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來電影的發展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在電影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我國電影行業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逐漸開始呈現出相應的發展趨勢:首先,數字化虛擬演員成為主要發展方向。這一觀點認為在未來電影藝術創作中,演員將真正退出,電影業轉而藉助電腦合成技術完成對演員形象的構建,並進行電影創作。其次,電影院線將呈現出家庭化的發展態勢。在未來社會中,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以及電影生產能力的提升,電影與社會大眾的生活必然會存在更為緊密的聯系,並且受到社會大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社區院線和家庭院線會逐漸成為電影院線發展方向,人們在家中既能夠完成對各類型電影的觀看,並且視覺和聽覺效果更好,電影的受眾群體將更為廣泛。最後,尊重觀眾的意願進行電影排片。隨著我國社會建設過程中更為重視人的主體性,在未來電影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電影排片理念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從傳統的院線排片轉變為完全按照受眾群體的意願排片,排片設計更加人性化,能夠滿足觀眾的實際觀影需求。
❷ 今年電影院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受限於內容質量的下滑、票補的減少、票房打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中國電影票房增長放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運營模式及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國內院線進入整合階段,有其必然性,是未來電影放映行業發展的趨勢。究其根本,是資本希望能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目前,整個電影院線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年總票房超過40億元,如萬達;第二梯隊年總票房20~30億,如星美、大地;第三梯隊年總票房在10~20億,如橫店、中影。接下來率先迎來洗牌的將是第三梯隊,第一、二梯隊院線龍頭會進行向下兼並。
經過一輪整合潮後,院線龍頭市場份額隨之擴大,行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並形成5-10家大型院線。與此同時,在掌握足夠的話語權後,會有更多電影院線向上游的製片、發片環節延伸,最終成長為綜合傳媒集團。
❸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2015年開始,全球電影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3D電影逐漸普及並吸引用戶踏入影院,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2018年,全球數字銀幕數量達到18.2萬塊,同年電影票房達到411億美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全球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也得益於技術推動和中國市場貢獻。2009-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復合增長率為27.2%,這一方面得益於國家對電影及相關文化產業的扶持和資本入駐,另一方面電影購票等APP應用普及功不可沒。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令中國電影產業鏈體系完善並未來朝向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2014-2018年全球電影產業發展數據解讀
2015年開始,全球電影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全球數字銀幕數量達到18.2萬塊,同年電影票房達到411億美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全球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得益於技術推動和中國市場貢獻。2015年開始,3D電影逐漸普及並吸引用戶踏入影院,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2019中國電影行業主要問題:
1.影業發展不平衡,馬太效應小豬,腰部影片缺乏。
目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有不平衡的現象存在,馬太效應顯著,出現兩極分化,30-40億級的頭部影片瓜分大部分票房,20億及以上的腰部影片數量鮮少,而小成本低質量的電影泛濫,缺乏具有競爭力和優勢的影片。未來中國電影行業需要更多的內容優質的電影出現,腰部市場還有廣闊領域待開發。
2.中國觀影人群未全面覆蓋。
中美兩國的觀影人群均主要集中在25-39歲之間,但是美國觀影人群年齡覆蓋范圍較廣,從低至2歲到高至60歲以上,而中國觀影人群年齡覆蓋主要范圍是18-40歲。其中,美國18歲以下觀影人群達到34%,而中國18歲以下觀影人群僅2.0%~3.0%,美國40歲以上人群達到34.0%,而中國僅5.0%~8.0%。中國電影行業人群覆蓋存在不全面的問題。
中國電影作品內容發展動力:
1.技術熱退卻。以3D為賣點的影片已不再是電影市場上的賣點,全球的3D熒幕正在下降,觀影者們的關注點回歸到IP。
2.重視內容質量。中國電影市場, 觀影者們越來越注重影片內容質量,頭部影片瓜分電影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非巨頭企業投資的影片逐漸受到觀影人群的青睞。
3.IP熱持續。北美企業巨頭迪士尼聚焦打造與購買各類IP,從自由IP到現象級的漫威IP,IP在電影行業持續升溫,而中國電影市場也逐漸開始打造IP電影,如《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IP元年。
4.口碑效應顯著。中歐哦電影票房乘載著口碑效應,以《紅海行動》為代表,初剛上映表現一般,依靠口碑,票房持續上升,最後逆襲為票房榜首。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全球及中國電影市場運行大數據與產業布局策略研究報告》。
❹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❺ 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
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我覺得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還是非常有前景的,因為現在的人都在智能手機上馳騁,缺少了去電影院那種場合,那種浪漫和那種氣氛,所以說現在有很多人逐漸地回歸自然,走向電影院尋找尋找回歸自然的感覺
❻ 電影院的前景
前景還是不錯的,不過競爭會越來越大。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運營模式及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經過近七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2010年以來爆發式增長後,國內院線的盲目擴張終於有了放緩的趨勢。影院投資愈發謹慎,全國的影院開始整合、減少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幾年前,眾多業內資本希望迅速在全國站穩腳跟,苦於難尋合適地段拓展影院布局。 另一方面,業外資本被當時每年每座影院幾百甚至上千萬的年票房收入所吸引,不顧一切地沖進商業綜合體,與業內資本爭相競價,造成了當時在商業地產中建影院的熱潮。
實際上,對於國內未來幾年商業綜合體中的影院投資前景,業內人士普遍還是持看好態度的,他們認為,雖然目前不斷有資本撤出該市場,但這也是撇清泡沫、去除行業浮躁的機會,令真正用心經營的企業理性地掌握影院布局,腳步放慢但有實力的企業仍然不會放棄擴張的機會。
❼ 現在電影院行業的市場發展前景怎樣了
市場概況
2002年,全國電影票房不足10億元,通過推行院線制改革以及其他產業變革措施,全國城市票房在2012年到達169億元,總量翻了四倍還多。2002年全國院線數量為28條經過十多年的市場自發和拼合,重組,擴張,至2012年底。院線增加到39條。
發展趨勢
伴隨著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會迎來影院建設的高峰期,單隨著而來的院線管理問題將會逐步顯現。隨著民營資本的強勢介入。並通過自建或合資建設影院的策略由點及面的新建電影院。因此未來院線總量將有可以繼續增加。
中國電影院和銀幕數量發展
2012年中國的電影院數和銀數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2012年全國院線范圍內新增影院500企家。總數達到3300餘家。新增銀幕3000餘塊。全國銀幕總數突破13000塊。其中2k數銀幕約9500餘塊。數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3d數字影院銀幕已超過5500塊。約占數字銀幕總數58%。中國也因此成為3d數字銀幕增長最快的國家。
政策支持
2006年,我國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而影視,游戲等創意產業,無疑是「創新型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❽ 投資電影院前景如何
行業發展趨勢:
(一)下游兼並整合態勢明顯
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發展電影院線公司」,並對成立電影院線公司提出了五項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對於長期管理不善、經營乏力的院線公司,將實行市場退出。
這意味著院線牌照將全線放開,用市場的方式推動院線整合並購及退出機制的推進,國內院線即將迎來新一輪洗牌,一些小院線可能被大院線吞並重組。2020年,全國50條院線中票房不足5億的有39條之多,部分中小院線幾乎沒有經營和盈利能力,院線整合態勢明顯。
綜合來看,我國電影院線產業或將隨著電影產業的復甦迎來良好的發展,各院線之間或將加速整合,資源也或將逐漸向頭部院線集中,網路院線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要迎頭趕上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❾ 據調查,2021年度票房突破250億,電影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2021年的年度票房已經達到250億了,這個數字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超越了此前的最高紀錄,很多人都開始對電影行業產生了更多的疑問,例如為什麼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以及未來的電影行業會如何發展呢,其實我個人認為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主要是因為去年的疫情導致的。而電影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必然是更好的,因為現如今電視已經逐步退出了大眾的家庭,而電影必將成為未來最主流的影視化方式。
最後要說的是,盡管未來的電影行業會發展得更好,但是這並不代表觀眾都是傻子,會支持所有電影,現在的消費者已經懂得先看口碑後看作品了,所以電影工作者們如果不趕緊提高自己的水平,很可能會被觀眾拋棄的。
❿ 2019電影行業發展趨勢怎樣
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09.76億元,較去年559.11億元同比增長9.06%;剔除票務服務費後共實現分賬票房565.39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7.94%。觀影人次17.16億,同比增長5.93%;放映場次11066.8萬場,同比增長17.24%;場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7人次;平均票價32.95元,同比提高0.62元,平均票價在經歷了長期下滑後,在2018年首次出現提升。
縱觀近十年的電影票房,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票房是在逐年升高的。同時觀影人次也呈現遞增漲模式