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找部老片二戰電影
虎口脫險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虎口脫險
原片名
La Grande vadrouille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Don't Look Now, We've Been Shot at
Don't Look Now - We're Being Shot at
影片類型
戰爭 / 喜劇
片長
132 min / West Germany:10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8 Sweden:Btl Iceland:L USA:G West Germany:6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編劇
Marcel Jullian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André Tabet .....dialogues
Georges Tabet .....dialogues
達妮埃爾·湯普森 Danièle Thompson
演員
Bourvil .....Augustin Bouvet
路易·德·菲耐斯 Louis de Funès .....Stanislas LeFort
Claudio Brook .....Peter Cunningham
Andréa Parisy .....Sister Marie-Odile
Colette Brosset .....Germaine
Mike Marshall .....Alan MacIntosh
Mary Marquet .....Upper mother
Pierre Bertin .....Juliette's grandfather
Benno Sterzenbach .....Major Achbach
瑪麗·杜布瓦 Marie Dubois .....Juliette
特利·托馬斯 Terry-Thomas .....Sir Reginald
Pierre Bastien
Jacques Bodoin
Noël Darzal
Henri Génès .....Employé zoo
製作人
Robert Dorfmann .....procer
主要配音演員
尚華(樂隊指揮)、於鼎(油漆匠)、楊文元(中隊長)、嚴崇德(麥金托什)、施融(皮特)、翁振新(德軍上校)、童自榮(德軍司令)、程曉樺(朱莉葉特)、丁建華(嬤嬤)、喬榛(斗雞眼)、蘇秀(老闆娘)、蓋文源(旁白)
譯制導演
蘇秀
劇中人物
中隊長:雷金納德
中尉:彼得.庫寧漢
士兵:麥金拖什
油漆匠:奧古斯德.布衛
指揮: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劇團姑娘:朱麗亞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Les Films Corona [法國]
The Rank Organisation Film Proctions Ltd. [英國]
發行公司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 (1969) (USA)
Tobis Filmkunst [德國] ..... (West Germany)
Valoria Films [法國] ..... (France)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66年12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6月2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9月15日
丹麥
Denmark
1967年12月18日
芬蘭
Finland
1968年3月8日
英國
UK
1968年5月 ..... (London) (premiere)
美國
USA
1969年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蘭
Finland
1978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其中主演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是真正的喜劇藝術,天生被賦予濃厚的幽默感的法國人為我們奉獻了永遠的精神大餐。這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我們看完整部電影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死去,即使是被那個斗雞眼的德國機槍手打下來的自家飛行員,最後出現的身影也是飄搖的降落傘。戰爭很殘酷,但是認識戰爭未必需要殘酷的畫面。
本片當年曾創下法國最高票房紀錄,中譯版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
❷ 求一部老電影-法國影星讓保羅·貝爾蒙多主演(關於父親救女兒)
邊緣 Le marginal (1983)
導演: Jacques Deray
編劇: 雅克·德雷 / Jean Herman
主演: Jean-Paul Belmondo / Henry Silva / Carlos Sotto Mayor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83
片長: 100 分鍾
又名: 虎膽警官
IMDb鏈接: tt0085900
❸ 一部法國老電影的名字
養老金 Le viager (1972)
導演: Pierre Tchernia
編劇: Pierre Tchernia / 勒內·戈西尼
主演: 米歇爾·塞羅/邁克爾·加拉布魯/克勞德·布萊塞/Rosy Varte/奧黛塔·勞瑞/ Jean-Pierre Darras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72-02-02
片長: 101 分鍾
IMDb鏈接: tt0069460
劇情簡介
1930年,馬丁尼即將退休。他來到醫生雷歐的診所,說他平日咳嗽不斷,感覺非常不好,但醫生卻安慰他說關系不大,其實事實上雷歐認定馬丁尼活不了多久了,當他無意之中得知馬丁尼無親無故,孤身一人,而且還有一幢鄉間的大房子時,他萌生了一個計劃,於是他和妹夫商量以養老金的形式每年給馬丁尼一筆錢,在馬丁尼健在時,馬丁尼還生活在他自己的房子里,如果馬丁尼去世,那麼雷歐一家就成為馬丁尼大屋的主人。於是在律師處簽定了合同書後,他們之間關於大屋的生死游戲便開始了。一面是雷歐一家盼著馬丁尼先生早日歸天,另一方面卻是馬丁尼愈活愈年輕,身體愈健壯。他的健康熬死了雷歐的媽媽,又讓雷歐全家坐卧不寧。雷歐甚至想去殺害老人,結果當然是惡有惡報,最終老人竟健康地迎來了二戰的勝利。
❹ 老電影《最後一班地鐵》
法國電影《最後一班地鐵》,1987年由上譯廠譯制在全國上映。
那年我還在上中學,跟同學一塊去電影院看了。電影背景是二戰時期德軍佔領下的巴黎,講的也是男女愛情。其中有幾個鏡頭,現在看來連小兒科級別都算不上,但確是第一次接觸性的概念,看得我們臉紅心跳。其實不真懂什麼意思,只知道是害羞的事。那時候多麼單純,影視劇沒有這些畫面,也沒有網路可了解,只有一本《生理衛生》課本,老師不講,人人自學成才
多年後在法國圖書館看到這個電影的錄像帶,感慨萬千,想不到,從前在電影里看到的法國,我已經站在這里了。
今天又看到這個老電影,我的孩子也到了我當年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年齡,他們即使看這些鏡頭,也不會象我那麼不知所措
還是喜歡我們那樣的青蔥歲月,和純情的少男少女們收起
❺ 法國經典老電影有哪些
法國經典老電影包括《天堂的孩子》、《游戲規則》、《聖女貞德蒙難記》、《玩樂時間》、《蔑視》等多部作品。
這些電影在法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瑰寶,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思考。《天堂的孩子》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繪和獨特的敘事手法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成為法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游戲規則》則通過其精妙的劇情設計和對社會規則的深刻探討,展現了人性的復雜與微妙。
此外,《聖女貞德蒙難記》、《玩樂時間》和《蔑視》等電影也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法國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電影不僅讓觀眾在視覺上得到享受,更在思想上受到啟發,引發了人們對生活、愛情、社會等問題的深刻思考。
總的來說,這些法國經典老電影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贏得了全球觀眾的喜愛和尊敬。它們不僅是法國電影史上的瑰寶,也是世界電影寶庫中的珍貴財富。這些電影所展現的情感深度、思想力度和藝術美感,至今仍能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共鳴。
❻ 求一部老的法國二戰喜劇電影名
《虎口脫險》是Les Films Corona製作發行的戰爭喜劇電影。該片由傑拉爾·烏里執導,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爾維爾等演出,於1966年12月8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一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的幾位飛行員在法國人的幫助下,與德軍展開的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的逃生故事。
❼ 求一部老電影 動畫 法國的 100分
佛蘭德斯的狗(港譯作《龍龍與忠狗》,CCTV引進時曾譯作《尼洛和他的狗》).
故事的背景是在19世紀的比利時 法蘭德斯。有一天,一位修女造訪了安特衛普鎮的大教堂。這位修女仰望著魯賓斯的「聖母升天」畫,回憶一下子墜入到20年前…
小男孩尼洛和爺爺相依為命,靠給鎮上的人送牛奶為生,過著清貧而快樂的生活。尼洛形影不離的夥伴是一條狗,叫帕托拉休。帕托拉休小的時候是因為生病被舊主人遺棄的,善良的尼洛和爺爺可憐它,就把本來不多飯菜的省下給它吃,救活並收養了它。另外一個最要好的夥伴是小女孩阿洛婭。阿洛婭家庭很富有,父親是當地上層社會很有名望的人。尼洛喜歡畫畫,渴望看到魯賓斯親手畫的畫,夢想成為像魯賓斯那樣的畫家。沒有人支持他,除了爺爺和阿洛婭。阿洛婭經常給他鼓勵,他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可是阿洛婭的父親很反對女兒跟窮小子來往,對尼洛很不好。
光陰荏苒,兩個孩子慢慢長大,終於到了上學的年齡,阿洛婭被送到鎮上讀書,尼洛繼續幫爺爺送牛奶,送到鎮上的時候,可以看到上學的阿洛婭。帕托拉休的舊主人找上門來勒索爺爺,為了讓孫子的夥伴不離開,沒有辦法,爺爺只好把僅有的積蓄給了他。沒了錢,景況雪上加霜。爺爺在困境中病倒了,留下孫子在人間他走了。尼洛愈發孤苦伶仃。
阿洛婭回家以後來找尼洛,久別重逢,兩人在風車的房子里見面談心。他們離開後,風車意外地著火了,燒掉了阿洛婭父親的很多東西。他很憤怒,認定是尼洛乾的。大家也因此認為尼洛是個壞孩子。沒有人願意給尼洛一份工作,尼洛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了,不得不為生計犯愁。
這時鎮上舉行一次比賽,獲獎的畫可以得到獎金和上學學畫的機會。尼洛花掉了所有的錢來准備這次比賽,阿洛婭也全力支持和鼓勵他。他的作品《爺爺與狗》非常朴實感人,卻被貴族家的孩子畫的氣勢恢弘的宗教油畫打敗了。除了一個老師外,所有的老師都對尼洛的畫不認可。獎金和學習的機會被貴族孩子拿走了。
這時已經到了聖誕節,尼洛在寒風中一個人流浪,不知道該去哪裡。路上帕托拉休從雪裡扒出了一個錢袋,有阿洛婭父親的名字。原來這是父親為重新修建風車而准備的錢。尼洛把錢送回阿洛婭家,阿洛婭的母親對尼洛開始改變看法,阿洛婭鼓勵尼洛不要因為一次失敗而失去信心。尼洛把帕托拉休託付給阿洛婭,一個人偷偷溜了出去。到了教堂,因為是平安夜,教堂里遮蓋油畫的幕布全部打開給人們看,尼洛終於看到了魯賓斯的畫,如願以償。
帕托拉休思念尼洛,也從阿洛婭家跑了出來,找到了教堂。寒冷中他們抱在一起相互取暖。雪在下,風在吹,天使們在頌歌里飛下來,光環圍繞在尼洛和帕托拉休周圍。這時那唯一的一個老師找到了阿洛婭家,說他願意收尼洛作學生。阿洛婭找不到尼洛和帕托拉休,跑在雪地里大喊尼洛的名字,聲音被寒風捲走,消失在光禿禿的樹林里……
若干年後,阿洛婭長成了婷婷少女,可始終忘不了尼洛。她到修道院做了修女,和一群孩子們在一起,總是在思念尼洛。尼洛兒時的兩個朋友會從村子裡來看他,帶來村子的消息。孩子們從教堂門前跑過,驚起潔白的鴿子呼呼啦啦繞著教堂飛向藍天。歌聲響起。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mj23Qd2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