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雪有哪些傳統習俗
一、腌臘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意思就是說小雪節氣腌鹹菜,而到了大雪節氣就要腌肉。以前,由於受各種條件所限制,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價格也貴,所以,農村人家就習慣於在小雪前後腌菜,漫長寒冷的冬天就靠著這些腌制食品下飯。
Ⅱ 誰有電影《農民工》(《民工潮》),或者下載地址的,提供一下,謝謝!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3NTg5MDg4.html,這個可以下
Ⅲ 二十四節氣小雪,農村地區都有哪些習俗
1、腌臘肉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3、吃刨湯
「喝刨湯」是中國西南部等農村地區歷史悠久的民俗。在「殺豬,迎接新的一年」的民間活動中,仍然熱煮熟的新鮮豬肉被稱為「刨湯」。
Ⅳ 小雪的習俗哪些
小雪有腌臘肉、吃糍粑、曬魚干、吃刨湯等一些習俗。
腌臘肉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杭州人往往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腌制醬鴨、臘肉。小雪節氣時,天氣寒冷,正是腌制東西的好時候,這個時候腌制的臘肉正好在過年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當做年貨,並且可以儲藏很長時間,因此民間就有了小雪腌臘肉的習俗了。
吃糍粑
糍粑是一種非常受人歡迎的食物,大多數糍粑的原料都是糯米,在南方某些地方,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到了現在,人們不僅僅只是在小雪的時候才吃糍粑,糍粑已經成了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的一種食物了。
曬魚干
小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人們在曬魚乾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大的魚,將魚處理干凈之後,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在魚的身上塗抹調料,最後將魚放在外面晾乾,然後就可以把魚放進冰箱了。
吃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刨湯是一種土家族特有的美食,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吃活肉,非常不習慣這樣的食物,這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吧。
Ⅳ 在小雪節氣這一天有哪些習俗
“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小雪”並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說小雪時節,氣溫下降,溫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是由於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就算降了,雪量也會很小,甚至沒有。所以,這天是否會降雪,還要看當下的天氣情況。冬季來了,我們迎接小雪節氣,民間有哪些民俗呢?
3、曬魚干
說到曬魚干,一般要選大魚,因為小魚一曬沒多少肉,買回魚後,把魚去鱗,若魚身較大,應在脊背骨下及另一邊的肉厚處,分別開片,使鹵水易於滲透,然後將魚身剖腹,去掉內臟。將魚清理干凈後,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樣魚容易壞,如果想洗,洗後必須把水瀝干、擦乾。然後將鹽、花椒、大料、陳皮、小茴香放入鍋中炒至微黃,均勻抹在魚的內外兩側,調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後,便可以將其平放在一個相對較大的容器裡面,在陰涼處進行晾置。四到五天後,將容器內的魚上下翻個,以便調料均勻吸收。
Ⅵ 「小雪」節氣的由來
一、關於小雪節氣簡介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二、關於小雪節氣的由來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歷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三、小雪節氣的飲食建議
1、紅棗:補氣血
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
2、栗子 :補腎
冬天的食補重點是腎,栗子被稱為「腎之果」,有補腎壯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適合冬天人體的需要。
3、羊肉:改善血液循環
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症狀。
4、牛肉:暖胃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等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5、大白菜: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中含豐富的及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等。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它具有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大白菜中鋅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補充大腦營養有重要的作用。
6、紅薯:健脾胃
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小雪節氣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7、白蘿卜:利肺
民間流傳「冬吃蘿卜夏吃薑」之諺語,蘿卜古稱菜菔,也稱蘿卜為「土人參」。中醫認為,冬季服食白蘿卜,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冬季人們很注重養生飲食,卻缺乏運動,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卜可助於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8、荸薺:利咽化痰
荸薺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熱瀉火、利咽化痰,又可補充營養,但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
所以不宜生吃,不妨將其洗凈後煮粥。煮熟的荸薺更甜,而且能與穀物糧食營養互補,起到清熱化痰的作用。
Ⅶ 急求:感人的事例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搶險救災的畫面感到著全國人民。這其中,有一張令許多人心靈受到沖擊的照片: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災區一片四周仍在冒煙的廢墟上,一個左臂受傷的幼童躺在一塊小木板做的臨時擔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他的解放軍戰士敬禮……這個只有3歲的孩子叫郎錚,是北川縣曲山幼兒園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