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講述機器人和人的電影
導演:
安德魯·斯坦頓
主演:
Jeff Garlin
Benjamin Burtt
Fred Willard
更多中文片名:
機器人瓦力
更多外文片名:
Wall·E
國家地區: 美國
發行公司: PIXAR
上映日期: 2008-6-27 美國
英國的電影雜志《Total Film》在4月號上刊登了介紹迪士尼·皮克斯2008年電腦動畫片《WALL·E》的文章,其中有不少首度曝光的劇照和概念藝術設計圖,你可以到這里觀看雜志掃描的大圖。
《WALL·E》由《海底總動員》導演安德魯·斯坦頓(Andrew Stanton)執導,講述了一個孤獨的在荒涼的地球上撿垃圾的機器人(有一隻蟑螂小強的陪伴)愛上來地球考察的女機器人夏娃,追著她進入茫茫宇宙冒險的故事。
導演安德魯·斯坦頓袒露說,「Wall·E」這個主意早在1995年就開始醞釀了,但直到2002年他才有機會開始真正著手創作。他自稱是聽著傑瑞·高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星際旅行》(Star Trek)的音樂和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星球大戰》(Star Wars)的音樂寫出這個故事的。
本片主角Wall·E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台詞(整部影片還是會有一些對話的),只能發出機器聲(如同「星戰」中的R2-D2)。為了賦予它靈性,編導專門找到了曾負責《星球大戰》(Star Wars)和《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的奧斯卡獲獎音效師本·伯特(Ben Burtt)給它製作音效。
作為一部動畫片《Wall·E》中卻會有真人的鏡頭,比如Wall·E最喜歡看的電影是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歌舞片《你好,多莉!》(Hello, Dolly !),這就決定了《Wall·E》里動畫和真人的結合比《快樂的大腳》(Happy Feet)會更加復雜。
作為一部科幻片,《Wall·E》里的未來人類設計也很獨特:由於太懶,那個時候的人類長成了大肉球。
談到Wall·E的來源,導演安德魯·斯坦頓否認了「ET」或者「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的說法(盡管外形很像),他只承認自己創造「Wall·E」受到了「小台燈」(Luxo)、雙筒望遠鏡、R2-D2、迪士尼樂園「星空之旅」的機器人、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以及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影響。
盡管《Wall·E》的故事背景有些發人深省——「2700年,由於人類無度的破壞環境,地球此時已經成為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大垃圾球」,但整部影片其實是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傻乎乎的土老冒機器人愛上了一個時髦的高科技女機器人。
影片片名「WALL·E」是一個縮寫,全稱為「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就是片中被派往地球撿垃圾的那些機器人的官方稱呼。《WALL·E》將於2008年6月27日上映。
B. 哪個電影公司的開頭LOGO有一個燈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
C. 一個電影 講最後一個清理垃圾機器人 這個電影叫什麼
英文名:Wall·E
中文名:機器人總動員(也有翻譯成 機器人瓦力)
導演:
安德魯·斯坦頓
主演:
Jeff Garlin
Benjamin Burtt
Fred Willard
更多中文片名:
機器人瓦力
更多外文片名:
Wall·E
國家地區: 美國
發行公司: PIXAR
上映日期: 2008-6-27 美國
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2700年,由於人類無度的破壞環境,地球此時已經成為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大垃圾球,人類不得已移居到太空船上,並且聘請Buynlarge公司的機器人來清除地球上的垃圾。這種機器人全稱為「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簡稱WALL• E),它們大部分都壞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就是本片的主角)還在日復一日的按照預定程序工作,這個小機器人喜歡收集人類的物品,最讓它喜歡的是一盒錄像帶——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歌舞片《你好,多莉!》(Hello, Dolly !)!然而這種平靜的生活隨著一個漂亮的女搜索機器人Eve的到來而打破了,WALL•E愛上了Eve!Eve意識到WALL•E無意間已經發現了拯救地球未來的關鍵,於是她趕緊返迴向人類報告這一消息(人類一直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地球),痴迷於Eve的WALL•E也追著她開始了一場奇特的太空歷程。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D. 皮克斯的動畫電影有哪些
第一名《玩具總動員2》1999年,爛番茄 100%。當時的輿論環境是:如果《玩具總動員2》在1999年上映時失敗,根本不會有人會感到意外,沒想到的是全球4.85億美元票房大賣,而且口碑爆棚。
第二名《玩具總動員》1995上映,爛番茄 100%。劃時代的電影,撇開精彩的劇情,單單是當時3D動畫技術就能讓人看的目瞪口呆,至此動畫電影全面進入3D時代。它的意義就像1937年迪士尼出品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第三名《玩具總動員3》2010上映,爛番茄99%。在當時被譽為最有可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動畫電影,這個評價足以說明一切。
第四名《海洋總動員》2003年上映,爛番茄 99%。還記得當年這個可愛的小丑魚是如何刷屏世界的嗎?當年全球票房8.65億美元。
第五名《頭腦特工隊》2015年上映,爛番茄98%。充滿想像力的電影,電影用5位角色來表達小朋友的5種情緒,構思巧妙,故事精彩感人。
第六名《飛屋環游記》2009年上映,爛番茄98%。 又一部在當年最被期待拿到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動畫片。不知道當年這部電影讓多少人流下了眼淚。
第七名《尋夢環游記》2017年上映,爛番茄97%。這部墨西哥風格的電影不僅成為墨西哥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同時還席捲全球范圍,還記得去年在中國上映時,在沒有大量推廣,廣告的情況下,完全靠口碑把票房拉起來的好電影。電影向觀眾表達了一個令很多人都沒有太在意的理念,什麼才叫正真的死亡?
第八名《超人總動員》2004年上映,爛番茄97%。一流的故事、頂尖的視覺、輕松幽默和精彩動作的完美結合體。
第九名《機器人總動員》2008年上映,爛番茄 96%。為什麼國內翻譯都要加一個總動員,英文原片名明明叫《Wall-E》。電影對未來的思考、對愛情的思考,又一次讓人以為它可以拿下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10. 《美食總動員》英文原名《RATATOUILLE》港台譯名《料理鼠王》 2007年上映,爛番茄 96%。動畫片版的美食情緣,友情、愛情、美食一個都不能少。
第十一名《怪獸公司》2001年上映,爛番茄96%。將成人世界的現實故事用可愛怪物來表現,不僅電影大賣,電影周邊更是紅了好多年。
第十二名《海底總動員2》2016年上映,爛番茄 94%。作為10多年後續集電影本片表現依舊不俗。本片亮點艾倫·德傑尼勒斯的配音美妙絕倫。
第十三名《超人總動員2》2018上映,爛番茄94%。上映首周末輕松拿到北美票房冠軍,作為15年後續集電影口碑和票房表現都非常不錯。
第十四名《蟲蟲危機》1998年上映,爛番茄92%。改編自伊索寓言《螞蟻和蚱蜢》。
第十五名《怪獸大學》2013年上映,爛番茄79%,這部續集似乎沒有走出前作的陰影表現普通。
第十六名《勇敢傳說》2012年上映,爛番茄78%。電影講述了勇敢的梅莉達抗爭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魅力故事。
第十七名《恐龍當家》2015年上映,爛番茄76%。雖然在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電影中表現算是中下游,但是依然比其他動畫電影要好不少。
第十八名-第二十名分別是皮克斯目前為止最差系列《汽車總動員》、《汽車總動員3》和《汽車總動員2》爛番茄分別是74%、69%、39%。雖然爛番茄排名墊底,但是電影票房和衍生品幫迪士尼大大的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