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ould do 和 used to do "過去常做"的區別
1.used to do就是「過去曾經……/過去常常……(但現在已不是這樣了)」,例子非常多。我曾經做過老師:I used to be a teacher.我過去常去電影院:I used to go to theatre.(一般用過去時陳述句子)
2.另一個容易混淆的是get used to doing:「習慣於做……」,表示過去至現在一直如此。句子多用一般現在時陳述。例如:我習慣於早起:I get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3.would do: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只是過去將來時形式的搭配。will/would後面都跟動詞原形,這是規則。至於意思,一般表示過去時態下的語境中「將要做某事」。
如:IF的條件狀語從句,若從句為一般現在時,主句則為一般將來時。eg.If I get up much earlier, I won't be late for work.主句用了will do形式。同理,此句若為一般過去時陳述,則為If I got up much earlier, I wouldn't be late for work.採用would do形式。因此主要看句子時態使用,在意思上沒有明確限定。故是非常靈活的。
4.樓上的答復過於混淆。雖然我理解你想解釋在虛擬語氣中亦會出現would do結構,但你的解釋過於片面。虛擬語氣不是說就一個would就可以定性的。那不是所有的一般過去時句子都變虛擬語氣了!請勿誤導!
5.建議樓主將would do的使用和虛擬語氣分開學習,之後你會找到共同點。切勿混在一起,這樣只會更混亂!
❷ 萊昂納多為什麼叫小李子
萊昂納多全名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也可以音譯為「李奧納多」。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這個名字比較長也比較拗口,為了圖方便,就叫他小李子。
小李子是一種非常親切的叫法,中國觀眾很愛調侃他,一方面是因為他幾乎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外國電影明星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路上有很多關於李奧納多非常有趣和好笑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有梗」。
總的來說,就是因為李奧納多很受中國人關注,也很討人喜歡,所以才會為他取「小李子」這么一個方便叫又帶有喜感和親昵的稱呼。
❸ 幫我翻譯一下這些
1、我們昨天晚上去了電影院,看了場很有趣的電影。
2、他總是最後一個到教室。
3、我曾經在圖書館做作業。
4、我明年就要畢業了。
5、今天下午要打網球。
6、他就要出發了。
7、火車將在十分鍾後開車。
8、那嬰兒的母親回來的時候嬰兒正好在哭。
9、不要打擾她,她現在正在看報紙。
10、我爸爸永遠在苛責我。
11、他們下個月就要出發去香港了。
12、湯姆看上去臉色蒼白,他怎麼了?
13、湯姆正在找他的書。
14、校長進來的時候我們正好在談論事情。
15、無論我什麼時候去拜訪他,他總是在書桌上些東西。
16、明天這時候他們將坐在電影院里。
17、明天晚上六點你將會在做什麼?
18、我剛剛完成我的作業。
19、瑪麗已經病了三天了。
20、我有五年沒去那兒了。
21、至今為止,她沒有享受好她的暑假。
22、1978年至今已經有了很多變化。
23、這是在這樣一個會議上問出來的最不禮貌的問題。
24、門上有個鎖,這已經是第二次有人晚上打擾我了。
25、湯姆進來的時候我們剛吃完早飯。
26、去年年底的時候他們已經賣出了5000輛自行車。
27、我今年將獲得一個好的假期,但我無法享用。
28、我們應該昨天就來的,但我們做不到。
29、我是要告訴你的,但是我忘了。
30、我艱難地上了車後,車開了。
31、我出去不久他就來看我了。
32、那個實驗昨天下午四點就完成了。
33、明天這時候你就將抵達上海了。
34、九點前我就將完成這篇文章。
35、當我們到達火車站,火車可能已經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