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掠奪者/marauders》(2016)這部電影
加拿大的《掠奪者》以其獨特風格和緊張情節吸引了眾多影迷。影片由史蒂芬·C·米勒執導,整個故事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讓真相重見天日。影片的主線是通過雨水的意象隱喻,暗示了正義終將戰勝不公的象徵。影片的結尾,隨著Wells走進陽光,掠奪者的身份也逐漸明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講述了士兵們的任務,他們被派去狙擊和消滅恐怖分子。然而,故事的轉折出乎意料,他們面對的並非真正的恐怖分子,而是誤認為是恐怖分子的美國大學生。劇情的復雜性和層次感讓觀眾對所謂的「恐怖分子」身份產生了懷疑,進一步揭示了劇情中的陷阱與計謀。
隨著劇情的發展,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這群士兵只是按照上級的命令行事,而真正的陰謀家是那群「恐怖分子」。故事的高潮在於揭示了這些「恐怖分子」其實是被資本家利用的工具,他們的死亡是為了資本家的利益,而資本家則通過精心策劃的行動掩蓋了事實。影片深入剖析了社會中的復雜關系和權力斗爭,展現了資本家的貪婪和罪惡。
為了為冤死的戰友復仇,同時揭露資本家的罪行,這群士兵決定採取非常手段。他們策劃了銀行搶劫行動,以引起官方的注意並逐步揭露資本家的真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有人為此犧牲,還可能背上搶劫犯和殺人犯的罪名。
影片的片名《Marauders》(掠奪者)為劇情增加了另一層含義。起初,掠奪者似乎指的是那群銀行搶劫犯,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逐漸認識到真正的「掠奪者」其實是銀行家Hubert,他通過金融手段掠奪財富,同時也掠奪了無辜的生命。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Hubert成為了電影中的關鍵角色,揭示了資本家的貪婪本質。
導演巧妙地運用了多線索敘事手法,為每位角色賦予了豐富的背景故事。mims、Montgomery等角色的刻畫深入細致,展現了他們在復雜劇情中的掙扎和抉擇。mims從犯罪現場拿走證物的行動,激發了Montgomery的敵意,隨著劇情發展,mims的疑點增加,甚至讓觀眾一度懷疑他是幕後真凶。然而,當mims面對患癌妻子,展現出堅韌和深愛的一面時,觀眾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共鳴。
Montgomery的隱忍和悲傷情感的深入詮釋,通過他無聲的舉動和極簡的行頭展現出來。影片通過這種欲揚先抑的拍攝手法,逐漸構建起Montgomery角色的復雜性和深度。高潮部分,Montgomery端起酒杯,飲下紅酒,並最終刺向罪惡銀行家Hubert,這一幕震撼人心,凸顯了電影的主題和情感張力。
《掠奪者》以其引人入勝的情節、深刻的社會剖析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成為了一部值得觀眾深入探討和反思的作品。影片中的純爺們形象不僅體現了角色的英勇與決絕,也反映了正義與勇氣的力量。最終,為了這部充滿力量和情感的電影,觀眾願意走進電影院,共同體驗這場充滿張力與思考的視聽盛宴。
❷ 如何評價《掠奪者/Marauders》這部電影
被掠奪的時間
文/夢里詩書
引人入勝的銀行劫案,多次反轉的劇情構思,都是《掠奪者》頗為中肯的亮點所在,但這些佳句卻令人遺憾的並沒有能讓這部動作懸疑片拍案叫絕,對節奏把控的不力與沉悶蹩腳的敘事手法,都使這部電影在觀感上尤為糟糕。
單從劇情上來說,《掠奪者》擁有一個非常出色的藍本,電影伊始會讓人錯已「掠奪者」的含義只是那群心狠手辣的銀行劫匪,這個故事也就僅是場警匪的正邪交鋒之時,可隨著劇情的深入,電影用以暴制暴的正義賦予了「掠奪者」更為深遠的意蘊,在此對劇情不想作過多的劇透,但毫不誇張的說如果電影能有一個優秀的導演,那麼這部作品很有可能會是一部讓人驚艷的犯罪懸疑佳作,這其實也就能解釋已然被此導坑了一次的布魯斯·威利斯為什麼還要再次入坑的原因。
如若談及布魯斯·威利斯的佳作,很多人大概都能略知一二,但如若問及他最差的一部電影是哪部,相信很多人都並不知道,而這部布魯斯·威利斯的最差之作正是同這部電影史蒂芬·C·米勒導演合作過的《終極救援》,極為糟糕的劇情與節奏,簡直爛到讓人目瞪口呆,只能說能將一部常規動作片拍到如此境地的導演,即便放眼整個好萊塢也是屈指可數,而對於《掠奪者》這個其實更為苛求敘事與人物塑造的作品,遇上了這樣的神導,那當真是回天無力的扼腕。
同《終極救援》如出一轍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影幾乎沒有代入感,且這次是還有著一個非常能引人入目的銀行劫案的前提下,電影在後續的展開上仍舊陷入了讓人睏乏的絕境,史蒂芬·C·米勒這位導演好像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塑造人物,也不知道該怎樣去突出主線,整個故事在諸多並沒有太大意義的支線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反使得人物分崩離析,又想著在這樣一部電影中運用冷峻寫實的風格來突顯電影的悲劇色彩,其結果就是令電影不僅變的沉悶不堪,燒腦的懸念也被那壓抑的氛圍澆滅了激情。
對於一部本深有所指的「掠奪者」,卻拍成了這樣一部冗長混亂的平庸之作,便可想見導演對一部電影的好壞有著多麼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如此的《掠奪者》最終也只是讓人唯感自己被掠奪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