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中的各個職務的英文對照
distributor 發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審查署
direction 導演
proction 製片
adaptation 改編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編劇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燈光
shooting 攝制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輯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錄音
sound effects 音響效果
mix, mixing 混錄
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後期錄音合成
studio 製片廠,攝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電影製片廠
set, stage, floor 場地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製片組:
製片人:拉投資的或直接投資的或投資人委派的都可以叫製片人。劇組最大。
製片人的直接下屬:製片主任:主任的下屬:有3個職位:1-外聯製片-聯系拍攝場地
2-現場製片-負責現場拍攝進度,各項工作安排協調,保證拍攝順利:此外(場務組直接由現場製片指揮)一般車隊也有現場製片負責。
3-生活製片-不明思議。
導演組:導演
場記
執行副導演
演員副導演
統籌
紀錄片攝影師
劇照師
攝影組:攝影師
攝影助理若干
跟機員)(主要負責機器設備安全和技術支持)
錄音組:錄音師
錄音助理若干
燈光組:燈光師
燈光助理若干
美術組:主美術師
副美
現場美術
道具組:道具師(以前道具組都是歸美術組直接管轄的,現在有些劇組分開了但還是聽命美術)
采購道具
現場道具若干
制景組:制景師(屬美術組)
制景工人若干
化妝組:化妝師
助理若干
服裝組:服裝師
助理若干
場務組:常務組長
場工若干
司機組:司機若干
就這么多,什麼煙火組,特技組,後期支持,看你需要了,有問題再問我吧。希望能幫到你。
⑶ 電影中工作人員有哪些
一般美國電影製作人員組織結構可分成演員(cast)與工作小組(crew)。
演員(cast)包括:
主要演員(principal cast)
次要演員(supporting players)
特約演員(bit players)
特技演員(stunts)
臨記(crowd extras)
替身(stand-in)
工作小組(crew)包括:
編劇(scriptwriter)
監制(executive procer)、聯合製片(associate procer)
製片組(procer team or department):製片(procer)、執行製片(line procer)、製片經理(proction manager)、場景經理(location manager)、製片助理(proction assistant)、劇務(proction secretary)、製片書記(proction reporter)、製片會計(proction accountant)
公關組(publicity unit): 公關(publicist)、發稿文宣(press officer)、劇照師(still photographer)
導演組(director team):導演(director)、副導(first assistant director)、助導(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場記(continuity girl or boy)、對白指導(dialogue director)、劇本顧問(script supervisor)
美術組(proction design team):美術指導(art director or proction designer)、服裝設計(costume designer)、繪圖師(draftsman)、模型製造(model builder)、道具(property maker)、陳設(set decorator and set dressing)、搭景師(set construction foreman )、服裝管理員(wardrobe master)、化妝師( key makeup artist)、化妝助理(assistant makeup artist)、梳妝(hairdresser)特效專家(special effects expert)、特技技術人員(stunt coordinator)、布景師(scenic artist)、木工(carpenter)漆工(painter)水電工(plumber)、水泥工(plasterer)、焊接工(welder)、園丁(gardener)
攝影組(camera team):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攝影師(camera operator)、攝影助理(first assistant or focus puller)、攝影二助(second assistant or loader/ clappers)、
燈光組(gaffer team):燈光師(gaffer)、燈光助理(key grip)、場務(dolly / crane grip)
電工組(electrician team):電工(electricians) 、 發電機操作員( generator operator)
錄音組(sound team):錄音師( sound recordist )、現場混音師 (sound mixer)、麥克風操作員(boom operator )、順音訊線人員(cableman)
剪接組(edit team):剪接師(editor)、剪接助理(edit assistant or joiner)
成音組:聲音剪接師(sound editor)、混音師(b master )、音效師(sound effect master)、編曲(composer)、作詞(writer)、指揮(conctor)、演奏(musicians)、歌唱(singers)、旁白(narrator)、配音(b person)
其他職務還有運輸組、服務組、設備管理組、急救人員…等等。
以上是美國一般中型以上預算的影片,約百人工作小組的職務分配情形,是采專業分工制度,台灣的電影編制一般約是三十五至四十五人。
希望能夠能回答你的問題!
⑷ 電影結束會有很長的職務表,這個表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
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往往也是影片的投資人,但資方和製片不一定是兼任的。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來代表他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執行製片(Proction manager):執行製片人參與的事務非常多,ta是一個影視項目的經理,是掌握影視劇生產的總指揮,他是作決策、直接協調與指揮的人。該職位代替製片人去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還要進行影片的發行,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並且,執行製片的事務會有一部分與其它職位重合,這需要具體到每個項目的語境下來討論,因此具體職務也不是絕對的。
導演(director):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聲音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及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
執行導演:執行導演是導演具體工作的執行人。他主要負責片場的正常運行,以及確保拍攝按照拍攝計劃執行,並製作每日的通告單(call sheet)。他要准備好所有的拍攝計劃和任務,負責分解劇本分部計劃。他要與導演共同合理利用時間,並且監督和保證其他所有工種都能按照時間計劃執行工作。他的其他工作包括負責拍攝計劃,勞務合同,保證片場安全性,並和製片主任聯合管理預算。他一般是導演組的領導,有時會替導演喊「Action」
場記( Supervisor):其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包括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
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簡稱DP):一切與畫面相關的工作都是攝影指導的職責范圍,也是除了導演外另一個可以喊cut的人。攝影指導在前期會熟讀劇本,與導演一起,勘景,參與分鏡表製作。D.P.還需要與美術溝通置景和色彩風格,與燈光師(Gaffer)溝通燈光要求,確認使用器材,確認大型設備/輔助設備的選用。
DIT(數字影像工程師):DIT數字影像工程師會協助攝影指導系統化的保證儲存信息的完整;了解並且熟悉全部工作流程,並在現場對畫面進行實時檢查、校色、對畫面影像進行素材轉碼處理,從而達到攝影指導預期的畫面結果,實現高質量的影像。在此之外,數字影像工程師還要與攝制組各個相關部門有著良好的信息互通的工作,保證拍攝素材存儲和轉移交接的安全性。
航拍攝影師:又稱飛手,但飛手通常指無人機操控人員,而廣義的航拍包括了眾多空中攝影方式,比如無人機、飛機、直升機、熱氣球、小型飛船、火箭、風箏、降落傘等。航拍攝影師需要根據導演的創作需求,藉助航拍設備,獲取地面拍攝無法捕捉到的畫面的影像,進行畫面拍攝。
錄音師:錄音師是主管一部影片的聲音構思和錄音的主要責任者。他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導演把一部影片的所有聲音錄制完好,達到聲畫最佳匹配的目的
美術師:影片造型設計的主要創作人員。國外稱作藝術指導或者美術指導等。美術師的工作,從研究劇本開始,由分析人物入手,根據劇情和劇本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資料積累,進行影片的造型設計。即以化裝、服裝、布景、道具等造型手段創造劇中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影片的空間環境──符合人物規定情境、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點、並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較多動作支點、有利於場面調度和拍攝的藝術空間。
燈光師:也叫照明師,攝影組成員,向攝影指導負責,主要工作是根據電影內容和攝影意圖,通過調整燈具照明來達成各種光線效果。
配樂師:電影配樂師是為電影譜寫音樂,通過編寫樂譜,允許其他人演奏,添加到電影里。這點將配樂師和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區別開來。
跟焦員:運動攝影時,由於被攝體與攝影機之間的距離不斷變化,需要隨著機器的運動不停地校正焦點,使被攝體始終保持清晰狀態,謂之跟焦點,此項工作由跟焦員操作。
跟機員:器材租賃公司委派的負責跟進、檢查、設置出租器材,監護設備安全的人員。拍攝過程中需要協助攝影師更換器材電池,為攝影師做出更合理化的操作建議。 而這是區域特色,類似於美國電影體系中移動組長的職位
花絮攝影師(BTS):顧名思義,BTS是Behind the scenes 的簡稱,即幕後故事。而花絮攝影師則是記錄一切幕後故事的人。常見的畫面是拍攝過程中NG的鏡頭,NG是NO GOOD的簡稱,通常導演喊NG,就是再來一遍的意思,此外,劇組休息,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趣事,都可以是花絮攝影師拍攝的重點。
道具:指電影製作中負責道具製作的人員,他主要負責製作、采購電影場景、劇情和人物相關的特定物件。道具有戲用道具、效果道具、市招道具、動物道具等等,其作用是體現場景氣氛,地區和時代特色。除了神話片、舞台戲曲等,電影道具都力求真實。
化妝師:對電影演員的形象進行化妝處理的專業人員。是電影造型藝術的創作人員之一。化妝師要根據劇本提供主題、人物、情節,對演員做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指導製作各種化妝造型所需的零配件,對影片中的人物進行試妝和定型。化妝師要了解掌握化妝的全部知識和技術,要具備豐富歷史文化和生活知識,要善於體察和積累各種生活經驗,還要掌握一定的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的技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