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電影院一個大廳能容納多少人
中間稍微靠後的位置較好,不過如果中間沒有位置的話,那就要選後面的座位,不要選靠前的座位哦,看科幻片和動作片的時候更不要太近,因為會眼花繚亂,我看蜘蛛俠3就是這個感覺。我這一年去電影院差不多快10次了,
這是我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位置要在每排的最中間是最好,然後再挑前後排~~~
後排比較好,
因為您可以去看看,很多次我都看到後排座滿了,但前排有很多空的
2. 想問一下一般電影院的iMax廳,中廳和小廳第一排距離屏幕分別有多少米呀
看電影,如果是3D電影,建議你小廳最好最後兩排,中廳倒數三四排,大廳就可以倒數四五排,如果你想看的更加嗨,就全部最後兩三排,視角寬闊,盡收眼底,也不累,個人經驗
3. 電影院大廳的熒幕就大,小廳的熒幕就小嗎
那當然啦,大廳不僅熒幕大而且座位也比較多。現在好的電影院都分巨幕廳,次巨幕廳和普通廳的。
4. 請問電影院大廳好還是小廳好
如果追求觀看效果選大一點的廳好,不要靠前的位子會影響觀看的效果。
5. 電影院兒童廳和普通廳有什麼區別
說起電影院,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人也到電影院看過電影。事實上,電影院就是一個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在電影最開始產生的時候,其實並非是在電影院放映的,而是一般的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不過,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四點,兒童廳和普通廳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一些影院會在少部分影片開播之前放映一部兒童教育短片。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兒童廳和普通廳的區別。
6. 電影院里大廳的屏幕是不是比小廳大
你好!
未必,有的小電影院,包間就是普通的屏幕(跟外面的可能差不多)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7. 電影院座位數越多,那麼屏幕就越好越大嗎
電影院座位數越多,那麼屏幕就越好越大。IMAX>巨幕>普通屏幕,大廳>中廳>小廳>VIP廳。
觀眾廳是電影院的主要組成部分,銀幕是觀眾廳設計的依據,銀幕尺寸的大小決定觀眾的容量,銀幕越大容納觀眾的人數越多,觀眾少的觀眾廳其銀幕則相對縮小,所以觀眾廳的尺度實際上取決於銀幕的大小。銀幕的形狀又決定觀眾廳的體型,新形式電影尤是如此。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形狀的銀幕,大視野電影的銀幕尺寸決定了觀眾廳的高度比例,環幕電影的銀幕決定觀眾廳必須是圓形,而穹幕電影的銀幕需要一個穹頂的觀眾廳等等。一般平面銀幕的電影院觀眾廳呈矩形或梯形,地面有一定坡度。
(7)電影院大廳小廳人數擴展閱讀
電影院觀眾廳聽覺條件的好壞,除還音系統的電聲質量外,還取決於觀眾廳的建築聲學質量。電影院觀眾廳有其自身的聲學特點,與其他演出建築不同:
聲源位置固定。影院的揚聲器通常都設置在銀幕後面或側面牆壁上,故其聲源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聲源位置較高。揚聲器的高音頭一般位於銀幕高度的 2/3處,有利於均勻地向觀眾廳的各個方向和後座輻射聲能。
音量可以按需要調整。還音系統的功率原則上不受限制,因此可以直達聲為主,不必過多地依靠反射聲來彌補有些座位響度的不足。
影院的聲音是從影片的聲帶上還原出來的,故不必依靠觀眾廳的聲學條件來改變原來的音調,而只要求符合混合錄音棚的聲學頻率響應特性,以如實還原影片聲帶上的聲音。
8. 求高手指點,在上海,一般電影院放映廳100--150的廳算小嗎400--500人的IMAX 3D算是相當大的了嗎
100~150人算是比較小的廳,上海大多影院里這類廳的比例佔到60%以上。
各影院小廳的音效基本都比大廳要遜色,有的甚至差別不小。所以一般還是去各影城大廳觀看。
大廳都在220~350的量,當然也有上海影城、大光明這種1000+級別的廳。
IMAX廳有四家,和平影都、星美正大、萬達國際、江橋萬達,當然是各自最大的廳。
和平最早,曾是膠片版,去年改成數字,以後看膠片版,基本不可能了,唉。
座位數最多的是星美大概400+,當然銀幕也最大25*14m。其他三個座位都在350-400之間。
你看到那些評價的四家都去過,國金除了奢華,音效是我最無感的,座位倒算舒適。而馬路對面星美,3廳的音效很犀利,imax沒看,小廳一般,和平imax沒的說,但要看的話,就選最後3排,前面座太近,看不全,加上字幕,上上下下很糾結哦。八佰伴新世紀中規中矩,反正去大廳就對了。
9. 電影院max廳和小廳有什麼區別
1、屏幕大小不同
IMAX是image max的縮寫,表示影像最大化,IMAX電影的屏幕比普通的更大,標准大小為寬22米高16米,其畫面精細度遠遠超過普通電影,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2、音響效果不同
IMAX是一個可以給人更好觀影感受的系統,其音響系統的動態范圍能達到普通影院的十倍左右,至於環繞的音源定位能力更是遠遠超出一般影院。
3、演廳構造不同
IMAX的構造亦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分別。由於畫面解析度提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傳統影院座位跨度可達到8~12個銀幕),此外,座位傾斜度亦較大(在半球形銀幕的放內映室可傾斜達23度),便觀眾能夠面向銀幕中心。
(9)電影院大廳小廳人數擴展閱讀
為了加強電影的視覺震撼。在IMAX之前,出現了兩種大畫面放映系統:Cinemascope和VistaVision,這兩套系統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諸如安裝復雜、操作困難、畫面質量不穩定等影響了可觀性。
因此都沒有得到推廣,IMAX的三名加拿大發明者(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和Robert Kerr)早先也研究與Cinemascope相仿的多投影機大銀幕放映系統,
但他們在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的試驗不夠理想,出現了不少技術問題,因而促使他們轉向研發新的單放映機、單攝影機式的大銀幕放映系統。最終催生了IMAX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