也經常關注她們的成長,她們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齡的伴侶。1547年亨利死後,他最後的王後凱瑟琳·帕爾和她的新丈夫托馬斯·西摩(他是簡·西摩的兄弟,新國王愛德華六世的舅父)養護伊麗莎白。西摩被年輕的伊麗莎白所吸引,他夫人死後,他本來打算娶她為婦,但他和他的兄弟愛德華·西摩後來都在一系列權利斗爭中被處死了。
伊麗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瑟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較穩定,但愛德華1553年就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簡·格雷夫人只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黨推翻,並被其後上台的瑪麗一世處死。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伊麗莎白表面上雖然昄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有一小段時間里伊麗莎白甚至被關入倫敦塔。有人認為她是在這里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相識了。
伊麗莎白保了命,但瑪麗與西班牙王國國王腓力二世的婚禮使得英格蘭重歸天主教的可能性增大了,對此英格蘭人民及貴族都很不滿。1558年瑪麗無子而亡,伊麗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繼承人。英國國會重申了亨利八世國王規定伊麗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安排。
加冕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於1559年1月15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女王,當時她的地位很不穩定。她加冕的日子是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占星士約翰·迪伊挑選的,據說它特別吉利。給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當時在教會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認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已經簽署了結束義大利戰爭的卡多-坎陪吉條約。
政治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44年的統治期間英國宗教分歧的斗爭非常強烈。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決裂,英國聖公會建立。愛德華六世的短暫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日益完善。瑪麗統治期間聖公會失去了其統治地位。伊麗莎白恢復了聖公會的地位。在伊麗莎白統治的最初兩年間她就發布了至尊法和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教會的最高領導人。
雖然她試圖在宗教極端派之間尋找一條折衷的路來走,但她本人無疑是一個新教徒。尤其在愛爾蘭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認為是異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爾是她政治上最親密的顧問,為塞西爾她特地創立了柏利勛爵這個爵位。1598年塞西爾死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成為伊麗莎白最親密的顧問,但羅伯特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朗西斯·華興漢爵士。華興漢在整個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他可以保證所有對女王的陰謀都被他所知。
繼承人問題
[編輯本段]
對伊麗莎白最大的批評是她沒有提供一個繼承人。別人一直以為她會結婚生子,有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麗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得到鞏固後,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當別人質問她為什麼她不結婚時,她提到她姐姐統治時期她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這一舉可以給她的敵人提供一個刺激,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反對她。但沒有繼承人英格蘭會在她不時逝世的情況下陷入內戰。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身時這一點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里伊麗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個天主教的丈夫是顯而易見不可能的,而一個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斗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她當時是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的,但伊麗莎白對他們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是一個天主教徒。在她從蘇格蘭王國出逃前,甚至此後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可能的繼承人。瑪麗被逐後伊麗莎白雖然接納了她,但她將瑪麗囚禁起來以保障瑪麗無法威脅她的地位。瑪麗的兒子詹姆士當時還是一個孩子,在他未被考驗之前他還不會被考慮到。其他人選也不太可能。伊麗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凱瑟琳·格蕾夫人因為違背伊麗莎白意願而結婚觸怒了伊麗莎白。凱瑟琳·格雷的妹妹瑪麗·格雷是一個馱背矮子。伊麗莎白當時一直希望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會昄依新教並找一個伊麗莎白認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瑪麗在英格蘭被囚期間將她的繼承人的問題一推再推。
與此同時她還是繼續有結婚的可能性。她曾考慮過在法國的眾多王子中找一個丈夫。第一個建議是比她小20歲的奧爾良公爵亨利(後來的亨利三世),當時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當這個建議被拒絕後她還考慮過法王更年輕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這個計劃也破產了。
1568年最後一個有資格做她的繼承人的英格蘭人,凱瑟琳·格雷夫人,死了。伊麗莎白被迫再次考慮蘇格蘭女王瑪麗。伊麗莎白建議瑪麗與萊斯特伯爵結婚,但瑪麗拒絕了這個建議。不過這時瑪麗的兒子詹姆士已經受到了新教的教育。1570年法王說服伊麗莎白讓瑪麗重返蘇格蘭。但伊麗莎白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讓詹姆士留在英格蘭。雖然如此她的謀士塞西爾還是繼續設法幫助瑪麗回蘇格蘭。但蘇格蘭人拒絕接受這位女王,因此未遂。
宗教寬容的結束
[編輯本段]
正當此時新教皇庇護五世1570年2月25日革除伊麗莎白的教籍。這使伊麗莎白無法繼續她的宗教寬容的政策。
同時她的敵人對她的陰謀也使她非常震怒。20年來瑪麗一直試圖不向伊麗莎白挑戰。但這時她陷入了她的天主教同情者的陰謀中。這些陰謀的主謀是安東尼·巴賓頓,其目的是營救瑪麗使她取伊麗莎白而代之。對伊麗莎白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除這個大敵人的機會。1587年她處死了瑪麗(據說她並不情願下這條命令)。
與西班牙的戰爭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向法國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軍隊和錢財來讓他獲得法國王位。在八年戰爭中他向荷蘭的新教徒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軍隊來讓他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蘭克·德雷克爵士和約翰·霍金斯爵士領導的一支販奴艦隊被西班牙皇家海軍重傷後,西班牙的運財艦隊不斷受到英格蘭海盜的劫掠。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定以瑪麗之死為借口入侵英格蘭來擊退英格蘭對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戰。
1588年9月的一場大風暴和伊麗莎白的海軍將領們擊敗了西班牙派出的無敵艦隊。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占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
伊麗莎白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伯特·德弗羅,他是萊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伯特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麗莎白不得不將他處死。
逝世
[編輯本段]
伊麗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在她的晚年,當她不得不確定她的繼承人時,她越來越傾向她的侄子,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薩里的列治文宮。她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這位詹姆士當時已經成為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時,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下,開始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王室聯合,但英格蘭和蘇格蘭依然被國際承認為兩個國家,而兩個國家依然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政府。她死50年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了,英國成為了一個短暫的共和國。
B. 伊麗莎白電影解析
作為一部歷史電影,《伊麗莎白》從其化妝、攝影和華麗的服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以厚重的雲彩和灰色的色調襯託了當時充滿宮廷政變、陰謀和欺騙的國家局勢,而不諳世事的伊麗莎白生活場景充滿了陽光和綠色。
明亮柔和的連衣裙和瀟灑優雅的長發象徵著女孩的浪漫和純真。這部電影利用視覺感受產生強烈對比的效果,使電影比語言更具表現力。
這部電影的成功部分應該歸功於演員凱特的努力·布蘭切特以其獨特的氣質,自然而真實地在屏幕上呈現了伊麗莎白從浪漫天真到深沉果斷、無情的性格變化,讓觀眾對英國君主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部電影講述了伊麗莎白一世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單純女孩到一代既聰明又勇敢的鐵腕女王的人生經歷。該片還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6屆美國金球獎,第8屆MTV第52屆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
C. 電影《伊麗莎白一世》故事梗概
《伊麗莎白一世》由海倫·米倫、休·丹西主演,湯姆·霍珀執導,主要描寫了伊麗莎白一世的中老年生活,除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外,還關注了她在情感方面的糾葛。伊麗莎白誕生於倫敦的普雷森希宮,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王後安妮-博林唯一倖存的孩子。由於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規結婚的,天主教認為她是一個私生女。她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她的服侍者。伊麗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被判叛逆罪處死,一年後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個王後簡·西摩就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麗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1588年九月的一場大風暴和伊麗莎白的海軍將領們擊敗了西班牙派出的無敵艦隊。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占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
伊麗莎白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伯特·德弗羅,他是萊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伯特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麗莎白不得不將他處死。
D. 伊麗莎白·泰勒的介紹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1932年2月27日—2011年3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美國影視演員。1942年,九歲的伊麗莎白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喜劇片《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1。1943年,泰勒與米高梅簽約。1944年,12歲的她主演了《玉女神駒》1。1949年,伊麗莎白·泰勒作為女主角與蒙哥馬利·克利夫特聯袂主演了電影《郎心如鐵》2。1956年主演《岳父大人》3。從1957年至1959年,她以《戰國佳人》、《朱門巧婦》及《夏日驚魂》三度獲得奧斯卡提名。1961年,她憑借在《青樓艷妓》中的表演獲第3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1963年,泰勒主演的《埃及艷後》上映4。1967年,她憑《靈欲春宵》獲第39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5。1992年,泰勒獲得奧斯卡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6。2005年,伊麗莎白·泰勒獲得了英國影視藝術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7。
E. 有部電影,很早以前的,女主角叫伊麗莎白
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這個系列有很多 比較有名的是這個
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1994)
英文名: Frankenstein
海倫娜·邦漢·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飾演 Elizabeth
http://www.imdb.cn/title/tt0109836
F.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主角是一個女的,名字叫伊麗莎白,是個學生,由於家庭支離破散,因此無心向學,還曾經吸毒.
【風雨哈佛路】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2003)
英文名: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G. 請問伊麗莎白-赫莉的簡介及電影作品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文名:伊麗莎白-赫莉 英文名:Elizabeth Hurley 出生地:英格蘭漢普夏 生日:1965年6月10日 星座:雙子座 身高:175厘米 影視作品: 2000年《與魔交易》(「Bedazzled」)、《The Weight of Water》 1999年《外星人報到》(「My Favorite Martian」)、1999年《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 The Spy Who Shagged Me」)、1999年《埃德電視頻道》(「Ed tv」) 1998年《永久的午夜》(「Permanent Midnight」) 1997年《奧斯汀的力量》(「Austin Powers: International Man of Mystery」)、1997年《危險之地》(「Dangerous Ground」) 1996年《薩姆森和黛利拉》(「Samson and Delilah」) 1995年《瘋狗和英國人》(「Mad Dogs and Englishmen」)、《無恥之徒》(「Shameless」) 1994年《極度混亂》(「Beyond Bedlam」)、1994年《夏普的敵人》(「Sharpe's Enemy」) 1992年《El Largo Invierno》、《乘客57》(「Passenger 57」) 1991年《Death Has a Bad Reputation》 1990年《Der Skipper》 1989年《Act of Will》、《Christabel, Part 2》、《Christabel, Part 1》、《Christabel》 1986年《風中劃船》(「Rowing with the Wind」)、《詠嘆調》(「Aria」)
H. 伊麗莎白的簡介1300
伊麗莎白(英語:Elizabeth)源於希伯來語的基督教女子教名。有很多著名的女士以此為名。例如: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王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昵稱為茜茜公主的奧地利與匈牙利王後;還有美國女演員、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伊麗莎白也是地名,例如澳大利亞、南非和美國都有伊麗莎白市或鎮。也有文學作品和電影及游戲人物以此為名。甚至有伊麗莎白甜瓜和伊麗莎白咖啡。
I. 1935~1976伊麗莎白人物簡介
1935~1976伊麗莎白人物簡介
伊麗莎白(英語:Elizabeth)源於希伯來語的基督教女子教名。有很多著名的女士以此為名。例如: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王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昵稱為茜茜公主的奧地利與匈牙利王後;還有美國女演員、英國女演員、模特兒、電影製作人與設計師。伊麗莎白也是地名,例如澳大利亞、南非和美國都有伊麗莎白市或鎮。也有文學作品和電影及游戲人物以此為名。甚至有伊麗莎白甜瓜和伊麗莎白咖啡。
著名人士
編輯 語音
注意:若要了解下列人物具體信息請參閱相關具體人物的詞條,這里只做必要的簡介。
英格蘭女王
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癸巳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姐姐瑪麗一世。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利斯托弗·馬洛和班祖明·約翰遜;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沙將《仙後》獻給她;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與政治的觀點;華達·羅利爵士和韓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譯為「我觀看,而且我沉默」)。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裡,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州)是以她「童貞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J. 傲慢與偏見英文簡介
電影《傲慢與偏見》英文簡介:
Elizabeth Bennet (Keira Knightley) and her sister Jane Bennet (Rosamand Parker), sister Mary Bennet (Dalula Lely), Katie Bennet (Kerry Mulligan) and Lydia Bennet (Gina Malone) are all sisters from small landlord families. Mrs. Bennet's greatest goal in life is to find the right man for all five of her daughters. Unfortunately, the second daughter, Elizabeth, can always find out 100 reasons for refusing to marry her mother.
When Mrs. Bennet heard that the neighbouring manor was rented by a wealthy bachelor and would come to spend the summer with his distinguished friends, she excitedly decided that it was a blessing for her daughters. The suitor was on the verge of coming, and things were going as she had expected.
The monotonous and slightly quiet life of the five sisters was accompanied by the arrival of wealthy single Handacy (Matthew McFadden) and his friend Gray, two young men. A beautiful love story full of pride and Prejudice unfolded after the healthy and upward Gray and the wealthy Darcy met the five golden flowers of the Bennet family in the town.
Elizabeth (Keira Knightley) is the most diligent of the five sisters. She is also a talented college student. She never considered marriage before graation. But when she met the handsome, cynical Gray and the wise businessman Darcy (Matthew McFadden), her judgment began to be tested. Because the wealthy son Darcy soon fell deeply in love with the beautiful Elizabeth after a brief exchange.
Moreover, Darcy bravely proposed to her regardless of the family and wealth gap, but because of Elizabeth's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against him, he was relentlessly refused. The reason why Elizabeth misunderstood and prejudiced him was that Darcy, a wealthy man, often showed immortal arrogance, which made the honest and kind Elizabeth disgusted. Because Darcy's arrogance is actually a reflection of status differences, so long as there is such arrogance, there can be no common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tween him and Elizabeth, nor can there be an ideal marriage.
Bu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graally, Elizabeth found and witnessed a qualitative change in Darcy's way of dealing with people and a series of actions. Especially his past proud and conceited manner disappeared completely, so Elizabeth's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towards him graally disappeared, and a happy marriage finally achieved. Her sisters also got the sweet life they wanted.
中文對照:
伊麗莎白·班納特(凱拉·奈特莉飾)和姐姐珍·班納特(羅莎曼德·派克飾)、妹妹瑪麗·班納特(妲露拉·萊莉飾)、凱蒂·班納特(凱瑞·穆麗根飾)以及麗迪亞·班納特(吉娜·馬隆飾)這5個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的姐妹個個如花似玉。班納特太太(布蘭達·布萊斯飾)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給她的這5個女兒都找到如意的郎君。可惜天不從人願,二女兒伊麗莎白總能找出100個不願結婚的理由拒絕母親。
當班納特太太聽說鄰近的庄園被一個富有的單身漢租下,並且會帶著他那些有身份的朋友們前來消夏時,她興奮地認定這是女兒們的福分,求婚的人眼看著就要上門了,而事情也正如她預想的那樣發展開來。
姐妹5人原本單調且略顯平靜的生活伴隨著富有的單身漢達西(馬修·麥克費登飾)和他的好友格萊兩個年輕小夥子的到來而泛起了波瀾。健康向上的格萊和富家子達西這對要好的朋友在結識了鎮上班納特家的這五朵金花之後,一段美麗而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伊麗莎白(凱拉·奈特莉飾)是5個姐妹中最勤勉的一個,她還是個有才智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她從沒有考慮過談婚論嫁。但是當她遇到英俊瀟灑,玩世不恭的格萊和理智的商人達西(馬修·麥克費登飾)後,她的判斷力開始接受考驗。因為富豪子弟達西在短暫的交往後很快便深深地愛上了美麗的伊麗莎白。
並且,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卻因為伊麗莎白對他存有的誤會和偏見,而遭到了無情的拒絕。伊麗莎白對他存有誤會和偏見的原因是,出身富貴的達西經常表現出不可一世的傲慢,這令正直善良的伊麗莎白討厭不已。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但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地,伊麗莎白發現並親眼看到了同樣善良的達西在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上有了質的改變。特別是他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完全不見了蹤影,於是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也逐漸消失,一段美滿的姻緣也就此最終成就。她的姐妹們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1、《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由焦點電影公司發行的一部愛情片,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
2、影片評價:
《傲慢與偏見》溫暖人心、令人愉悅、浪漫,美國影評界對這部名著改編作品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辭。凱拉·奈特利的表演光芒四射(《亞特蘭大憲報》 評論)。
該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精華,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合了許多現代元素,好看且耐人回味,是一部難得的改編力作。(台海網 評論)。
該片畫面精緻,從鏡頭的轉換到原聲音樂表現,清新,養眼的俊男美女與悅目的英國鄉村風光更符合一部新世紀電影的感覺。(新浪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