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咪啥電影院瑪納斯

咪啥電影院瑪納斯

發布時間:2022-05-16 17:18:48

㈠ 我國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㈡ 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是

3第一批編輯民間文學
(共計3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1Ⅰ-1苗族古歌
2Ⅰ-2布洛陀
3Ⅰ-3遮帕麻和遮咪麻
4Ⅰ-4牡帕密帕
5Ⅰ-5刻道
6Ⅰ-6白蛇傳傳說
7Ⅰ-7梁祝傳說
8Ⅰ-8孟姜女傳說
9Ⅰ-9董永傳說
10Ⅰ-10西施傳說
11Ⅰ-11濟公傳說
12Ⅰ-12滿族說部
13Ⅰ-13河西寶卷
14Ⅰ-14耿村民間故事
15Ⅰ-15伍家溝民間故事
16Ⅰ-16下堡坪民間故事
17Ⅰ-17走馬鎮民間故事
18Ⅰ-18古漁雁民間故事
19Ⅰ-19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20Ⅰ-20譚振山民間故事
21Ⅰ-21河間歌詩
22Ⅰ-22吳歌
23Ⅰ-23劉三姐歌謠
24Ⅰ-24四季生產調
25Ⅰ-25瑪納斯
26Ⅰ-26江格爾
27Ⅰ-27格薩(斯)爾
28Ⅰ-28阿詩瑪
29Ⅰ-29拉仁布與吉門索
30Ⅰ-30畲族小說歌
31Ⅰ-31青林寺謎語
民間音樂
(共計72項)
32Ⅱ-1左權開花調
33Ⅱ-2河曲民歌
34Ⅱ-3蒙古族長調民歌
35Ⅱ-4蒙古族呼麥
36Ⅱ-5當塗民歌
37Ⅱ-6巢湖民歌
38Ⅱ-7畲族民歌
39Ⅱ-8興國山歌
40Ⅱ-9興山民歌
41Ⅱ-10桑植民歌
42Ⅱ-11梅州客家山歌
43Ⅱ-12中山鹹水歌
44Ⅱ-13崖州民歌
45Ⅱ-14儋州調聲
46Ⅱ-15石柱土家啰兒調
47Ⅱ-16巴山背二歌
48Ⅱ-17僳僳族民歌
49Ⅱ-18紫陽民歌
50Ⅱ-19裕固族民歌
51Ⅱ-20花兒
52Ⅱ-21藏族拉伊
53Ⅱ-22聊齋俚曲
54Ⅱ-23靖州苗族歌鼟
55Ⅱ-24川江號子
56Ⅱ-25南溪號子
57Ⅱ-26木洞山歌
58Ⅱ-27川北薅草鑼鼓
59Ⅱ-28侗族大歌
60Ⅱ-29侗族琵琶歌
61Ⅱ-30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62Ⅱ-31彝族海菜腔
63Ⅱ-32那坡壯族民歌
64Ⅱ-33澧水船工號子
65Ⅱ-34古琴藝術
66Ⅱ-35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67Ⅱ-36蒙古族四胡音樂
68Ⅱ-37嗩吶藝術
69Ⅱ-38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70Ⅱ-39遼寧鼓樂
71Ⅱ-40江南絲竹
72Ⅱ-41海州五大宮調
73Ⅱ-4嵊州吹打
74Ⅱ-43舟山鑼鼓
75Ⅱ-44十番音樂
76Ⅱ-45魯西南鼓吹樂
77Ⅱ-46板頭曲
78Ⅱ-47宜昌絲竹
79Ⅱ-48枝江民間吹打樂
80Ⅱ-49廣東音樂
81Ⅱ-50潮州音樂
82Ⅱ-51廣東漢樂
83Ⅱ-52吹打
84Ⅱ-53梁平癩子鑼鼓
85Ⅱ-54土家族打溜子
86Ⅱ-55河北鼓吹樂
87Ⅱ-56晉南威風鑼鼓
88Ⅱ-57絳州鼓樂
89Ⅱ-58上黨八音會
90Ⅱ-59冀中笙管樂
91Ⅱ-60銅鼓十二調
92Ⅱ-61西安鼓樂
93Ⅱ-62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94Ⅱ-63回族民間器樂
95Ⅱ-64文水鈲子
96Ⅱ-65智化寺京音樂
97Ⅱ-66五台山佛樂
98Ⅱ-67千山寺廟音樂
99Ⅱ-68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100Ⅱ-69武當山宮觀道樂
101Ⅱ-70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102Ⅱ-71南音
103Ⅱ-72泉州北管
民間舞蹈
(共計41項)
104Ⅲ-1京西太平鼓
105Ⅲ-2秧歌
106Ⅲ-3井陘拉花
107Ⅲ-4龍舞·汕尾滾地金龍
108Ⅲ-5獅舞
109Ⅲ-6花鼓燈
110Ⅲ-7儺舞
111Ⅲ-8普寧英歌
112Ⅲ-9高蹺
113Ⅲ-10永新盾牌舞
114Ⅲ-11翼城花鼓
115Ⅲ-12泉州拍胸舞
116Ⅲ-13安塞腰鼓
117Ⅲ-14洛川蹩鼓
118Ⅲ-15蘭州太平鼓
119Ⅲ-16餘杭滾燈
120Ⅲ-17土家族擺手舞
121Ⅲ-18土家族撒葉兒嗬
122Ⅲ-19弦子舞
123Ⅲ-20鍋庄舞
124Ⅲ-21熱巴舞
125Ⅲ-22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羌姆
126Ⅲ-23苗族蘆笙舞
127Ⅲ-24朝鮮族農樂舞
128Ⅲ-25木鼓舞
129Ⅲ-26銅鼓舞
130Ⅲ-27傣族孔雀舞
131Ⅲ-28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132Ⅲ-29蒙古族安代舞
133Ⅲ-30湘西苗族鼓舞
134Ⅲ-31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135Ⅲ-32黎族打柴舞
136Ⅲ-33卡斯達溫舞
137Ⅲ-34㑇舞
138Ⅲ-35僳僳族阿尺木刮
139Ⅲ-36彝族葫蘆笙舞
140Ⅲ-37彝族煙盒舞
141Ⅲ-38基諾大鼓舞
142Ⅲ-39山南昌果卓舞
143Ⅲ-40土族於菟
144Ⅲ-41塔吉克族鷹舞
傳統戲劇
(共計92項)
145Ⅳ-1崑曲
146Ⅳ-2梨園戲
147Ⅳ-3莆仙戲
148Ⅳ-4潮劇
149Ⅳ-5弋陽腔
150Ⅳ-6青陽腔
151Ⅳ-7高腔
152Ⅳ-8新昌調腔
153Ⅳ-9寧海平調
154Ⅳ-10永安大腔戲
155Ⅳ-11四平戲
156Ⅳ-12川劇
157Ⅳ-13湘劇
158Ⅳ-14廣昌孟戲
159Ⅳ-15正字戲
160Ⅳ-16秦腔
161Ⅳ-17漢調桄桄
162Ⅳ-18晉劇
163Ⅳ-19蒲州梆子
164Ⅳ-20北路梆子
165Ⅳ-21上黨梆子
166Ⅳ-22河北梆子
167Ⅳ-23豫劇
168Ⅳ-24宛梆
169Ⅳ-25懷梆
170Ⅳ-26大平調
171Ⅳ-27越調
172Ⅳ-28京劇
173Ⅳ-29徽劇
174Ⅳ-30漢劇
175Ⅳ-31漢調二簧
176Ⅳ-32泰寧梅林戲
177Ⅳ-33閩西漢劇
178Ⅳ-34巴陵戲
179Ⅳ-35荊河戲
180Ⅳ-36粵劇
181Ⅳ-37桂劇
182Ⅳ-38宜黃戲
183Ⅳ-39亂彈
184Ⅳ-40石家莊絲弦
185Ⅳ-41雁北耍孩兒
186Ⅳ-42靈丘羅羅腔
187Ⅳ-43柳子戲
188Ⅳ-44大弦戲
189Ⅳ-45閩劇
190Ⅳ-46壽寧北路戲
191Ⅳ-47西秦戲
192Ⅳ-48高甲戲
193Ⅳ-49碗碗腔
194Ⅳ-50四平調
195Ⅳ-51評劇
196Ⅳ-52武安平調落子
197Ⅳ-53江南越劇
198Ⅳ-54滬劇
199Ⅳ-55蘇劇
200Ⅳ-56揚劇
201Ⅳ-57廬劇
202Ⅳ-58楚劇
203Ⅳ-59荊州花鼓戲
204Ⅳ-60黃梅戲
205Ⅳ-61商洛花鼓
206Ⅳ-62泗州戲
207Ⅳ-63柳琴戲
208Ⅳ-64歌仔戲
209Ⅳ-65採茶戲
210Ⅳ-66五音戲
211Ⅳ-67茂腔
212Ⅳ-68曲劇
213Ⅳ-69曲子戲
214Ⅳ-70秧歌戲
215Ⅳ-71道情戲
216Ⅳ-72哈哈腔
217Ⅳ-73二人台
218Ⅳ-74白字戲
219Ⅳ-75花朝戲
220Ⅳ-76彩調
221Ⅳ-77燈戲
222Ⅳ-78花燈戲
223Ⅳ-79一勾勾
224Ⅳ-80藏戲
225Ⅳ-81山南門巴戲
226Ⅳ-82壯劇
227Ⅳ-83侗戲
228Ⅳ-84布依戲
229Ⅳ-85彝族撮泰吉
230Ⅳ-86傣劇
231Ⅳ-87目連戲
232Ⅳ-88鑼鼓雜戲
233Ⅳ-89儺戲
234Ⅳ-90安順地戲
235Ⅳ-91皮影戲
236Ⅳ-92木偶戲
曲藝
(共計46項)
237Ⅴ-1蘇州評彈
238Ⅴ-2揚州評話
239Ⅴ-3福州評話
240Ⅴ-4山東大鼓
241Ⅴ-5西河大鼓
242Ⅴ-6東北大鼓
243Ⅴ-7木板大鼓
244Ⅴ-8樂亭大鼓
245Ⅴ-9潞安大鼓
246Ⅴ-10京東大鼓
247Ⅴ-11膠東大鼓
248Ⅴ-12河洛大鼓
249Ⅴ-13溫州鼓詞
250Ⅴ-14陝北說書
251Ⅴ-15福州伬藝
252Ⅴ-16南平南詞
253Ⅴ-17紹興平湖調
254Ⅴ-18蘭溪攤簧
255Ⅴ-19賢孝
256Ⅴ-20河南墜子
257Ⅴ-21山東琴書
258Ⅴ-22鑼鼓書
259Ⅴ-23紹興蓮花落
260Ⅴ-24蘭州鼓子
261Ⅴ-25揚州清曲
262Ⅴ-26錦歌
263Ⅴ-27常德絲弦
264Ⅴ-28榆林小曲
265Ⅴ-29天津時調
266Ⅴ-30新疆曲子
267Ⅴ-31龍舟說唱
268Ⅴ-32鼓盆歌
269Ⅴ-33漢川善書
270Ⅴ-34歌冊
271Ⅴ-35東北二人轉
272Ⅴ-36鳳陽花鼓
273Ⅴ-37答嘴鼓
274Ⅴ-38小熱昏
275Ⅴ-39山東快書
276Ⅴ-40烏力格爾
277Ⅴ-41達斡爾族烏欽
278Ⅴ-42赫哲族伊瑪堪
279Ⅴ-43鄂倫春族摩蘇昆
280Ⅴ-44傣族章哈
281Ⅴ-45哈薩克族阿依特斯
282Ⅴ-46布依族八音坐唱
雜技與競技
(共計17項)
283Ⅵ-1吳橋雜技
284Ⅵ-2聊城雜技
285Ⅵ-3天橋中幡
286Ⅵ-4抖空竹
287Ⅵ-5維吾爾族達瓦孜
288Ⅵ-6寧德霍童線獅
289Ⅵ-7少林功夫
290Ⅵ-8武當武術
291Ⅵ-9回族重刀武術
292Ⅵ-10滄州武術
293Ⅵ-11太極拳
294Ⅵ-12邢台梅花拳
295Ⅵ-13沙河藤牌陣
296Ⅵ-14朝鮮族跳板、鞦韆
297Ⅵ-15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298Ⅵ-16蒙古族搏克
299Ⅵ-17蹴鞠
民間美術
(共計51項)
300Ⅶ-1楊柳青木版年畫天
301Ⅶ-2武強木版年畫
302Ⅶ-3桃花塢木版年畫
303Ⅶ-4漳州木版年畫
304Ⅶ-5楊家埠木版年畫
305Ⅶ-6高密撲灰年畫
306Ⅶ-7朱仙鎮木版年畫
307Ⅶ-8灘頭木版年畫
308Ⅶ-9佛山木版年畫
309Ⅶ-10梁平木版年畫
310Ⅶ-11綿竹木版年畫
311Ⅶ-12鳳翔木版年畫
312Ⅶ-13納西族東巴畫
313Ⅶ-14藏族唐卡
314Ⅶ-15衡水內畫
315Ⅶ-16剪紙
316Ⅶ-17顧綉
317Ⅶ-18蘇綉
318Ⅶ-19湘綉
319Ⅶ-20粵綉
320Ⅶ-21蜀綉
321Ⅶ-22苗綉
322Ⅶ-23水族馬尾綉
323Ⅶ-24土族盤綉
324Ⅶ-25挑花
325Ⅶ-26慶陽香包綉制
326Ⅶ-27象牙雕刻
327Ⅶ-28揚州玉雕
328Ⅶ-29岫岩玉雕
329Ⅶ-30阜新瑪瑙雕
330Ⅶ-31夜光杯雕
331Ⅶ-32金石篆刻
332Ⅶ-33青田石雕
333Ⅶ-34曲陽石雕
334Ⅶ-35壽山石雕
335Ⅶ-36惠安石雕
336Ⅶ-37徽州三雕
337Ⅶ-38臨夏磚雕
338Ⅶ-39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339Ⅶ-40潮州木雕
340Ⅶ-41寧波朱金漆木雕
341Ⅶ-42樂清黃楊木雕
342Ⅶ-43東陽木雕
343Ⅶ-44漳州木偶頭雕刻
344Ⅶ-45萍鄉湘東儺面具
345Ⅶ-46竹刻
346Ⅶ-47泥塑
347Ⅶ-48塔爾寺酥油花
348Ⅶ-49熱貢藝術
349Ⅶ-50燈彩
350Ⅶ-51嵊州竹編
傳統手工技藝
(共計89項)
351Ⅷ-1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352Ⅷ-2界首彩陶燒制技藝
353Ⅷ-3石灣陶塑技藝
354Ⅷ-4黎族原始制陶技藝
355Ⅷ-5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356Ⅷ-6維吾爾族模製法土陶燒制技藝
357Ⅷ-7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358Ⅷ-8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359Ⅷ-9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360Ⅷ-10磁州窯燒制技藝
361Ⅷ-11德化瓷燒制技藝
362Ⅷ-12澄城堯頭陶瓷燒制技藝
363Ⅷ-13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364Ⅷ-14宋錦織造技藝
365Ⅷ-15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366Ⅷ-16蜀錦織造技藝
367Ⅷ-17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368Ⅷ-18土家族織錦技藝
369Ⅷ-19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
370Ⅷ-20壯族織錦技藝
371Ⅷ-21藏族邦典、卡墊織造技藝
372Ⅷ-22加牙藏族織毯技藝
373Ⅷ-23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
374Ⅷ-24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375Ⅷ-25苗族蠟染技藝
376Ⅷ-26白族扎染技藝
377Ⅷ-27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378Ⅷ-28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379Ⅷ-29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
380Ⅷ-30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381Ⅷ-31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
382Ⅷ-32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
383Ⅷ-33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384Ⅷ-34玉屏簫笛製作技藝
385Ⅷ-35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386Ⅷ-36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387Ⅷ-37龍泉寶劍鍛制技藝
388Ⅷ-38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
389Ⅷ-39蕪湖鐵畫鍛制技藝
390Ⅷ-40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391Ⅷ-41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
392Ⅷ-42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393Ⅷ-43景泰藍製作技藝
394Ⅷ-44聚元號弓箭製作技藝
395Ⅷ-45明式傢具製作技藝江蘇省
396Ⅷ-46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397Ⅷ-47拉薩甲米水磨坊製作技藝
398Ⅷ-48蘭州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
399Ⅷ-49萬安羅盤製作技藝
400Ⅷ-50雕漆技藝
401Ⅷ-51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402Ⅷ-52揚州漆器髹飾技藝
403Ⅷ-53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
404 Ⅷ-54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
405 Ⅷ-55廈門漆線雕技藝
406 Ⅷ-56成都漆藝
407 Ⅷ-57茅台酒釀制技藝
408 Ⅷ-58 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
409 Ⅷ-59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410 Ⅷ-60紹興黃酒釀制技藝
411 Ⅷ-61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
412 Ⅷ-62鎮江恆順香醋釀制技藝
413 Ⅷ-63 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
414 Ⅷ-64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
415 Ⅷ-65 宣紙製作技藝
416 Ⅷ-66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417 Ⅷ-67 皮紙製作技藝
418 Ⅷ-68 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
419 Ⅷ-69 藏族造紙技藝西藏自治區
420 Ⅷ-70 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
421 Ⅷ-71竹紙製作技藝
422 Ⅷ-72湖筆製作技藝
423 Ⅷ-73徽墨製作技藝
424 Ⅷ-74歙硯製作技藝
425 Ⅷ-75端硯製作技藝
426 Ⅷ-76金星硯製作技藝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藝
428 Ⅷ-78雕版印刷技藝
429 Ⅷ-79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430 Ⅷ-80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431 Ⅷ-81 制扇技藝
432 Ⅷ-82劇裝戲具製作技藝
433 Ⅷ-83樺樹皮製作技藝
434 Ⅷ-84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
435 Ⅷ-85 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
436 Ⅷ-86瀏陽花炮製作技藝
437 Ⅷ-87黎族鑽木取火技藝
438 Ⅷ-88風箏製作技藝
439 Ⅷ-89 涼茶
傳統醫葯
(共計9項)
440 Ⅸ-1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441 Ⅸ-2 中醫診法
442 Ⅸ-3中葯炮製技術
443 Ⅸ-4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444 Ⅸ-5 針灸
445 Ⅸ-6中醫正骨療法
446 Ⅸ-7同仁堂中醫葯文化
447 Ⅸ-8胡慶余堂中葯文化
448 Ⅸ-9 藏醫葯
民俗
(共計70項)
449 Ⅸ-1春節
450 Ⅸ-2清明節
451 Ⅸ-3端午節
452 Ⅸ-4七夕節
453 Ⅸ-5中秋節
454 Ⅸ-6重陽節
455 Ⅸ-7 京族哈節
456 Ⅸ-8 傣族潑水節
457 Ⅸ-9錫伯族西遷節
458 Ⅸ-10 火把節
459 Ⅸ-11 景頗族目瑙縱歌
460 Ⅸ-12黎族三月三節
461 Ⅸ-13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
462 Ⅸ-14 瑤族盤王節
463 Ⅸ-15 壯族螞(蟲字旁加另)節
464 Ⅸ-16仫佬族依飯節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466 Ⅸ-18羌族瓦爾俄足節
467 Ⅸ-19 苗族鼓藏節
468 Ⅸ-20 水族端節
469 Ⅸ-21布依族查白歌節
470 Ⅸ-22 苗族姊妹節
471 Ⅸ-23獨龍族卡雀哇節
472 Ⅸ-24 怒族仙女節
473 Ⅸ-25 侗族薩瑪節
474 Ⅸ-26仡佬毛龍節
475 Ⅸ-27僳僳族刀桿節
476 Ⅸ-28塔吉克族引水節和播種節
477 Ⅸ-29 土族納頓節
478 Ⅸ-30都江堰放水節
479 Ⅸ-31 雪頓節
480 Ⅸ-32黃帝陵祭典
481 Ⅸ-33炎帝陵祭典
482 Ⅸ-34成吉思汗祭典
483 Ⅸ-35 祭孔大典
484 Ⅸ-36媽祖祭典
485 Ⅸ-37太昊伏羲祭典
486 Ⅸ-38 女媧祭典
487 Ⅸ-39 大禹祭典
488 Ⅸ-40 祭敖包
489 Ⅸ-41 白族繞三靈
490 Ⅸ-42 廠甸廟會
491 Ⅸ-43熱貢六月會
492 Ⅸ-44小欖菊花會
493 Ⅸ-45 瑤族耍歌堂
494 Ⅸ-46 壯族歌圩
495 Ⅸ-47苗族系列坡會群
496 Ⅸ-48 那達慕
497 Ⅸ-49維吾爾刀郎麥西熱甫
498 Ⅸ-50秦淮燈會
499 Ⅸ-51秀山花燈
500 Ⅸ-52 全豐花燈
501 Ⅸ-53泰山石敢當習俗
502 Ⅸ-54 民間社火
503 Ⅸ-55鄂爾多斯婚禮
504 Ⅸ-56 土族婚禮
505 Ⅸ-57 撒拉族婚禮
506 Ⅸ-58馬街書會
507 Ⅸ-59胡集書會
508 Ⅸ-60安國葯市
509 Ⅸ-61壯族銅鼓習俗
510 Ⅸ-62 楹聯習俗
511 Ⅸ-63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
512 Ⅸ-64惠安女服飾
513 Ⅸ-65 苗族服飾
514 Ⅸ-66 回族服飾
515 Ⅸ-67 瑤族服飾
516 Ⅸ-68 農歷二十四節氣
517 Ⅸ-69 女書習俗
518 Ⅸ-70 水書習俗

㈢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文學 (共計31項)

序 號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2 Ⅰ—2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3 Ⅰ—3遮帕麻和遮咪麻雲南省梁河縣4 Ⅰ—4 牡帕密帕雲南省思茅市5 Ⅰ—5刻道貴州省施秉縣6 Ⅰ—6 白蛇傳傳說江蘇省鎮江市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蘇省宜興市山東省濟寧市河南省汝南縣8 Ⅰ—8 孟姜女傳說山東省淄博市9 Ⅰ—9 董永傳說山西省萬榮縣江蘇省東台市河南省武陟縣湖北省孝感市10 Ⅰ—10西施傳說浙江省諸暨市11 Ⅰ—11濟公傳說浙江省天台縣12 Ⅰ—12滿族說部 吉林省13 Ⅰ—13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14 Ⅰ—14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15 Ⅰ—15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16 Ⅰ—16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17 Ⅰ—17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18 Ⅰ—18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19 Ⅰ—19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20 Ⅰ—20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21 Ⅰ—21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22 Ⅰ—22吳 歌 江蘇省蘇州市23 Ⅰ—23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24 Ⅰ—24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5 Ⅰ—25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26 Ⅰ—26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27 Ⅰ—27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海 省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 室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30 Ⅰ—30 畲族小說歌福建省霞浦縣31 Ⅰ—31 青林寺謎語湖北省宜都市

㈣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都有些什麼

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 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 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 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 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二、民間音樂(共計7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傈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 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 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 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 寧夏回族自治區 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 寧夏回族山花兒) 52 Ⅱ—21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59 Ⅱ—28侗族大歌 貴州省黎平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60 Ⅱ—29侗族琵琶歌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 61 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64 Ⅱ—33 澧水船工號子 湖南省澧縣 65 Ⅱ—34 古琴藝術 中國藝術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68 Ⅱ—37 嗩吶藝術 河南省沁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四川省茂縣 70 Ⅱ—39 遼寧鼓樂 遼寧省、遼陽市 71 Ⅱ—40 江南絲竹 江蘇省太倉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宮調 江蘇省連雲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鑼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樂 福建省龍岩市、福州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茶亭十番音樂) 76 Ⅱ—45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嘉祥縣 77 Ⅱ—46 板頭曲 河南省南陽市 78 Ⅱ—47 宜昌絲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79 Ⅱ—48 枝江民間吹打樂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廣東音樂 廣東省廣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樂 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82 Ⅱ—51 廣東漢樂 廣東省大埔縣 83 Ⅱ—52 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萬盛區(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84 Ⅱ—53 梁平癩子鑼鼓 重慶市梁平縣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樂 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87 Ⅱ—56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省臨汾市 88 Ⅱ—57 絳州鼓樂 山西省新絳縣 89 Ⅱ—58 上黨八音會 山西省晉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樂 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㈤ 布依族的民間歌謠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間音樂(共計7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寧夏回族山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 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 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閱讀全文

與咪啥電影院瑪納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老男人與年輕女孩的愛情故事都有哪些電影 瀏覽:680
我要看忠犬八公英文版的電影 瀏覽:968
法國電影新火 瀏覽:252
二戰德國猶太人電影大全 瀏覽:833
法國二戰愛情電影大全 瀏覽:557
電影再起風雲免費觀看完整版國語 瀏覽:513
熊熊出沒電影全集大全 瀏覽:435
硫磺島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225
愛情的墳墓電影 瀏覽:327
閃電少女電影超清完整版 瀏覽:48
日本電影男主角叫大河 瀏覽:40
樂高大電影2男女主角是誰 瀏覽:269
演過三毛電影的演員 瀏覽:174
電影什麼三日 瀏覽:92
迪迦奧特曼2大電影 瀏覽:91
二戰裝死搞笑電影叫什麼 瀏覽:48
英美電影俱樂部英文 瀏覽:950
歐美評分高電影英文 瀏覽:911
失戀應該看什麼電影 瀏覽:704
tv在線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