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香港電影票房太少

香港電影票房太少

發布時間:2021-08-03 00:45:13

1. 現在的香港電影越來越差,為什麼

1985-1996年。香港涌現大批優秀電影香港涌現大批優秀電影,票房冠軍成績上漲到5700萬元,達到了階段歷史的頂峰。這個時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強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業片製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電影在台灣、新馬泰等海外華人社會同樣獲得認同。同樣,出色的電影為香港電影帶來大量的資源。使得香港電影更加繁榮,但為什麼從97年開始,香港電影就開始沒落,鮮有優秀的電影出現呢。

內因:1.邵氏對香港電影業的壟斷,提及香港電影,必定跳不過邵氏。當時的邵氏電影可以說是獨大,有演員有片場有影院,全產業聯動。而且當時的演員全靠工資生活,任你的電影再火也不會有太多的額外收入。這些大量減少了電影拍攝的投入,所以縱然電影票房不好也不會有太多的回本壓力。但這也讓邵氏並沒有繼續加大電影的投資,盡管香港電影那時一片繁榮,但是成本的限制卻讓其沒有足夠的進步。雖然邵氏對香港電影做出了貢獻,但是以其體量,是否做的足夠多呢?

2.資金問題:粗製濫造的電影導致資金回本困難,無法盡快投入新電影的拍攝。本土經濟不景氣,外商開始撤資尋找新的市場。當時的年代,雖然大陸已經定下對西開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貿易,法律上仍有很多問題出現,這時候,被英國統治一個多世紀的香港就成為大陸同西方及台灣的經貿中轉地。但是隨著大陸開發政策的逐漸實行和落實,香港的經濟也收到沖擊。3.演職人員:提起香港電影的衰落,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好演員好導演青黃不急,但為什麼我放在後邊說,因為這其中有這因果關系,正是因為香港市場受到沖擊,周潤發,成龍等投身好萊塢,但當時的香港環境卻沒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來。

香港電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國外電影業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得21億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軍只有4500萬。從97年開始,香港的海外市場敗退,本土市場也受到擠壓。而在國外電影蓬勃發展的同時,香港電影卻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軍仍然在三四千萬左右徘徊。2.觀眾喜好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加上美國大片的沖擊,觀眾開始追求更高製作,更新穎的電影。而香港電影仍是那幾樣,並沒有出現真正的創新。3.國際經濟局勢的影響:97後,國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各國電影的發展,韓國,美國都出現了不少優秀的電影,而原先投資香港電影的台灣金主也開始撤資,香港電影的市場和資金供應都受到影響。

這些原因也形成了惡性循環,讓香港電影的崛起變得更難,也很難重現當初的繁榮景象,再涌現出往日的經典電影了

2.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市場那麼小 票房卻很受關注

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重要的是香港是國際著名的造星工廠,本土文化融合西方元素,電影藝術不可小覷、

3. 為什麼感覺國內的電影票房破10億很輕松,港片卻很難

近年來,國內電影的票房過十億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港片很難做到那是因為時也勢也,港片的輝煌已經不在,跟內地電影比起來格調並沒有高太多,依然是熟悉的臉龐演著熟悉的劇本,打打殺殺槍戰心理戰,觀眾著實有些疲勞。

而港片曾經輝煌,古惑仔,槍戰警匪,賭場爭斗,這曾經都是我們的熱愛,那是因為那個時期國內市場的空白的,是貧乏的,所以我們視之為珍寶,而現在這些片已經翻不出什麼花樣來了,觀眾已經不覺得稀奇了,甚至有的小年輕都沒有追港片港劇的經歷,他們怎麼會買賬呢?

4. 香港電影曾經是東南亞票房支撐點,如今為什麼拍不出

原因如下:
1、沒有市場。
香港人口也不過700萬。而大陸觀影人數每年都是以10億來計算的。靠這么小的市場,支持電影業根本不可能!縱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其實英國、法國電影也沒落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撐市場。

2、時代變了。
當年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現在每年網路劇這么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不算什麼了。

3、市場變了
當時的香港電影可以走國際化道路,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隨著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而且香港也沒有強大本地市場可以依託。

4、香港沒落了。
香港電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現在已經沒落了,所以電影業沒落是可想而知的。

5、電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沒落,又使電影從業人員北上,使香港電影人員斷檔。

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標志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

5. 香港電影在香港票房低會不會虧本

其實也不會虧得,雖然純港片主要的市場是香港,票房可能只有幾百萬或者一千多萬,但是純港片的投資一般只有幾百萬,按票房提成50%是不會虧本的。另外我還告訴你一個行業內的秘密,就是號稱投資金額和實際投資金額是不一致的,實際只有宣傳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

6. 如今香港電影票房為什麼不景氣呢有哪些原因呢

我想肯定不光是經濟衰退、盜版橫行那麼簡單,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還是香港電影人不用心搞電影。他們一直是這樣的,做電影很馬虎,他們不尊重觀眾,他們不懂得怎樣把燈光搞得最好,不懂把服裝和演員統一和諧起來,不懂量體裁衣根據電影的類型去配音樂,不懂電影顏色和畫面感。他們老以為觀眾是傻瓜,不用給他們太好的東西,找幾個明星,咔咔咔就完了,現在以這個心態去拍電影當然就不行了。

7.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市場那麼小,票房卻很受關注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是較著重滿足觀眾口味的商業片,由無厘頭式喜劇和動作片所主導。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香港燦爛的流行電影有一班支持者,而香港電影亦成為文化主流,滲透在世界每個角落。
香港電影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種電影形態的概念。在中國的近代歷史進程中,香港一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一方面,它的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一直保持著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血脈相通的關系。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造就了獨特的香港電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史基本上是以上海電影為主體的中國電影史,香港電影雖然也有其地域特色,但總體上看,與內地電影一脈相承,香港電影不僅與上海電影有著一致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兩地電影的交流也十分頻繁,從某意義上可把香港電影看作是內地電影的一個分支。1949年以後,才出現所謂「三地電影」的概念,但初期內地對香港電影的影響仍十分明顯,一直到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才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影形態。

8.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是什麼原因

風水輪流轉,就是這樣的,還有就是創新的較少,固步自封,風格和劇情還是老套路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票房太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洲經典電影帶字圖片 瀏覽:633
台灣原住民真實改編電影 瀏覽:249
姚麗電影演員 瀏覽:628
變臉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國語版 瀏覽:684
一部泥吃人的電影 瀏覽:475
屠夫電影原版完整版下載 瀏覽:780
逃難電影完整版 瀏覽:849
主演動物的電影大全 瀏覽:804
國際電影節迪麗熱巴 瀏覽:608
法國露性器電影強我未刪減版免費 瀏覽:23
韓國電影29什麼名字 瀏覽:49
after美國青春電影男主角 瀏覽:627
電影經典台詞圖片孤獨 瀏覽:55
電影尺度大 瀏覽:282
生日快樂電影大全集 瀏覽:291
一部女主角腿部受傷的電影 瀏覽:609
白雪公主電影英文原版百度雲 瀏覽:63
電影非常人販圖片 瀏覽:926
為什麼電影票只賣到初三 瀏覽:44
美劇下載電影的好網站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