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50~60
進口30
一般15~20
以上為中等城市
2. 復聯4在中國1張電影票的票價
復聯4在中國1張電影票的票價。復聯4將於2019年4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票價也是工薪階層可接受的價位:33元到44元。《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將是漫威宇宙「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的終結篇,是漫威電影宇宙十年的一個重要節點,結束部分英雄電影的故事,但也將展開新的劇情,呈現新的更為廣闊宏大的宇宙觀,未來也將出現新的超級英雄,繼續漫威超級英雄激動人心的故事。
3. 中國電影票是怎麼定價的
從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始,中國電影邁入所謂的大片時代,明星片酬的飛漲、外國團隊的加盟、3D技術的普及,使得影片製作成本日新月異,這對全國平均票價的拉動不言而喻,但票價高更大程度上還是「國產影片盈利渠道單一」所致。據了解,目前中國國產影片綜合收益的90%以上來自國內票房收入,產業鏈很短,電影內容的壽命通常只有一個月,其回報是一次性的,所以製片方急於靠票房回本。
4. 為什麼星期二全國的電影票都半價
您好~
麥麥為您搜尋到一些資料:
一. 2005年6月份,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共同發布了「全國影院實行電影票半價日」的倡議。即將每周二定為電影院票價半價日,觀眾觀看當日影片均享受該院票價50%的優惠待遇。
此行動得到了全國44個城市168家影院的響應,越來越多的電影院也開始效法,響應這次「周二半價日」行動;
二. 很多電視台星期二都不轉播節目, 因此電影院在周二設半價吸引觀眾;
三.再有就是工作日看電影的人實在太少,為了讓工作日也能有一定的上座率,影院就同意周二半價了。
感謝您對大麥網的支持!
5. 中國的電影院能不能做到10塊錢一張票
中國的電影院不太可能做到10塊錢一張票。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電影票的價格一般由片方的發行通知規定最低結算價(一般在30-40元人民幣之間),放映端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揮,這是多年形成且業內都能夠接受的票價標准。
相關從業者表示,其實日常電影票價總體處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區間內,因此不可能降到10元一張。
電影作為娛樂消費選擇的一種,觀眾的觀影意願與觀影成本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票價高低對於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觀眾的影響有很大差異,在票價浮動方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
6. 為什麼星期二全國的電影票都半價
2005年6月份,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共同發布了「全國影院實行電影票半價日」的倡議。即將每周二定為電影院票價半價日,觀眾觀看當日影片均享受該院票價50%的優惠待遇。
此行動得到了全國44個城市168家影院的響應,越來越多的電影院也開始效法,響應這次「周二半價日」行動。
7. 為什麼電影票那麼貴
電影票是便宜了還是貴了?根據5月底出爐的《2011中國電影產業報告》(以下簡稱《電影報告》)顯示,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價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題為《數字時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場電影論壇上,業內人士對此作出分析,銀幕太少、規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氣不足,被認為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的新解釋。會後,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等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氣才是影院的生命線,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
高票價由來
A 人氣不足 去年平均每場7個觀眾
小趙在廣州鬧市區天河城附近的寫字樓工作,下班以後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對數千元的工資來說,一場電影60、80元的票價偏高。盡管影院上午屬於半價時段,他卻抽不出時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如果票價沒那麼高的話,他也許會多些來看電影。
遺憾的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盡管小趙說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裡的掛牌價,而不是全行業的平均價,但據《電影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為36.38元,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超過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電影節論壇上,有業內人士提出了票價居高不下的新解釋:北京新影聯負責人高軍認為,目前中國銀幕數量不足,電影票沒有降價理由;另外,好電影太少也成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賣座的電影,作為影院經理自然不會降價。」
趙軍在論壇之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具體闡釋了他「好影片少導致票價貴」的觀點,他認為,雖然3月上映的《觀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觀音山》是不夠的」:「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趙軍認為,好影片太少,後果是人氣不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氣不足依舊是困擾中國電影業的一大難題,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1.72億元,同比增長63.9%,而2010年觀影人次約為2.84億,相比2009年增幅為33.3%。有業內人算過賬,全國平均下來,一場電影才7個觀眾左右。
B 3D和Imax拉高價 影響觀眾消費慾望
在廣州一間中學當老師的胡先生帶著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來看《功夫熊貓2》,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觀眾來說,在全價時段看3D影片要花費300元。去年暑假他們就花了這個價格看了《冰川時代3》。胡先生還對記者回憶起去年初上映《阿凡達》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價不僅一度上調至160元,聽說上海還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對平均票價的拉動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的上漲,與3D影片的熱潮不無關系。《電影報告》指出,觀影的新體驗雖然能夠刺激觀眾走進影院,但這只是短期的效果,長久來看,因此而帶來的票價問題,必將影響觀眾的消費慾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國整體的電影票價其實是同比下降的,與當年全國物價上漲的總趨勢逆勢而動。」 趙軍曾如此總結。趙軍對本報表示,這也是去年總體票房增長速度超出人次增長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漲價 票價跟著漲
近年來,隨著商業地產升值,地租紛紛漲價,地租漲價,電影票價就得跟著漲。房地產租金的急劇上漲,被認為是影院經營承受的最大壓力,最近10年來,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從10%已經漲到17%~20%,以至於不少影院經營者表示,影院是在為房地產商打工。
D 最低限價 票價沒得降
來自製片方的最低限價,也為電影票價的下調設置了障礙。近年來國產影片製片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價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舉將國內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價水平由一線城市30元、二線城市25元,提高到一線城市35元、二線城市30元,該片在各地的票價隨之水漲船高。
不過,也有業內意見認為,最低限價針對的是影院之間競相減價的惡性競爭,是為了防止票價雪崩,因此並不會傷害消費者利益:「把最低票價定為35元起,我覺得觀眾承受得起。」
8. 星期二 全國各地電影票半價
2005年6月份,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共同發布了「全國影院實行電影票半價日」的倡議。即將每周二定為電影院票價半價日,觀眾觀看當日影片均享受該院票價50%的優惠待遇。
此行動得到了全國44個城市168家影院的響應,越來越多的電影院也開始效法,響應這次「周二半價日」行動。
9. 中國電影票怎麼這么貴
所以我每次去電影院看名單,回家後從網上下載。就算電影是付費的,我只需要一個月用十塊錢可以看很多電影。比去電影院看電影花錢少吧。我們這的電影票價錢能把人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