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南東川礦務局簡介
雲南省 東川市礦務局的前世今生
東川礦務局由落雪、湯丹、因民、濫泥坪、石將軍、白錫臘、新塘等大中型和一些小型銅礦床組成東川銅礦田。其范圍東起小江,西至普渡河,南抵雪嶺、北達金沙江,面積660km2。
東川銅礦田經過地質勘查共發現、勘查銅礦床、礦點148個。其中,詳細勘探40個、初步勘探16個、普查38個、概查54個。探獲大型銅礦床2個(湯丹、落雪),中型銅礦床5個(石將軍-蘿卜地、面山、大英稠、濫泥坪、新塘),小型礦床36個。共累計探明銅儲量391.4萬t,近年來通過成礦預測研究和勘查,預測東川礦田銅儲量包括已探獲的銅儲量可達到500萬t以上的超大型銅礦規模。
1951年4月,即在東川礦區進行銅礦地質調查,重工業部物探隊也在此開展物探工作。1953年洛吉諾夫、孟憲民、黃汲清等認為湯丹礦化范圍較大,銅礦資源豐富,應列入勘探區。同年,在湯丹的落雪組底部和中部找到了巨厚的銅礦體。1955年提交了《東川銅礦儲量計算報告書》,探明銅儲量136萬t,1957年結束第二期勘探,提交了《東川銅礦儲量計算報告書》。接著對石將軍、濫泥坪、白錫臘、新塘等銅礦床進行勘探。年末,累計探明銅儲量達210餘萬t。至此,東川銅礦田於50年代的大規模地質勘探工作基本結束。
東川銅礦進行大規模建設,始於1958年。先由原蘇聯,後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院進行采選設計。因民、濫泥坪采選廠於1960年先後投產。落雪、湯丹馬柱峒也分別於1970年和1977年投產。從1979年開始年產銅精礦已連續穩定在1.5萬t以上。1996年年產銅精礦達到1.75萬t。近年來采選規模不斷擴大,「八五」期間上湯丹銅礦改擴建項目,一期規模為年產銅精礦1萬t,全部建成後年產銅精礦2萬t。
70年代以來西南有色地勘局三一四隊等又找到並勘探了一些中小型富銅礦。如老背沖、蘿卜地、小溜口、大英稠、水庫山、穿天破、大水溝等銅礦區。
東川礦務局成立於1952年12月,1960年建成投產,1958年設立地級東川市,東川市是全國人口、國土面積和城市建成區面積最小的地級市,是因礦設市的典型。1964年,會澤縣從東川分離出歸入曲靖,也帶走了東川另外兩個支撐產業——會澤鉛鋅礦和以禮河電廠,政府意圖很明顯,全力發展單一銅業,東川政府的工作目標更加明確地集中為「一切為礦山服務」。東川礦務局到1999年累計生產精礦含銅46萬噸,含銀153噸,為我國有色金屬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東川礦務局作為雲南銅業集團的下屬,一直只負責開采銅精礦,下游的冶煉與加工等高附加值產業都被安排在東川以外的地區。東川礦務局長期虧損,42年的大規模生產中僅14個年份贏利,凈虧損達2億元以上。隨著銅資源的進一步耗盡,各礦區不僅礦石品位降低,而且開始轉入高成本的深部開采,原來四大礦區之一的落雪礦徹底枯竭。1990年代後期,東川礦務局銅精礦產量越大、虧損越大,同時資源瀕臨枯竭,開采難度加大,生產成本增加,虧損越來越大,在投產的40年中,有26年虧損,國家補貼後累計虧損達22152萬元,企業陷入了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的境地,已無力清償到期債務。 1997年銅價大跌,東川礦務局更是雪上加霜,難以為繼。1999年,礦務局破產終於進入實質性准備階段。同年2月8日,雲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撤消東川地級市,設立縣級東川區,貧困的東川由省管直轄市降格為昆明市管區,又過了一年,東川惟一的產業支柱、國有大一型企業東川礦務局關閉。
2001年12月7日,東川礦務局宣告破產終結。時任東川區長和麗川說:「東川由市變區,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政府的破產。」2000年12月,東川礦務局依法向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昆明中院於2001年1月12日作出民事決定,東川礦務局破產清算組於當月15日正式成立。受清算組委託,雲南事達拍賣有限公司對該局破產資產進行拍賣。截止1999年底,東川礦務局共有職工11179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0602人,是目前國內批准破產職工人數最多的國有企業,也是我省虧損總額最大的國有企業。由於以上原因,昨天的拍賣會專門規定了競買人的條件:提前向主持拍賣會的雲南事達拍賣有限公司報名,繳納100萬元保證金;具有2000萬元注冊資金;必須保證安置5000名職工的再就業,負責15800名離退休、傷殘、撫恤人員的過渡期管理。2009年3月,國務院確定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東川在列。 經過激烈角逐,投產40多年的東川礦務局破產資產被成功拍賣,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1010萬元將其買下。這一成交價比起拍價800萬元高出200多萬元。
後記:
礦務局轉世金沙公司分兵突圍
雲南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堪稱東川礦務局的轉世。
2001年1月,東川礦務局破產清算,而在此前一年的11月8日,金沙公司成立。金沙公司花1010萬元購得東川礦務局的資產,前提是承擔礦務局歷史上形成的各種負擔,以及接納安置在職職工等。雲南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集銅采、選、冶和科研、化工、水電、三產服務為一體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規范經營的現代礦業公司,金沙公司將旗下的因民、湯丹、落雪和濫泥坪4個主要礦山,改制為法人企業,分兵突圍。2002年,公司實現利潤105萬元,次年進一步增長至500萬元。近年來,從業人員9000餘人,年生產1.8萬噸銅產品,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年上繳稅費5000萬元以上,年實現利潤6000萬元以上。
⑵ 昭通巧家爆炸事件
去天涯看。什麼分析都有。
⑶ 50到70年代,中國在工業化建設方面上採取哪些措施
對西北能源的立項銅川王石凹立井、西安熱電站、烏魯木齊熱電站、酃縣熱電站、蘭州熱電站、成都熱電站、重慶電站、個舊電站;有色金屬項目有:雲南錫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東川礦務局、會澤鉛鋅礦;石油化工企業有:蘭州煉油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氮肥廠;機械製造企業有: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興建兩個新的鋼鐵基地,即武漢鋼鐵公司和包頭鋼鐵公司。而鞍鋼的建設又是「一五」計劃鋼鐵建設的中心。為此中共中央發出了「支援鞍鋼」的號召,全國共有55個城市、199個企業從人力、物資、設備等各方面支援了鞍鋼建設。1953年12月26日,鞍鋼的三大工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煉鐵爐舉行建成投產典禮。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化汽車製造廠。1953年7月15日,工程破土動工,建設者經過3年奮斗,終讓一座宏偉的汽車廠矗立在長春大地上。1956年7月12日,從總裝配線上開出了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就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⑷ 世界環境污染事件
世界范圍來看因為環境污染造成的較的的事件有
1、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事件
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位於狹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氣溫發生逆轉,致使工廠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和煤煙粉塵在近地大氣層中集聚不散,3天後開始有人發病。其症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星期內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時,還有許多家畜致死。 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很高,並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後分析認為,此次污染事件,是幾種有害氣體同煤煙粉塵對人體綜合作用所致。
2、美國多諾拉事件
多諾拉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州某河谷中的小鎮。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間,這里大部分地區受反氣旋逆溫控制,且26日—30日持續有霧,致使大氣污染物在近地層大氣中集聚。這期間,全鎮43%的人口,即591人相繼暴病,症狀為:喉痛、流鼻涕、乾渴、四肢酸乏、咳痰、胸悶、嘔吐、腹瀉等症狀,死亡17人。據估計,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為正常值的數倍,並發現有塵粒。分析認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產物同大氣中的塵粒接合是致害因素。主要致害物是SO2與金屬元素,以及金屬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3、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後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於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並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4、美國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落杉磯位於美國西南海岸。早期這里僅僅是一個牧區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亞金礦發現後,人口劇增,很快成為名聞遐邇的大城市,單是汽車就增加了數百萬輛。於是,這個依山傍水、風光明媚的城市,簡直變成了擁擠不堪的汽車城。到20世紀40年代初期,每年5—8月,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現迷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致使整座城市變得渾濁不清。這種煙霧刺激於喉、鼻,引發喉頭炎、頭痛等許多疾病,同時使遠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減產,松樹枯黃。這是怎麼回事,研究發現,這正是大量的汽車尾氣所致。這些成份復雜的汽車尾氣,在洛杉磯三面環山的特定地勢下,使市區大氣的水平流動相對緩慢,他們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就能產生臭氧,並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來危害人們的健康,因此,人們把這種城市上空的淺藍色煙霧稱之為光化學煙霧。據報到,當落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之時,在飛機上,明顯可見落杉磯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尾汽造成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汽車尾氣所造成的污染公害的典型實例。
5、日本水誤事件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後,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病:患者開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後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餘人。
6、神東川的骨痛病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條河叫神東川。多年來,兩岸人民用河水灌溉農田,使萬畝稻田飄香。自從三井礦業公司在神東川上游開設了煉鋅廠後,發現有死草現象。1955年以後就流行一種不同於水誤病的怪病:對死者解剖發現全身多處骨折,有的達73處,身長也縮短了30厘米。這種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直到1963年,方才查明,骨痛病於三井礦業公司煉鋅廠的廢水有關。原來,煉鋅廠成年累月向神東川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金屬鎘,農民引河水灌溉,便把廢水中的鎘轉到土壤和稻穀中,兩岸農民飲用含鎘之水,食用含鎘之米,便使鎘在體內積存,最終導致骨痛病。有報道說,到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達到230人,死亡34人,並有一部分人出現可疑症狀。
7、日本四日市事件
四日市位於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並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佔25%,哮喘病患者佔30%,肺氣腫等佔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准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8、日本米糠油事件
米糠油事件發生在日本九州愛芝縣一帶。生產米糠油在脫臭的工藝中,使用多氯聯苯作載體,由於生產的失誤,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聯苯,結果有1400人食用後中毒。4個月後,患者猛增到5000餘人,並有16人無故喪生。這期間實際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於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飼料,造成數10萬只雞死去。
9、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距前蘇聯切爾諾貝利14公里的核電廠第4號反應堆,發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氣體(包括碘131,銫137,鍶90)沖上1公里的高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發生以後,核電站30公里范圍內的13萬居民不得不緊急疏散。這次核泄漏造成蘇聯1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受污染,其中烏克蘭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農田因污染而廢棄荒蕪。被污染的農田和森林面積大約相當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面積。
烏克蘭有2000萬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響。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嬰兒成為畸形或殘廢,8000多人死於和放射有關的疾病。其遠期影響在30年後仍會產生作用。
10、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葯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⑸ 東川電影院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么有
《我不是葯神》
電影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但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走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每個個體的力量也許是微弱而無力的,如果大家都團結起來共同為他人、為自己而努力時,也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
⑹ 20世紀世界十大環境污染事件是哪些事件
1930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事件
1984年12月3日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葯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⑺ 20世紀30~80年代有哪些令人震驚的環境污染事件
1、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事件
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位於狹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氣溫發生逆轉,致使工廠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和煤煙粉塵在近地大氣層中集聚不散,3天後開始有人發病。其症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星期內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時,還有許多家畜致死。 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很高,並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後分析認為,此次污染事件,是幾種有害氣體同煤煙粉塵對人體綜合作用所致。
2、美國多諾拉事件
多諾拉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州某河谷中的小鎮。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間,這里大部分地區受反氣旋逆溫控制,且26日—30日持續有霧,致使大氣污染物在近地層大氣中集聚。這期間,全鎮43%的人口,即591人相繼暴病,症狀為:喉痛、流鼻涕、乾渴、四肢酸乏、咳痰、胸悶、嘔吐、腹瀉等症狀,死亡17人。據估計,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為正常值的數倍,並發現有塵粒。分析認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產物同大氣中的塵粒接合是致害因素。主要致害物是SO2與金屬元素,以及金屬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3、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後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於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並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4、美國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落杉磯位於美國西南海岸。早期這里僅僅是一個牧區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亞金礦發現後,人口劇增,很快成為名聞遐邇的大城市,單是汽車就增加了數百萬輛。於是,這個依山傍水、風光明媚的城市,簡直變成了擁擠不堪的汽車城。到20世紀40年代初期,每年5—8月,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現迷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致使整座城市變得渾濁不清。這種煙霧刺激於喉、鼻,引發喉頭炎、頭痛等許多疾病,同時使遠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減產,松樹枯黃。這是怎麼回事,研究發現,這正是大量的汽車尾氣所致。這些成份復雜的汽車尾氣,在洛杉磯三面環山的特定地勢下,使市區大氣的水平流動相對緩慢,他們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就能產生臭氧,並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來危害人們的健康,因此,人們把這種城市上空的淺藍色煙霧稱之為光化學煙霧。據報到,當落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之時,在飛機上,明顯可見落杉磯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尾汽造成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汽車尾氣所造成的污染公害的典型實例。
5、日本水誤事件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後,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病:患者開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後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餘人。
6、神東川的骨痛病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條河叫神東川。多年來,兩岸人民用河水灌溉農田,使萬畝稻田飄香。自從三井礦業公司在神東川上游開設了煉鋅廠後,發現有死草現象。1955年以後就流行一種不同於水誤病的怪病:對死者解剖發現全身多處骨折,有的達73處,身長也縮短了30厘米。這種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直到1963年,方才查明,骨痛病於三井礦業公司煉鋅廠的廢水有關。原來,煉鋅廠成年累月向神東川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金屬鎘,農民引河水灌溉,便把廢水中的鎘轉到土壤和稻穀中,兩岸農民飲用含鎘之水,食用含鎘之米,便使鎘在體內積存,最終導致骨痛病。有報道說,到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達到230人,死亡34人,並有一部分人出現可疑症狀。
7、日本四日市事件
四日市位於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並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佔25%,哮喘病患者佔30%,肺氣腫等佔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准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8、日本米糠油事件
米糠油事件發生在日本九州愛芝縣一帶。生產米糠油在脫臭的工藝中,使用多氯聯苯作載體,由於生產的失誤,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聯苯,結果有1400人食用後中毒。4個月後,患者猛增到5000餘人,並有16人無故喪生。這期間實際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於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飼料,造成數10萬只雞死去。
9、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距前蘇聯切爾諾貝利14公里的核電廠第4號反應堆,發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氣體(包括碘131,銫137,鍶90)沖上1公里的高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發生以後,核電站30公里范圍內的13萬居民不得不緊急疏散。這次核泄漏造成蘇聯1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受污染,其中烏克蘭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農田因污染而廢棄荒蕪。被污染的農田和森林面積大約相當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面積。
烏克蘭有2000萬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響。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嬰兒成為畸形或殘廢,8000多人死於和放射有關的疾病。其遠期影響在30年後仍會產生作用。
10、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葯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