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浪漫著稱的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馬修,一個落魄的音樂家,失業的代課老師,卻感動了無數人。電影裡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見這樣一位老師,這樣一位給自己最多幫助的人。
《東方男孩》,很棒的電影,用很溫情的手段,點亮了一個人的人生。
《法國姑娘》,講述索菲亞八歲時跟著父母回到摩洛哥,現在想重新返回法國。
《無福之地》,該片講述了一個偷渡去英國的庫爾德人、一個拿著攝像機穿梭在歐洲的女大學生、一個監督工廠從法國向匈牙利布達佩斯整體搬遷的工程師三個獨立的故事。
㈡ 最近迷上了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呢
許多人都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大多數人喜歡看懸疑劇或者愛情劇。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看這些電影的,或者說看多了這類電影之後有時我們也會想換換口味。有人問,迷上了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呢?第一部是《表兄弟》,第二部是《四百擊》,第三部是《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是瓦爾達第二部作品,這部電影雖然說是電影,但是大部分內容是實時記錄的。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名歌手,故事主要發生在咖啡館、巴黎街道以及公園里,講述的是這位出名的歌手等待身體檢查結果的故事。
大家還有什麼電影可以推薦一下的嗎?
㈢ 勵志電影有哪些
勵志電影有《總有驕陽》、《叫我第一名》、《放牛班的春天》、《告別昨日》、《小鞋子》、《阿甘正傳》、《爆裂鼓手》、《穿普拉達的女王》、《破風》、《風雨哈佛路》、《銹與骨》等。
1、《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2014年9月5日,在該片上映20周年之際,《阿甘正傳》IMAX版本開始在全美上映。
2、《穿普拉達的女王》
影片《穿普拉達的女王》是根據勞倫·魏絲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聯袂出演。影片於2006年6月30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一個剛離開校門的女大學生,進入了一家頂級時尚雜志社當主編助理的故事,她從初入職場的迷惑到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的根源最後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職場與時尚的達人。
3、《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是由彼得·沃納執導,Thomas Rickman等編劇,吉米·沃爾克,特里特·威廉斯,多米尼克·斯科特·凱伊,莎拉·德魯等主演的勵志傳記輕喜劇 。影片於2008年12月7日在美國上映 。
該片改編自布萊德·科恩與麗莎·維索基合著的同名書籍。敘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萊德克服病症並且努力達到成為老師的夢想的故事。
4、《銹與骨》
《銹與骨》是2012年索尼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法國電影,由雅克·歐迪亞執導,瑪麗昂·歌迪亞、馬提亞斯·修奈爾和伯利·蘭內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2年5月17日在法國正式公映。
影片改編自加拿大小說家克雷格·戴維森(Craig Davidson)的同名短篇小說集,講述的是拳擊手阿里在手骨斷裂之後,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自尊打黑拳,因為一場意外邂逅了海洋館訓鯨師斯蒂芬妮,二人暗生情愫的故事。
5、《總有驕陽》
《總有驕陽》是由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發行的劇情片,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托比·馬奎爾、查理茲·塞隆、邁克爾·凱恩等主演。該片於1999年12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約翰·歐文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緬因州年輕人離家出走、尋找真愛,最後重新定位人生的故事。
㈣ 求幾部經典的法國片
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 導演:雷吉斯 瓦格涅 Régis Wargnier 一段愛情掩蓋下的殖民地歷史,凱瑟琳 德納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 導演: 讓-雅克 阿諾 Jean-Jacques Annaud 文學名著和電影的一次完美結合,那些幽暗的房間、濕濕的街道,晚霞中金黃色的渡口,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3.最後一班地鐵 Le Dernier métro (1980) 導演:弗郎索瓦 特呂弗 Fran
㈤ 法國同性電影《85年盛夏》:光是沖著男主的蜜桃臀,這部電影就絕對不能錯過!
機智又善良的觀眾不禁發問:
哎哎哎,小腐啊~
你推薦的這部法國同性電影
似乎豆瓣評分不高啊?
說好的只推好看的腐劇呢?
咱們看劇不能只看評分
萬一,評分低,但又好看呢?
法國的80年代,青春又狗血
和歐美的年輕人一樣
他們的八零年代
似乎都有著燦爛的陽光
但也和世界的年輕人一樣
掩蓋著屬於青春的憂郁
1985年夏天,諾曼底小鎮男孩亞歷克斯因為翻船
意外結識了出手搭救的戴維
兩個男孩只相差兩歲
一個文靜羞怯,一個熱情大膽
羞澀的亞歷克斯在他們家裡感受到了
戴維和他媽媽的照顧
如果這僅僅是【友情】
或許幾十年後
他們會回想這段莫逆之交的經歷
影片美輪美奐
那些風景和濾鏡
如果發在社交平台上
不知道能斬獲多少個贊
少年美好的肉體,夏日多情的海風
還有那些沒心沒肺的笑容
還有兩人表明心意後的那個晚上
男主的翹臀,嘖嘖~~
少年時候的愛情
總是那麼輕易但又深刻
正如兩位男主一樣
他們探討了生命的真諦和歸宿
約定以後誰先去世
另一個人就要在他的墳前跳舞
然而兩人幸福的時光就要結束了
不羈的戴維從來都不是什麼安分的男人
男主知道戴維出軌兩人共同的女性朋友
他以為的真愛,瞬間崩塌
而戴維也很委屈
他覺得男主喜歡的已經不是真實的他
而是加了幻想成分的他
總之,兩人大吵一架
心情不佳的戴維獨自開著摩托外出
一場車禍,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
男主再次見到他,已經是屍體了
他趴在他的身上,大哭一場
之後,在他的墳前履行了他們之間的承諾
很多小夥伴可能覺得這結局太BE了吧
但男主正是經歷了這些
才成長為現在的他
與其說這是一部同性戀愛的電影
不如說是一部同性成長的電影
《85年盛夏》改編自Aidan Chambers的小說《La Danse coucou》(英文譯作「在我的墳墓上跳舞」),其實小說標題已經將全片重點高光劃亮。
回到最前面探討的問題,這部電影除了結局很BE導致評分低下,其實我覺得還有其他原因吧。比如情節比較簡單,人物刻畫還比較停留在表面。但我個人給這部電影的評分其實會高一點,應該有7.4分。不算優秀,但比及格還是要再多一點的分數。(不止是因為小受的翹臀~)
而是整部電影都充斥著一種浪漫,很少在別的影視劇能看到的。
正如這部電影里的台詞:
——何必浪費時間?
——我們都會死。
即使男主的生命沒有結束,但其實短暫的青春終究會逝去。那些青春時期經歷的激情、浪漫、愛情、友情,才會最終成就後來的你。
好啦,在小腐的攻中號:推劇社 可以回復取得支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